又到了吃野生菌的季節了,快來看看如何辨別有毒野生菌

又到了吃野生菌的季节了,快来看看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又到了吃野生菌的季节了,快来看看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夏季來臨,隨著氣溫的升高和雨量的增多,野生菌即將大量上市,同時也是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菌事件的高發季節。為預防和減少野生菌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務川自治縣市場監管局大坪分局積極開展預防食用野生菌食物中毒的前期防控工作。(田鎰)

又到了吃野生菌的季节了,快来看看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又到了吃野生菌的季节了,快来看看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又到了吃野生菌的季节了,快来看看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食用野生菌中毒防範知識

野生菌味道鮮美,含有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多種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由於氣候變化,如今每年的7-11月雨季是野生菌生長最旺盛,種類最多,易發生誤食有毒野生菌引起中毒,是有毒野生菌中毒的高發季節。

一、如何辨別有毒野生菌

一般來說,毒菌的顏色比較鮮豔,有疣,毒菌的帽子上會有疙瘩,還有的有紅斑、溝託、溝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環,一般的毒菌摘斷以後會有漿汁流出來,味道刺鼻。毒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識別:

1、多呈紅紫、黃色或雜色斑點,柄上有環和託。

2、聞氣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惡臭及苦味,可食菌則有菌固有的香味,無異味。

3、變色試驗:用蔥白在菌蓋上擦一下,如果蔥白變成青褐色,證明有毒,反之則無毒。

4、銀器識別:毒菌煮熟後遇上銀器往往變黑色。

5、蒜丁識別:遇蒜丁變藍色或褐色。

6、牛奶試驗:將少量新鮮牛奶灑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發生結塊現象,則可能有毒。

二、食用野生菌中毒的主要原因

1、誤食有毒菌類。

2、加工環節出現失誤。

3、受汙染的野生菌。

4、與其他食物一起進食(如飲酒等)

三、有毒野生菌中毒有那些表現

我國有180多種野生菌,常見的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種。根據毒素成分,中毒類型可分為4種:

1、胃腸炎型。潛伏期10分鐘到五六個小時,常見2小時。表現為噁心、劇烈嘔吐、腹痛、腹瀉等。病程短,治癒後一般良好。

2、神經精神型。潛伏期6-12小時。中毒症狀除有胃腸炎外,主要有神經興奮、精神錯亂和抑制,也可有多汗、流涎、脈緩、瞳孔縮小等。病程短,無後遺症。

3、溶血型。潛伏期6-12小時。除急性胃腸炎症狀外,可有貧血、黃疸、血尿、肝脾腫大等溶血癥狀。嚴重者可致死。

4、肝腎損害型。潛伏期6小時到數天,病程較長(2-3周)。臨床經 過可分為6期:潛伏期、胃腸炎期、假愈期、內臟損害期、精神症狀期、恢復期。該型中毒病情兇險,如不及時積極治療,病死率很高。

四、野生菌中毒後如何採取緊急自救

食用野生菌中毒後,很快就會有噁心等反應。中毒的人在醫生救治之前,應採取一些措施緩解毒情。為了爭取時間救治和緩解毒情,中毒的人或者其周圍的人應儘快採取以下措施:

1.是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

2.是在等待醫院救護時,讓中毒者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然後用湯勺等硬質東西刺激其喉部,使其將胃裡的東西吐出來,以減少毒素吸收;

3.是讓患者飲用少量糖鹽水,補充丟失的體液,防止中毒者脫水導致休克;

4.是對已經昏迷的患者不要強行向其口內灌水,防止窒息;

5.是保留野生菌樣品供專業人員救治參考。

五、食用野生菌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採或選購自己不熟悉的菌類,尤其是顏色鮮豔的菌子。食用野生菌不要雜,最好每次食用一種野生菌。採來或買來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為種類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發生化學反應,沒毒的菌子也變成有毒的了。加工的時候一定要小心,烹調時,最好把菌子在沸水中煮上3到5分鐘,撈出後再用清水漂洗,然後再炒食。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辦法就是先煮熟一下,把毒性減低,以減少中毒發生的可能性。

2、去市場買菌時,最好買當地群眾常食用過的,未發生任何危險的菌子,買來後應炒熟炒透後再吃。食用野生菌時不要喝酒或儘量少喝酒。有的野生菌雖然無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會與酒中所含的乙醇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時最好不要飲酒。

3、食用完野生菌後如感不適,有噁心、頭暈、嘔吐、看東西不明或幻視、幻聽症狀應立即前往醫院治療,萬一來不及就醫,應立即採用簡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藥物,進行催吐、洗胃、導瀉或灌腸等處理,儘快排除體內尚未被吸收的殘菌或減緩有毒物質的吸收,從而減輕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經過這些處理後,還要儘快轉送醫院診治。

又到了吃野生菌的季节了,快来看看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附圖:部分常見毒蘑菇

又到了吃野生菌的季节了,快来看看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又到了吃野生菌的季节了,快来看看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又到了吃野生菌的季节了,快来看看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往期精彩回顧▼

仡鄉兒女凝心聚力斬窮根

這個五一,仡佬之源景區爆棚了!

相約仡鄉 青春獻禮——仡佬族首部青年快閃《我和我的祖國》發佈

審 核:田 成 李 敏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