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綠富美” 沙市跨越行

——瀏陽市沙市鎮加速推進體育小鎮建設紀實

一座座充滿現代氣息的產業園在這裡拔地而起,一望無際的梔子花海裝點山川,一戶戶富足和諧的農家小院充滿了歡聲笑語。赤馬湖畔、古嵩山下,美麗的沙市鎮正在成為全國各地體育運動愛好者、生態旅遊者的天堂。

沙市鎮緊緊圍繞瀏陽市委提出的“在區域謀發展、在全國爭地位、在全球引資源”基本方略,加快全面對接金陽新城,建設國家體育小鎮步伐,招商引資、產業發展、民生改善、安全穩定、隊伍建設等工作捷報頻傳。2018年完成財政總收入4488萬元,佔任務數比111%,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17萬元,佔任務數比110%。

小镇“绿富美” 沙市跨越行

幹群掄實錘 鎮村日日新

優化升級謀發展,強本固基掄實錘,幹群攜手同心,村鎮並肩奮鬥,沙市鎮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該鎮加速推進體育小鎮建設,與深規院合作編制運動休閒特色小鎮規劃,“五大板塊”已成雛形。赤馬湖休閒運動旅遊區、蒿山森林體育公園、瀏陽市(秧田)耕讀文化園等一批景點光豔照人,環赤馬湖公路提質改造、沿湖遊道項目建設讓沙市鎮錦上添花。

該鎮獲評2018長沙最具特色休閒旅遊小鎮,吸引社會資本全新打造的艾瑞克冰雪仙境樂園、“炫動赤馬湖”水上極限之巔演出項目、赤馬湖英美水上樂園、蒿山森林體育公園等體育產業項目,形成“體育+”產業鏈,年接待遊客達60萬人以上。長沙(瀏陽)首屆“樂動沙市”體育旅遊節、全國新聞媒體圍棋精英賽、瀏陽市第三屆全民健身運動會、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等節會賽事活動你方唱罷我登場,北京大學專家、中國圍棋協會主席、中央電視臺主持人親臨沙市為體育小鎮建設搖旗吶喊。該鎮有龍舟、籃球、龍獅、武術等體育團體20餘個,河背村鄉村版“NBA”聞名遐邇。

體育舞龍頭,農業固根基。該鎮種植G80特色菸葉9088畝,送售菸葉2.5萬擔,產值3400餘萬元,創稅757萬元,獲瀏陽市烤煙生產一等獎。沙市生態優質米、東門梔子花、皇菊、敦睦構樹、河背藍莓、團農櫻桃等特色農業多姿多彩。秧田、秀山等7個村的種植結構調整和土地汙染修復治理成效顯著,氣象服務獲評湖南省標準化氣象災害防禦鄉鎮。

該鎮2018年完成工業總產值43.83億元,同比增長14.36%,規模工業企業總產值27.43億元,同比增長26.74%。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達16.5億元,同比增長13.27%。新增升規企業3家,傢俱產業、樓梯產業全國領先,全國工商聯傢俱裝飾業商會樓梯專委會2018年第二次會長會議落戶沙市鎮。該鎮作為三大樓梯主產鄉鎮,有力支撐了瀏陽市獲評“中國樓梯之鄉”。“三產融合”持續發力,形成了以赤馬湖、古蒿山、秧田村、河背村等村(片區)的休閒運動體驗和鄉村旅遊,東門村的“梔子花節”吸引了大批遊客紛至沓來。

項目建設方興未艾,今年以來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7億元,佔全年任務的110%;完成省外境內到位資金2.7億元,佔全年任務的160%。全鎮累計引進湖南都市職業學院、宏浩包裝、現代技工職業學院等正式簽約項目11個。2018年動工項目5個,投資總額5.27億元,到位資金2.57億元;續建項目7個,投資總額1.9億元。全年組織徵地1000餘畝,撥付徵地補償款近4000萬元,完成集鎮汙水管網及汙水處理廠項目建設,第一批、第二批共12個村美麗鄉村規劃編制已完成。

小镇“绿富美” 沙市跨越行

生態扛大旗 民富產業興

沙市鎮聚焦統籌發展,標本兼治,城鄉環境呈現新面貌。一是在環境整治上發力,堅決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開展藍天碧水淨土行動,推行宣傳、執法、監管、考核“四個全覆蓋”,開展環境專項執法行動190次,整改問題236個,立案查處8家。全力配合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採取“三個一批”措施,突出對木製品、畜禽養殖等行業專項整治,確保兩個主要行業實現“零投訴”。

