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磊、晶電、光鋐最新營運出爐,升溫還是降溫?

近日,臺系LED廠陸續公佈2018年或2019年第一季度業績。其中,光磊轉型效果逐漸顯現,業績回溫。而晶電及光鋐則由於市場需求疲弱以及LED價格續跌等因素,Q1皆有所虧損。

感測元件需求升溫,光磊業績回暖

光磊2018年營收53.64億元(新臺幣,下同),感測元件比重突破5成,毛利率提高為30.23%,略優於前一年,2018年稅後盈餘6.53億元,年減幅2.83%,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47元,近5年每股獲利大致都介於1到1.5元。今年首季營收11.5億元,稅後盈餘1.14億元,EPS為0.26元。

光磊近年轉型進入感測元件領域,並積極進入穿戴裝置應用,今年可望新增兩家新客戶,耳機相關感測應用有機會打入美系品牌供應鏈,估佔感測應用10%以下。法人看第一季谷底過後第二季到第三季感測元件需求升溫,加上穿戴需求推動,感測元件營收佔比將攀升到55-60%。

市場需求疲弱,晶電Q1營運陷入虧損

晶電第 1 季合併營收 37.53 億元,季減 10.98%,年減 27.09%,毛利率 - 11.28%,較上季的 - 4.64% 衰退逾 6 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 17.22% 轉負,營益率 - 32.33%,較上季的 - 23.3% 衰退逾 9 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的 2.47% 轉負;稅後虧損 11.11 億元,較上季虧損小幅擴大,並較去年同期轉虧,每股虧損 1.03 元。

晶電去年第 4 季受到以來,受到貿易摩擦影響,下游拉貨力道明顯趨緩,拖累營運表現,使去年第 4 季單季營運轉虧,每股稅後虧損 0.9 元。今年第 1 季在農曆春節前,市場需求仍疲弱,但晶電錶示,2 月應是今年營運谷底,農曆春節後,加上季節性因素,3 月起包括藍光與四元產品的訂單需求已稍微回溫。

LED價格續跌,光鋐Q1毛利率下滑

陸廠產能開出,LED價格承壓,光鋐第一季毛利率驟降至4.09%,較去年同期大減14.97個百分點,本業虧損4333萬元,連續兩個季度虧損,稅後淨損3480萬元,每股虧損0.35元。

大陸LED產業在政策大力補助快速成長,三安、華燦、澳洋順昌等陸資LED廠落實機臺國產化,新增產能開出,LED芯片價格壓力不減,光鋐去年下半年由盈轉虧,全年稅後淨損7700萬元,每股稅後虧損0.77元,公司宣佈不配股利。

藍光LED價格競爭不減,光鋐轉向發展四元、UV等利基領域,目前藍光降到2~3成,四元LED比重提升到4成,紫外光LED比重約1~2成,其餘為綠光LED,轉型之後,2016~2017年毛利率均維持2成以上,分別為20.69%、26.5%,去年降到12.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