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头条的有些评论戾气这么重?这些人是什么心理?

呼你巴子64733017


我说一下病态心理现象。我国具有明显偏执心理和强迫心理的人群在12~18%左右,这个数字很大啊!轻度的人群更多。

这种心理给我们的人际交往和信息判定造成很大影响。任何一件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善者见善,淫者见淫。他本人不知不觉就偏执到那方面去了甚至毫无察觉,成了生理反应。

网上是个天马行空毫无顾忌的地方,所以见到的更多。比如有人不同意你的说法,他不是说"不对,不是这样.......",他是说"放屁! 某狗......"被驳人认为他有什么正解,等着他说,原来他根本说不出来,只是骂骂。偏执让他不容忍任何信息和线索,只是排斥,最终使自己孤寂和偏离主流。

网上的反驳有很多是双方信息不对称,或认识不同,但有很多暴戾人群是心理病。


落地的果子


为什么要限制人的说话权利和自由呢?只要不违反道德行为原则的东西,为什么不让说?人有内向外向之分,好人坏人之分;国家应有好和不好两种声音出来才是真正的和谐嘛,才有利于成长,有利于民智的提升,一味的说好,一味的说坏,都是不正常的东西,人的思想思维意识见解就大不一样,我们内地大陆人之所以走不出去,走出去必受辱,必丢人,就是因为没有批判性思维和场所,只有单方思维,导致看问题思考东西眼光短浅,都是一家之言,没公平公正性,幼稚愚昧,无同理心,不懂得欣赏别人,赞美别人,没有成熟理性,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一种悲哀


且听风吟黎而忆止


评论戾气重的人主要涉及五个心理学效应,导致戾气冲天。同时也吸引了不少人一同围观,是非不断。


1.引起戾气重的五大心理学效应

①踢猫效应(Kick Cat Effect)

是指对于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典型的坏情绪传染。

举一个形象的例子:一个男子因为工作不顺,回家后看到妻子还没做饭,便对妻子嚷嚷道,“我整天累死累活,到家连口热饭都吃不到,是不是不想过了?”

妻子觉得委屈,加班回来迟了些没来得及做,便把气撒到儿子身上,“把电视关上,作业做完了没?”

儿子一脸无奈,心想他招谁惹谁了,气冲冲地回到房间,看到猫在玩耍,于是下脚朝猫踹了一脚,“滚一边玩去!”

男子工作不顺没地方发泄只好找妻子撒气,妻子委屈拿儿子撒气,儿子不爽只能找猫撒气,一层接一层地找比自己“低”一层级的对象转移情绪,而通常人们对外界发泄的代价和成本极高。

人们又因为工作、生活压力大心生怨气却找不到地方发泄,而网络是一个“无名氏”群体,不需要承担责任。

人们为了发泄情绪,纷纷把矛头指向网络,成为隐形的“键盘侠”,把情绪转移到别人身上进行人生攻击,或直言心中各种不满,戾气冲天。


②观察者偏见(observer bias)

是指观察者个人的动机和预期导致的结果。通常,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只是自己预期的结果,并非事物本来面目。

例如,盲人摸象。三个盲人不知道大象长什么样子,便找来一只大象让他们去摸。

摸到象牙的人觉得大象长得像萝卜;摸到耳朵的认为大象像芭蕉扇;摸到尾巴的觉得大象像绳子。

于是三个瞎子吵了起来,各自指责对方瞎说,欺负他是个瞎子,大打出手,各个被打得鼻青脸肿。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站的高度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各自的看法就不相同。

而人的天性希望别人认同自己,不希望有人反对,而又想寻找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不认同、反对的人便开始争吵,恶语相向。


③手表定律(Segal's law)

是指拥有两块以上的手表不能知道准确时间,反而制造混乱,让看表的人失去对时间的判断。

另一层意思是人们不能同时拥有两条道德行为标准来约束自己,否则会使自己混乱。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有两条行为规范,一条约束别人,一条约束自己。而通常人们喜欢用高标准、高道德要求别人,而用低标准规范自己。

当看到某个名人犯了错、失了误,或有花边新闻时,便出现心理失衡(Psychological imbalance),心理不平衡,即使这些错误在自己身上也经常犯,对自己却熟视无睹,而把心中的不满发泄到别人身上,用道德去绑架他人。


