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頭條的有些評論戾氣這麼重?這些人是什麼心理?

呼你巴子64733017


我說一下病態心理現象。我國具有明顯偏執心理和強迫心理的人群在12~18%左右,這個數字很大啊!輕度的人群更多。

這種心理給我們的人際交往和信息判定造成很大影響。任何一件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善者見善,淫者見淫。他本人不知不覺就偏執到那方面去了甚至毫無察覺,成了生理反應。

網上是個天馬行空毫無顧忌的地方,所以見到的更多。比如有人不同意你的說法,他不是說"不對,不是這樣.......",他是說"放屁! 某狗......"被駁人認為他有什麼正解,等著他說,原來他根本說不出來,只是罵罵。偏執讓他不容忍任何信息和線索,只是排斥,最終使自己孤寂和偏離主流。

網上的反駁有很多是雙方信息不對稱,或認識不同,但有很多暴戾人群是心理病。


落地的果子


為什麼要限制人的說話權利和自由呢?只要不違反道德行為原則的東西,為什麼不讓說?人有內向外向之分,好人壞人之分;國家應有好和不好兩種聲音出來才是真正的和諧嘛,才有利於成長,有利於民智的提升,一味的說好,一味的說壞,都是不正常的東西,人的思想思維意識見解就大不一樣,我們內地大陸人之所以走不出去,走出去必受辱,必丟人,就是因為沒有批判性思維和場所,只有單方思維,導致看問題思考東西眼光短淺,都是一家之言,沒公平公正性,幼稚愚昧,無同理心,不懂得欣賞別人,讚美別人,沒有成熟理性,不得不說這實在是一種悲哀


且聽風吟黎而憶止


評論戾氣重的人主要涉及五個心理學效應,導致戾氣沖天。同時也吸引了不少人一同圍觀,是非不斷。


1.引起戾氣重的五大心理學效應

①踢貓效應(Kick Cat Effect)

是指對於弱於自己或者等級低於自己的對象發洩不滿情緒,而產生的連鎖反應,典型的壞情緒傳染。

舉一個形象的例子:一個男子因為工作不順,回家後看到妻子還沒做飯,便對妻子嚷嚷道,“我整天累死累活,到家連口熱飯都吃不到,是不是不想過了?”

妻子覺得委屈,加班回來遲了些沒來得及做,便把氣撒到兒子身上,“把電視關上,作業做完了沒?”

兒子一臉無奈,心想他招誰惹誰了,氣沖沖地回到房間,看到貓在玩耍,於是下腳朝貓踹了一腳,“滾一邊玩去!”

男子工作不順沒地方發洩只好找妻子撒氣,妻子委屈拿兒子撒氣,兒子不爽只能找貓撒氣,一層接一層地找比自己“低”一層級的對象轉移情緒,而通常人們對外界發洩的代價和成本極高。

人們又因為工作、生活壓力大心生怨氣卻找不到地方發洩,而網絡是一個“無名氏”群體,不需要承擔責任。

人們為了發洩情緒,紛紛把矛頭指向網絡,成為隱形的“鍵盤俠”,把情緒轉移到別人身上進行人生攻擊,或直言心中各種不滿,戾氣沖天。


②觀察者偏見(observer bias)

是指觀察者個人的動機和預期導致的結果。通常,人們看到的聽到的,只是自己預期的結果,並非事物本來面目。

例如,盲人摸象。三個盲人不知道大象長什麼樣子,便找來一隻大象讓他們去摸。

摸到象牙的人覺得大象長得像蘿蔔;摸到耳朵的認為大象像芭蕉扇;摸到尾巴的覺得大象像繩子。

於是三個瞎子吵了起來,各自指責對方瞎說,欺負他是個瞎子,大打出手,各個被打得鼻青臉腫。

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站的高度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各自的看法就不相同。

而人的天性希望別人認同自己,不希望有人反對,而又想尋找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對於不認同、反對的人便開始爭吵,惡語相向。


