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对拥有的不珍惜,失去时又后悔莫及?


人为什么会对拥有的不珍惜,失去时又后悔莫及?

人类的劣根性决定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我们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不懂得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会意识到它的真正价值。残酷的是,当你大彻大悟之后,再想挽回,却为时已晚。

【壹】

看过一篇荒诞小说——《自杀俱乐部》,这个荒诞的俱乐部是专门为想要自杀的人服务的,它能让你在死前享受到所有的人间乐趣,然后毫无遗憾的死去。

有一对想自杀的青年男女在俱乐部里相遇,然后相爱了,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想死的想法多么的愚蠢,正当他们准备撕毁与俱乐部的合约,继续活下去的时候,致命的毒气涌进了房间,他们之前想死却不知如何去死,现在不想死却不得不遗憾的死去。

人类的劣根性决定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我们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不懂得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会意识到它的真正价值。残酷的是,当你大彻大悟之后,再想挽回,却为时已晚。

知乎曾流行过一句金句:未长夜痛哭者,不足以语人生。

这句话不是知乎大V的原创,而是世界“文坛怪杰”托马斯•卡莱尔的名言。托马斯•卡莱尔是19世纪苏格兰历史学家兼散文作家,他写过《法国革命》、《过去与现在》、《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史》等作品。

“未长夜痛哭者,不足以语人生”,来自托马斯•卡莱尔痛彻心扉的人生感悟。

【贰】

托马斯•卡莱尔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爱情故事,不过他最终扮演了“辜负者”的角色:家境不错的简•威尔斯(Jane Welsh)是个聪明又迷人的姑娘,由于倾慕托马斯•卡莱尔的才华,她放弃了很多待遇不错的工作,选择做托马斯•卡莱尔的秘书,日日夜夜陪在他身边。托马斯•卡莱尔被简•威尔斯打动,两人共结连理,成了一对幸福的小夫妻。

1826年10月17日,卡莱尔和简·威尔斯结婚。简·威尔斯出身富裕家境,是个漂亮但喜怒无常的大小姐。两个人十分相爱,但婚后却充满吵架和误解。

人为什么会对拥有的不珍惜,失去时又后悔莫及?

一开始,卡莱尔夫妇大部分时间都住在邓弗里斯郡的克雷根普托克,卡莱尔忙着为《爱丁堡评论》撰写《衣裳哲学》,虽然此书后来出版后大获成功,但一开始找出版商却困难重重。后来,他们迁居伦敦切恩街,卡莱尔继续忙着写作,这一次他雄心勃勃地开始撰写历史著作《法国革命》。

卡莱尔忙着写作的时候,简•威尔斯在做什么?为了让卡莱尔能专心写作,简包下了家里所有的事,身兼管家婆和私人秘书职务,每天忙着处理繁重的家务活和捉襟见肘的家庭开支还有卡莱尔的个人税务。卡莱尔不停地抱怨:“床上不知道有什么臭虫”,“九只鸡不适时的闯入打断了我的思绪”。

简不顾一身的疲惫,又是向臭虫虱子展开猎杀,又是对邻居就鸡的问题展开艰苦卓绝的谈判,为了给卡莱尔创造安静的写作环境,“大小姐”简在婚后变得面目全非。要知道,婚前,简是独立女性的代表,她也有自己的抱负和追求。婚后,她被迫扮演起“贤内助”角色。

令人心酸的是,后来简不幸染病,全身心投入写作的卡莱尔居然没有发现,等到简彻底病倒后,卡莱尔依旧以自己的写作为先,很少抽时间去陪伴病妻。

【叁】

简去世后,卡莱尔才悲痛不已。一天,他无意间在床头柜发现了简•威尔斯的一本日记,当他细细读后,懊悔不已。简•威尔斯在信中写道:“昨天他陪了我一个小时,我感受到天堂般的幸福,我真喜欢他总这样。”“我一整天都在倾听,期望大厅里能传来他的脚步声,但是现在已经很晚了,我想今天他不会来了。”

