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天天用的微信,外國卻沒什麼人用?

biubiu叉會兒腰


為什麼我們國人這麼喜歡用微信呢?一個例子就能說明問題。如微信群,我們可以建各種群,像家庭群、工作群、家長群、學習群等,交流方便、高效。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比如微信“掃一掃”、微信搜索功能、微信收藏功能,就非常的迎合國人的需求。

然而微信為什麼在國內遍地開花,到了海外就吃不開了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手機系統兼容的侷限

現在微信主要支持安卓、iOS兩大手機系統版本。但在茫茫的海外各國,還有部分用戶在用Symbian、黑莓等手機操作系統。這樣微信在這部分用戶的手機中就安裝運行不了,從而隔絕了這部分的用戶。

用戶習慣不同

在海外,外國人對於社交工具需求單一,他們更希望聊天一個App,吃喝玩樂一個App,發動態又是另外一個App,這樣就能保證聊天過程不被各種廣告干擾。而微信恰恰是要啥有啥,如微信發紅包、二維碼支付、小程序等等豐富多樣的功能,迎合了國人的需求,卻不怎麼對老外的胃口。

海外版功能遭“閹割”

一些海外版微信因為某些因素,缺失了一些功能。比如一些國家的微信版本不能使用視頻,而有些國家又不能使用語音。要知道這些可是微信一大特色,所以閹割版的微信,趣味缺失,自然對外國友人失去了吸引力。

海外的競爭對手強勁

與國內不同,走出海外的微信要面對巨大的競爭壓力。競爭對手Facebook、WhatsApp、推特的粉絲廣泛而且忠誠,具有強大的先發優勢,特別是社交產品並非新興事物,用戶對老產品的情感粘性較高,微信很難在短時間內撼動國際老品牌、大品牌的地位,所以反響“不溫不火”。

其實微信在華語地區,或者華人較多的國家反響還不錯,GlobalWebIndex數據顯示:以下地區的微信裝機量較高:

馬來西亞:38%;香港:30%;印度:22%;新加坡:20%;菲律賓:19%

意大利:6587%;南非:4084%;菲律賓:2820%;阿聯酋:2716%;墨西哥:2502%;臺灣:1927%;印度:1774%;馬來西亞:1332%

然而放眼到全球,微信的表現確實沒什麼亮點。

2012年,微信剛邁向海外市場,彼時海外市場基本被 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 把控。

4年後,是這樣的......

依然沒什麼變化,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依然平分全球市場。

其實作為一款社交產品,人們對於它身上的文化印記能否產生認同感是很重要的,微信無疑是一款具有強烈“中國風”的產品,文化差異也阻礙了它的落地。美國的微信產品經理 Dan Grover 曾經描述過“紅包”的案例:

紅包在中文語境很好理解,但翻譯成英文卻難以精確表達。Dan Grover說,他們曾翻譯為“Lucky Money”,但聽起來像賭博;翻譯成“Red Envelope”,部分香港用戶難以理解;譯作“Red Packet”,馬來西亞的用戶又感到費解,因為他們雖然有類似紅包的文化,但它是綠色的;同樣也不適用於日本,因為日本的“紅包”是白色信封包裹的。

儘管微信的落地,引領全球潮流的道路困難重重,但是微信的一些創新模式卻吸引了同行的目光,並被積極借鑑。《經濟學人》雜誌近期發表了一份文章,稱“微信引領社交未來趨勢,國外巨頭紛紛效仿”。比如Facebook Messenger的負責人大衛·馬庫斯就計劃將網上購物的功能加入到Messenger中,直言“微信是一款具有啟發意義的產品。”

所以該如何定義成功呢?即便微信沒有風靡世界,但從輸出創新這點上看,它是具有先進意義的。


簡視智媒


記得之前網上曾流傳一段視頻,一個在中國生活了八年的法國小夥子,在回到法國之後,感嘆於本國支付領域的落後,便直接喊話馬化騰,懇求其將微信帶到法國。


隨後,馬化騰也做出了回應。


他先是開玩笑說,小夥子看起來年齡也不小了,為什麼要叫他叔叔?