④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

又称责任分散效应,当围观的人数增加时,任何一个旁观者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会减小。即使采取反应,反应的时间也延长了。

当某个人在大街上大喊需要报警帮助时,即使周围围满了人,也不会有人立即做出回应,而是互相推卸责任,因为大家心里可能都在想别人已经报过警了,不需要自己帮助了。

同样的,当看到有些人戾气很重时,大家会想会有相关人士制止这种不好的言论的,听而任之。当有些人主动制止,反而被攻击时,更加重了别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


⑤从众效应(Bandwagon Effect)

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有些人当看到他人可以随意的在网上大肆发表过激的言论时,觉得好玩和刺激,于是自己也开始随大流,在网上各种抨击。

抨击的越厉害,反而有更多人关注、观看、留言。他们的“粉丝”就是他们不断前进、偏激、戾气重的动力之源,从而产生优越感和自豪感。

2.如何抵抗戾气?

①学会释放坏情绪

人的坏情绪就像垃圾一样,一直往垃圾桶里堆东西,垃圾迟早会溢出来。同样,坏情绪压多了迟早也会爆发。

要找到一种释放压力和坏情绪的合理的方式,比如找人倾诉,做自己喜欢的事,吃一顿大餐,k歌呐喊等。

以一种健康、理性的方式排解出去,而不是把坏情绪转移到他人身上泄愤,影响社会安定与和谐。

②内行和外行的较量

外行抨击、侮辱、谩骂内行该怎么办?

郭德纲老师说过:

内行要是和外行去辩论,那就是外行。比如我和火箭科学家说,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认为得烧柴。最好是煤,煤还得选精煤,水洗煤不好。要是那科学家拿正眼看我一眼,他就输了。

③注意一言一行

要记住,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可能对他人产生影响,不要随便的去发表言论,更不要采取过激的行为。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家人、伴侣、朋友、同事,甚至孩子看到我们如此戾气重的言论后,又会对他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举一个生活中我经常遇到的例子。一位妈妈告诉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要注意安全,可是自己却骑个车带孩子闯红灯。

告诉孩子要讲究卫生,自己却随口吐痰,上卫生间不洗手;一位爸爸告诉孩子不要抽烟喝酒,自己却一根接一根地抽烟,一杯接一杯的喝酒。

孩子又会怎么想?父母告诉自己不能这样做,可是他们却那样做,于是他们开始偷偷摸摸地学着做。

言传永远不如身教,做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从生活的琐事做起,一点一滴去影响别人。


总结:

引起戾气重的五大心理学效应:

  • 踢猫效应;
  • 观察者偏见;
  • 手表定律;
  • 旁观者效应;
  • 从众效应。

抵抗戾气的三个方法:

  • 学会合理的释放坏情绪;
  • 内行与外行之说;
  • 注意一言一行。
参考资料:《乌合之众》、《心理学与生活》漫话心理学,专注分享最实用的心理学。

漫话心理学


以后大神们发文接一点地气,可能戾气会少一些,别搞的云山雾罩,晕晕糊糊,谁也没哪闲工夫,费眼劳神去品味,琢磨文字,为凑字数,不惜千音,你劳神费脑,不见的大众领情。就象人们吃的八宝粥,你加多少种豆,他也是八宝粥,人们不会因为你多加了豆,或少放了豆,叫成六宝粥,九宝粥。好的把主要观点产述就行,用不着用哪些深奥的文字去装点,越贴近大众语言越好。大众是不喜欢文字獄游戏的,现在有些文章好象是在写毕业论文,书生气十足。甚致有的怨大众不买帐,不会欣赏,但大众要的是与生活习习相关,语言简练的话题,文章,哪些不辞辛苦的宏词高论,只会被人们忽视。当然也不能怪谁,他们也是学的多,做的少,社会经验缺乏,所以也只能拿文字来忽悠,忽悠大众了,(切莫对号,只是一点儿浅薄观感,认识,勿喷。)


一辈子焊工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造字先生,全都造些歌功颂德,锦上添花,啊谀奉承,冠冕堂皇的字词句就可以了嘛!偏偏造些难听的字词句让掌权的听了不爽。

人都不愿意面对自己的过错,也包括我自己。小到个人,大到人类都一样,更别说什么狗屁制度。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错了还不愿意面对,深陷其中,旁人提醒还不自拔反过来打压提醒之人。这就成了掩盖事实真相改写历史,小猫盖屎,变相的杀人灭口。

