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阿甘正傳》中的珍妮始終不願意和阿甘在一起?

象形地理


事實上珍妮和阿甘已經相愛了,只是沒有糾纏在一起而已,如果在一起了就沒有阿甘對珍妮的念念不忘。

事實上不管是阿甘還是珍妮都只是一個符號,代表了那個時代中形形色色的人,要說的就是逃離與矛盾,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阿甘經歷了很多,但是一直都不為外界所動,看上去很傻,但是最終都能找到正確的路。而珍妮經歷了也很多,看上去很野,但是一直碰壁,找不到自己的歸宿。

我一直忘不掉電影中有一個鏡頭:珍妮現在樓頂的邊沿上望著川流不息的車水馬龍好像在凝望深淵,我們大家又何嘗不是如此,追求過很多華而不實的東西,但是最終這些東西又離我們如此遙遠。

整部影片阿甘都很執著,而珍妮雖然不夠執著但是一直也沒有放下阿甘,過著自己的生活,放自己的所愛一條生路。



娛樂加農炮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得看看珍妮什麼時候愛上的阿甘,畢竟最初她可沒有對阿甘產生愛情。

那麼,她到底愛阿甘嗎?什麼時候愛上的呢?我認為她對阿甘的愛是經歷了生活的殘酷才產生的,所以,當她想好好愛的時候,確沒有時間了。為啥這麼說呢?

她和阿甘算得上青梅竹馬吧?直到珍妮離開他去外面的世界之前,他們都在一起。阿甘小時候由於腿戴了矯正器,沒有小夥伴陪他玩,只有珍妮不嫌棄他,安慰他,還和他成為了好朋友。

每次阿甘被欺負,他都想起珍妮的話,叫他跑,玩命的跑,所以,那些欺負他的人沒有一個追得上他,你想想,這對於天真的阿甘來說,他定會認為珍妮是她的天使,為啥?阿甘後來因為跑得快這個特長,在大學裡過得很愉快,他參加了橄欖樹比賽,並每次為團隊贏得榮譽。那時他不會覺得自己沒用,不會覺得自己很傻了。所以,他是很愛珍妮的。就更不用說他在戰場上的立功也是因為跑得快,救了戰友。



那麼珍妮當初為啥沒有對阿甘產生愛情?因為她覺得阿甘不是自己心中喜歡的那個樣子,她覺得阿甘一根筋,雖然她把阿甘當成她最信賴的人,當成最好的哥們,但還是沒有愛情的那種感覺,而且最重要的是她認為阿甘應該不知道什麼是愛,覺得阿甘只是把她當成好朋友,別人都看不起阿甘的時候,只有她願意跟他成為好朋友。

直到珍妮談了幾次戀愛,發現沒人能給她像阿甘那樣的安全感,沒有人對她像阿甘那樣全心全意的愛她,加上她一直追求的歌唱事業也絲毫沒有起色,沒錢,沒愛情,沒事業,很迷茫,這個時候,珍妮再見阿甘時,阿甘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阿甘,他現在有穩定的工作,事業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什麼都變得比以前好,但唯一不變的是:還是那麼愛珍妮。



最能打動我們的場景就是阿甘衝下臺,跑過那個大廣場水池的那個畫面,他不顧一切的奔向珍妮,讓我特別感動,最好的愛也不過如此吧。這時,珍妮發現阿甘其實更有擔當,發現阿甘還是一如既往的愛她,發現以前傻乎乎的阿甘其實不傻,反而更可愛,她在外面一直過得不快樂,她覺得阿甘比她接觸的男人都要靠譜和溫暖。她發現她想要的愛情其實就在她的身邊,她發現自己很愛阿甘,可是,她還是走了,覺得自己現在去接受阿甘的愛,覺得對阿甘不公平,覺得自己應該更好一些,覺得自己有一天能坦然接受阿甘的愛時,才能和她好好在一起。

可是,當她一個人帶著阿甘的孩子獨自生活,她認為自己過得很踏實,不像以前那樣過得糟糕又不快樂。當發現自己重病的時候,知道如果再不和阿甘說孩子是阿甘的,她覺得也不公平,所以,當她想好好和阿甘在一起時,確沒有時間了。



