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泰國盛大的國王加冕典禮?

暹羅飛鳥


暌違69年,泰國耗資10億銖,自5月4日起連續3天為泰王拉瑪十世哇集拉隆功舉行盛大的加冕典禮。

聖水灌頂

加冕典禮會持續進行三天,首日最為重要的儀式,是拉瑪十世國王在大皇宮內進行“灌頂”,以“聖水”沐浴淨身。

這個典禮的意義是“王的灌頂”。

在受印度婆羅門教-佛教文化影響的東南亞地區,只有"聖水灌頂”後,王才具有完全的合法性。

據泰國民族報報道,聖水來自泰國的5條主要河流及107個取水點。

這個儀式需要兩種聖水,第一種是“灌頂聖水”,會淋到國王頭上,這種水須從泰國傳統的五聖河和四聖池中取來,由佛教高僧為國王灌頂。

5條河為邦加功河、帕薩河、湄南河、叻丕河和佛丕河;4聖池則都位於離曼谷不遠的素攀武裡府。

另一種是“八方聖水”,取水地則遍佈全泰國76個府、107個取水點。在完成“灌頂聖水”後,移駕廣南殿,坐在代表羅盤8個方向的“八角優曇缽(無花果)御座”上接受“八方聖水”。

參與儀式的除了宗教人士外,還有公主詩琳通、總理巴育、國會議長蓬貝、最高法院院長齊普、婆羅門祭司等人獻上八方聖水,象徵泰王獲得治理國家的正當性。得到全國擁護,是“民主之君”。

在加冕典禮之前的幾個星期裡,這兩種聖水就在全泰國範圍內陸續準備就緒。官員們在吉時11點52分到12點38分之間,從全國各地107個水源中汲取聖水,先經當地大寺廟佛教儀式加持後成為準聖水,運送到曼谷內政部,再移至王室重地、曼谷最古老的寺廟之一蘇泰寺(Wat Suthat Thepphawararam)舉行聖水混合儀式。

由總理巴育和高齡90歲的第20任僧王頌德帕摩訶穆尼翁共同把各地的準聖水混合在一起,製成最後的灌頂聖水,象徵世俗與宗教界的結合。

這不僅僅是一場70年一遇的盛大加冕典禮,對泰國國民而言無疑更是一場王室文化遺產的巨型展演。

聖水乘載的不僅是王室傳統,也是至今王室在宗教、政治上的影響力與象徵權力,聖水取水地更隱約透露了背後的政治訊息。

供奉聖器

聖水儀式完成後,國王坐在廣南殿的“賢王御座”上,婆羅門祭司獻上刻有泰王頭銜的金箔和皇璽等聖物,接著再獻上28樣泰國王室聖物,其中最重要的五大聖物為王冠、王劍、權杖、王扇和犛尾拂塵、王履。

●王冠 Great Crown of Victory

多層次的王冠是由黃金及9顆貴重寶石打造而成,高約66公分,重達7.3公斤,王冠頂端更鑲有一顆大鑽石,由拉瑪四世自印度獲得後嵌上。王冠意謂勝利,高聳的樣貌象徵印度教神山須彌山(Mount Meru)的頂峰,而王冠如此之重,也代表著君王必須承擔的皇家重擔。

●王劍 Sword of Victory

王劍象徵國王的統治權及武力,相傳1784年一名漁夫在柬埔寨暹粒的湖底撈到了這把劍,隨後當時的高棉國王便將此劍獻給拉瑪一世。

王劍的刀片本身長達64.5公分,若再加上刀柄,總長可達89.8公分。鞘套由金琺琅及珍貴寶石裝飾而成,刀劍加上鞘套總重達1.9公斤。

●權杖 Royal Sceptre

權杖則是由泰國聖樹之一的節果決明木製作而成,外層鍍上黃金,代表國王的威信及公正性。

●王扇和犛尾拂塵 Royal Fan and Fly Whisk

王扇和犛尾拂塵則意謂能夠抵禦、掃除任何會為子民帶來災害的厄運。王扇由棕梠葉製作而成,邊框鑲上了黃金;犛尾拂塵則是由犛牛毛製成。

●王履 Royal Slippers

王履是一種後面沒有跟的鞋子,鞋面前端向上捲曲成一點,外層塗上金漆、鑲上各色琺琅,鞋底為紅絲絨,在加冕儀式中由婆羅門祭司親自為泰王穿上,象徵國王的威嚴,不過也有一說是王履重量極重,象徵國王對國家的責任。

