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農村拆遷,每平補償400元,你願意嗎?

用戶96999749165


這個拆遷補償標準肯定是太低了,當然不願意了。

近年來,隨著扶貧工作的深入,新民居建設的改造,以及整體城市規劃發展,越來越多農村房子迎來了拆遷改造。而補償標準,是大家最為在乎的問題。

在我們這邊,河北張家口,偏遠農村房屋拆遷,一般補償至少要在2000元以上,並且要有相應房屋置換政策,不然這個拆遷補償費用根本不夠再去買房子。而如果是城市郊區的農村或者城中村,每平米拆遷補償款也至少在五六千元,不然拆遷完,老百姓根本買不起新房子,同時一定要有相關的回遷房政策等。

所以面臨拆遷時,一定要參考當地的房價情況,看拆遷款是否能滿足再買一套自住房子的能力,如果補償款太低,肯定是不願意的啊。以每平米400元的補償款,去哪都很難買上房子吧。

關注【張家口房地產觀察】,瞭解更多樓市分析和購房建議。


張家口房地產觀察


肯定不願意啊,先說一下情懷,假如我在農村有棟200平方米的房子,那麼拆遷款我只有八萬塊錢。而八萬塊錢就要買斷我在農村所有的回憶。老人講究落葉歸根,我所得到的遠遠比不上我所失去的。

接下來說一下利益,八萬塊錢我在農村努力一下四年就掙回來了,如果我出去打工那就更快了,但是不管怎樣,我後面還是有退路的,我仍然有一棟房子在那,有兩百多平方米的宅基地在那。現在小城市裡的房價都要三四千,八萬就夠我買個20平米的,而且城裡的消費高,房價也高,想要買一個好的房子是遠遠不夠的,我不僅失去了房子,還要為接下來城市裡的高消費做準備,得不償失。

在中國人傳統的觀念裡,房子一定要是自己買的才有安全感,才有歸屬感,如果你支付給我的拆遷款足夠我買一個屬於我自己的房子那麼我可能會願意,但是不夠的話,我寧願待在農村守住我的房子,也不要像一顆浮萍一樣拿著幾萬塊錢。



黑色䄻花


農村拆遷每平米補償400塊錢。那我們可以先來算筆帳

我們一般的農戶家裡不止100個平方,就算平均數也有300個以上上就按300來說吧。

300㎡,每平方米400塊錢就是12萬

第一呢以小編的老家為例。 小編的老家是屬於晉南的一個小農村。如果失去了宅基地,那不可避免的就要購買商品房。目前小編老家鎮上的商品房一般是2000到3000平米,這已經是一個很低的數字了。每戶人家。買房最少得100平米吧。100平米,那就是20到30萬。

這就是說,補償12萬元。農戶除了要搬走之外還要自己往上貼10萬元左右購買商品房。現在的農村經濟雖然有所發展。但是10萬還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所以400塊錢的補貼就相當於把宅基地的所有者往死裡逼。



懂哥講教育


回答題主這個問題前,我去網上先查了下2018年新的房屋拆遷補徵地拆遷標準。

1、農村草房補償1900元/平米;

2、磚瓦房補償2400元/平米;

3、磚砼結構房屋補償2800元/平米;

4、二層及及以上樓房補償3300元/平米

5、另外房屋附屬物等給予等價的補償。異地安置每戶給予2萬元的補償。

雖說農村徵地,拆遷,沒有城市那樣的客觀性。

但是不說其他,如果真的按照400元/平米的價格補償,按照現在建造一棟房屋所需費用(按農村計算)也需要十多萬,這裡還沒計算裝修費用在內,假設一平米/400元,農村房屋大小就算按照200平米計算,那也才補償8萬,根本不夠重新再安置一套房出來居住。

除非包安置的情況下在談及補償,或許局部分人還能夠接受。



清友茶話


如果農村拆遷,每平補償400元,你願意嗎?