我覺得珍妮是值得阿甘愛的,當發現自己愛阿甘時,面對阿甘的一往情深,她選擇了剋制和隱藏,她覺得這樣才能對得起他的喜歡。可作為我們來講,覺得他倆一開始就在一起多好,可是一開始就不可能啊,一開始珍妮也不知道自己會愛上阿甘。

所以,珍妮和阿甘在一起的時間很短很短,但也足夠幸福。


立花啊立花


珍妮與阿甘是青梅竹馬,兩人一起成長,小時候的阿甘常被小朋友欺負,珍妮就對他大喊快跑。至於為什麼沒有和阿甘一起,是有原因的。

第一,珍妮所代表的是美國六十年代垮掉的一代,加入了一個樂隊,到處去演唱,過著一種群居的生活,裡面的人吸毒的也有,酗酒的也有,和阿甘重逢後依舊如故。

第二,珍妮不想回到自己的家,她恨自己的家,恨自己的老爸。阿甘陪她去老家的時候,她情緒失控,拿自己的鞋子扔那個房子,似乎是年幼的時候發生過什麼不齒的事情,這也許就是珍妮一直在外流浪的原因。

第三,當珍妮厭倦了這樣的流浪生活時候,回到了阿甘家,珍妮也知道阿甘一直愛慕自己,回到家鄉,觸景生情,忘不去過去的種種,最後還是離開了。離開前和阿甘度過了沒有的一晚。

第四,阿甘不知怎麼的,珍妮離開的日子他穿上她送的運動鞋,跑遍美國的大部分地方,後來成了名人,不斷有記者採訪。珍妮此時已生下他的孩子,過上全新的日子,做服務員,並把有關阿甘的新聞剪好收藏起來。

第四,當阿甘覺得自己累了,不想跑了,回到自己的家,看到了珍妮給他的來信,於是出現了開頭的赴約。一家三口重逢時候的珍妮已經病重了。

整個電影阿甘始終代表著三觀很正的人,曾經迷茫過,但是最終沒有成為時代的犧牲品。珍妮沒有一直不接受阿甘,不然她也不會為阿甘生下兒子,她是接受不了曾經骯髒的自己。


外貿雜談


.

前兩天,又重刷了一遍這一部奧斯卡獲獎影片,不過遺憾的是,找不到未刪減版。

.

這部電影,珍妮這個角色,貫穿著全片,從阿甘第一次接觸到珍妮後,阿甘心裡就一直都有著珍妮的存在。

但在阿甘漸漸的明白了什麼是愛,向珍妮表達自己的心意,但得到的是珍妮一次次的離他而去。

那為何珍妮會這麼做呢?我們分三個階段說。

.

第一:剛長大時,也許珍妮真的只是把阿甘當朋友,她要的是逃離,是夢想

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知道,珍妮童年時心理受了很大的傷害。

阿甘說,珍妮總是不愛回家,她的爸爸好像是個農夫,他是一個非常有愛心的人,他經常親吻撫摸她和她姐妹。

珍妮從小的願望就是:變成小鳥,遠遠地飛走。

所以,那時候的珍妮只想逃離現在的生活,追尋新的生活。

.

第二:珍妮在每每的挫敗後,已經變得放縱自己了,變得不自信了

在珍妮的一路前行中,遇到了很多的事情,漸漸的已經開始放縱自己了,

流浪,濫交,酗酒,甚至xi毒……

那時候的她,眼中心中什麼都沒有,有的都是眼前的放縱。

.

第三:珍妮迴歸正常生活,但她早已遍體鱗傷,已覺得配不上阿甘了

在珍妮經歷過許多的事情,阿甘一次又一次的站出來保護她。

漸漸的,那時候,珍妮對阿甘,就由友情轉變成了愛情。

但那時候的她,已經覺得配不上阿甘了。

所以面對阿甘的表白,她拒絕了。

.

.