③手錶定律(Segal's law)

是指擁有兩塊以上的手錶不能知道準確時間,反而製造混亂,讓看錶的人失去對時間的判斷。

另一層意思是人們不能同時擁有兩條道德行為標準來約束自己,否則會使自己混亂。

一般情況下,人們都會有兩條行為規範,一條約束別人,一條約束自己。而通常人們喜歡用高標準、高道德要求別人,而用低標準規範自己。

當看到某個名人犯了錯、失了誤,或有花邊新聞時,便出現心理失衡(Psychological imbalance),心理不平衡,即使這些錯誤在自己身上也經常犯,對自己卻熟視無睹,而把心中的不滿發洩到別人身上,用道德去綁架他人。


④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

又稱責任分散效應,當圍觀的人數增加時,任何一個旁觀者提供幫助的可能性就會減小。即使採取反應,反應的時間也延長了。

當某個人在大街上大喊需要報警幫助時,即使周圍圍滿了人,也不會有人立即做出回應,而是互相推卸責任,因為大家心裡可能都在想別人已經報過警了,不需要自己幫助了。

同樣的,當看到有些人戾氣很重時,大家會想會有相關人士制止這種不好的言論的,聽而任之。當有些人主動制止,反而被攻擊時,更加重了別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


⑤從眾效應(Bandwagon Effect)

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而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有些人當看到他人可以隨意的在網上大肆發表過激的言論時,覺得好玩和刺激,於是自己也開始隨大流,在網上各種抨擊。

抨擊的越厲害,反而有更多人關注、觀看、留言。他們的“粉絲”就是他們不斷前進、偏激、戾氣重的動力之源,從而產生優越感和自豪感。

2.如何抵抗戾氣?

①學會釋放壞情緒

人的壞情緒就像垃圾一樣,一直往垃圾桶裡堆東西,垃圾遲早會溢出來。同樣,壞情緒壓多了遲早也會爆發。

要找到一種釋放壓力和壞情緒的合理的方式,比如找人傾訴,做自己喜歡的事,吃一頓大餐,k歌吶喊等。

以一種健康、理性的方式排解出去,而不是把壞情緒轉移到他人身上洩憤,影響社會安定與和諧。

②內行和外行的較量

外行抨擊、侮辱、謾罵內行該怎麼辦?

郭德綱老師說過:

內行要是和外行去辯論,那就是外行。比如我和火箭科學家說,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認為得燒柴。最好是煤,煤還得選精煤,水洗煤不好。要是那科學家拿正眼看我一眼,他就輸了。

③注意一言一行

要記住,我們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都可能對他人產生影響,不要隨便的去發表言論,更不要採取過激的行為。

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家人、伴侶、朋友、同事,甚至孩子看到我們如此戾氣重的言論後,又會對他們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舉一個生活中我經常遇到的例子。一位媽媽告訴孩子要遵守交通規則,過馬路時要注意安全,可是自己卻騎個車帶孩子闖紅燈。

告訴孩子要講究衛生,自己卻隨口吐痰,上衛生間不洗手;一位爸爸告訴孩子不要抽菸喝酒,自己卻一根接一根地抽菸,一杯接一杯的喝酒。

孩子又會怎麼想?父母告訴自己不能這樣做,可是他們卻那樣做,於是他們開始偷偷摸摸地學著做。

言傳永遠不如身教,做一個對社會有責任感的人,從生活的瑣事做起,一點一滴去影響別人。


總結:

引起戾氣重的五大心理學效應:

  • 踢貓效應;
  • 觀察者偏見;
  • 手錶定律;
  • 旁觀者效應;
  • 從眾效應。

抵抗戾氣的三個方法:

  • 學會合理的釋放壞情緒;
  • 內行與外行之說;
  • 注意一言一行。
參考資料:《烏合之眾》、《心理學與生活》漫話心理學,專注分享最實用的心理學。

漫話心理學


以後大神們發文接一點地氣,可能戾氣會少一些,別搞的雲山霧罩,暈暈糊糊,誰也沒哪閒工夫,費眼勞神去品味,琢磨文字,為湊字數,不惜千音,你勞神費腦,不見的大眾領情。就象人們吃的八寶粥,你加多少種豆,他也是八寶粥,人們不會因為你多加了豆,或少放了豆,叫成六寶粥,九寶粥。好的把主要觀點產述就行,用不著用哪些深奧的文字去裝點,越貼近大眾語言越好。大眾是不喜歡文字獄遊戲的,現在有些文章好象是在寫畢業論文,書生氣十足。甚致有的怨大眾不買帳,不會欣賞,但大眾要的是與生活習習相關,語言簡練的話題,文章,哪些不辭辛苦的宏詞高論,只會被人們忽視。當然也不能怪誰,他們也是學的多,做的少,社會經驗缺乏,所以也只能拿文字來忽悠,忽悠大眾了,(切莫對號,只是一點兒淺薄觀感,認識,勿噴。)


一輩子焊工


這個問題的根源在於造字先生,全都造些歌功頌德,錦上添花,啊諛奉承,冠冕堂皇的字詞句就可以了嘛!偏偏造些難聽的字詞句讓掌權的聽了不爽。

人都不願意面對自己的過錯,也包括我自己。小到個人,大到人類都一樣,更別說什麼狗屁制度。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錯了還不願意面對,深陷其中,旁人提醒還不自拔反過來打壓提醒之人。這就成了掩蓋事實真相改寫歷史,小貓蓋屎,變相的殺人滅口。

知錯就改,勇敢面對,拿實際行動證明。這樣更站得住腳,發展更快更順暢。人和社會一樣,在成長中犯錯,在改正中成長。

沒有反對聲音就代表兩個意思。盛到極致,衰到極致。看太極圖細悟。


用戶2625395202703


確實,頭條整體來說,網友的戾氣比較重,噴子比較多,我雖然被噴的比較少,但確實被噴過幾次,有的甚至私信罵我,對於這些攻擊你的人,就一個辦法,拉黑刪除,根本就沒有必要理睬,你就把他攻擊你、罵你,當做沒看到,如此,你才能平和的上網,不然,你會被氣壞身體。

那麼,頭條一些評論裡面為何戾氣那麼重,他們又是什麼心理?我個人的看法是:

1、開放性必然魚龍混雜。可以說,頭條是所有平臺裡,最開放、人氣最旺的一個平臺,據說全國上頭條有3億人,差不多平均4.5個人中,就有一個上頭條,因為頭條的接地氣、平民化,不像知乎那麼高大上,所以,充斥了大量文化水平比較低,以及社會底層的普通百姓,他們平常在生活中,不太如意,但也不可能罵人,不然,老闆同事不收拾你呢,那就到網上罵罵,更加健康。

我個人覺得,罵就罵吧,只要不是太離譜,罵罵更健康,更加有利於社會的和諧,如果生活中不如意,長期沒有一個發洩的平臺,很容易憋出病來,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頭條為社會做了貢獻,解救了他們。

2、戾氣,有時候也是正能量。其實,我們不必把那些戾氣就一定當成是負能量,有的人高喊對人販子槍斃、禁止全城養狗、對於嚴重汙點藝人滾出娛樂圈,禁止她們復,如最近一直試水復出的範某人,大家一致抵制,甚至辱罵,也不是說他們戾氣重,只能說他們喜歡罵人,喜歡喊口號打打殺殺,包括奔馳寶馬女、張扣扣等,他們站在奔馳女和張扣扣資一邊,即便我在對待奔馳女車主和張扣扣事件,有不同看法,只是觀點有分歧,導致被攻擊,被罵水軍、收黑錢等等。