接著馬化騰說到:“真正要做跨境支付的企業,包括在當地要申請類似移動支付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話,其實進度還很慢,難度也比較高。


我們出去探索了一輪才知道,原來中國的第三方支付這麼先進,境外是沒有這樣的優勢的。”


結合馬化騰的這次回應,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為什麼中國人天天用的微信,外國卻沒什麼人用?有書君認為,應該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外國對於來自境外軟件的限制。


大多數的國家,尤其是歐美國家,他們都會支持自己本國的軟件,相應的還會採取一些保護措施。


對於其他國家的軟件則是相當謹慎和提防,尤其是來自於中國的互聯網產品,往往會受到更多的阻擾。


像最近中興和華為在美國受到的種種打壓,其實就是類似的例子。微信支付因為涉及到大量的信息,外國對其接納的程度有限。



不同的國家限制不同,在迪拜微信無法使用視頻,而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微信不能發聲。


另外,微信不能綁定國外的銀行卡,很多商家也不支持微信支付,因此,除了在國外的華人,微信對當地人的吸引力也是有限的。


2、第三方支付的問題。


很多國家都已經習慣信用卡支付了,如果要在那裡發展微信支付,就會牽涉到當地銀行的利益,還需要進行一些溝通,進展不可能那麼順利。


另一個就是馬化騰說到的基礎設施的問題,有些銀行無法提供接口,如果要與其實現互聯互通,還必須推動各個銀行間的技術改造,以及大量的基站等各種配套設施的建設,因而進度慢、難度大。


3、市場競爭激烈。


國外有Facebook、Twitter等一些自己的社交軟件,市場已經接近於飽和。


而且微信在2011年才發佈,相比之下,Facebook和Twitter早在2004年和2007年就已經問世,並佔領了國外相當大的市場。


還有了很多與之相配套的信用卡、小程序服務,在國外的影響力非常大。微信要想在一個比較成熟的市場裡分得一杯羹,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4、用戶的需求不同。


現在在中國,幾乎連農村的大爺大媽們,都能熟練地用微信跟遠方的兒女視頻聊天,年輕人更是每天離不開手機,離不開微信。


有書君一位八十多歲的親戚,前段時間還吵著要買智能手機,原來是為了在微信群裡跟別人對山歌呢。


微信在中國這麼受歡迎,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以往的電話費很高,長途和越洋電話更是不敢輕易去打,也不能視頻聊天。


而微信視頻通話的費用相對低很多,即使你跨洋過海,也能隨時跟國內的親人們聯繫,因此深受中國人的喜愛。


而在國外,他們的電話費本來就比我們便宜很多,而且話費中還包含了短信和視頻的費用,不需要像我們一樣用微信來節約話費。


至於說微信的其它功能,他們自己的社交軟件已經具備,比如使用Facebook也可以在網絡購物、各種繳費,以及充當地鐵卡等,已經可以滿足他們生活的各種需要。


因此,微信對於他們來說就沒有中國人那麼急迫,甚至有沒有都無所謂。



5、使用習慣不同。


中國人喜歡熱鬧,過年過節時相互發個紅包,既能增加節日的氣氛,又能增進親人朋友間的感情。


就算微信群裡不太熟悉的人,也能瞬間熱乎起來,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通過微信,你還可以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也可以跟同事、生意夥伴隨時聯絡,工作效率能提高不少。


而在國外,他們沒有發紅包的習俗,又比較注重隱私,習慣將工作和生活區分開來。


再加上他們用自己的社交軟件多年,周圍的人也都在用,已經形成為一種習慣。如果你讓他一下子改變這種習慣,去接受完全陌生的微信,可能一時半會很難改過來。


綜上所述,應該就是為什麼中國人天天用的微信,外國卻沒什麼人用的原因。


不過,作為一箇中國人,有書君倒是希望法國小夥子的願望能夠儘快實現,也相信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有書知道