影視北閣


因為在珍妮看來,他們的人生完全不同。

幼年時候的不幸經歷,母親的去世,父親的虐待,使得珍妮從小開始內心就有一個夢想:親愛的上帝,把我變成一隻會飛的鳥吧,飛得越遠越好。

她想逃離父親,逃離現在的一切,除了阿甘。

兒時的不幸經歷會成為珍妮的潛意識,影響珍妮性格的發展。長大後,珍妮參加各種反對男權主義活動、和男友一起參加黑豹黨的反對黑人士兵參加越戰活動,是珍妮成長後對不公平、不自由主義的反抗。

珍妮對封閉、安定、保守的生活有著天然的反抗情緒,她就是片中貫穿的那片羽毛,從書中飛起,飛了很高,飛了很遠,不願在人生的某個地方多做停留,但她的命運也像羽毛一樣脆弱、無奈,坎坷。

阿甘對她來說意味著安定、保守,她渴望新生活,新的思想,她渴望離開阿拉巴馬,她想去不同的地方流浪,她想揮霍自己的人生。

阿甘對珍妮的愛是無可比擬的,從第一眼見到她開始。

他一生從未見過如此美麗之人。

阿甘對於珍妮來說,像是最後的港灣,是最後才會停留的地方,電影中我感受到孤獨的地方有兩處,一處是阿甘不停奔跑的時候,他跑到路的盡頭,看著路在腳步下延伸,看著時光一年年飛逝,看著高聳的雪山、夏日金黃的麥田、樸素的石橋,天地相接的落日,奔跑的阿甘是孤獨的,唯有不停的奔跑能讓他停止想念珍妮。

另一處是珍妮走後,奔跑之前,阿甘獨自坐在房間裡,望著空蕩蕩的房間。

他開始瞭解,擁擠的房間裡一個人的心有多孤獨。

鳥兒總有飛累的時候,羽毛總有落地的時候,離開阿甘以後,珍妮不再漂泊,不再流浪,開始過著獨立、樸素、有理想的生活,獨自撫養著和阿甘的孩子。這時候開始,她應該是開始原諒,原諒自己的父親,原諒不公的命運,就像丹中尉在海面上對阿甘道歉的時候。

珍妮也和自己的上帝講和了。

但她覺得自己是愧對阿甘的,她在洗滌自己,然後交給阿甘一個相對完美的自己。

兩年多以後,阿甘在珍妮的公寓裡見到珍妮的時候,珍妮說過一句話:I wanna apologize for anything i ever did to you,cause i was messed up for a long time... 我想為我對你做過的一切事情道歉,因為這些年來,我一塌糊塗。

多年以後,阿甘依然是那個樸實的阿甘,珍妮已不再是當年那個風中漂泊的羽毛。

珍妮未嫁,阿甘未娶。

他們終於結婚,從此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短暫、祥和、滿足。

good things never last long。

但是美好的東西永遠不長久。

珍妮是愛阿甘的,只是她用了很久才明白。


天南厲飛雨


珍妮是受到過傷害的。通過阿甘的敘述,她和酒鬼爸爸生活在一起,她爸爸經常吻她並“撫摸”她,她應該是受到過她父親的性侵。她後來被警察帶走,送到她奶奶那裡。還有,就是她後來和阿甘在一起,走到她父親的房子,她表現出的憤怒與痛苦。阿甘在她去世後,拆掉了那座老房子。都表明,珍妮心理受到過巨大的傷害。

一個受到過巨大傷害的女孩子,她最想要的是逃離,能忘掉過去。從小的願望就是:變成小鳥,遠遠地飛走。

最開始,她是想爬上去,各種上位方法失敗後是叛逆。那個時期,也正式美國社會比較分裂的時候。越戰以後,整個社會的迷失與青年人的叛逆,珍妮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其中的一員。她希望尋找屬於自己的生活。她流浪,她嬉皮,她酗酒,甚至xi毒……。不同的對於生活的認識與態度,兩個人自然沒法生活在一起。混亂的生活,讓她更加的絕望與沉淪。她甚至有過自殺的念頭。而這個時候的阿甘,還是不聰明,但他還是認真地生活,真誠地對待每一個人。他倆是兩條不同的軌跡。