因為各自的人生閱歷、歲月洗禮、看問題的角度和深度不一樣,導致你可能比他們看的更加深層次,更加的理性,而不是像他們那麼膚淺,或者只看到表象,但你不能完全否定他們看似無腦、無判斷力,甚至攻擊你的“正能量”,其實,他們大多數是善良的,只是有時候觀點偏激、言語犀利、喜歡用暴力語言去解決問題,並不代表他們三觀盡毀,可能換一個角度看,他們反倒代表的是一種社會正需要的正氣。

3、觀點可以不同,但你不能剝奪他們說話評論的權利。可能他們偏執、極端,甚至有時候不可理喻,他們評論甚至可能傷害了你,可以金進行舉報或者屏蔽、刪除,如果涉及到嚴重違法,可以給公安進行舉報,但你都沒有權利干涉他說話,表達自己觀點的自由,每一個人,可以自由說話,只要沒有違法,大家可以觀點不一樣,但只要他沒有罵人攻擊人,哪怕說話極端充滿暴力氣息,這依然是他們說話的權利。

最後要說,在頭條裡,大多數說話戾氣比較重的,在生活中,大多數是說話比較直接,或者生活不太如意,文化水平比較低,或者處於社會底層,對一些社會的不滿,通過網絡平臺發洩出來,除了極個別人員心理比較陰暗外,大多數都是正常人,只是,他們的文化和學歷,以及人生經歷,決定了他們的眼界、視野、看問題的角度、高度和思維能力、判斷能力、辨別能力受到極大極限而已,不能用你的高標準,去要求他們,如果世間都是一種聲音,反倒不是好事,他們沒啥特別心裡,就是想罵一下、發洩一下,罵罵更健康,僅此而已。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說到這個問題。其實我很懷念以前沒有網絡的時候,那時候不管是在家裡看電視。還是和朋友出去喝酒聊天。大家對一些事情發表看法和議論的時候彼此都能接受。直到網絡的出現。大量的新聞。源源不斷湧進來的網友。彼此都不認識。我在網上噴了你,你也奈何不了我,每個人成長環境的不一樣,造就了每個人的素質不一樣。這裡評論不用負責,這裡可以隨意說話,沒有約束,其實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大家都不認識,一條新聞,成千上萬的人看。成千上萬的人評論,自然會有我看你的評論不爽,你看我的評論不爽,那麼自然就造就了你噴我,我噴你的局面,在現實生活裡基本都是和自己身邊認識的人一起聊天,所以說話的時候會注意點。這就叫一種米養百種人。誰也無法杜絕這種情況。你要麼選擇接受,要麼選擇離開。要麼選擇加入他們的行列。不管在網上噴來噴去噴了多少人。回到現實生活裡。你一樣還是該幹什麼幹什麼。這裡。就當做一個發洩情緒的地方吧。


饃饃愛上了鹹菜


「戾氣」即一種殘忍,凡事要做得狠,偏向走極端的一種心理或風氣。

極端化和攻擊性

戾氣這種內在特徵,往往表現在一個人的攻擊性行為中。

戾氣又不僅僅是攻擊性,而是一種極端化的攻擊性。比如無理由地惡語相加,把小事極端解讀而大打出手等。

所以我們可以認為,戾氣產生的本質是一種極端化心理。攻擊行為往往是人們解決矛盾衝突時對雙方損失最大的解決方式,所以只要是理性的決策,往往會把攻擊行為當做最終解決方案。但有時人們畢竟不是純粹理性的。

極端主義這個詞就能幫助我們瞭解極端化的概念。(當然,我們不能亂給別人扣帽子)

為了達到個人或者小部分人的某些目的,而不惜一切後果地採取極端的手段對公眾或政治領導集團進行威脅。文字來源:極端主義-百度百科

並不是所有的攻擊性都是“戾氣”的體現,比如防禦性攻擊,矛盾積累無法結局時的攻擊,存在更多目的的攻擊等等。

瞭解了戾氣的本質是一種極端化心理,那戾氣是怎麼產生和發展的呢?

