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天天跑步鍛鍊,半夜卻被送進ICU,這個致命疏忽很多人都會犯

家住寧波的60歲李老伯

至今仍百思不得其解

明明跑步是一項強身健體的運動

為何卻成了他

哮喘病發作的罪魁禍首

更可怕的是還被送進ICU搶救

男子天天跑步锻炼,半夜却被送进ICU,这个致命疏忽很多人都会犯

碰到感冒還去跑,結果出事了

李老伯是一個跑步運動愛好者,每天堅持至少跑兩公里。這一愛好一直堅持了2年。

“2年前我得了哮喘病,醫生曾叮囑我出院後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體質好了,才不容易生病。”自那以後,李老伯就開始每天堅持跑步。“這跑步還真見效,這兩年我的哮喘病都沒發作過。”

幾天前,李老伯像往常一樣去跑步,結果跑完後感覺比平時累。“‍我那幾天恰好又有點感冒,以為跑跑步出出汗感冒會好得快,也沒當回事,誰料半夜突然感覺呼吸越來越費力,喘得厲害……”

李老伯這才著了急,在家人的陪伴下凌晨兩點多趕往醫院急診科接受救治。

男子天天跑步锻炼,半夜却被送进ICU,这个致命疏忽很多人都会犯

急診科醫生一看李老伯大口大口地喘著氣、嘴唇發紺、不能平躺,趕緊請ICU醫生會診。

ICU醫生趕到現場時李老伯呼吸已經很費力,憑藉經驗和家人對其病史的描述,醫生初步判斷為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當即轉往ICU進行緊急無創呼吸機應用。

聯合治療哮喘的藥物應用後,李老伯的病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

身體不適時,不應這樣做

“我當時雖然大口大口地呼吸,但仍感覺氧氣不夠,感覺自己就快不行了,所幸的是醫生把我給救活了,而且讓我好得這麼快,真是太感謝了!”脫離生命危險的李老伯拉著醫生的手不停言謝。

據李老伯的接診醫生分析,導致李老伯這次哮喘病發作的主要誘因是其感冒後還進行劇烈運動。“生病的時候身體虛弱無力,抵抗力變差,此時一定要注意好好休息,讓機體有更好的條件恢復正常狀態,配合適當飲水,保證足夠的睡眠,注意房間通風,不能過度勞累和大量運動。”

鍛鍊時,體內產熱速度加快,代謝旺盛,勢必造成體溫升高,進而加重病情,嚴重的還會像李老伯這樣讓原有疾病復發,甚至危及生命。

男子天天跑步锻炼,半夜却被送进ICU,这个致命疏忽很多人都会犯

“運動療法”很危險

接診醫生說,之前還接診過在感冒期間劇烈運動導致心肌炎,尤其是不少年輕人自視身體好,感冒後常以工作繁忙、學業緊張為由,出現嚴重症狀也硬撐,有的甚至還在患病期間堅持鍛鍊,搞所謂的“運動療法”

這樣會增加心、肺等系統負擔,招致危險。醫生提醒,感冒後若出現胸悶、心慌、乏力、噁心、頭暈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隨著全民健身意識的提高

鍛鍊身體成了不少人的必修課

運動熱情固然是值得肯定

但運動不當造成的傷害也不容忽視

運動損傷、“醬油尿”

甚至猝死的案例屢見不鮮

這都是因為踩中了本可避免的運動“雷區”

誤區:運動出汗治感冒?

“有些人以為運動後出身汗對治癒感冒有好處。其實這個認識有誤。” 廣醫三院心血管內科譚文鵬不建議感冒後運動,認為運動會對機體和心臟造成負擔,甚至誘發心肌炎、加重病情,不可不防。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許頂立教授說,普通健康人在沒有運動底子的前提下,平時很少參加鍛鍊,如果突然進行大強度的運動,容易產生“運動應激綜合徵”,其中最嚴重的後果就是運動性猝死。

建議:長期缺乏鍛鍊者

健身前最好先做體檢

此外,交感神經劇烈興奮、大量出汗後未及時補充水和功能飲料導致電解質紊亂、處於感冒等炎症感染期、過度疲勞、運動前飲食不當,這些都可能導致運動應激綜合徵。

男子天天跑步锻炼,半夜却被送进ICU,这个致命疏忽很多人都会犯

許頂立說,只要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是可以發現這些誘發猝死的隱匿性因素的。

長期缺乏鍛鍊、有一定基礎疾病的人士,應在開始運動計劃前到醫院體檢,主要是做以心肺功能為主的體檢,最好再做一個“心電運動負荷實驗”,這個實驗可以幫助診斷受測者是否患有隱匿性心臟病。

