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不到親戚家,買賣不去熟人店”,這句話有道理嗎?你怎麼看?

萬駕燈火


打工不到親戚家,買賣不到熟人店這句話大部分人都贊同。因為事實也是如此。



以前我單位的一個同事就跟我說過,他說他跟他的舅姥爺打工三年。沒有佔到一點好處,而且還吃了不少的苦。他是在工地上幹活的。那個親戚吧,工具上苦髒累的活。別人不肯幹。那個親戚每次都會找他幹。一開始幾次還好。時間久了,日積月累都是這樣。幹活的人心裡也很不舒服,很不平衡。但是都是親戚,有沒有辦法說出口,到了年終結工資的時候。先給別的工人結工資。最後才輪到自己。而且工資不會多給一分錢。有的時候甚至還少給。你想想看能跟親戚後面打工嗎?

至於買賣不到熟人店,其實這句話說的也很有道理。往往有一些熟人開的店啊。你去買東西。結果買回來的東西,質量比別人的差。價格比別人的貴。為什麼這樣講呢?我曾經到熟人店裡去買青菜。別人都是挑新鮮的。可是當你自己動手挑的時候。老闆就會跟你這樣講。他說我還有幾斤昨天的青菜沒賣掉。不影響吃啊!你拿回去少給點錢。你們想想看。買蔬菜,誰不要新鮮的。那個隔夜的變質的誰願意去買?就算不花錢我也不要。結果我把它買回來,走到半路上就扔掉了。從那以後再也不到他店裡去買東西。


開心一笑說三農



“打工不到親戚家”這話很有道理。我一同事的小姑子,很早就同人合夥在深圳開個小廠。開始我同事的丈夫,還有大姑子的兒子都在那廠裡上班。有次那侄兒見過了發工資的日子,還沒見到錢,就問那合夥人,怎麼還不發工資。那合夥人說你工資八佰塊錢,前幾天我就給你小姨了,她還沒給你?那侄兒一聽不對勁:怎麼小姨一直跟自己說只有六佰快錢的工資呢?當晚就辭職不幹了。廠里人都說她小姑子心太狠了,侄子跟她打工都還每月坑他兩佰塊錢。


現在小姑子家產上百萬,每年過年回老家看老媽,做飯買的菜油,走時看到沒用完 ,都會帶回自己家,太摳門了。


心如止水的石榴


打工不到親戚家,買賣不到熟人店,這句話很有道理,老話都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總結經驗教訓。我上海大姑媽家裡表弟做企業家,鄉下小姑媽家兒子來上海表弟單位打工,時間長了說三道四的,這樣不好那樣不好,又不好意思說,更不好意思開除他,兩邊的人都是說雙方什麼樣做的不對情理。還有買賣不到熟人店,我深有體會,過年回老家過年,需要給祖宗燒紙錢,我到熟人店裡買紙錢,人家店裡五份一共是60多元錢,我想村子裡的人開的店,給點生意給她做做,大家都是鄉里鄉親的,我到店裡買了五份紙錢,就是每個人一份的意思。一共五份,我不好意思問價格,拿出來一百元人民幣給她,等著她招給我零錢,順便說說話,等待半天她說整好,20元一份五份一百元。當時我心裡想著以後再也不會來買了,本來我弟弟說不要過去買,其他地方便宜,我還不相信呢。現在我總算明白了,什麼叫買賣不到熟人店。


袁老師164034506


我本人比較認同這個觀點。

有個親戚,在菜市場賣雞,開業至今有十幾年了吧,我沒去光顧過。曾經經過那裡,她見到了,很熱情硬要拿只雞給我,我說不用,逃也似的走了。以後很怕去那市場,儘量避免此類事情發生。因為人家是做生意的,要賺錢,這種因人情送東西的,拿了我心難安。如在她那買,又會比較拘謹,不敢講價挑撿…總之有點不自在。

在親戚家打工,也是如此,怕因工作的關係傷了彼此間的感情,搞得連親戚都沒得做。

始終認為,人與人之間,還是要有適當的距離。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產生親密度及舒適感,太近的距離,人與人之間勢必會看到太多對方的缺點而互相輕視,久而久之會將之前的情分消失怠盡。所以,最要好的朋友,儘量少做同事。夫妻之間,也儘量不在同個單位。


木子每733


打工不去親戚家,真的好有道理的,我之前在嬸嬸的妹妹家打工,也就是叫小姨的。她家是飯店,我去哪後,盡心盡力的幹,但還是不行,在哪幹了三年多,沒有任何怨言,中間朋友過去找我玩,走後,他們就冷嘲熱諷,說一些話,意思就是說什麼以後別讓他們來了,就是怕把我帶壞,因為她們不好找人,飯店基本年輕人不願意幹,我去買衣服,也是要控制,要買一些很老成的衣服,平時看個報紙,就說什麼,早點用功都考上大學了,那時候手機還不是特別多,我們打工的買個手機就覺得很開心啦,流行上qq那時,因為qq有人上線,就會振動提醒,我小姨不懂,他就認為我聊天,不自愛,不讓用手機,我一氣之下把手機扔泔水桶了。總之在哪打工幾年一直住在飯店,晚上就是把凳子堆在一起,睡覺,沒有休息時間,早上七點到晚上十二點,後來,不想幹了,還不讓走,說話死難聽,最後忍無可忍逃跑了!後來沒聯繫,現在事情都過去,才開始有了聯繫!所以真心不建議去親戚家打工,你乾的再好,都覺得是理所應當的,她還覺得挺照顧你的,好像離開他們,你就會餓死一樣!