原来,忍辱负重的简•威尔斯一直想要的不是卡莱尔的大笔稿费,而是他的陪伴。他总是以写作为重,以她脾气不好为借口,长期忽略她,冷落她。日记没读完,托马斯•卡莱尔已经完全崩溃了,他反复念叨着:“假如当初我知道就好了,假如当初我知道就好了……”但为时已晚。

悲痛欲绝的托马斯•卡莱尔,彻底放弃了创作,再也没有任何新的作品问世。“未长夜痛哭者,不足以语人生”之所以打动人,就是因为它真实感人。我喜欢的歌手陈奕迅,有首歌唱到:“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得到的有恃无恐。”人们总是对得不到的东西充满渴望,对于得到的东西又不珍惜。直到失去了才懊悔不已。

人为什么会对拥有的不珍惜,失去时又后悔莫及?

周星驰《大话西游》电影里那句台词耳熟能详:“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到了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

【肆】

人为什么会在失去时才倍感珍惜?心理学有个著名的赋予效应,对此有所解释:一个人没有得到一件东西的时候,可能并没有那么想要得到;而当他真正得到这个东西之后,让其放弃,又会非常舍不得。赋予效应是由理查德•泰勒提出。

芝加哥大学为了验证赋予效应的存在,曾经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者拿着几个马克杯到教室吆喝:这个杯子质量很好,只要四美元,有人要买吗?结果没有一个人肯买,实验者这时说:既然卖不出去,我就每人送你们一把吧。

过了几天,实验者又去询问说:上一次,我送出去的杯子太多了,现在需要回购一些,谁愿意以六美元的价格把我之前送给你们的马克杯卖给我呢?结果没有一个人肯卖。这意味着什么呢?在没有拥有这个杯子之前,同学们普遍认为这个杯子不值四美元,在拥有了这个杯子之后,大家对它的估值失去了理性,上升到了超过六美元的地步。

“赋予效应”在生活中的影响,就是使得人们对已经拥有的事物会习惯性地视若无睹;只有在失去或即将失去的时候才会产生加倍的珍惜感。父母、爱人、朋友, 健康、快乐、幸福,这些当你身处其中时往往不会感受其重要,只有在失去后,才会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助,才会有“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到了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的遗憾,才会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感。

【伍】

“赋予效应”源自人与生俱来的局限,只有有意识地摆脱它、克服它,培养珍惜现在、珍惜当下的心态,才能避免失去之后的后悔。其实做到这些,只要做到两点就可以了:

其一,学会珍惜身边人

我们总是不自觉将自己的人际关系归类为“亲密的人”和“外人”。我们常常对外人总是彬彬有礼,而对最亲近的人却常发脾气。这是因为在潜意识里,我们将亲密的人纳入“自我”中,笃定他们如同“自我”一样永恒存在。


人为什么会对拥有的不珍惜,失去时又后悔莫及?

他们的离开如同将自我的一部分活生生割离出来一样令人不适。纵使再亲密的人也会离开的,越早树立这样的意识,就会越早珍惜身边对自己好的人。培养珍惜身边人的习惯,而不是像托马斯•卡莱尔一样等失去后才察觉。

其二,克服“损失厌恶”

芝加哥大学的实验告诉我们,同样的东西,人们是因为厌恶失去而会加倍索价。这样的惯性思维并不健康。一方面,我们要养成客观看待同一件事物和同一个人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养成坦然接纳失去的能力。

一个人在与不在,他在我们心中的价值是一样的,培养这样的理性,就不会在失去的时候情绪大起大落。



人为什么会对拥有的不珍惜,失去时又后悔莫及?

略懂先生:

家事国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烦心灰心玻璃心,开解三四

略懂先生带你一起识破人生真相,化解人生迷局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动的真实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今夜我们一起寻找真相。

  • 代表作品有《圈子对了,事就成了》、《别让敏感害了你》等
  •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