珍妮暫短地回到阿甘這裡,是因為她累了。是對於自己過往的生活有了反思。也是她真正成長的開始。阿甘,是她最信任的人。但她拒絕了阿甘的求婚。也許,她沒有準備好迴歸正常的生活。或者,她沒有勇氣知道自己是不是還能迴歸到正常的生活。她拒絕了,她走了。這次,也許不是對於阿甘的不滿,更多的是對於自己的不自信,是逃避。

她有了孩子,擔負起了做母親的責任,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這時,她可以接受她自己,更可以接受阿甘的感情了。但她為自己曾經的放縱也付出了最大的代價。幸福來臨的即晚,又短暫。告別了可愛的兒子,還有愛人阿甘。

珍妮對於阿甘的放棄,最開始是為了追求自己要的生活,後來是對自己的不自信。她對於阿甘,應該是非常非常珍惜的。她可以傷害自己,傷害別人,但她不會欺騙阿甘。在痛苦的生活中,她珍視阿甘為安全的港灣。

什麼時候也不要因為被傷害而用傷害自己的方式懲罰別人或社會。珍妮的父親以及越戰之後社會的動盪傷害了珍妮,她用傷害自己方式毀了自己的可以很長時間擁有的幸福,讓幸福來得那麼遲與短促。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但是,片中的女主角“珍妮”,卻對阿甘的愛熟視無睹,直到自己快要死了,才回到了阿甘身邊,讓阿甘做了沒多久的接盤俠後,就撒手西去了,這一系列的行為,讓很多看過這部影片的人都反感她。

憑心而論,阿甘這樣的男人,的確能稱得上是“好男人”,但是絕對不是一個“好男友”,甚至不會是一個“好老公。”而珍妮,在這場青梅竹馬耗時幾十年的感情馬拉松中,雖然多次拒絕阿甘,離開阿甘,但是都是正確的決定。她絕不是什麼“婊”。坦白的說,阿甘這樣的男人,根本不具備能吸引女性的特質,也許阿甘能找到不錯結婚對象,但是他很難擁有愛情,更無法得到珍妮這樣心中有夢並且追夢的女孩。聽到我這麼說,肯定有很多人持反對意見了,先別急,讓我來分析一下問題出在哪裡。

小時候珍妮同情阿甘,但又看不起低能兒,因為受到父親的傷害,一個被熊孩子追著跑的男孩,不能保護他;長大後叛逆的珍妮夢想追逐星光,五彩斑瀾的人生,是按部就班缺乏激情的無趣青年給予不了的;再相遇時,傷痕累累的珍妮覺得對不住痴情的英雄阿甘,她對人生失望,而希望滿滿的阿甘,總是讓她回想過去感到分裂,一夜合歡是對等待的補償。珍妮破碎的愛,讓她再次離開。最後跑遍全國,阿甘終於尋找到愛人,還有了一個兒子。珍妮在親人的懷裡逝去。


MOVER魔吻


你以為珍妮是綠茶婊,那你一定沒有好好看電影!

珍妮為阿甘做了什麼?

在所有人都嫌棄阿甘的時候,是誰第一個站出來接納了阿甘?

是珍妮!

在阿甘的童年是誰陪在阿甘身邊,鼓勵他,支持他?

是珍妮!


這麼一個熱心善良溫暖的女孩,你一定會覺得她的童年一定無憂無慮很快樂,

可是真相是殘酷的,她被自己的親生父親虐待性侵!

可在單純的阿甘眼裡珍妮父親卻變成了有愛心的父親!

這樣悲慘的童年,並沒有讓珍妮變成一個負能量滿滿的人!

珍妮為什麼離開阿甘,是不愛嗎?

錯!不是不愛,是太愛了!

當阿甘向珍妮求婚時,珍妮沉默了,然後神情哀痛的說了一句話“你不願意娶我的”


從一開始,這個女孩就藏著深深的自卑,從童年的經歷到後來輾轉飄到社會,夢想被碾碎,身體被玷汙,自尊被踩到塵埃裡,落魄,貧窮,一無所有。

在她眼裡,阿甘從來是乾淨優秀的,自己卻落魄骯髒。

她覺得這樣的自己配不上阿甘!

阿甘值得擁有更好的女孩!