我們要明白,外國人不用微信,不是因為他們不用手機聊天、發朋友圈、發紅包。時代在進步,大家的社會心理都是相同的,生活方式也是相仿的。

外國人不用微信,是因為他們用別的app軟件。國外有Facebook和推特,這些是歐美一些國家用的比較多。像日韓則用line、Skype更多一點。簡單來說,這也就是每個國家每個人的習慣問題而已。就算Facebook和推特流入中國,我覺得大部分人已經習慣了微信,還是不太會輕易改變自己的通訊app。

目前很多聊天軟件已經成為寡頭的趨勢,如果有新興的聊天app想要挑戰這些軟件,基本上已經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同樣是聊天軟件,乾的是同樣的事,幾乎是沒有什麼優勢能做的更好的,除非是更有新意,或者憑藉更有優勢的宣傳。

最近新興了一個軟件,叫做“多閃”,的確是非常創新的方式。通過短視頻拍攝並且和“抖音”關聯,的確相比於微信能帶給人更多的親和力和存在感,如果撇去大家的習慣問題,我覺得這個app將會做的很好的。

QQ和微信是比較經典的按例,qq雖然功能強大,但是現在反而是用的人更多了,正是因為微信比較簡約,擁有了自己的特色。多閃能否抓住自己的特色和微信一決高下呢?時間會證明這一切。

此外還有一點是值得我們去懷疑的,那就是我們的隱私真的安全嗎?猶能記得Facebook去年面對的隱私風波,就連司法監督如此嚴格的美國都能發生這種隱私外洩的事,我覺得我們還是有必要選擇能保護我們隱私的聊天軟件的。

用任何聊天軟件是大家的自由。現在時代不一樣了,微博也可以,貼吧也可以,抖音也可以,關鍵是看哪一款最適合於你。


且佔丹楓系釣舟


我們都知道在華人世界的即時通信領域,微信的地位無可替代,我們習慣了每天用微信發消息聊天、語音、視頻。

全球分佈

而從全球各個國家使用分佈圖來看,微信只是在中國用的比較多,而WhatsApp Messenger和Facebook Messenger擁有更多的使用者。


國外軟件的優勢<strong>

WhatsApp以月活用戶達15億排列全球通訊軟件第一,它藉助推送通知服務,可以接受朋友的消息。發送接受的消息類型包括文字、圖片、音頻、視頻。WhatsApp是使用手機號碼註冊的,在註冊的時候需要使用手機號接受並驗證驗證碼。同時WhatsApp會根據用戶的通訊錄匹配是否有聯繫人註冊了WhatsApp,如果註冊了就自動成為WhatsApp聯繫人名單。

Facebook是全球領先的社交平臺,而Facebook Messenger是和Facebook關聯使用的。

Facebook Messenger持久訪問的聊天方式可以增加Facebook用戶的參與度,也能吸引他們的朋友花費更多的時間在Facebook上。通過持久訪問的通知方式、信息方式以及好友請求,可以幫助更多的用戶返回網站來查看通知。

成本

我們都知道,在所有的軟件中,即時通訊軟件是放棄的成本最大的。因為我們的朋友圈都在某個軟件建立起來之後,再換到其他軟件的時候,你的朋友不一定會使用其他軟件。朋友圈再次建立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

總結

值得一提的是,Facebook已經受夠了WhatsApp,這意味著這兩款全球流行的即時通訊軟件出自同一家。Facebook Messenger利用社交,WhatsApp通過通訊錄實現註冊用戶的快速裂變,這給微信進軍海外市場設置了巨大的障礙。


MiLi視頻


中國人現在已經離不開微信了,睡覺前一秒在看微信,一睜開眼第一件事也是拿起手機看微信。


聊天、打車、發位置、手機支付……連老爺爺、老奶奶都知道定期用微信和遠在他鄉的兒孫視頻。



這麼多中國人愛用,也確實是這麼好用的微信,信心十足的進軍海外市場,想一舉拿下,卻以失敗告終。


雖然花了大價錢請梅西代言,外國卻還是沒什麼人用。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反差呢?