知错就改,勇敢面对,拿实际行动证明。这样更站得住脚,发展更快更顺畅。人和社会一样,在成长中犯错,在改正中成长。

没有反对声音就代表两个意思。盛到极致,衰到极致。看太极图细悟。


用户2625395202703


确实,头条整体来说,网友的戾气比较重,喷子比较多,我虽然被喷的比较少,但确实被喷过几次,有的甚至私信骂我,对于这些攻击你的人,就一个办法,拉黑删除,根本就没有必要理睬,你就把他攻击你、骂你,当做没看到,如此,你才能平和的上网,不然,你会被气坏身体。

那么,头条一些评论里面为何戾气那么重,他们又是什么心理?我个人的看法是:

1、开放性必然鱼龙混杂。可以说,头条是所有平台里,最开放、人气最旺的一个平台,据说全国上头条有3亿人,差不多平均4.5个人中,就有一个上头条,因为头条的接地气、平民化,不像知乎那么高大上,所以,充斥了大量文化水平比较低,以及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他们平常在生活中,不太如意,但也不可能骂人,不然,老板同事不收拾你呢,那就到网上骂骂,更加健康。

我个人觉得,骂就骂吧,只要不是太离谱,骂骂更健康,更加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如果生活中不如意,长期没有一个发泄的平台,很容易憋出病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头条为社会做了贡献,解救了他们。

2、戾气,有时候也是正能量。其实,我们不必把那些戾气就一定当成是负能量,有的人高喊对人贩子枪毙、禁止全城养狗、对于严重污点艺人滚出娱乐圈,禁止她们复,如最近一直试水复出的范某人,大家一致抵制,甚至辱骂,也不是说他们戾气重,只能说他们喜欢骂人,喜欢喊口号打打杀杀,包括奔驰宝马女、张扣扣等,他们站在奔驰女和张扣扣资一边,即便我在对待奔驰女车主和张扣扣事件,有不同看法,只是观点有分歧,导致被攻击,被骂水军、收黑钱等等。

因为各自的人生阅历、岁月洗礼、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不一样,导致你可能比他们看的更加深层次,更加的理性,而不是像他们那么肤浅,或者只看到表象,但你不能完全否定他们看似无脑、无判断力,甚至攻击你的“正能量”,其实,他们大多数是善良的,只是有时候观点偏激、言语犀利、喜欢用暴力语言去解决问题,并不代表他们三观尽毁,可能换一个角度看,他们反倒代表的是一种社会正需要的正气。

3、观点可以不同,但你不能剥夺他们说话评论的权利。可能他们偏执、极端,甚至有时候不可理喻,他们评论甚至可能伤害了你,可以金进行举报或者屏蔽、删除,如果涉及到严重违法,可以给公安进行举报,但你都没有权利干涉他说话,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每一个人,可以自由说话,只要没有违法,大家可以观点不一样,但只要他没有骂人攻击人,哪怕说话极端充满暴力气息,这依然是他们说话的权利。

最后要说,在头条里,大多数说话戾气比较重的,在生活中,大多数是说话比较直接,或者生活不太如意,文化水平比较低,或者处于社会底层,对一些社会的不满,通过网络平台发泄出来,除了极个别人员心理比较阴暗外,大多数都是正常人,只是,他们的文化和学历,以及人生经历,决定了他们的眼界、视野、看问题的角度、高度和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辨别能力受到极大极限而已,不能用你的高标准,去要求他们,如果世间都是一种声音,反倒不是好事,他们没啥特别心里,就是想骂一下、发泄一下,骂骂更健康,仅此而已。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说到这个问题。其实我很怀念以前没有网络的时候,那时候不管是在家里看电视。还是和朋友出去喝酒聊天。大家对一些事情发表看法和议论的时候彼此都能接受。直到网络的出现。大量的新闻。源源不断涌进来的网友。彼此都不认识。我在网上喷了你,你也奈何不了我,每个人成长环境的不一样,造就了每个人的素质不一样。这里评论不用负责,这里可以随意说话,没有约束,其实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大家都不认识,一条新闻,成千上万的人看。成千上万的人评论,自然会有我看你的评论不爽,你看我的评论不爽,那么自然就造就了你喷我,我喷你的局面,在现实生活里基本都是和自己身边认识的人一起聊天,所以说话的时候会注意点。这就叫一种米养百种人。谁也无法杜绝这种情况。你要么选择接受,要么选择离开。要么选择加入他们的行列。不管在网上喷来喷去喷了多少人。回到现实生活里。你一样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这里。就当做一个发泄情绪的地方吧。


