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和80後還對那一本本小人書(連環畫)記憶猶深嗎?

鄉村生活小院




答:對很多連環畫都記憶猶新。

今天特別說一本由客居澳大利亞的江蘇籍畫家鄧柯繪畫的《孫悟空出世》。

這是記憶裡我所最早接觸的一本連環畫。

那時候年幼,可能是五六歲的年紀,患了感冒,高燒。

午後,父親看我燒得厲害,把我從床上拽起,火急火燎地讓我坐上他的自行車後座,猛踩著騎往離家有幾里路遠的村大隊衛生所。

七十年代的村大隊衛生所醫療條件簡陋,缺醫少藥,不可能有點滴輸液之類的玩意,就連退燒針也沒有,醫生就開了幾副中藥,囑咐幾句,讓我們回去了。

我手裡拎著那幾副用舊報紙包著、再用幹稻草捆實的中藥,腦子暈暈乎乎的,爬上了父親的自行車後座。

父親拉著車,小跑幾步,左腳踩上腳蹬,右腳在地面上猛蹬幾下,上車囉。

還沒騎到一里路,突然,我的左腳猛地鑽心痛起來,不由慘呼起來,手中的中藥跌落路面,頭腦從渾沌中醒來,往下一看,原來左腳滑入自行車車輪內,被輪軸上連結起來的鋼線條絞變了形,並且滲出血來了。

父親蹬車發覺有異樣,蹬不動,加大力再蹬,我更痛,哇哇直叫。

父親終於明白過來,跳下車細看,又心疼,又生氣,罵:“怎麼那麼蠢?!怎麼那麼蠢?!把腳伸到車輪裡面來?!”

我痛出了眼淚,說不出話。

父親只好把車子慢慢往後退,小心地把我的腳摳了出來。

他問:“怎麼樣?感覺還能走路嗎?”

我試了試,痛得疵牙咧嘴,說:“走不了了,走不了了。”

父親只好再扶我上自行車,調頭回村大隊衛生所,讓醫生包紮、止血。

但無論如何,已經傷到骨頭了,走不了路,醫生說,得歇上二十天一個月吧。

回家後,因為走不了路,哪兒也去不了,就替家裡人守在稻田邊“趕雞”。

啥是“趕雞”呢?

話說,農村家家戶戶都養有雞,那麼,靠近村頭村尾的水稻成熟了,生產隊就要安排人手守在稻田邊趕雞。

母親向生產隊攬了其中一份趕雞任務,交給了我。

我就撐著粗木棍,拾起一大堆瓦礫、石塊,堆在樹蔭下,然後坐樹在旁邊的小凳,用瓦礫、石塊趕雞。

那時候,看其他小夥伴下河游泳、上樹摸雀蛋、在溪邊釣蝦、用蜘蛛網網知了,只有眼饞的份兒,自己身不能與,更加苦悶。

然而,就在這樣的苦悶中,讀初中的二哥從學校裡拿回了一本連環畫——鄧柯繪製的《孫悟空出世》。

我尚未入學,不識字,但一下子就被書中的畫面吸引住了。

今天細思,鄧柯的繪畫筆法圓滑、構圖誇張;畫面雖然簡單,卻張張生動傳神;畫中人物神氣活現,卻又滿滿的呆萌感,不管大人還是小孩,見了沒法不喜歡。

可以說,那個夏天,我的精神生活全部投到這本書上了,天天看,日日看,時時看,翻來覆去,書頁被摸髒、摸黃、摸舊、摸爛……

書中寫的故事我全部爛熟於胸,沒寫的故事,我也腦補了許多許多,天馬行空,無邊無際。

因為不識字,就時時央求二哥或父親唸書上的字來聽,浸淫在書裡的時間一久,書上出現過的字,差不多全懂了。

可以說,這本《孫悟空出世》可是我的啟蒙讀物啊。

可惜的是,《孫悟空出世》的內容介紹上,明明說它是《西遊記》叢書第一冊,但其他第二、第三、第四冊……我一直無緣閱讀。

不過,上學後,我曾在同學家讀過鄧柯的另一本作品《假話國曆險記》,也同樣印象深刻。

還有,某次上學經過一個專門收取租金的連環畫書攤,我看見過《孫悟空出世》的下一冊《龍宮得寶》的封面,但沒有錢租看。

鄧柯,一個很有想象力和創作力的畫家。

他的《西遊記》叢書到底繪了多少本,至今我還搞不清楚。


覃仕勇說史


小人書就像初戀

我的家在陝南的一座小鎮上。小鎮上有三家航空企業,也還算是熱鬧。小鎮有一條貫穿東西的主街道,學校在街的西邊,我家在街的東頭。每天上學都要穿過這個主街道。最引起我興趣的是街道中段的新華書店和靠近街東邊的一個賣書小攤。