情緒學習與情感宣洩

從我們很小的時候,會有很多原始的情緒,比如開心,恐懼,憤怒,悲傷等。這些情緒往往是某些特定的事件來引發的。比如,自己的東西被搶走時,嬰兒會表現出憤怒,還有巨大的聲響會讓人恐懼。

而有些事件所激發出的情緒,是我們在環境中學習來的。比如,老師說要點名時會害怕,有些違反有些宗教的禁忌會讓宗教徒發怒或恐懼。

所謂“虎父無犬子”,就是說一個性格強勢勇敢的父親,會影響著自己的孩子也形成強勢勇敢的性格。這種環境的影響和學習,也就導致了人們在面對不同情境和事件時,所引發的情緒也是不一樣的。

在面對對方的不同意見時,有的人會懦弱退縮,有的人遇強則強,有的人會理性分析辯論。而“戾氣”重的人在處理矛盾時(比如面對不同意見,或者看到自己不欣賞的實物時),便會直接走向極端化的攻擊,表現在互聯網的互動社交中就是語言暴力、網絡暴力。

有一部分原因,是社會環境習得的因素——這種情緒化攻擊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

還有一部分原因,是這種攻擊性行為是一種情感宣洩。

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有著各種各樣的身份角色,也就所謂“扮演”著各種各樣的人。但我們最終要做的,就是要做一個“好人”。但即使是好人,也會有情緒不滿,也會有情感需要宣洩。於是匿名化的網絡便成了宣洩之地。

所以說,你看到網絡上有些惡言惡語,也許只是這個人心情不好呢。

好心情能傳染,壞心情也能傳染。這也是我們需要淨化網絡環境,全社會提升正能量的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一點是,人們學會科學地、正確地表達我們的不良情緒。在被人侵犯時,如果無法在當時釋放出來,也並不是只有通過事後再攻擊其他人才能獲得滿足。無論是溝通還是運動,或者是轉換注意力轉換心情,都可以釋放這種情緒壓力。

對極端化的欣賞

即使是“好漢”和“俠客”,往往也是比較極端化的人,也就是說“戾氣”比較重的人。但為什麼我們不但不討厭,反而會很喜歡他們呢?

原因在於我們認為他們攻擊行為具有“合理性”和“正義性”。比如好漢殺貪官,俠客用刀劍來快意恩仇。

直接而簡單是極端化美學的一部分。

但現代社會生活中,個體思想解放,個體意識覺醒,個體力量逐漸被髮掘,法制系統逐漸完善,極端化的攻擊行為並不是我們所提倡的。我們仍然有更多的方式手段,去解決與他人或者與自己內心的衝突和矛盾。

儘管攻擊性手段不提倡,但富有正義感的情緒化,仍然非常具有感染性。


轉身易


1.社會是多元的,網絡是聚合的。怎麼可能只有一個聲音,一種腔調呢?

2.學會自嘲是成熟的表現。撫躬自問,自己完美嗎?不要以為自己有理性、有德性、有正能量、天然地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以為自己遇事都是君子,沒一點兒負能量。我不相信!

3.是天使還是魔鬼只靠一己說了不算。

4.網上小眾導演不了大戲,搬個小馬紮看場戲,參與一下,在臺下叫聲好,在旁邊噓幾聲,沒什麼大不了。

5.以開放的眼光,包容的心態和理性的精神,平心靜氣客觀地認識對方,也許更為重要,也更有益於彼此的交流。

概言之,勢隨時易,人隨勢走。回應也好,反彈也好,允許人表達自己的意見、情感,是現代社會文明的體現。


樓上風雨


全世界的組織都充斥著那些不能意識到,重複的行為模式,並已經功能失調的人,他們陷在一種惡性的自我摧毀的循環中,甚至並未察覺,對如何逃離就知之更少了。
臨床範式(clinical paradigm)能幫助這樣的人認識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瞭解他們拒絕改變的原因,並意識到他們在哪方面以及如何能變得更有效率。可悲的是在我們是什麼,我們可以成為什麼之間存在著如此巨大的差異,如果我們希望事情變得不一樣,我們必須從成為不同的自己開始。這就需要理解每個人的動機和需求,理解內心的人生劇本。