馍馍爱上了咸菜


「戾气」即一种残忍,凡事要做得狠,偏向走极端的一种心理或风气。

极端化和攻击性

戾气这种内在特征,往往表现在一个人的攻击性行为中。

戾气又不仅仅是攻击性,而是一种极端化的攻击性。比如无理由地恶语相加,把小事极端解读而大打出手等。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戾气产生的本质是一种极端化心理。攻击行为往往是人们解决矛盾冲突时对双方损失最大的解决方式,所以只要是理性的决策,往往会把攻击行为当做最终解决方案。但有时人们毕竟不是纯粹理性的。

极端主义这个词就能帮助我们了解极端化的概念。(当然,我们不能乱给别人扣帽子)

为了达到个人或者小部分人的某些目的,而不惜一切后果地采取极端的手段对公众或政治领导集团进行威胁。文字来源:极端主义-百度百科

并不是所有的攻击性都是“戾气”的体现,比如防御性攻击,矛盾积累无法结局时的攻击,存在更多目的的攻击等等。

了解了戾气的本质是一种极端化心理,那戾气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呢?

情绪学习与情感宣泄

从我们很小的时候,会有很多原始的情绪,比如开心,恐惧,愤怒,悲伤等。这些情绪往往是某些特定的事件来引发的。比如,自己的东西被抢走时,婴儿会表现出愤怒,还有巨大的声响会让人恐惧。

而有些事件所激发出的情绪,是我们在环境中学习来的。比如,老师说要点名时会害怕,有些违反有些宗教的禁忌会让宗教徒发怒或恐惧。

所谓“虎父无犬子”,就是说一个性格强势勇敢的父亲,会影响着自己的孩子也形成强势勇敢的性格。这种环境的影响和学习,也就导致了人们在面对不同情境和事件时,所引发的情绪也是不一样的。

在面对对方的不同意见时,有的人会懦弱退缩,有的人遇强则强,有的人会理性分析辩论。而“戾气”重的人在处理矛盾时(比如面对不同意见,或者看到自己不欣赏的实物时),便会直接走向极端化的攻击,表现在互联网的互动社交中就是语言暴力、网络暴力。

有一部分原因,是社会环境习得的因素——这种情绪化攻击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这种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情感宣泄。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身份角色,也就所谓“扮演”着各种各样的人。但我们最终要做的,就是要做一个“好人”。但即使是好人,也会有情绪不满,也会有情感需要宣泄。于是匿名化的网络便成了宣泄之地。

所以说,你看到网络上有些恶言恶语,也许只是这个人心情不好呢。

好心情能传染,坏心情也能传染。这也是我们需要净化网络环境,全社会提升正能量的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一点是,人们学会科学地、正确地表达我们的不良情绪。在被人侵犯时,如果无法在当时释放出来,也并不是只有通过事后再攻击其他人才能获得满足。无论是沟通还是运动,或者是转换注意力转换心情,都可以释放这种情绪压力。

对极端化的欣赏

即使是“好汉”和“侠客”,往往也是比较极端化的人,也就是说“戾气”比较重的人。但为什么我们不但不讨厌,反而会很喜欢他们呢?

原因在于我们认为他们攻击行为具有“合理性”和“正义性”。比如好汉杀贪官,侠客用刀剑来快意恩仇。

直接而简单是极端化美学的一部分。

但现代社会生活中,个体思想解放,个体意识觉醒,个体力量逐渐被发掘,法制系统逐渐完善,极端化的攻击行为并不是我们所提倡的。我们仍然有更多的方式手段,去解决与他人或者与自己内心的冲突和矛盾。

尽管攻击性手段不提倡,但富有正义感的情绪化,仍然非常具有感染性。


转身易


1.社会是多元的,网络是聚合的。怎么可能只有一个声音,一种腔调呢?

2.学会自嘲是成熟的表现。抚躬自问,自己完美吗?不要以为自己有理性、有德性、有正能量、天然地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以为自己遇事都是君子,没一点儿负能量。我不相信!

