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頭店鎮提灌站
//
山頭店鎮提灌站原名首山環山渠,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勤勞樸實的山頭店社員為改變首山一窮二白、乾旱少雨的局面,在“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召示下,依託白灌渠、北汝河等水系資源歷時3年建成的,為首山梯田灌溉提供了便利條件,展示了山頭店人民敢於改造山河“牽龍上山,向天奪糧”的偉大氣魄,是山頭店人民發揚毛主席“農業學大寨”精神的集中體現。
現山頭店提灌站位於襄城縣山頭店鎮張店村西,首山東側,為當年繞山紅旗渠的一部分,該渠四通八達,繞山而建,大大改善了當時山頭店鄉的農業水利條件,後由於種種因素被廢棄,現存提灌站亭臺式控制室一間及殘存渠100餘米,建築依山就勢,以拱橋式建築形式,似長虹飛渡直抵山麓,最長拱跨10.6米,拱高11.2米,拱體上有“戰天鬥地、改造中國”“愚公移山、改造中國”“愚公精神、改造山河”等石刻及五星紅旗圖樣。
聽參與建設的老人們講,提灌站只是山頭店公社農田水利建設後期的一部分,過去各個生產大隊都有人工渠,從58年的白灌渠、到範莊的紅旗四支渠、到隨後提灌站、大陳閘,在那個物資匱乏、基礎設施落後的年代,山頭店公社帶領社員們同吃同住同勞作,每個生產隊分一段任務,各用其力,各想其法,有打石頭的、有拉獨輪車的、有熟生石灰的、有專業砌築的,只要鈴一敲社員們就丟下碗筷集體奔赴目的地,大幹苦幹,其中打石頭的一個生產隊所有成員,為了提速水渠建設進度,在首山上吃住勞作了一年多,公社裡沒有閒人,不幹就丟人,人人都在參與奉獻,一個獨輪車,一個窩窩頭,就是參建社員的真實寫照,他們手搬肩扛,用堅定的信仰,築起了澤被後世的宏偉基業,貧瘠的首山梯田變成大糧倉。
//
紅旗四支渠
//
範莊生產隊1969年建成的紅旗四支渠也是那個時代的集中產物。四支渠顧名思義就是四個方向的分支渠。蜿蜒公80多公里,通過汝河水流經公社各個生產隊,滋養了山頭店這片熱土,田間稻麥飄香,魚蝦蚌蟹成片,曾被美譽為首山北麓“小江南”。
//
喬 莊 煙 葉
//
首山北麓的喬莊村,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國有名的菸葉種植示範村。喬莊大隊在“學大寨人,走大寨路”的口號下,破除“私”字,樹立“公”字,以“徹底改造世界觀”為己任,認真貫徹“抓革命、促生產”方針,煥發出“比學趕幫超”“敢叫日月換新天”的革命幹勁,用到菸葉種植和工農業生產鬥爭中去,使先進經驗,在全縣各條戰線、各個角落開花結果。在1964年遭遇夏秋兩季連續陰雨的嚴重澇災情況下,取得全面豐收,苦幹加巧幹,創造了全省菸葉優質高產新紀錄。喬莊村的“五勻、三一致”移栽經驗和菸葉炕房新技術,使全縣的高能耗、低效能落後炕房按新標準進行了升級改造建設,獲得了全國優質烤煙縣榮譽稱號。全縣曾為此開展了“小麥生產學胡崗,烤煙生產學喬莊,牲口飼養學盛莊”的比學趕超農業生產運動。縣誌記載:1964年,國務院派出專家組到襄城縣喬莊蹲點,總結出了著名的“喬莊經驗”——菸葉生產“五勻三一致、三表一對照、管理四固定”。當時的輕工部提出“農業學大寨,菸葉學喬莊”。
//
省特級勞模胡福林
//
山頭店中部的胡崗村,因境內有崗坡、村內胡姓居多而命名。原山頭店鎮胡崗村支部書記胡福林同志就出生在這裡,他生於1923年3月6日,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鄉農工會主席、初高級農業社社長、胡崗大隊黨支部書記、大隊革委會主任,中共襄城縣委常委、許昌地區革委會委員、省人民代表、省貧協委員等職。他一貫忠於黨熱愛毛主席,堅定地走社會主義道路,被評為省特級勞動模範,曾六次進京,4次幸福的見過偉大領袖毛主席,一九五九年赴歐洲訪問過3個國家。他為革命為人民戰鬥了一生,因日夜奮戰,積勞成疾,在修範莊村到胡崗村東的過崗渠時,累死在工作崗位,享年49歲。現胡崗最高峰,就是胡福林同志病倒的地方,墓碑上清晰地介紹他平凡而波瀾壯闊的一生。他敢於戰天鬥地,不畏艱難,迎難而上,先後帶領群眾建成機灌站、開鑿渠道、修築大小橋、涵、閘,解決了坡地缺水的嚴重問題。他是我鎮的愚公、改造自然人定勝天的精神豐碑,也是全國先進典型、農村基層黨員幹部的模範。
//
北汝河大陳閘
//
大陳閘位於襄城縣北汝河下游城東南10公里山頭店鎮大陳村東北隅,是許昌市南水北調的樞紐工程。
大陳閘工程是1958年計劃項目,59年破土動工,後因經費拮据一時暫停,1970年10月再次動工,1972年9月澆築第一塊閘底板,因未列入省基建計劃復停,1973年10月經省水利廳認可,對工程提出新的技術設計和要求,第三次動工興建。1974年春大閘主體工程開始施工,建成於1975年。大陳閘共計12孔,每孔淨寬十米,閘室總寬139.8米,安裝平板鋼閘門。配備12臺2×40噸固定式雙筒捲揚機啟閉,水位總長161.0米。控制流域面積為5960平方公里,設計標準為二十年一遇。設計行洪流量3700秒立方米,設計最高蓄水位79.5米,相應蓄水量1225萬立方米。