園胖胖T


非常贊同!說說自己的經歷!

我朋友的老爸懂點草藥,那次說起來身體不好,他說拿點藥給我試試有沒有效果,我問他多少錢一副,我覺得先說好了才不會有什麼。結果他說這幾塊錢的成本,不要錢,因為我剛給過他家孩子300元,所以我也就耿直的沒給錢,錘頭大的拿了五袋來吃,結果效果不大,他說繼續吃,我說你又不要錢拿我拿點給你,不夠了你說啊。給了500元,他說好的,之前的不收錢,以後的算你點成本。剛好那幾天身體突然不好了,醫生開了其他很多藥,他的就吃不了,我就跟他說情況,結果他把我拿定金吃了不說,連電話也不接了。但是我跟我朋友該怎麼處該怎麼處,只是得一教訓,不要跟熟人做買賣,不然真的有些話你說都不好說!


哇家小五妹


認同此說法;僅舉兩例,一、前五年,就有這麼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事。一個包工頭包了一項建𠂆房的土木工程,需要僱人,恰好一個姑表親屬要打工,幹建築I,於是雙方一拍即合。 可是工程完工後包工頭一直不給工程款,說是親戚晚給幾天,可到如今分文沒給。年前,一位親屬要買電動三輪,準備拉人掙錢,也是遇到一位親屬賣三輪車,二人私下成交。可買方騎到家,發現電瓶沒電,充吧。(賣方到買方家4公里) 可充完後僅跑16公里又沒電了。於是找我中間說話,我說:你們是周瑜打黃蓋,願打願挨。我說不了。以上兩件事足以證明題問者觀點。


一江1955


挺對的。很多年前,我老公在外省他親戚公司上班,剛好公司有一個職員離職,老公就讓我去頂上。這樣我們就離得近。工資也按之前那個職員的,但事情卻多分配了給我,每天8小時,每個月只給2天休息日,幹了半年多,剛好過年,除了工資啥福利都沒有,感覺工作是施捨給我似的。年後,我離職了,到別的公司上班,工資高了一倍,每天6小時雙休日,所有節假法定,老闆夫妻有出差回來都給我們辦公室幾個帶禮物,有時帶了特產還讓我帶回給老公分享,過年封了大紅包,又分了公司給大家的大禮包。這幾年,我在自己家鄉開了雜貨店,親友來買東西,我都是給優惠價,老公卻經常不收他們的錢或比進價低點收,說真的,我挺不樂意不收錢或做虧本事。我認為親友是親友,生意是生意,老公卻說我不懂人情事故,我很不服氣。


哥想吃軟飯


打工不到親戚家,買賣不去熟人店,我覺得這句話有一定道理。做熟人買賣,我這個人臉薄,就圖一個貨真價實,不好意思跟人砍價,但大部分碰到的人都挺好的。比如我曾經一次裝修的時候用了熟人的建材,對方給我讓了不少價,而且因為工程不是一下就完工的,一直到最後一項做完,人家也沒催我要錢,反倒是我給人家打電話說該付款了。對方給我報了價格,我連一分錢都沒少就都轉過去了。結果對方反而說:“楊姐你給我整數就可以了,怎麼零頭也都打過來了?”

當然了,也碰到過添堵的。那還是剛上班那會,有一個鄰居沒有工作,只賣一些小日用品,天天到我家給我推銷她的東西,實在不好意思推脫,只好買了她的兩袋寶寶護膚霜。結果拿回來一用,假貨。不值幾個錢也沒跟她說,只是以後再沒買過她的東西。

總之,買熟人的東西,別隻圖便宜沾小光,圖個真貨吧。


楊老太豬年奇遇


這個確實是真言,記得還是九十年代,我開了一家建材裝飾店,請了裝修師傅,另外自己有一個遠房親戚的兒子來學徒,這個親戚的兒子聰明和裝飾師傅一個月就會裝修了,後來給他們結算工資是,按照我工程扻百分之十給他們結帳,意思一萬元錢的業務一千元的工資,師傅和他各自結算,伙食費自理,住房自理,但是因為親戚的兒子住我家,伙食費住房費全免了,他又我供他學徒,我的目的是要他長期在我這工作,但是後來那師傅看到我們對親戚的徒弟好些,有意見建走了,但是親戚家的兒子過二個月也走了,我免費讓他學徒,對他生活的照顧他不記得,別人工資高一點也走人了,走了以後還對別人說我家的生活怎麼怎差,其實我們對他是特別的照顧,從一個鄉下人無任何特長來的,到一個技術工走了,所以打工不到親戚家,是在一定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