老人健身要量力而行

專家提醒,中老年人健身切記量力而行。

老年人不宜做張力性運動,比如挑戰身體極限式的猛烈扭頭轉腰、仰臥起坐、彎腰夠腳面、器械健身、舉重、跑馬拉松等,對抗性的打籃球、踢足球等也不利於保護身體。

男子天天跑步锻炼,半夜却被送进ICU,这个致命疏忽很多人都会犯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心血管內科博士黃兆琦介紹,多走路不僅可以減低膽固醇,而且有助於降血壓。步速要以中速為宜,行走時上身要挺直,否則會壓迫胸部,影響心臟功能。

走路時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緩衝作用,要前腳掌著地,不要後腳跟先落地。每天步行半小時至1小時,強度因體質而異,一般以微微出汗為宜。

男子天天跑步锻炼,半夜却被送进ICU,这个致命疏忽很多人都会犯

此外,如果你身邊有以下幾類人,記得要提醒他們,進行鍛鍊時務必小心謹慎……

①既往有心臟病的患者。

②感冒未愈者。感冒病毒會引起心肌炎,發生嚴重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導致猝死。感冒後1-3周內心悸、胸悶胸痛、呼吸困難、浮腫或暈厥一定要看心內科。

③高血壓或心律不齊的人。超負荷的運動容易導致血壓急升和心律失常。


④糖尿病人。超負荷運動容易誘發低血糖,而且糖尿病人也常常合併心血管方面的問題。


⑤肥胖者。肥胖人士部分伴有代謝障礙。


⑥未經系統訓練和平時體質較差的人群。過大運動量容易加重心臟負擔,引發意外。


⑦年紀過大的老人。

這幾招助你避免運動傷害

不同的運動項目有各自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比如羽毛球要警惕扣球傷肩膀,登山要小心膝蓋受傷。但總體而言,避免運動傷害是有一定原則可遵循的,下面是幾條實用有效的小錦囊:

選擇合適的運動裝備和運動場所。穿寬鬆透氣的衣服、合適的鞋襪,帶足飲用水。如要進行戶外運動,注意避免嚴重的霧霾、炎熱、大風、大雨等惡劣天氣和凹凸不平的路面,可視情況備好帽子、墨鏡、手電筒等。

合理安排熱身訓練。鍛鍊前充分拉伸肌肉、活動關節。平日多加強下肢肌肉訓練,強壯的股四頭肌能夠對膝關節提供相應的保護,靠牆靜蹲是一種簡單有效的練習方法。

選對運動時機。中午和進餐過飽時不宜運動,一般選擇飯後半小時後進行步行運動,切忌帶傷帶病運動。晨練開始時應先進行緩走,高血壓患者不適合晨練。

運動量要合理。有條件的可以多項訓練切換進行,避免某處肌肉過度鍛鍊造成損傷。運動時間不宜過長,身體不適時要暫停或減少運動量,有基礎疾患者要諮詢醫生意見進行鍛鍊。

警惕運動期間身體發出的“警報”。

如出現以下症狀必須停止運動:胸悶伴隨絞痛、呼吸困難、疲勞、噁心、眩暈、頭痛、四肢劇痛、關節(包括足關節、膝關節、髖關節)的疼痛、兩腿無力,行走困難、脈搏顯著加快,心悸、心慌。

運動後的調整也很重要。運動後注意拉伸,不要蹲坐休息和驟降體溫,也不要立即吃飯和貪喝冷飲,可依據運動強度適當補充水分和蛋白質。

來源:寧波晚報(nbwanbao, 首席記者 孫美星 通訊員 鄭瑜 郭麗芬)、健康有約(gzrbjkgj)、南國早報

監製:週年鈞

編輯:關開亮、周喆、徐步雲、李昂、徐祥達

實習:白瑜

男子天天跑步锻炼,半夜却被送进ICU,这个致命疏忽很多人都会犯

莫讓運動變病痛!

男子天天跑步锻炼,半夜却被送进ICU,这个致命疏忽很多人都会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