動機與需求體系,任何一種需求體系,對個人的重要性,是由三種調節因素決定的:先天和後天的反應模式、關鍵監護人的作用、個體呈現嬰兒和童年時期所經歷的積極情感狀態的嘗試的程度。

當這些因素和需求體系在成長的過程中相互作用時,心智模式就出現了,這些模式規範了幻想,並影響行為和行動。
一部分動機需求體系,比起其他部分來說更為基礎。最重要的需求體系規定了一個人的生理需求,對食物水,消化睡眠和呼吸的需求。另一個重要體系,負責處理人類對感官享受的需求。還有另一個體系通過對抗和撤銷來處理某種對環境的回應需求。
另外兩個更高級的動機需求體系,對組織生活更能發揮特別的作用,即附屬/聯盟需求體系和探索認可/需求體系。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附屬/聯盟需求體系,人類存在著一種天生的關於人類關聯性的發展體驗,人類最本質的人性在他們尋求與他人的關係和他們與他人分享某事的過程中展現出來。沒有什麼人能像嬰兒一樣依附於母親,嬰兒離不開母親的陪伴。對於附屬的需求始於嬰兒時期並在一生中延續,參與到與其他人類建立關係的過程中,是一種需要與他人親近的普遍經驗。它也包含了分享和肯定的喜悅。當追求親密關係的人類需求,拓展到群體時,享受親密關係的慾望,可以被描述為聯盟需求。附屬和聯盟都是通過肯定一個人的自我價值,而起到了一種情感平衡的作用,並對TA的自尊意識產生幫助。
探索/認可的需求也有一個人變成了誰和一個人如何看待他有很大關係,探索的需求影響了一個人玩樂和工作的能力。這種需求在出生後很快表現出來:嬰兒的觀察表現出這種好奇心,還有某些行動所帶來的發現,使嬰兒處於一種長時間的注意力覺醒狀態。探索機會所帶來的相似反應一直持續到成年時期。與探索需求緊密相連的是自我認可的需求,即能夠選擇我們自己想做的事情的需求,作為對探索——認可動機需求體系的回應,人們對周圍環境有趣的探索和操作產生了一種自主、主動、勤奮、有效的意識。因為努力的參與競爭和尋求控制權是人類性格的重要特徵,而鍛鍊自信(遵循我們的喜好,一種決定性的姿態行動)作為某種形式的決斷力正發揮著作用。
一個人內心世界的基礎劇本是由上述動機需求體系決定的。人們的生活由於希望被愛而豐富多彩,如,希望被理解、免於衝突、獨立,或希望得到幫助;或者甚至是阻礙、傷害他人。
工作後,我們將這些基本願景(我們的核心衝突主題)帶入職場關係的背景中。我們突出了自己對他人的願望,並基於這樣的願望來正確或錯誤地估計他人對我們的回應。我們的回應所針對的並非對方實際的反應,而是我們所理解的反應。

我們在30歲的時候,我們個性中的一個相當重要的部分已經形成了。除非我們能認識到我們的現在被過去所決定的程度,不然我們就會一遍又一扁地犯同樣的錯誤。

從心理角度來講,一個人對危險、不滿、壓抑等負情緒的感覺更直接、更清晰,而對正面的、積極的、安全的狀態感覺更坦然,認為它是和空氣一樣是默認的,沒有安全感、輕鬆感會讓你立即不舒服,但有了這些則不沒有感覺。這也是人性中的一部分。只是作為處於生態系統中最具智慧、靈性的人類,要理解這些特點,並多傳播正能量,促進人類社會的整體進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