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藥房一條街裡的貓膩

說明:因技術原因造成昨日週刊君微信頭條刪除,今日將內容重新修改整理後發佈。

關注民生,更關注個體。是新三江週刊義不容辭的媒體責任和辦刊理念。

女學街,位於宜賓的中心城區,這條充滿著人間煙火氣息的街上有菜市,有學校,有小攤,每天來往的人群絡繹不絕。但這條街上最多的是藥房

(“老中醫”現形記)

01

藥房裡的“老中醫”

近日,一名網友聯繫到新三江週刊稱位於宜賓女學街的福星藥房內有一名與人開中醫藥方的中醫。但這名中醫並不持有中醫醫師資格證。“而他開的藥一副基本上是在一兩百元甚至更貴,每日路過都可以看見許多老年人在排隊看病,但其療效卻並不見好。”市民表示。

福星藥房藥房並不在當街顯眼處,對比同一條街的其他藥房也較小。但藥房的面積問題,並不會讓市民問診的熱情減弱。記者來到福星藥房時已至中午,對仍有一對從筠連

遠道而來的老年夫妻正向福星藥房問診臺上的“中醫”問診。

宜賓:藥房一條街裡的貓膩

端坐在問診臺上的老中醫微胖,年約50來歲,帶著金戒子,面前有一本處方單子,正在沉著冷靜的對老年夫妻詢問著病情。而老年夫妻則一臉沉重信賴的講述著自身的病情。記者的到來引起了藥房的一名工作人員和“老中醫”的注意。“這裡可以看中醫嗎?”記者輕聲詢問。“啊,可以。”老中醫抬頭應了一聲。便繼與筠連來的病患交流起來。老夫妻表示自己此次的傷是車禍引起,在曾在宜賓市第一人民醫院做過頭部手術,但仍舊時常頭疼,而“老中醫”則表示要治療好該婦女的疾病需用藥是十餘副,而老夫妻表示並沒有那麼多錢,這筆費用需要車禍責任方承擔,回去商量好了再來求醫問藥。

宜賓:藥房一條街裡的貓膩

記者追隨老年夫妻走出店外,詢問為何在藥房看中醫呢?“我們本來是在宜賓市一醫院看病的,但是中途一個也是看病的婦女告訴我們這裡看中醫比在一醫院看西醫效果更好,所以我們就來了。而且我們來的時候,在我前面還有一個婦女找這個中醫看婦科,他既可以看頭部又可以喊婦科。”老年夫妻說道。

當記者詢問老年夫妻是否瞭解福星藥房內的“中醫”是否持有執業醫師資格證時,老年夫妻表示並不瞭解這樣的證書,而當記者詢問老年夫妻是否瞭解“醫托”一說,這對老年夫妻表示也從未聽說

宜賓:藥房一條街裡的貓膩

(女學街隨處可見的藥房)

當記者再次回到福星藥房,此前的“老中醫”已不見蹤影。記者表明身份詢問該藥房內的一名自稱藥師的女子,該中醫是否持有執業醫師資格證,女子表示該藥房並無醫師,“但剛才他不是在給人看病嗎?”記者問道。“他只是來耍的,我們這裡沒有醫生,不能看病。”該名女子否認了此前中醫在看病的情況

宜賓:藥房一條街裡的貓膩

女學街藥房的“秘密”並非朝夕,也並非只有福星藥房。

新三江週刊早在七年前便報道過女學街部分藥房與醫托之間的貓膩。而另一媒體的記者也表示在八年前採訪過一名婦女在女學街一間藥房看過中醫後,由該名“中醫”開出了10餘副價值2000餘元的中藥,但一經檢驗,這些藥卻僅值幾十元。

“我報道過的那間藥房早已改做其他生意了,但女學街的其他藥房的問題卻依然還在。”

10餘年間,問題從未改變過。

02

為了規避“風險”,不少藥房或小診所會專門請持有執業醫師資格證的醫師掛牌代寫處方簽字,這成了行業內的公開秘密。但還有一些地方,卻連這樣的“過場”也不願走。

宜賓:藥房一條街裡的貓膩

並不是只有女學街的福星藥房才有“中醫”坐診,水井街的龍丹堂藥房也有中醫。

“能看中醫嗎?”記者見該藥房內有中藥櫃檯便詢問工作人員。“能看,但是中醫下班了,下午再來。”藥房內正在為病人抓西藥的一名工作人員說道。當記者詢問中醫是否持有執業醫師資格證時,女子不耐煩的回應道,“你看病還問人家有證沒得啊?”而當記者表明身份再次詢問時,該名女子則不再理睬,表示自己並不知情。

藥房,作為直接病患打交道的第一窗口,不少藥房都有“中醫”坐診。但究竟這些“中醫”是否持有執業醫師資格證呢?