北汝河大陳閘系民辦公助工程,由國家水利部門設計、供應建築材料,建設主體工程;所需勞力、物資運輸和配套工程建設由所在縣負責,所缺資金從群眾中籌集。縣委為了節省採石、運石、運沙和砌石岸牆及閘墩的經費開支,發揚依靠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組織了山頭店、孫祠堂、姜店等公社有采石、砌石技術的農民,採用以師帶徒、現場培訓的方法,培訓採石、砌石技術人員千餘名,承擔了整個工程所需石料開採和砌石任務。同時,全縣組織近萬輛架子車、汽馬車拉石、運沙。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部門的領導也抽出工餘時間,和幹部職工一起拉架子車運石、運沙,支援大閘建設。僅45天時間就完成了運沙、運石任務,為國家節約運費80多萬元。1975年8月上旬,淮河、沙河、汝河上游連降特大暴雨,引起山洪暴發。8月7日,北汝河襄城縣境內洪峰高達83.93米,超警戒水位4.43米;洪水流量2950立方米/秒。沿岸人民奮力抗洪搶險,保證了左岸堤防的安全。但終因水位超越警戒時間長,右岸山頭店公社徐莊大隊河段決堤40餘米,淹沒土地和秋莊稼2萬餘畝...各級領導和黨員幹部堅持在抗洪搶險最前線,與群眾同生死,共命運,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洪區修復堤防,排除積水,發動廣大人民群眾捐募衣服、木材、糧款,幫助災民開展生產自救,重建家園。重災區發動群眾搭建臨時庵棚1700餘間,搶種蔬菜、蕎麥、紅薯2.1萬畝;同時接受各級撥付救災款55.5萬元,各種衣被1.2萬餘件(條),布匹36萬尺。此外,還接受天津無償支援的食鹽114噸,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贈送的騾馬26匹。在中共襄城縣委的號召下,全縣各行各業掀起了支援災區生產自救的熱潮。襄城縣供銷合作社制訂了《關於大力支持生產自救的意見》。針對山頭店、丁營等重災公社的110個大隊、843個生產隊、16.15萬人受災情況,供應草袋、菜籽、鋪席、雜木杆、鐵鍋等...
“75•8”抗洪救災工作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再一次證明了中國共產黨創立的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越性。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襄城災區人民同全國人民一道,譜寫了一曲抗洪救災的壯麗凱歌...
總
結
現
在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山頭店鎮許多渡漕和水渠已不復存在,站在首山提灌站下,眼前又浮現出當前大幹特幹的勞動場面,彷彿在告訴我們什麼?那就是一種精神,一種山頭店人“艱苦奮鬥、迎難而上”的精神,這種精神已烙印在每個人的心裡,鞭策鼓舞著山頭店人處處追逐夢想、時時追求幸福,建設自己美好的家園!
一代代的山頭店黨政班子不辱使命、不懈奮鬥,帶領廣大幹群為山頭店鎮的發展添磚加瓦,履行了自己的職責,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河南硅烷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能順利入駐本鎮,與山頭店鎮發揚了“艱苦奮鬥、迎難而上”的山頭店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入駐前期,山頭店鎮不服輸、不怕苦,短短的15天就完成了寺門村250多畝的徵地拆遷任務,排除了各類干擾, 2016年的1月,河南硅烷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順利投產。
目前,該公司已成為國內唯一一家掌握規模化高純硅烷生產核心技術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擁有技術專利9項,企業技術標準3項,國內市場佔有率為10%以上,部分產品銷往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及臺灣地區,是全球五大知名硅烷生產廠商之一。
在“招商親商愛商”的政策鼓舞下,一批工業項目相繼落戶山頭店鎮,金科再生資源、總部經濟、宏光電力、英皇實業……
山頭店鎮基礎差、底子薄,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時期,因洩洪區原因被時代拋至腦後,但山頭店鎮精神卻是一筆無形的財富,帶給地方源源不斷的能力汲取。
百寧大道是縣委提出“攬山入懷、納水潤城”的主要組成部分,全長 2500米,佔地283畝,也是連接山水的重要中軸線,這條道路縱穿山頭店鎮姚莊、孫莊、黨廟行政村,涉及拆遷房屋46處,涉拆遷群眾土地200多戶,當時矛盾交集,拆遷難度大,特別是一河之隔同地不同價,給山頭店拆遷徵地帶來了很大矛盾,但山頭店鎮黨政一班人不等不靠,發揚了艱苦奮鬥、迎難而上的山頭店精神,以頑強的毅力,克服了現實中種種壓力,很短時間完成了任務,拆遷工作得到了縣委的通報嘉獎。其中:黨廟房屋拆遷被譽為“山頭店速度”。大陳閘兩側違章建築房屋17間迅速得到拆除...