1、外國的話費便宜

因為話費便宜,他們習慣直接用手機發短信和視頻。他們的話費中包含短信和視頻費用,不需要再用微信來省話費。

而中國人的電話收費昂貴,即要收月租還要收長途漫遊費,更沒有視頻通話的功能。以前孩子上大學,家長想給孩子打電話,長途電話費可以說是貴的要命。


很多家長都要事先想好要說什麼才撥通電話,哪像現在用微信,即使孩子遠渡重洋去留學,都可以免費視頻。

中國移動聯通電信三巨頭,壟斷了國內的通訊行業,不創新,又不降低收費,才讓微信抓住時機,促進了微信在國內的發展。


直到2017年9月1日,國內的長途漫遊費才不得不取消了,可這時大家早就習慣了不用打電話,改直接用微信聯繫了。

國外的話費相對便宜很多。我有個同學在意大利做生意,前幾年還沒有微信的時候,他說手機費包月15歐元,從國外往國內打電話都不限通話時間,你願意的話一天24小時通話都行。

他手下的幾個僱員,想給家裡打電話都借他的這個手機用。想想就100元人民幣左右,如果是我們國內往國外掛電話,只夠打十幾分鍾。

2、使用習慣不同

微信進入國外的時機太遲了,他們已經習慣了使用facebook、Twitter等通訊軟件,微信難以融入。


同時外國人喜歡軟件的功能單純,而且習慣公私分明,公事用郵件,私事才whatsapp、facebook、Twitter等聊天軟件。


而中國人喜歡一個軟件的功能越齊全越好,什麼都包含在內。


因為深知中國人的使用習慣,所以中國人發明的微信,符合國人愛炫富、愛曬的性格,買了什麼、吃點什麼都發愛朋友圈曬曬。

微信無法綁定國外的銀行卡,付款功能無法使用,同時國外的商家也不支持用微信支付,微信的便捷功能之一——手機付款,就沒有作用了。

當然在國外的中國人還是都會用微信的,但是如果你讓他們給你發歐元、美元紅包,那就發不了了,因為微信還沒有這個功能。


有些國家的人也不愛現金支付,可他們是習慣用支票付款。

4、國情不同

國內有的人用微信,是被逼的。因為周圍人都用了,你不得不用。否則別人沒法加你微信,你與人交流也不方便。

還有就是中國人閒人多,微信聊天的功能很好的幫助這部分人打發了時間。

其實微信的很多功能,國外的其他APP都有。微信最應該拿下的就是國外的付款功能,如果外國人也習慣了方便的手機支付,就會像中國人一樣也天天用微信啦!


幸生


微信自發布以後,人氣是一路飆升,而今微信月活躍用戶已經高達十億!是國內社交 APP 絕對的龍頭,而且沒人能撼動微信的位置。

很尷尬的是,在國內火爆異常的微信,出了國門卻很少有人使用。

為什麼在國內這麼叫好叫座的微信,在國外卻流行不起來呢?

2011 年發佈的微信,其實在 2012 年就開始了國際化的征程,而且也是花了大價錢請來了梅西代言,雖然廣告打了不少,但是最終還是失敗了。

雖然微信在發佈第二年就已經開始出海,但是國外已經有了 Facebook 與 Twitter,並且 Facebook 成立於 2004 年,Twitter 成立於 2007 年,比微信早 5 到 8 年,這麼久的時間,造就了國外用戶早就有了自己的使用習慣,習慣一旦養成很難改變。

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用戶,使用習慣不同,然而微信並沒有很好地針對於不同國家做出很好的本地化體驗。