小學時我最愛逛的就是這個小書攤了。每天放學我都比別人走得快,就怕別的學生搶先把新到的小人書買走了。《三國演義》小人書有幾本沒收齊,就是因為有幾次放學晚了沒買上。每天中午放學都要在書攤前瀏覽幾分鐘,有新到的劇集,趕緊先買下,然後再拿起其他書翻看一會兒。父親母親知道我愛看書,就經常給我零用錢,所以買小人兒書,我從來不缺錢。漸漸的書買回家多了,父親就專門給我訂做了一個小木箱。



那時候看慣了小人書,圖片配文字。反而對文字多圖片少的《故事會》不感興趣了,最多也就是在書攤兒前翻一會兒。我的讀書愛好大概就是從那時候培養起來的。

上到初中,小人書的圖片加文字已經滿足不了我的興趣愛好,新華書店成了我經常去的地方。初二那年,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在大陸出版,我記得是12塊錢一本。父母給的零花錢遠遠不夠買這本書的。於是我又向已經工作的哥哥要了幾塊錢,終於把這本書買到手了,從暑假開始到暑假結束前,才把這本書讀完。從此又迷上了武俠小說。



後來又陸續讀過《岳飛傳》、《水滸傳》,還有梁羽生的《七劍下天山》,因為買這些書太耗錢。哥哥又在野外工作,要不到錢,更不好意思向父母要。於是四處與同學換書看。《碧血劍》、《連城訣》、《白髮魔女》等等,都是在初中階段看完的。


上高中課程增多,課外看書的時間越來越少。但這時卻不小心掉進了初戀的蜜罐中。整個高中期都是我的初戀美好回憶。太迷戀了,學習成績自然下降,結果高考沒考上。復讀一年她去了市裡條件最好的一中復讀,我還在鎮上的本校。也就是這一年,帶給我了痛苦的失戀回憶。後來上完大學本可以分回鎮上的母校教書,但還是毅然決定離開。

30年過去了,小人書的回憶還是那麼美好,初戀的失敗痛苦也已經淡淡抹去,人在江湖,各自安好!現在的家庭更讓我感到滿意和知足。



天下一家51


70後的我,對小人書印象是相當的深刻,那時,身處農村,沒有電視看,課外知識來源就是小人書了,要想買一本,是很困難的,所以,街上就有那種可以租來看的,租金是根據書的厚薄來定,一般的兩三分錢一本,厚點的,五分錢一本,就坐在那裡看,看完了還回去。

記得最開始的印象就是這個綠皮封面的《東周列國故事》

這套書是斷斷續續才印刷出來的,不像現在,隨時都是成套的書出現,由此可見那時的條件,資源匱乏。《重耳復國》是很勵志的一本,目前被搬上了電視劇,雖然電視劇裡的服裝,宮殿太豪華,演員髮型之帥,與幾千年前的春秋戰國顯得格格不入,還是耐著性子看下去了,至少情節沒怎麼大的改變,能讓我接受。

收藏小人書也是我最大的愛好,最大的樂趣,這些書也有三十多年了,不能讓她受潮,還專用袋子包裝起來,時不時拿出來看看,重溫那段歷史,找回兒時的感覺。
希望在這裡也能結實廣大連友,向你們學習,交流!

來都來了,請朋友們留個言,點個贊再走唄,哈哈!


四川農民哥朝陽


小人書也叫連環畫,是一代人的記憶,我現在還能記得當時看過的小人書的插圖,那些書中的人物畫像猶如現在影視明星一樣,不用看文字也能識得是誰。當時最想擁有一整套四大名著的連環畫,卻一直未能如願,直到三十多歲時在圖書館發現重新印刷的一套四大名著的連環畫,果斷購買,重新閱讀,卻再也找不到當初的感覺了!記得十來歲往院,父親給我買了好多小人書哄我,我便安心閱讀,一本本翻來覆去的看,數書中的每個人物在插圖中出現幾次,感覺那也是一種樂趣……雖然那時沒有買全四大名著,零星的幾本還是買到了,最引以為豪的是看水滸《英雄排座次》那本,把一百零八將的綽號和姓名記的滾瓜爛熟,至今還都能一一道來!