該鎮狠抓“六控、十嚴禁”,覆蓋覆綠裸露黃土10萬平方米,投入30萬元種植花木,打造沙市“花海”和赤馬湖生態景觀大道。紮實推進河長制,充分發揮民間河長志願者作用,強化日常巡河巡查和保潔,開展執法行動150多次,整改問題200個,全鎮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被省市河長辦推介為典型,大源河被評為全市十大最美河流之一。投入220萬元強化集鎮環衛管理,垃圾清運、日常保潔、灑水降塵常態化。選優配強城管隊伍,設立“街長制”,推行“一導、兩巡、三治”工作模式,突出整治廣告招牌、店外經營、亂堆亂放,清理整頓農貿市場,完善相關配套設施,集鎮環境明顯改善。加大鄉村環境衛生整治力度,突出隊伍建設和督查考核,實行每月一檢查一通報一點評。全面開展垃圾分類示範村創建工作,東門、中洲、桃源、團農等村已通過長沙市級驗收,秧田村獲評省衛生村,團農村獲評長沙市衛生村。

實施源頭企業治超責任模式,查處超載貨車101臺,組織源頭企業治超關停整改8次。加強國土動態巡查,有效地打擊各類違法用地行為,全年共下達《責令停業國土資源違法行為通知書》36份,立案查處違法用地29宗,組織相關部門綜合依法整治關停洗砂廠10家。強力推進衛片執法,拆除違建廠房6棟,立案查處40餘起,收繳罰款170餘萬元。組織開展非法捕魚“利劍行動”50餘次、消防安全檢查12次、安全生產日常檢查280餘次、春夏季復工百日安全生產大檢查2次,打擊非法生產窩點7處,實現安全生產零事故零傷亡的目標。“掃黑除惡”取得階段性勝利,地下“六合彩”得到遏制,排查麻將館267家,整治關停38家。摩托車“戴帽工程”免費發放安全頭盔400餘頂,森林病害巡查管控、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秸稈禁燒、非洲豬瘟防控等工作有條不紊。

全鎮實施網格化管理,90個網格全部配備鎮村網格員。組織鎮村幹部“三聯三保”民情大走訪,確保問題化解在基層,綜治民調排名全市第一名。“全民學憲法”宣教活動有聲有色,“四大課堂”掀起全民學法熱潮,累計開展普法宣傳200餘次。沙市鎮人民調解幫幫團累計成功調解糾紛87件,15個村配備有專業法律顧問,開展法律服務150餘次。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中心共受理信訪案件31起,調處糾紛312件,成功率98%以上。開展“感恩在心,回報於行”系列主題活動12次,開展“家庭拒絕邪教活動”主題反邪教警示教育“六個一”活動10餘次,辦理市長信箱及領導批示件10件,簽收、辦理12345市民服務熱線工單258條,滿意率位居全市前列。積極防範化解各類風險,突出遺留問題和債務問題處理,解決遺留風險10餘起,化解債務1000餘萬元。

全力推進脫貧攻堅,2018年脫貧164戶,549人,超額完成年度減貧計劃,全鎮總貧困發生率已降至0.36%。全面摸排,精準識別,杜絕漏評、錯評、錯退,今年新納入貧困戶7戶22人,清退“四類對象”16戶56人。堅持“扶貧扶志”的造血式扶貧理念,大力發展扶貧產業項目,全鎮有657戶貧困戶參與產業、就業幫扶項目,佔全鎮貧困戶的91%,其中282戶貧困戶通過技術指導、回購包銷等方式與源頭紅薯種植專業合作社等7個產業項目實施主體結成緊密利益聯接關係。今年該鎮教育助學扶貧258人,民政兜底57戶,危房改造17戶,異地搬遷13戶,醫療救助實現全覆蓋。引導社會公益組織成立貧困兒童藝術啟蒙文化公益中心,為30餘名貧困戶兒童提供藝術課程免費教學。

該鎮以自治為主要形式,凝聚社會多方合力,強法治根本,立德治基石,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實現鄉村善治,助力鄉村振興,該鎮的鄉村治理經驗做法成為湖南農大博士生的鄉鎮振興實踐課題。“移風易俗、文明鄉風”成績斐然,“拒絕升學宴,文明畢業季”、“移風易俗美鄉村,文明新風進萬家”文藝巡演、“耕讀傳家久,文明新風來”博士村升學季文藝匯演及“鄉村文明大餐廳”、文明升學獎勵、無煙婚禮等移風易俗新做法獲長沙市整治辦充分肯定。全鎮拆除“一戶多宅”舊屋881戶,落實“增減掛鉤”,土地開發、土地復墾面積達2000餘畝。重點整治主幹道兩側可視範圍內水泥墳墓、豪華墳墓、活人墓,實施“321”工作法,有序推進龍槓銷燬,全鎮火化率達到100%,殯改工作位居全市前列。