本人家住北京市昌平區,工作關係曾經參與過一次整村拆遷、多次村局部拆遷,而且我也是農村人,平時也非常關注農村拆遷,簡單談我家這邊拆遷情況,供大家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如果是我家拆遷

要是我家這裡農村宅基地拆遷,只有每平米400元補償,沒有其他任何補償補助,那我估計就連負責拆遷的人員都會覺得這是個笑話!


我們這邊宅基地大多數面積二分七或三分,約180或200平米,按全是建築計算,如果每平米400元,每戶補償7.2萬或8萬元,轟轟烈烈的拆遷只得到8萬補償款,離大家翹首以盼、驚心動魄、苦苦等待的拆遷期望值相差太大了,離很多人說的“拆遷拆遷,一步登天”、“一夜暴富”、“擁有商品房好幾套”更是相差甚遠。心理落差如此之大,誰能願意!

舉個真實的栗子

2010年北京市昌平區某村拆遷,宅基地+房屋每平米約4500元,加上其他各種補助、獎勵費等每家得到拆遷款約200萬,回遷樓每人45平+宅基地45平,三口之家回遷樓180平,購買回遷樓價格是每平米1500元,約30萬元。大家猜現在那個回遷樓房價格多少錢一平?4萬左右!也就是說這戶原來花30多萬買的180平回遷樓房,現在市值約720萬!加上補償款,再加上房屋出租可以賺取房租,現在每家資產平均超1000萬。每戶村民由原來主要自我居住或出租有些收益的宅基地,現在變成很多人資產超千萬的富人,就是通過拆遷變得這麼“簡單粗暴”!


拆遷很複雜

大家注意,由於這個提問比較簡單,提供信息量較少,大多數人聚焦點都在“每平米400元”。而我在回答時,給這個問題加了很多新“定語”。即“我家這裡”、“宅基地”、“只有”。

我曾經回答過“每平米1000左右是否合理”的問題,曾經得到過網友激動評論,後來我做了解釋,不知道他是否理解了。也希望他們也看看這裡還有400元的拆遷。

憑心而論,拆遷其實是非常複雜的事情,從拆類型來看:有宅基地拆遷,非宅拆遷;補償類型也多種多樣:有貨幣補償、有回遷安置、有各種拆遷補償補助費、獎勵費等。全國約70萬個村,大約9億農村人口,按每戶三人估算,約3億戶農村人口(都是估算啊)。各地土地價格,商品房價格各種各樣,每家每戶的房屋類型、裝修水平、人員構成等都不一樣,任何一條政策要達到100%人員滿意很難實現,拆遷政策也不例外,肯定是有合適的,甚至“撿漏”的;有基本合適的;還有不合適的,甚至吃虧的。

回到問題,按照我家這裡規定,如果預簽約比例未達到規定比率,是不能實施拆遷的。具體比例依據各村實際情況而定,但沒見過預籤比率低於70%的,基本都是85%以上。


支持依法拆遷、陽光拆遷、和諧拆遷。倡導在政策範圍內,就高不就低,讓村民吃足政策紅利,享受最大限度得到補償。村民也要吃透政策、用好政策、理性搬遷。

更多農村拆遷的事兒,請關照我的頭條號。


九把手


我老家是2018年5月份拆遷的,地標:山東德州齊河縣,距離濟南有半個小時的車程,屬於德州市管轄,7天時間一次性拆遷了15個村,到2020年底會集中安置到一個大型社區裡面,而且我們縣的拆遷已經在全縣範圍內展開,每年都會有相當數量的村子變成瓦礫。

說一下我們老家的拆遷政策吧:我家一共賠償了11萬,6口人,按房屋平分的話,每平正好400元左右,拆遷以後每個月每口人有280元的租房補貼,這樣6口人3年大概有6萬元的補貼,拆遷補償款+租房補貼合計17萬元左右。

後面集中蓋高層社區,是採取的代建回購模式每平米850元,每人指標45平,這樣加上車庫、儲藏室,6口人兩套135平的房子,總計29萬左右,還不加上後期的裝修費用。

這樣算下來資金缺口在12萬左右,12萬對於城市人來說不算什麼大錢,但對於農村人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隨著拆遷,土地被流轉,農民沒有了耕地,只能出外打工。

