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農村牛羊成群,為何現在越來越少?這幾個原因很現實!

羊肉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豬肉以外最經常食用的肉類了。羊肉性質溫補,對於很多身體虛弱的人來說適當的進食有益身體的恢復。很多家庭主婦常常會選用上好的羊肉加上各種藥材小火慢燉,這樣做出來的羊肉用來補身子是最好的。不過很多懂吃的人是不會隨便買的,他們往往會託關係到農村買來散養的活養現場宰殺,因為散養羊肌肉結實且沒有那麼大的羶味。

早年農村牛羊成群,為何現在越來越少?這幾個原因很現實!

雖然農家散養的羊在市場上很受歡迎,但是現在要經常吃到卻很難了。很多農村長大的小夥伴印象中對羊群都有特殊的回憶,每當青草茂盛羊群就會在上坡上散開來,自由自在的吃草。但是現在這種景象已經變得很稀有,因為放羊的人越來越少,這是為什麼呢?難不成是農民都去打工了?

別看羊肉現在很值錢,尤其是自家散養的,一斤可以賣到五六十,一隻羊殺出來看起來能賺不少,但其實它的成本更高。養羊看起來輕鬆自由,其實要付出大量的時間。住在農村的人都知道,如果養了一群羊,就需要每天清晨將它們趕到山上吃草,黃昏的時候再趕回來,還要人在一邊看著,否則容易跑丟。

早年農村牛羊成群,為何現在越來越少?這幾個原因很現實!

這也就意味著養了一群羊,所有的時間都要耗費在放羊上,付出與收入得不到平衡,對於很多家庭來說,一群羊賣的錢遠不夠全家人開銷。所以現在很多農村地區放羊的人一般都是單身漢,畢竟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養羊也夠他們開銷,但是一些青壯年和有家庭的中年人是絕對不會選擇放羊來當正業。

現在的農村賺錢的選擇多了,人們有的外出打工,有的自主創業,不管怎麼說收入都不會太差。也許有人會說,農民可以大規模的養羊啊?但其實很多農村地區的人們在掌握技術這方面是比較落後的,如今很多專業養羊的養殖場已經有了新的模式和技術手段支持,才能夠大量的提供羊肉。而農戶如果還是採用從前的老辦法,是很難大規模圈養的。很多農民也壓根沒往這方面想,所以農村放羊人就越來越少了。

早年農村牛羊成群,為何現在越來越少?這幾個原因很現實!

除了以上兩個原因,在一個問題就是現在農村的建設越來越快,建設新農村的口號也喊的很響。如今的農村耕地被保護,公路直達村口,這對於需要廣闊天地的散養羊群來說是一個挑戰,對養羊的人來說更是如此。羊群沒地方吃草,隨意亂走上公路還會發生危險。散養羊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時間,一不小心被車撞到一隻損失可就大了。因此很多地方的村民都不願意養羊了。這樣想來,早年農村牛羊成群,現在卻越來越少,都是因為這幾個現實的原因。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