就像歐美主要用的是 Facebook 、Twitter 以及近幾年在青少年中流行的 Snapchat。

日本用的是本土的 Line,而且 Line 在泰國也蠻流行的。

韓國用的也是本土的 KakaoTalk。

其餘的 APP 還有 WhatsApp、Telegram、Instagram等等……

綜合來說,微信在國外遠不如國內受歡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微信產品本身,也與國外市場、國外本土文化等相關。


stormzhang


外國人為什麼要用微信,因為他們有推特,美國總統就是用推特治國的,外國在國外有電信移動沒有,他們知道流量這玩意,他們也跟中國移動收費一樣嗎,我就搞不懂為啥中國偏偏網絡社交科技發展的那麼快,外國人跟注重人與人之間的當面溝通,在以前,手機是用來打電話和發短信,到了如今手機已經失去了打電話和短信的功能了,因為微信已經取代了手機打電話和發短信的功能了,微信與QQ的本質區別又是什麼,玩微信的普遍喜歡用語音交流,而QQ更注重文字交流,其實QQ也可以語音交流只是很少有人用而已,微信上有的QQ全部有,QQ唯一不能的或許就是支付了吧,為什麼外國不用微信,我好奇一個問題,如果一箇中國人在偏遠的地方而他的網友是一個偏遠的美國人,微信可以做到他們正常的溝通嗎,無論是發文字還是圖片都是秒回秒收,語音視頻聊天能做到聽得清楚彼此都能看的很清楚的地步,我想應該不會做到吧,畢竟網絡不是全球性的,外國西方世界,我看過他們的科幻小說電影,他們用的是全息投影,也就是能看到真人一模一樣發展的虛擬人,而不是僅僅的只能看到人的臉部那麼簡單,雖然手機可以做到全身照,但那僅僅只是信號,人的模樣僅僅用在手機的屏幕裡而已,手機開流量WiFi與人遠距離很遠很遠的距離手機耗電量更大,我想著為啥QQ或者微信為啥沒做到全球性的網絡社交軟件,中國人用都喜歡用而且很方便,那為啥外國人就不用,這麼好的東西,偏偏只有我們中國人普及得那麼快。。。。


纞柒


要說在以前,我們最經常在手機上使用的通訊工具應該就是QQ了,不過到現在我們已經越來越習慣於用微信了,它也很快都要替代QQ和短信了。在微信上,我們可以使用聊天的功能或者玩一些簡單的小遊戲,除了部分老年人之外,基本上大多數的中國人都會玩微信。由此可見,微信對我們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過為什麼國外卻沒有這麼多人使用微信呢?

其實,據小編了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外國人比較害怕中國。

比如說,美國一直拒絕著中興或者華為的產品進入他們的市場,因此我們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他們外國人對我們中國人的產品其實是很提防的,生怕這會對他們的國家安全產生什麼影響。就算是這樣的互聯網產品,他們同樣不敢去使用。他們對於微信也是這樣的心理,害怕我們會使用微信去竊取他們的個人信息或者國家機密。

曾經有這麼一位美國人,他來我們中國訪談業務,這時候有人問他,你為什麼不使用微信呢?這位外國人都回答很簡明:因為微信是中國人的軟件。在我們看來,像這樣的回答,實在是非常可笑,也沒辦法讓人相信。其實,這也是當年,騰訊在進攻國外市場的時候非常困難的理由是一樣的。雖然當初騰訊請來了梅西做代言人,而且到處發廣告,但還是沒多少人用微信。

其實還有這麼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國外的軟件市場其實已經飽和完畢了,比如說臉書等等軟件,這些已經在國外使用得非常普遍了。有了這些替代品的存在,我們中國的互聯網產品才會很難進入國外的市場,我們中國人天天使用微信,而外國人卻不適用它。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小的原因,比如說他們的喜好不一樣,就像我們習慣使用微信和QQ,但是他們卻習慣用自己的軟件。我們的習慣也不一樣,我們喜歡軟件多樣的功能,但是外國人只喜歡單一的功能。