對於這樣的拆遷,到底願意不願意?我認為需要從年齡分人群進行討論:

1、村裡的長輩(50年代、60年代、部分70年代)的叔叔伯伯大部分持反對意見,也難怪,人少了年紀,都希望有更穩定的生活,他們的文化水平較低,大半輩子都和種植、養殖打交道,失去了土地、沒有了自家的小院,再加上後期回遷進樓房的時候要交的錢,讓這部分人群對拆遷充滿了牴觸心理。

2、村裡的晚輩(部分70年代、80年代、90年代、00後人群)都是欣然接納的,甚至都有盼著快點拆的心理,原因無外乎就是想著住上樓房,擺脫那種農村氣息,過上城市人的生活,況且十多萬的差額分3年來賺也不是個多難以實現的目標。

總之,現在的村村合併、到處拆遷已經成為了一個大趨勢,無論你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大勢已來,個人無力阻擋。

以上就是“廠長87兔”對這個問題的解答,如果您覺的我說的有點道理,歡迎您點贊!如果您有不同意見,也歡迎您留言交流。


醜廠長袁奮蹄


大家好,我是蜀農三哥,今天我來講述一下,農村房屋拆遷的補償問題,三哥也是個地道的農民,對於農村房屋拆遷,每個地方的政策法規不同。

2014年我家老房子拆遷,賠償是按照460元一個平方賠償的,土地按照18000一畝,其實那個時候都達到460了,現在400肯定很多老百姓不會同意的,況且,這磚房和樓房的賠償金不一樣的,我家是石板房子,所以當時磚房給的是760一個平方,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提高,這價位不合理,有待提升,合理的價格與老百姓協商不是問題。謝謝大家的閱讀


蜀農娜姐


我就生活在農村,如果每平米補償400元把我的房子拆遷,我會和他玩命!

我們這一帶房屋基本都是磚混結構,目前基礎造價約800~1000元每平米,精裝修後大約+500每平,宅基地每戶約300平米根據地段目前價值4到20萬(最近成交價)按平均算約合每平米400元


如果僅補償400每平米,那僅僅才是宅基地的地面價格,任誰也不會同意!農村人雖然老實善良也不是可以沒有底限的被欺壓!但也不是不顧大局,無理取鬧,漫天要價的,如果真的有什麼國家重點工程需要我拆的話,至少要給我一塊相同地斷的宅基地價格加上200平米磚混結構精裝房屋造價另外加上至少二十萬的補償(新建造房屋需要一年時間,這一年中全家的住房補貼和誤工費)才算合理


冰棍兒哥321152


每平方米400元的地面補嘗價是不可理喻的。

以我家鄉廣東肇慶市下面的一個山區農村小鎮而言,普通地皮價格至少2000元/平,差價達1600元/平,100平方米算的話已經差16萬!對農村人來說,無疑是一筆鉅款。而本地商品房要3000元/平方米左右,100平總價30萬,而土地補償只有區區4萬,農民拿26萬差價出來才能買房幾乎是不可能。

第二,農村土地是農民的根,我們傳統思想落葉歸根。沒土地根就斷了。所以拋開金錢因素不說,傳統觀念上土地不能賣。



豬way醉


如果真的每平米給400元,有那個農民會願意呢?




農民辛辛苦苦一輩子才好不容易蓋個房子,花費二三十萬,在我們老家每家差不多都是200多平米,算一下每平400也才不到十萬塊錢,根本不現實,現在買套樓房首付都二十多萬,剩下的錢你讓他們去哪弄,所以說沒有那個農民願意自己辛苦大半輩子蓋的房子就那樣沒了,那是他們的家,晚年養老的地方,家都沒了,讓他們以後咋生活呢。



就拿小編來說我家的房子也就差不多是個200多平,前前後後花了不到30萬,如果拆遷給400一平我也不幹,我就那一套房子,拆了我住哪去,當然瞭如果補償高的話我也會考慮一下,哈哈😄開個玩笑!我們那這輩子估計也不會遇到拆遷。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你對此怎麼看呢?

歡迎大家來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