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藥究竟怎麼用才能用出效果來

小藥究竟怎麼用才能用出效果來

關於小藥這個話題,爭議大,論證難,效果到底好不好,那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底該用不該用暫且不提,如何能把小藥用出效果來,其實這才是大家的核心爭議。

小藥,其實就是香味添加劑,就這個產品本身而言,其實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東西,最早的小藥我記得就是豬母乳,早先是用在競技釣釣尾賽上,據說當時使用這種小藥的目的,就是為了節約配餌時間,提高奶香的味型,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事。

小藥究竟怎麼用才能用出效果來

後來就搞得比較大了,什麼這個味,哪個味,因為只有人想不到味型,沒有人工合成不了的味型,加上合成香精,成本低,說得一個騙一個有點誇張,但是合成的小藥成本之低,早先我是寫過一篇文章的,今天就不炒冷飯了,今天寫這篇文章,是有不少釣友留言,希望能講一下什麼時候能用小藥,該怎麼用,才能把小藥的效果體現出來。

小藥究竟怎麼用才能用出效果來

第一個問題,什麼時候能用小藥?

不管是合成的,還是天然食材萃取的小藥,其實說白了就是高濃度的香烴,說一千道一萬,就是高濃度香味劑。只要大家有這個認識,那麼小藥在什麼場合用,就很清楚了。

1、氣溫低、水溫低,水流極為緩慢,導致餌料味型無法傳播的時候。

2、天氣悶熱、氣壓較低,魚口不好,嗅覺功能不靈敏的時候。

3、溶氧差,魚群上浮,活力不足的時候。

小藥究竟怎麼用才能用出效果來

4、水質較肥,水色渾濁,甚至聞起來有點腥臭的水域。

5、黑坑垂釣,或者競技賽中,大家都用高濃度味型的餌料時。

6、懶得用商品餌配餌,直接用小藥調味型的時候。

第二個問題,那麼小藥應該怎麼用,才能不傷窩的前提下,還能用處效果來呢?

1、小藥的用量,是廠家都無法給出公式的

所謂廠家給出的公式,要看廠家的大小,如果是大廠,可能有組織過試釣員在部分省份的不同水域做過試釣,經過統計後,得到一些普及性公式,換而言之,適合不適合自己,那純屬聽天由命,可能好,可能不好。正確的試法,是按100g量杯開餌,加1滴,以這個濃度開始慢慢提升濃度,在常去的水域裡適口,每次試兩個濃度值,大約5~8次左右,能試出來這個釣點適合的濃度和比例。但是,請注意,即使在同一地區,不同的水域,可能濃度和比例都要再次試口,這是無可避免的。

小藥究竟怎麼用才能用出效果來

2、如果不想上述那麼麻煩,那麼精準,也可按照通用試口的方式來測試

液體類小藥,按照開餌水體積比的3%~5%左右添加,不要憑感覺添加小藥比例,那樣很容易導致濃度過高,餌料打下去很容易死窩。

粉末狀小藥,屬於高濃度小藥,最好是按照體積比的1%取出,然後加入到開餌水中,拌勻之後食口,魚口快,那說明比例適中,如果浮漂動作多、亂,那就說明死窩了,換個釣點,按餌料體積比的0.5%,再重新試口。

小藥原則上不建議混合添加,所謂的混合香型,餌料可以,小藥添加在一起,死窩的幾率是翻倍的,可以使用混合香型的小藥,比如大麥紅薯膏這一類,但是新手不建議把大麥膏和紅薯膏摻在一起,因為比例不好調控,味型很容易弄亂,死窩真的很常見。

液體小藥也好,粉末狀小藥也好,說直接摻入餌料,然後再加水開餌的,要麼是標新立異,要麼就是胡扯,最好都是先用開餌水拌勻了,然後倒入開餌開餌,這樣才能最大化的發揮效果。

小藥究竟怎麼用才能用出效果來

第三個問題,怎麼判斷小藥是不是化工合成的

方法其實很簡單,把小藥滴上幾滴在手背上,不怕的話可以滴在虎口上,這個位置的肌膚最薄,最為敏感,如果有輕微的灼刺感,那有很大的可能是化工合成的;如果沒有灼刺感,但是味道能持續1天以上,那基本上也可以判斷是化工合成,只是稀釋的比較厲害。為什麼呢?化工合成的小藥,在固味的時候,都會經過梅德蘭反應,所以香烴結構穩定,香味就比較持久;植物萃取的香精,高溫反應之後,會破壞香烴的分子結構,味道就沒有那麼濃郁了,散發的比較快,所以為了節省成本,植物萃取類的小藥,都不會做梅德蘭固味處理,自然味道就不持久了。

最後,小藥這個東西,既然存在,必有其合理性,大家也不用一味的否定,或者狂熱的肯定,適當的用,不要過量,理智的用,不要過分,這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