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減稅降費讓企業資金“活起來”

減稅降費讓企業資金“活起來”

廈企精心規劃利用資金活水,謀求做強做大

廈門日報訊(記者 陳泥 通訊員 夏稅宣)“五一”假期後,廈門各行各業納稅人迎來了深化增值稅改革落地後的首個申報期。主要行業稅率下調、國內旅客運輸服務被納入抵扣範圍、允許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抵減應納稅額……一系列稅收新政的落地,釋放出更大的減稅紅利,為企業和市場提振了信心,為經濟增添了動力。

那麼,因為減稅降費新政而節省下來的錢,企業一般打算花在哪呢?記者近日採訪發現,廈門企業對省下來的資金早就有了精心規劃。

製造業企業

擴大生產搶佔市場份額

從湖裡老工業區“發跡”的欣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專門從事高檔時尚女裝產業的領軍企業。2018年,該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7.26億元,納稅總額0.72億元。

“前幾天我就接到首席稅收聯絡員的電話,說我們公司不動產尚有期末待抵扣餘額455多萬元,可自2019年4月稅款所屬期起,自行選擇任一月份從銷項稅額中一次性抵扣。”公司財務負責人楊霞說,“現在員工出差的國內客運服務也可以抵扣進項稅額,又可以再省下一筆錢。”

楊霞告訴記者,深化增值稅改革為企業盤活了大量資金,公司已經做好計劃,準備加購一批先進設備,爭取再開拓幾條生產線,搶佔市場份額,將企業做大做強。

建築企業

加購設備提升工程效率

福建九龍建設集團是具有國家總承包特級資質的一家建築業企業,深化增值稅改革政策落地後,該公司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由10%下降為9%。

公司財務負責人陳愛花表示,僅四月份所屬期的增值稅,企業就可以享受20萬元的減稅紅利。根據目前的工程承包情況,預計全年可以少繳70萬元增值稅。

陳愛花說,受益於增值稅改革省下來的資金,讓企業有更多現金流投入到在建項目——同安祥平保障房地鐵社區二期工程中。她透露,公司目前正計劃在機械設備和安全保障設備上增加投入,提升工程項目的效率、安全性和品質,爭取拿下更多訂單。

物流企業

更新老舊設施拓展網點佈局

廈門仁速物流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國內貨物運輸配送服務,是一家供應鏈一體化專業型物流公司。昨日上午,該企業財務負責人任景林也在申報系統完成了納稅申報。

任景林說,從2018年的經營情況看,企業去年每月要繳納1萬元左右的增值稅,降低一個稅點後,企業預計每月可減稅1000元。他表示,下一步,公司將繼續用好稅收優惠政策,更新一批老舊設施設備,爭取在全國開拓更多的物流網點。

商貿服務業

投入營銷活動招攬更多商鋪

從2019年4月1日起,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落地生效,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在5月申報期即可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

“4月我們享受了加計抵減新政策,體現在申報上就是少繳稅款3.4萬元。”昨日上午,在廈門市海滄區稅務局辦稅大廳,剛辦完增值稅申報的廈門大摩阿羅海購物中心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林娥說,“多虧了稅務部門的精準測算和手把手輔導,讓我們第一時間就享受到稅收新政策,省下的稅款,我們將用於提升商場的基礎設施和營銷活動中,增強商場吸引力,招攬更多高端商鋪入駐,讓我們對未來的發展更有信心!”

記者手記

用好“減稅紅包”

為企業鼓勁

一項項稅收優惠政策的落地,讓企業如同收穫了一個個“降本減負”的“幸福禮包”。好政策要實打實地變成“真金白銀”,還得靠好服務。

為幫助企業充分享受增值稅改革紅利,廈門市稅務局第一時間利用後臺數據,對符合條件的企業進行精準篩選,並通過微服務群、稅企郵箱、上門輔導等方式,“點對點”服務、手把手輔導,幫助企業算好減稅收益賬;對5月徵期可能遇到的新情況,提前做好預判,通過在辦稅大廳增設申報窗口,開設減稅新政“即時小課堂”,推出“雙向預約辦稅”機制等多種方式,確保所有納稅人都能及時享受到新政紅利。

不折不扣地落實政策,多渠道輔導企業涉稅難題,確保各行業全面享受稅收優惠,廈門稅務部門用“政策+服務”,讓企業身上擔子真正輕下來,發展腳步真正快起來。

減稅4月天,企業已經感受到春意融融。已經到來的5月,降低社保費率方案也正式開始實施,從這個春天出發,改善營商環境、讓企業輕裝前行的更多舉措正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