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長耳朵官帽,是為了防止大臣交頭接耳嗎?

孫爽


這個叫做“展腳幞頭”,很多人都聽過“趙匡胤改革宋朝官帽”的傳說,然而傳說也不一定都是真的。

趙匡胤改革官帽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宋朝的展腳幞頭官帽多了這樣一個起源。

話說趙匡胤登基杯酒釋兵權之後,被黃袍加身的他,看不得大臣之間交頭接耳的說悄悄話。有一天趙匡胤在龍椅上看到大臣又在交頭接耳,心生一計。下旨開發一種特別的帽子就是我們平時看宋朝古裝劇中的那種兩邊伸出來跟天線一樣的官帽,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大臣私語。

展腳幞頭起源說

那麼這個傳說是何時興起的呢?無論正史野史都沒有記載,防止交頭接耳這個說法在元朝所寫的《席上腐談》中有一段記載:

宋又橫兩腳,以鐵線張之,庶免朝見之時偶語。

意思就是宋朝在原有的官帽上又橫伸出兩腳,其中附以鐵線,避免朝會之上竊竊私語。

我想這大抵就是“趙匡胤改革官帽”故事的來源吧。

《席上腐談》被認為是連野史也算不上的“純粹穿鑿附會文學”,不足信。

官帽的發展

北宋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中寫道:

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腳。晚唐方鎮擅命,始僭用硬腳。本朝幞頭有直腳、局腳、交腳、朝天、順風,凡五等。唯直腳貴賤通服之。

意思是在最初皇帝喜歡這種硬角冠,晚唐時期各路地方藩鎮勢力龐大之後,也喜歡用這種帽子代表身份,到了宋朝,生出了許多變化,有直腳、局腳、交腳、朝天、順風,凡五等樣式,其中直腳無論貴賤通用。

大量被髮掘的古代壁畫也證實了幞頭早在唐朝時期便已出現,到了晚唐已經非常普遍。

所以說宋朝展腳官帽只是在延續晚唐五代官帽的基礎上,作出了些許改變,變得更直更長,根本不是趙匡胤發明的。

到了明朝之後,官帽的樣子進一步進化,由細直長變成了粗弧短,整體樣式看上去更簡潔,更萌。

到了清朝就全面廢除幞頭類管帽,變成了頂戴花翎,可以說是很有民族特色了,這一點元朝UFO官帽同理。

而唐宋明的官帽則是在前人的基礎上,逐漸演化而來的。至於說“趙匡胤發明宋朝官帽就是為了防止大臣交頭接耳”的說法,可以休了。


史味人生


沒道理,如果為了防止大臣交頭接耳,皇帝自己為什麼也戴這個?其實就是威儀罷了。


所謂長耳朵官帽,官方名稱應該叫展腳幞頭,或稱直腳幞頭。幞頭是一種包裹頭部的紗羅軟巾。因幞頭所用紗羅通常為青黑色,俗稱“烏紗”。因為紗羅較軟,所以在其中加以木質內襯,在於其上裹上紗羅,在腦後紮成兩腳。幞頭相傳起源於北周,興盛於隋唐。不過最初幞頭後兩腳多是自然下垂,之後為了威儀開始用銅鐵絲將兩腳撐起,形成不同的幞頭樣式。


(唐朝幞頭)

唐朝幞頭兩腳多是下垂的,到五代開始逐漸平直。到了宋朝,開始出現非常誇張的直腳幞頭。

(宋代蔣師益墓出土直腳幞頭)

泰州宋代蔣師益墓出土直腳幞頭,通長達120公分。雙腳平直,是非常典型的宋代幞頭。宋代幞頭腳為什麼那麼長,其實史書並沒有非常明確的解釋,於是就有了宋太祖為防止官員交頭接耳的傳說。

(宋高宗頭戴直腳幞頭)

實際上,邏輯不通。因為直腳幞頭並不只是官員戴,皇帝自己也戴。皇帝跟誰交頭接耳去?

再者,直腳幞頭兩腳雖然長,確實比肩寬,但也不至於上朝時候會跟邊上的人碰到吧,宋朝朝堂是要多擠才讓大臣們一個個都肩並肩地站?好看嗎?就不能把朝堂修的大一點嗎?況且,大臣上朝本來就是討論政務的,你不讓人說話?還是說說話的時候不讓人轉頭?一個大臣提出來一個問題,身後一個人反對,這個大臣連回頭看看是誰都不行,這還怎麼討論問題?

所以,說什麼宋太祖防大臣交頭接耳,純粹就是文人自己瞎猜真正的原因,沒有史書有明確記載,基本可以判定,就是威儀啊。展腳幞頭雙腳長,讓皇帝官員看起來威嚴大氣,有一種不可侵犯的感覺,僅此而已,沒什麼別的原因。


伊耆角木


確有這方面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