03

頗有名氣的“非法行醫”

如果不是經人介紹,很少有人知道位於宜賓市忠孝街的一棟老式居民樓裡,有著一位頗有名氣的“中醫先生”,不少市民都經身邊人介紹來到此處就醫。

相比藥房的大張旗鼓,這位在家中辦公的中醫則顯得更加隨性。

“他們門前沒有什麼診所和招牌,樓下也沒有指示牌,就是和普通的居民樓一樣,如果不是有人介紹,是不會有人知道這裡也可以看病。但只要你去了,中醫師就會喊你坐下,不需要你講述你的病情,他就會直接給你把脈,開方,一張方子20塊錢。但這裡並不能抓藥,你得去他們的指定地點龍丹堂抓藥。”市民張女士說道。

宜賓:藥房一條街裡的貓膩

按照張女士的介紹,記者來到了該居民樓內敲開了中醫師的門。

開門的女子表明此處確實可以看中醫,但因為因為已是中午,看病的老師吃飯去了,只可明日再來。記者詢問這名女子看病的中醫師是否持有執業醫師資格證呢,女子表示並不知情。

此時,一名手腕上還帶著宜賓市第一人民醫院住院手環的女患者也來到了該處,表示上次這名中醫為自己寫的藥方天天康藥房的藥師看不懂,而開門的女子則說需前往指定地點龍丹堂藥房。

宜賓:藥房一條街裡的貓膩

與通常經人介紹就醫的病人不同,該名女子表示自己已在此處看病多年“其實我覺得中醫有沒有資格證不重要,有效就可以了。”女子說。

但市民不知道的是,這名中醫師是否有執業醫師資格證並不是認定其非法行醫的關鍵因素。依據醫師法,開展行醫行為除了需要執業醫師資格證外,還需要執業證。執業醫師資格證是一名醫師行醫的資格,而執業證則限定了執業的地點和範圍。“在家中開展行醫活動,肯定是執業證不允許的,所以他已經屬於非法行醫了。”一名業內人士表示。

04

在房地產行業裡,為了最大化的招攬精準客戶,經常會樓盤僱傭一些老年婦女在其他開發商的售樓部前招攬生意,散發傳單,業內稱這群老年婦女為“小蜜蜂”,而醫托則是公立門前的“小蜜蜂”。但與房地產行業的“小蜜蜂”不同,醫托並不會直接表明“業務員”的身份,而是偽裝成患者或患者家屬,向急切求醫的病患傳達更加“有效”的就醫渠道。

公立醫院的醫托現象,並不是朝夕問題,不少醫托在醫院門前的“工作生涯”甚至比院內部分醫師還要長久。“一看就曉得哪些人是醫托,因為他們每天都守在醫院門口招攬病人。”不少院內醫務人員表示。

宜賓:藥房一條街裡的貓膩

一名業內人士介紹,2008年左右,一名醫托的收入足矣養活全家人。“他們通常是把病人騙去一些藥房和一些並不是那麼正規的醫院。當然只是一些小的藥房,一包草草藥,就賣幾百,甚至上千元。這樣的藥物一般對身體不會有危害,但絕對是無法治病的。這群醫托一般把病人騙去以後,不管買沒買藥,只要一到地點,她們就會收到人頭費,如果買了藥,還會有藥物提成。”該保安說。

對於醫托的問題,醫院並非沒有作為。 “只是我們僅能憑肉眼判斷哪些是醫托,所以很難真正控制。”宜賓市第一人民醫院A區一名保安說道。相比人流較多的老城區,南岸院區的醫托已經少了很多。“我知道醫托起碼7,8年了,但近年來確實被我們驅逐的差不多了,加上現在人們的意識逐漸在提高。現在在我們這個院區基本上已經沒什麼醫托了。”宜賓市第一人民醫院B區的保安介紹到。

(醫托)

05

推拿、針灸、美容與中醫

除了把脈問診,在按摩關於美容院也時常見到“中醫”的宣傳。

“祖傳中醫”、“中醫理療”、“中醫美容”,類似宣傳語時常出現在按摩院與美容院的宣傳中。在中醫師的執業範圍中確實包含有如針灸、拔罐等實踐操作。

“但放在一些按摩院,美容院,這些操作就明顯用的有些濫了。

如常見祛溼通經的拔罐,其實並不是適合每一個人,這需要看一個人的體質而行,陰虛火旺,氣虛體弱的人都是不可以拔罐的。可是又有多少按摩院能去區分這些呢?但有一點值得提醒,按摩等營業場所的許可證並非衛生部門發放的,只是勞動部門發放的,而工作人員是面向社會大眾招收的,並不是醫學生。比如盲人按摩等技術,更多的時候解決的應當是一種就業問題。”宜賓董氏診所的負責人董立介紹道。

宜賓:藥房一條街裡的貓膩

據宜賓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統計,截止2019年3月底宜賓市在冊執業醫師9360人,執業助理醫師3087人,而其中在冊中醫執業醫師僅2221人,執業助理醫師950人。但拋開官方數據統計以外,在宜賓大街小巷隱匿的居民樓裡,在各大藥房的問診臺前,在美容院的金卡療程裡,在“好酒不怕巷子深”的口碑中,在網絡爆文中誕生的宜賓神奇中醫則不計其數。

醫托、非法行醫、假中醫

已然匯聚成了潛伏在合法中醫行業之下的人間畫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