民生工程責無旁貸,全年共發放惠農補貼23項,各類補貼資金2248.09萬元。發放養老金2420萬元;報銷51526人次,4034.3萬元;2019年繳費56371人,繳費1240餘萬元。籌集資金26萬元救助困難戶1100餘人;順利完成城鄉低保一體化年審工作,發放城鄉低保金322萬元、五保金345萬元,大病救助174人,發放救助金43.5萬元,臨時救助27人,發放救助金2.74萬元,為1735人申報高齡補貼223萬元,辦理老年優待證232本,幫代辦殘疾證215本,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1261人次139萬元。投資22.14萬元建成41千瓦光伏發電裝置,投資8萬元改造食堂節能灶和吊頂。開展免費孕前優生檢測451對,婦女“兩癌”普查2684人,免費產篩654人、老年人健康體檢4210人。完成2018年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整村推進東門、秀山和130戶貧困戶安全飲水工程。全面完成12個村級標準衛生室建設及134戶危房改造,全面提高“家庭醫生”覆蓋率,沙市鎮衛生院院長盧要文獲評全國鄉鎮衛生院優秀院長。

小镇“绿富美” 沙市跨越行

黨建大手筆 描得畫卷美

內外兼修有擔當,黨建煥發新活力。該鎮結合“1228”黨建工程、“三保”工作體系,繼續深化“燃動沙市”黨建品牌內涵。“宣傳貫徹十九大,燃動沙市助發展”六大主題活動,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製度,抓好黨員冬春訓、黨組織書記履行基層黨建責任述職、組織生活會等工作,依託節假日流動黨員返鄉高峰,開展黨員學習教育實踐活動,打造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加強版”。

黨支部“五化”建設全面推進,實施網格黨支部書記兼任“五大員”模式,黨建帶團建、婦建,形成了網格黨支部全覆蓋、社會組織黨建零突破、黨建公益事業相促進的黨建工作大格局,冠湘木業黨支部獲評瀏陽市級先進基層黨組織。建設老幹支部陣地和老幹活動場所,完善老幹小組建設,充分發揮村老幹網絡課堂資源作用,不斷提升老幹工作水平。成立“五老”關愛宣講志願團,開展青少年教育宣講活動50餘次,“真愛助學圓夢計劃”等活動20餘次,老幹支部獲評長沙市“示範性”離退休黨支部,秧田村、赤馬村分別獲評長沙市、瀏陽市關心下一代工作青少年教育示範點。“三多”婦建格局經驗在瀏陽市典型推介,被長沙市婦聯、省委改革辦肯定並推介。引導和鼓勵10個沙市社會公益組織、新媒體人士等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參與社會治理和鄉村振興。

該鎮在轉變作風上狠下功夫,制定《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分解表》,與各村、站所辦負責人簽訂《黨風廉政建設目標管理責任書》,層層壓實責任。完善陣地建設,新建談話室,安裝視頻設備、軟包裝飾。暢通紀檢信訪渠道,設紀檢信訪室,建立信訪工作臺賬,設立信訪舉報電話。全面推進瀏陽市耕讀文化園建設,打造長沙市廉潔文化示範點。建立督查工作制度,加大專項督查督辦工作力度,開展鎮村幹部違規承攬公共項目專項治理、違規掛證取酬專項治理、“治陋習樹新風”專項行動、死亡人員違規領取補貼整改問責、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突出問題專項治理等工作20餘次。有序推進幹部作風督查,重點對工作紀律、會議紀律、中心工作進行督查,共開展督查90餘次,通報批評50餘人次。

網格化管理將每月27、28號定為網格走訪日,密切幹群關係。全面推行“實績加分制”與“負面清單制”,每季度評選優秀鎮村幹部,形成“倒逼”效應。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公開發布幫代辦“最多跑一次”、“服務加速度”。完善鎮政務服務中心建設,配備便民用品,制發辦事指南。及時更新政務公開欄與政務網站公開,通過“樂動沙市”微政務服務網站發佈工作動態、便民消息等100餘條,“媒體看沙市”、“法治進行時”、“愛動沙市”、“燃動沙市”、“平安沙市”、“生態沙市”等欄目涵蓋各項工作。秧田村精神文明建設被寫入長沙市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獲長沙市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建設試點鄉鎮,中宣部領導到沙市鎮專題調研並給予肯定。

赤馬湖浪遏飛舟的壯闊畫面,東門村熙熙攘攘的人流,田間地頭難以掩飾的幸福笑臉……這是沙市鎮體育小鎮與旅遊、生態融合發展所展現出來的新風貌。健康、生態、和諧、獨體育休閒文化氣息的旅遊景象,為沙市鎮體旅文一體化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該鎮黨委政府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以建設國家休閒體育小鎮為目標,以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為抓手,緊貼群眾實際需求,搶抓機遇,砥礪奮進,為打造“擁有實力、獨具魅力、充滿活力”的新沙市不懈奮鬥。(謝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