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宣傳碰瓷司馬光,砸缸救人要罰款?司馬光:這個鍋我不背。

司馬光砸缸罰款二十,

普法宣傳碰瓷司馬光,砸缸救人要罰款?司馬光:這個鍋我不背。

近日,在廈門的一個小區的圍牆上,有一個普法宣傳畫,上面寫著"司馬光砸缸罰款二十",有業主的兒子問他,如果司馬光砸缸要罰款二十,那麼到底是人命重要還是錢重要?

普法宣傳碰瓷司馬光,砸缸救人要罰款?司馬光:這個鍋我不背。

司馬光砸缸可算是一個人盡皆知,家喻戶曉的故事了,在我小時候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都給我講過這個故事,他們希望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我遇到危險要冷靜思考,不要慌亂。同時也再說,人命最大,在人的生命受到威脅時,財產並不是第一位。

PS:這裡有一個小插曲,就是我小時候上學被小混混堵住要錢,我沒給,被打了一頓,父母知道後就問我,假如司馬光當時因為缸的價值有所猶豫,那麼事後司馬光會多麼難受?由此他們告訴我,這種時候,錢不是那麼重要的,要首先保護自己的安全。

司馬光的故事流傳了這麼久,可見其中還是有可取之處,可以為小孩子帶來正確的思想啟蒙,但是,在這幅普法動畫裡,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已經被曲解了,成了一個不允許破壞公共財物的宣傳事件。這個宣傳畫生搬硬套了一個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是錯誤無疑的。

但是最令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工作人員說大家實在吹毛求疵,他覺得他在用生動的故事給大家講道理。

普法宣傳碰瓷司馬光,砸缸救人要罰款?司馬光:這個鍋我不背。

我想,大概是工作人員對生動的故事有什麼理解吧。如果曲解流傳的故事也算是小事的話,那麼我們所追求的大事也太少了吧。原來是一個積極的故事,鼓勵孩子們冷靜思考的小故事,卻被曲解成當作保護公共財產。

對於此事,該區司法局已經發表聲明並且撤下宣傳動畫了。

近年來,許多地方都在熱衷於古文今用,用古時候的典故來宣傳今天的思想價值,這本身沒有錯誤,反而很容易讓人們記住你的觀點,但是如果你套用不當,不但起不到效果,還會適得其反。就比如現在的這個例子,既唐突的了古人,又曲解了法律。

普法宣傳碰瓷司馬光,砸缸救人要罰款?司馬光:這個鍋我不背。

並非是人們吹毛求疵,而是工作人員這種所有事情簡單化的操作,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將司馬光砸缸與保護公共財產強行關聯在一起,既沒有起到正確的普法效果,反而使人們做出了不好的聯想,這到底還是得不償失、事與願違的。

試想一下,如果當自己的孩子再次遇到類似的事情,那麼如果因為這副宣傳畫的誤導而做出了錯誤的判斷,那麼這副宣傳畫所宣揚的保護公共財產還有意義麼?教育人們法律知識,應該在選材上有所挑選,而不是使用這種家喻戶曉的典故來一味的蹭熱度。

最後,我想問大家,假如是你來做這個宣傳海報,你會選取什麼典故呢?希望大家踴躍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