一段歲月一代人,小人書培養了我閱讀的可慣,現在它已成為收藏熱門,而我卻很難找到自己當時看過的那些小人書了,想來也以此為憾!並不是因為經濟上受損的原因,而是感到失落了一段情懷,它在我的記憶中永遠不會抹去……


彭景震


每次進城,我都愛去人家出租小人書的屋裡,或縣電影院旁邊的街邊上,有出租小人書的小攤 。

坐在簡陋的小長凳上,把小人書拿著或墊在膝蓋上閱讀。

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人們常在路天電影院看電影。如樣板戲抗戰片。在看電影后,我常常愛找同名的連環畫來看。如<><><><><><>等等。j

記得看渡江偵察記時,有個女的撐船時,用手中的竹篙用力撥開靠岸的船,小船如離弦的箭離開河一丈多遠時,她象跳高運動員一樣把竹篙往河裡使勁一戳 ,人象飛一樣落在了船頭上。

真神,那畫面太好看了,感覺這時我寫的都不到位。

我想在小人書裡找作者寫這段的場景,好像沒有。那時我的心還有的失望似的。

想想在村裡上小學時,首任老師買了一些小人書給我們看,村裡喜歡小人書的小夥伴們,有個別的也會買小人書,我厚著臉皮要來看。

那時的小人書陪伴著我,度過了貧窮的童年。


胡五妹1964


六十年代初期,我在福州實驗小學上學。我經常會到福建省立圖書館看書。當年的省立圖書館大院裡東邊,有一個不大不小的院落,四面圍牆,自成一體。院落的大門上牌匾上三個大字“閱覽室”,這裡,就是省立圖書館專門為少年兒童開闢的一個閱讀小人書的地方。

進入大院,一個有四個教室大的廳堂赫然入目。廳堂中,六張一米多寬,十米多長的閱覽桌豎著排列著。閱覽桌兩邊隔著六、七十公分各擺著一本連環畫,一排桌子估計能夠擺個20多本書吧,五張桌子就能同時容納百十來人同時看書。真夠氣派的!

下午放學後,這裡人最多,大都是附近的放了學到這裡來看書的中小學生。來的晚了,想找一個座位並不容易,只有等,等到有人看完了,你就迅速跑過去,佔領位置。剛開始沒有經驗,站在兩排桌子中央,等到有人站起,立馬跑過去。後來發現,有時快要跑到,別人卻捷足先登。後來,我學別人,瞅瞅誰的小人書快要看完了,我就站在他身後候著,等他一走,立即坐下。此招屢試不爽。其實這招,大家都用,當你在認認真真地看一本書時,一會兒就有人矗立在你身旁恭候,等著接你的班。此時,你的心情一定不爽。但你將心比心,也就不再計較了。每次放學來到這裡,我都能看個三五本小人書。看看時間不早,只好依依不捨打道回府。

閱覽室雖大,有上百本書,但重複的和舊的書佔很大比例,新書少之又少,而且很難看到。一旦有了新書,大孩子們肯定先行佔據,我們這些小孩子們只有先看舊書,等到新書變成舊書後,再慢慢品嚐不遲。1965年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曁中國抗日戰爭十週年之際,很多反映中國抗日戰爭的連環畫出版,圖書館的閱覽室也進了很多抗日戰爭打日本鬼子的小人書,像《烈火金剛》、《平原槍聲》、《新兒女英雄傳》、《雞毛信》、《小英雄雨來》等等,讓我們孩子們大快朵頤、樂不可支。不花錢在這裡能夠看到這麼多小人書,真是非常得意。


四海漫遊


不但是記憶猶深,還是無法輕言忘記,那一本本小人書,就是童少年時代最大的樂趣和愉悅,也是人生裡最早的啟蒙。我可能會忘記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吃過多少好東西,可是我怎麼也不能忘記,自己曾經擁有過的那上千本小人書,每一本都購之何處,是怎樣的省吃儉用,才羅疊起這滿滿的快樂。三國、水滸、西遊、聊齋、封神、說唐、興唐傳、說岳、楊家將……這些傳奇和故事都不是課本帶給我的,是那一本本巴掌大的小人書,通過一頁頁的線描,給我帶來了一個寧靜久遠、遼闊壯觀的世界,這個世界裡,有金戈鐵馬,有騰空駕雲,有快意恩仇,有除暴安良。這個世界裡,有情,有意,有愛,有恨……對一個頑劣的孩子來說,在溫暖的陽光裡,捧著一本散發著油墨清香的小人書,安靜的閱讀著,就是他在這一刻裡最大的享受,最實在的快樂。


如今是老方


我新收1000多本80年代的小人書,各種都有喜歡的聯繫我吧!打包出




老鋼炮窮遊


小人書是很久很久以前的記憶了,那時候沒有多的娛樂活動,沒手機電腦,最喜歡的就是放學後在小書攤上選幾本小人書看看,那是最享受的事情了。 最喜歡盧延光和徐恆瑜的畫書了,特別耐看。線條流暢優美,有時喜歡臨摹練習他們的作品。





淡淡茶香幽幽雪9482


當時吃不飽飯,帶著飢餓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