3.是天使还是魔鬼只靠一己说了不算。

4.网上小众导演不了大戏,搬个小马扎看场戏,参与一下,在台下叫声好,在旁边嘘几声,没什么大不了。

5.以开放的眼光,包容的心态和理性的精神,平心静气客观地认识对方,也许更为重要,也更有益于彼此的交流。

概言之,势随时易,人随势走。回应也好,反弹也好,允许人表达自己的意见、情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体现。


楼上风雨


全世界的组织都充斥着那些不能意识到,重复的行为模式,并已经功能失调的人,他们陷在一种恶性的自我摧毁的循环中,甚至并未察觉,对如何逃离就知之更少了。
临床范式(clinical paradigm)能帮助这样的人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了解他们拒绝改变的原因,并意识到他们在哪方面以及如何能变得更有效率。可悲的是在我们是什么,我们可以成为什么之间存在着如此巨大的差异,如果我们希望事情变得不一样,我们必须从成为不同的自己开始。这就需要理解每个人的动机和需求,理解内心的人生剧本。

动机与需求体系,任何一种需求体系,对个人的重要性,是由三种调节因素决定的:先天和后天的反应模式、关键监护人的作用、个体呈现婴儿和童年时期所经历的积极情感状态的尝试的程度。

当这些因素和需求体系在成长的过程中相互作用时,心智模式就出现了,这些模式规范了幻想,并影响行为和行动。
一部分动机需求体系,比起其他部分来说更为基础。最重要的需求体系规定了一个人的生理需求,对食物水,消化睡眠和呼吸的需求。另一个重要体系,负责处理人类对感官享受的需求。还有另一个体系通过对抗和撤销来处理某种对环境的回应需求。
另外两个更高级的动机需求体系,对组织生活更能发挥特别的作用,即附属/联盟需求体系和探索认可/需求体系。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附属/联盟需求体系,人类存在着一种天生的关于人类关联性的发展体验,人类最本质的人性在他们寻求与他人的关系和他们与他人分享某事的过程中展现出来。没有什么人能像婴儿一样依附于母亲,婴儿离不开母亲的陪伴。对于附属的需求始于婴儿时期并在一生中延续,参与到与其他人类建立关系的过程中,是一种需要与他人亲近的普遍经验。它也包含了分享和肯定的喜悦。当追求亲密关系的人类需求,拓展到群体时,享受亲密关系的欲望,可以被描述为联盟需求。附属和联盟都是通过肯定一个人的自我价值,而起到了一种情感平衡的作用,并对TA的自尊意识产生帮助。
探索/认可的需求也有一个人变成了谁和一个人如何看待他有很大关系,探索的需求影响了一个人玩乐和工作的能力。这种需求在出生后很快表现出来:婴儿的观察表现出这种好奇心,还有某些行动所带来的发现,使婴儿处于一种长时间的注意力觉醒状态。探索机会所带来的相似反应一直持续到成年时期。与探索需求紧密相连的是自我认可的需求,即能够选择我们自己想做的事情的需求,作为对探索——认可动机需求体系的回应,人们对周围环境有趣的探索和操作产生了一种自主、主动、勤奋、有效的意识。因为努力的参与竞争和寻求控制权是人类性格的重要特征,而锻炼自信(遵循我们的喜好,一种决定性的姿态行动)作为某种形式的决断力正发挥着作用。
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基础剧本是由上述动机需求体系决定的。人们的生活由于希望被爱而丰富多彩,如,希望被理解、免于冲突、独立,或希望得到帮助;或者甚至是阻碍、伤害他人。
工作后,我们将这些基本愿景(我们的核心冲突主题)带入职场关系的背景中。我们突出了自己对他人的愿望,并基于这样的愿望来正确或错误地估计他人对我们的回应。我们的回应所针对的并非对方实际的反应,而是我们所理解的反应。

我们在30岁的时候,我们个性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已经形成了。除非我们能认识到我们的现在被过去所决定的程度,不然我们就会一遍又一扁地犯同样的错误。

从心理角度来讲,一个人对危险、不满、压抑等负情绪的感觉更直接、更清晰,而对正面的、积极的、安全的状态感觉更坦然,认为它是和空气一样是默认的,没有安全感、轻松感会让你立即不舒服,但有了这些则不没有感觉。这也是人性中的一部分。只是作为处于生态系统中最具智慧、灵性的人类,要理解这些特点,并多传播正能量,促进人类社会的整体进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