可是珍妮內心深處卻深深愛著阿甘!

珍妮從來沒有利用過阿甘,即使阿甘可以幫她實現夢想

她想當歌手,為了歌手吃盡苦頭,去酒吧,去街頭,不放棄寫歌演唱,只要有場合給她和吉他,她都可以去唱,甚至可以為了當歌手最後窮困潦倒淪落到賣身吸毒,她想盡辦法當歌手,卻總是不得願。

當阿甘成名時,珍妮完全可以讓阿甘幫她實現夢想,可是她沒有,她迫不及待的去見阿甘,替他驕傲高興,但是她又馬上離開了他。

於是選擇生下阿甘的孩子,給自己一個成全,如果不是生病她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再見阿甘了。




最後為自己打call!


介介看電影


阿甘並不符合珍妮對另一半的想象。年輕時候的珍妮放縱、自由,但是阿甘卻循規蹈矩,所以珍妮才會說,阿甘和她是不同的人生。

從珍妮年輕時的經歷來看,追求當明星的夢想,最後卻只能裸體在酒吧舞臺上唱歌,她本想光鮮亮麗,最後卻任人唾棄,這就是珍妮追求的理想和現實。

而阿甘呢?一直腳踏實地,阿甘的人生一直在由小時候的低能兒變向一個越來越成功的人。一個有追求和一個沒有追求的人的人生,最後的結局卻調轉了,想來也是諷刺。

阿甘越來越成功,但是珍妮卻越來越墮落,對於女人來講,講過的男人多了,才知道阿甘這樣的人多麼的踏實可靠。珍妮不是沒有動心過,但是這個時候的珍妮是有點自卑的,覺得自己配不上阿甘。

或者說,她覺得這樣對阿甘不公平。畢竟對珍妮來說,感覺到阿甘好的時候,第一併不是她想穩定的時候,第二她僅僅是覺得阿甘可以託付,至於愛,似乎是沒有。

因此哪怕一夜情之後,珍妮還是果斷的離開了。

但是萬萬沒想到,珍妮有了孩子,阿甘的孩子。這個時候珍妮的確是想好好的過日子,或許她對阿甘還是沒有那麼熾熱的感情,但是珍妮的選擇和很多女人並沒有什麼區別,找一個愛她的、可以託付的人。

但是珍妮要為她的放縱付出代價,艾滋病,也是如此,珍妮決定不拖累阿甘。珍妮這一輩子終於幡然醒悟的時候,卻已是回頭已晚。


入行娛樂


和阿甘一樣,珍妮有個很不幸的童年。

我們都知道阿甘是個弱智,瘸腿,是不屬於正常人範疇的孩子。

然而,阿甘有個無比幸運的事情,就是他有個愛他的媽媽。這個媽媽一直在鼓勵阿甘,讓阿甘成為一個簡單而快樂的人。

這樣的家庭,是珍妮沒有的。

影片的結尾,阿甘成為人生贏家,不僅成為白翁富翁,還成功贏取嬌妻珍妮。

事實上,對於珍妮而言,阿甘是非常理想的丈夫。不是他有錢,而是他不會家暴。

家暴是珍妮的童年陰影。

在這部陽光勵志的劇情片中,我們都被不停奔跑的阿甘勵志,卻很容易忽略珍妮的成長史。

仔細看,你會發現,珍妮的生活很不幸。她有個變態老爸。

在影片中,就有一些細節證明珍妮長期遭受家暴和性-侵。

珍妮有個夢想,就是快快長大,能夠擺脫父親的魔掌。她終於如願以償地長大了,但是關於家暴的童年陰影卻始終控制著她。

這個陰影給她造成很嚴重的心理創傷。我們可以看到,長大後的珍妮,帶著阿甘來到她曾經居住的小屋,那個沒有快樂的童年小屋,珍妮發狂一樣朝那裡扔石子,不停哭泣。

這裡面的痛苦,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成長中的珍妮,和阿甘分分合合,其實也是自己認不清與阿甘的愛情。都是源於她對父親的童年陰影,她用叛逆來反抗,以為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卻不知道交友不慎,也會對自己的傷害。

這也算珍妮的成長經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