近年來,為提速鄉鎮振興,山頭店鎮黨政班子積極響應縣委提出的“五個著力”,從薄弱環節抓起,艱苦奮鬥、攻堅克難,使山頭店鎮基礎設施和道路建設得到質的飛躍,群眾的幸福指數不斷得到攀升,顛覆了過去“走到了山頭店就是走進了死衚衕”的社會認知。
克服困難,強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積極與縣財政部門、公路部門、發改部門、交通部門、住建部門、土地部門對接,贏得更多支持,完成了農業開發、千億斤糧食、土地綜合整治、美麗鄉村等工程項目。其中:農業開發項目覆蓋15000畝土地,投資1400萬元,千億斤糧食項目投資2200萬,覆蓋16000畝土地,修路14公里,打井223眼,變壓器27臺;土地整治項目覆蓋20000多畝土地,投資4700萬元,修水泥路17公里、礦渣路11公里,打井168眼,安裝電壓器13臺,橋涵70多座;美麗鄉村項目投資1450萬元、修路4.9公里,綠化喬木797株,灌木3118平方,照明路燈183盞,公廁、廣場等設施一應俱全;2018年爭取交通公路項目的通村資金400多萬元,修路7.8公里;祝馮至蔣灣投資600餘萬元1.7公里等等,使5.2萬畝耕地水利灌溉及基礎設施達到全覆蓋,也改善了18個村歷史上沒有水泥路的局面。
//
農田路網鳥瞰圖
//
//
農田水利設施
//
//
美 麗 鄉 村
//
通過不懈努力,完善了“五縱五橫”交通路網。初步形成了貫通山頭店鎮南北的紫雲大道(老311國道)、菩提大道、百寧大道、金襄大道(新311國道)、白灌渠渠首路5條路;完成了山頭店鎮北汝河河堤南路、乾明大道(南環路)、南蔣路、首山環山北路、鎮幸福路5條橫向路的修建。保證了群眾出行方便,促進了農業興旺,成為助推鄉村振興的主引擎。
堤 頂 路
幸 福 路
首山環山北路
菩 提 大 道
乾 明 大 道
百 寧 大 道
老311國道賈樓轉盤
南 蔣 路
//
首 山 風 光
//
//
汝 河 風 光
//
//
乾 明 寺
//
//
文 峰 塔
//
按照“一村一品”發展思路,山頭店紮實開展產業扶貧工作,在脫貧攻堅中體現新精神、實現新作為,群眾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山頭店鎮穿針引線陸續建成雙張村翠竹園養殖公司產業扶貧基地、澤普春蔬菜種植公司產業扶貧基地、孫莊村亞騰飛農牧業有限公司產業扶貧基地、橋柿園村英皇實業有限公司產業扶貧基地、橋柿園宏光電力器材有限公司產業扶貧基地、寺門優質葡萄採摘園、上秦村襄富源水廠產業扶貧基地等8個,同時結合實際,通過土地入戶、公司分紅和農村合作社等模式,為貧困家庭提供了就業崗位和帶貧服務,貧困人口逐步減少……
//
光伏扶貧項目
//
//
襄富源純淨水廠
//
近年來,通過發揚“艱苦奮鬥、迎難而上”的山頭店精神,我鎮在各項工作中取得了新的成績,但是山頭店的發展依然任重道遠。我們知道,只有繼續發揚這種精神,我們追逐的夢想才能慢慢實現。
憧
憬
未
來
下一步,山頭店鎮將繼續發揚“艱苦奮鬥、迎難而上”的山頭店精神,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發揮好“一山兩水一寺院”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結合實際,制定“一中心、三帶”發展思路,“一中心”即打造鎮區遊客服務中心,“三帶”即首山旅遊觀光帶、北汝河溼地公園旅遊觀光帶、白灌渠旅遊觀光帶。使山頭店成為名副其實的襄城後花園,讓山頭店精神在推動各項事業發展中再放光彩,取得新的成績!山頭店將越來越美麗!
//
大陳閘新建效果圖
//
讓我們攜手並進,為打造“山水山頭店、生態山頭店、文化山頭店”而努力奮鬥!
閱讀更多 老家襄城縣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