AI科技新社


首先,先我們要了解一個為什麼?微信為何會有如此大的用戶使用它,最大原因是微信的初始用戶絕大部分都是從一個在微信面世之前就已經運行10餘年之久的QQ用戶裡關聯註冊使用的,這樣,不用說也就知道了這個用戶量是非常的龐大的 其次 在微信剛推出之時相比於QQ複雜多樣的功能界面來說,微信它的界面與功能就非常的簡單,卻又正好實用(不卡)再有就是微信當時主打的是語音短消息模式,這在當時可是個非常讓人需要的一個特有功能,而微信當時開發出來的動態空間又將其起名為朋友圈,可以看出其定位是主打一個親朋好友的關係圈,給人以親切感!再之後又以通訊錄電話為路,使用戶可以使用微信時微信可以讀取通訊錄添加好友,免去了搜索添加的麻煩 關係網的推薦,習慣性的使用,都再慢慢的為微信做著推廣,說到習慣性的使用,在微信推出了支付功能後(紅包,轉賬,掃碼支付等),這個就讓微信的用戶量成幾何倍數的增長,因為這些支付手段都已成了習慣


最後說說在國外為什麼用的人少,首先每個國家都有保護自己本土產業的政策,對於境外的軟件有著種種限制,第二個就是外國有自己的社交軟件早在微信未推出時便已劃分了自己的市場。第三,國外通訊費普遍便宜,視頻通話與無限流量基本自帶,支付系統,無法支付其它幣種,然後也就不怎麼需要微信了,這樣慢慢的也就習慣了


峰言灼灼


首先,來講互聯網是米(美)國人創造的,然後他在全世界幾個大洲(基本是他的盟友國)放置了大型服務器(交換機)亞洲的服務器在日本!然後,他們逐漸的發明了推特,大臉盤子書(菲絲布克翻譯過來就是臉書)我們國家呢是租用美國放在日本的互聯網服務器(每年是要給美國上繳租金的)所以移動電信啥的運行是有成本的加上他們心也黑導致當時話費跟流量費用都不低!再然後由於我們國情緣故(比如淫穢色情一些東西我們是不允許的但是國外是允許的所以我們就用防火牆阻隔開來讓我們國民該看的看不該看的不能看,當然能翻牆的國內高手越來越多這牆基本坍塌了)。後來我們一看人家的東西都不錯,那麼那些個見過世面的大佬腦瓜子奸吶就做國內的翻版(微博)(QQ)再後來一看我擦老百姓玩(微博)(QQ)的還真不少但是老年人跟不上掉隊了接著出來了個(微信)這時候把移動運營商們幹懵逼了(客戶流失)逐漸降低話費(此處皆套路)然後馬雲折騰幾個公司都失敗了,去了一次美國定了一次披薩外賣當時頓悟至化境創立了阿里巴巴(一看亞馬遜整的不土)。在這期間倒帶一下下李彥宏一看美國有谷歌這個功能真不錯我也整個百度吧!然後三武扎兩武扎的沒幹過谷歌,可是谷歌不爭氣得罪了中國政府沒話說盤它,導致谷歌收索等相關業務退出中國市場!這就是老外不用微信等這些產品的原因了(人家有自己的神),別說老外其實港澳臺的土著(不接觸大陸相關業務的人)也不用微信的(除非是經常往來與大陸的港澳臺同胞因為她們需要跟大陸有業務往來不用不方便)最後跟你說一句,我們老百姓日常用的互聯網是中國二次創造的產物(由於國情緣故)而不是原生態的純種互聯網!但是在我們二次創造的國內互聯網環境下,我們不但不必老外差甚至還有所超越(當然這是軟件層面硬件層面也就中興華為)說了這麼多廢話,你應該知道為什麼老外不用微信QQ啥的了吧?我們都是模仿帶超越的二次創造互聯網產物you no?(散裝英語)我們有句古話叫,各國的人造各國的神,但是各國的神像各國的人!就這麼簡單!這叫拿來主義外加突破,我們是洋為中用的中國互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