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無處不飛花”治理飛絮不能一砍了之 根治楊柳絮急不得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這些唯美詩句中的花,其實就是柳絮和楊絮。但當下,大多市民深陷楊絮柳絮之苦,少有欣賞之心。多年來,北京下大力氣防治“飛絮病”,但年年治,年年飄,京城何時“有絮不成災”?

楊柳飛絮漫天飛舞,大多數人不勝其煩,眯眼、塞鼻、到處粘連不易清理;過敏體質的人更是苦不堪言,恨不得從上到下將自己包裹起來。更為嚴重的,是柳絮楊絮高度易燃,極易引發火災,一個火花、一根菸頭不經意間就會導致大面積過火。2017年5月1日北京蟹島度假村的火災,燒燬了一百多輛汽車,火災源頭就是一名男子出於好玩,用打火機點燃了路邊的柳絮。

“春城無處不飛花”治理飛絮不能一砍了之 根治楊柳絮急不得

飛絮難治,但楊樹柳樹一直是北京的綠化功臣。楊柳飛絮,一年裡攏共也不過月餘。在更長的時間裡,它們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被稱為城市的生態衛士也毫不為過,市民們真不能忘掉楊柳樹為北京生態所作的貢獻。專家介紹,一株胸徑20釐米的楊樹,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72公斤,釋放氧氣125公斤,滯塵16公斤;一株胸徑20釐米的柳樹,一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81公斤,釋放氧氣204公斤,滯塵36公斤。有人提議把楊柳雌株全部砍伐,更換其他樹種。但這種做法,並不現實。十年樹木,即便各個城市承受得起砍伐雌株的經濟成本,可動輒幾十萬、上百萬株正值壯年的大樹突然消失後的生態損失,是不可估量的。5月5日,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政務微博發帖《楊柳飛絮又來了,一砍了之?》,解釋不能“一砍了之”的理由,隨即不少網友挺身為楊柳樹站臺,稱絕不能對綠化功臣“卸磨殺驢”。

事實上,多年來,包括北京在內的很多城市都在採取全方位措施治理楊絮柳絮,除高壓水槍沖洗、疏枝、及時清理地面上楊柳絮、改造建設附屬綠地和綠化隔離帶增加吸附滯留能力等物理手段外,為楊柳雌株樹幹注射“飛絮抑制劑”的化學方法,以及實施高位嫁接的生物學方法,都用上了。當然,通過源頭控制,結合樹種更新升級,逐步減少楊柳樹雌株數量的工作也在穩步推進。北京還對全市五環內的28.4萬楊柳雌株,進行了精準定位並形成數據庫,以因地施策實現精準治理,這些舉措成效顯著,只是還沒有徹底改善。

根據市園林綠化局此前消息,力爭到2020年基本治理楊柳飛絮,實現“有絮不成災”。現在來看,明年實現這個目標顯然不大可能。本著科學的態度,根治楊柳絮確非一日之功,但職能部門無疑要加大治理力度。在飛絮還無法根治的情況下,市民也需要理解和包容,做好自身的健康防護工作,同時,提高消防安全意識,千萬別用火點飛絮,以免造成火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