●華蓋

除了這5大聖物,還有一個代表王朝統治權的最重要象徵,那就是“九層華蓋”(the White Nine-tiered Umbrella),是代表國王的最高銜位禮器,不同層數的華蓋代表不同的位階。例如王儲只有5層華蓋,9層華蓋只有國王能使用。儘管哇集拉隆功已即位為泰王,不過尚未加冕,他目前所使用的還僅是7層華蓋,儀式過後方可晉升使用9層華蓋。

在接受聖器以後,國王前往大皇宮因陀羅聖裁殿接受王室成員、樞密院、內閣和高級公務員的恭賀,再移駕玉佛寺和大皇宮拜謁先王,最後回到帝居大殿慶賀“喬遷入宮”。

國王賜予素提達王后聖物,宣讀正式冊封王后諭旨。

冊封

加冕大典的第二天5月5日上午,在大皇宮Amarintharom Winitchai殿,拉瑪十世哇集拉隆功國王冊封其他王室成員,給予他們新封號。

泰國國王哇集拉隆功偕蘇提達王后出席王室冊封儀式,授予王室成員新封號。

拉瑪九世普密蓬(Bhumibol Adulyadej)先王陛下,著尊為“至尊父王·瑪哈普密蓬阿杜德瑪哈拉·波榮納波批大帝陛下”。

拉瑪九世詩麗吉王后(Queen Sirikit)殿下,著封為“詩麗吉王太后千歲殿下”。 右側戴口罩的是國王的第一任妻子頌薩瓦麗母妃,帶病前來冊封現場。坐地上的是國王的胞妹朱拉蓬公主,患有先天性白血病。

拉瑪九世王普密蓬的二女兒詩琳通(Maha Chakri Sirindhorn)女王儲殿下,著封為“功頌德帕貼拉達納拉差素達·昭法瑪哈卻克里詩琳通·暹羅大王妹公主殿下”。哇集拉隆功5月4日下午會見王室成員和政要,接受百官朝覲,詩琳通公主代表全體王室成員發言,承諾效忠泰王,為王室作出貢獻。

泰國國王哇集拉隆功在曼谷大皇宮授予他的女兒思蕊梵娜瓦瑞公主(Sirivannavari Nariratana)封號。思蕊梵娜瓦瑞公主熱衷於時裝設計,現任泰國女性時裝設計師。父親作為王儲時父母失和,四位哥哥在1996年失去泰國王位繼承權,而她的繼承權則獲保留。

泰國國王哇集拉隆功授予泰國總理巴育(Prayut Chan-O-Cha)封號。

10位王室成員均獲新封號。國王的姐姐烏汶叻公主未出席冊封儀式,其封號不變,但其王室地位從公主變為“國王胞姐”。

巡遊

冊封王室成員之後,是另一項重要的儀式,2019年5月5日下午4點40分,國王出宮禮佛並進行巡遊典禮,讓民眾朝拜。

盛大的國王出行隊伍在王室護衛隊、儀仗隊的護送下,繞行曼谷大皇宮周邊區域,並前往屈波汪僧皇寺、雲石寺和臥佛寺禮佛,再回到大皇宮。

16:58 正式出巡

17:03 步出大皇宮

17:14

18:14 到達屈波汪僧皇寺,2公里緩慢巡遊了約1小時16分

20:51 到達雲石寺,約3.18公里行進約1小時46分鐘

22:14 到達臥佛寺

22:52

23:50 返回大皇宮,巡遊結束

在曼谷體感溫度超過40℃的高溫下,國王及王室成員、政要以及巡遊儀仗隊都是禮服戎裝、全副武裝,在這接近7個小時的巡遊,不僅需要體力更需要毅力。

汗流如注

王后蘇提達、國王禁衛軍指揮官,近7小時巡遊正步走完

泰國總理巴育等一眾政要走完近7小時全程

民眾大媽心疼士兵,把自己的小風扇給他吹吹

軍官為儀仗隊士兵擦汗

5月6日週一,加冕大典最後一日,哇集拉隆功國王除了前往輪戟大殿接見各國來訪的使節團外,下午將在大皇宮淨宵殿接見宗教領袖和商界代表,隨後在陽臺上接受百姓朝賀,向泰國民眾揮手致意。那是先王拉瑪九世曾留下無數經典畫面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