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Beta單因子策略——低波動指數

01

10月份,中證公司又發佈了3只主題行業低波動指數,加上之前發佈的紅利低波、500低波等,已經有許多同類型指數。

忍不住就要安利一波低波動指數

說到這裡,我們知道,傳統指數設計通常以成份股市值加權處理,市值越大,比重越高,指數很容易受到單一成份或行業漲跌影響。而且其投資範圍非常廣或集中,不可避免陷入風險收益同上同下,就算捕捉到高收益,但承擔的風險也相對要高。

傳統理解的投資,風險越低,收益越低;風險越高,收益就越高。但低波動單因子策略,卻反其道而行之,在控制風險策略的同時,提高投資收益。

說一下Smart Beta,這種策略又叫聰明貝塔,近來很受全球資本市場青睞,國內也在不斷衍生編制不同類型的貝塔策略產品。

  • 因子選擇成份股,非以市值加權,量化組合
  • 結合主動和被動投資策略
  • 單因子或多因子


常見的Smart Beta策略有價值策略、低波動率策略、等風險貢獻加權、多樣化加權、最小方差加權、分散化策略、動量策略、等權重策略。

國內發佈指數基本上在上面範圍,畢竟這些已經長期被市場驗證收益回報。

為什麼Smart Beta受到人們青睞呢?

這與市場固定收益類資產的回報越來越低,投資者不得不尋找其他投資門道來增加收益及投資風格更加謹慎有關,當然量化投資的神話業績及高深的編制方法也受到投資者追捧。

02

低波動指數就是基於聰明貝塔策略,採取單因子方式編制的指數。

比如,消費低波,從主要消費和可選消費中,選取波動率最低的60只股票,採用波動率倒數加權編制。

300行業低波,以低波動率為基礎特徵,選取成份股保持行業中性的同時,行業內股票採用波動率倒數加權。

500行業低波,選取低波動特徵的股票為樣本,保持行業中性的同時,行業內股票採用波動率倒數加權。

低波指數從傳統指數中選取成份股,一方面保證成份質量,另一方面降低波動率,以倒數形式加權。

而且,指數成份股,再次擴大低波動成份權重,降低高波動比例。

對比一下相近指數,但編制策略完全相左,漲幅如何?

消費低波&中證消費&全指消費&全指可選


Smart Beta單因子策略——低波動指數


時間週期:2005年~2017年


2014年以前,消費低波指數漲幅與其他消費指數相差不大,交替領先,但14年以後,消費低波漲幅明顯拉開差距,近2年熊市行情中,其波動幅度較其他指數相對較低,近1年甚至比較平穩。

500行業低波&中證500


Smart Beta單因子策略——低波動指數


時間週期:2005年~2017年


紅色為500行業低波指數,黑色為中證500指數,漲幅領先不少,但其走勢平穩程度並不太突出。

300行業低波&滬深300


Smart Beta單因子策略——低波動指數


低波動單因子策略,相對傳統編制基金來說,漲幅確實高出不少,但其降低波動頻率的動作不是非常明顯,大家自相選擇吧。

另外,這類指數發佈時間比較短,只有部分指數有跟蹤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