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歌迷眼中的beyond

我喜歡beyond 的算起來也有九年了,自從初一時我表哥給我聽了那首海闊天空,便一發不可收拾。當時還沒接觸過網絡,鎮上只有一家黑網吧,而且那家老闆和我爸認識,去上網怕捱揍,所以只有在我哥手機上聽黃家駒的歌。當時我還不知道黃家駒去世已經有十幾年了,表哥跟我說這歌手好像死了,當時我覺得有點懵,歌唱得這麼好聽怎麼就去世了?

剛開始幾年我肯定算是beyond 的腦殘粉,不許別人說家駒的不好,覺得他們就是世界四大樂隊之一。記得有次我阿姨說我為什麼一直聽死人的歌,當時氣得我拿著菜刀在菜板上亂砍發洩。而且那幾年我一直相信那條挺出名的謠言;黃家駒沒死。。。。

到了最近幾年,我也過了中二的年齡,也二十一歲了,不那麼容易衝動了。

有時看到黃家駒那幾首大眾最喜歡的歌曲下有挺多吹捧的評論和對罵,也只會一笑帶過。

偶爾知乎上還是會有些人拿黃家駒和周杰倫對比,有時我想說下自己的看法,但又怕一群人攻擊我是B鬥士,所以大多時候都選擇不發聲。

前幾天突然萌發出寫一篇關於 beyond 的文章,表達下我自己的看法,還有就是想讓部分人對beyond的看法不要那麼偏激,不要開始就否認他們。

所以,故事開始了。

1983年,21歲的黃家駒通過通利琴行老闆認識了葉世榮,發現對方都喜歡搖滾樂,便因此結交成為了朋友。

那時他們並非專門做音樂,只是當做愛好玩,平時都有自己的工作,有段時間黃家駒和葉世榮還在同一家保險公司做銷售,這樣也有更多時間玩音樂。

當時他們幾個音樂好友準備組樂隊一起去參加“山葉結他”音樂比賽(黃家駒.葉世榮.鄧偉謙. 李潮榮 第一代成員) 但幾人組隊參加比賽一定要有樂隊名字,他們四人商量考慮後,決定將樂隊叫做:beyond(超越)

多年後葉世榮解釋說,當初起這名字不是為了超越別人,而是超越自己。

beyond 憑藉兩首原創純音樂(大廈和腦部侵襲)獲得冠軍。這兩首歌曲也被收錄在1984年《香港》專輯中。

這場比賽創辦人評價說:一支新的樂隊起航了,beyond !

(腦部侵襲和大廈兩首作品接近十分鐘的純音樂,風格屬於英倫搖滾風格,在大廈中家駒演唱了一段英文歌詞,這兩首歌曲推薦各位去聽下)

在獲獎後他們還是照常工作,偶爾去演出一下,這樣持續了一段時間後,在1983年底,鄧偉謙和李榮潮相繼樂隊。同年黃家強和王歐文加入樂隊。

(其實黃家強加入樂隊並非黃家駒邀請,而是葉世榮和樂隊成員邀請進入。黃家強最開始學習的是吉他,他的第一把吉他是家駒賣給他的。家駒也教了家強彈貝斯)

1984年初,王歐文離隊,之後陳時安加入樂隊。 因為他們平時需要地方練歌,葉世榮就對家人撒謊稱自己要結婚,家人把自家的一套租房給了葉世榮當做婚房。

當然他當時並沒有結婚,而是拿來作為他們練歌玩音樂的地方,也就是後來著名的”二樓後座”

不過這層樓中還有其他租客,偶爾練歌時難免會打擾到其他人。一個租客阿伯經常和他們交涉,但通過多次友好協商都無果後。,阿伯叫了警察來處理。

警察看這幾個年輕人,帶有些無奈和可惜的對他們四人說;你們一個個人高馬大的,做點大事給別人看,不要常被別人投訴。

家駒聽完後,覺得是應該做些事,讓其他人知道,我們不是做著玩而已。從這時開始,家駒萌生了開第一場演唱會的想法。

1985年,他們開始準備,找銀行借了幾萬,四人自己去印刷派發傳單,租場地,賣票,邀請樂評人來觀看。

在演唱會開始前沒多久,陳時安退出了樂隊。

這樣就差了一個主音吉他手,葉世榮找到大專的朋友黃貫中來做主音吉他手,但黃貫中對吉他也不是太瞭解,也是家駒教會的黃貫中吉他,就這樣黃貫中加入了beyond

(當時黃貫中在幫他們做海報宣傳,還有一種說法是;黃貫中當時會電吉他,有次他一個人在彈吉他時被家駒看到了,所以家駒邀請他加入)

從此黃家駒.黃家強.黃貫中.葉世榮幾人成為大眾最熟悉的陣容

(在1986年到1988年劉志遠也在樂隊中,離隊原因據說是因為黃家強和他爭女朋友,為這件事家駒差點把家強踢出樂隊。劉志遠對外說是因為要留學所以離開,不過在離隊不久後就和黃忠賢組成樂隊浮世繪,在1988年的真的見證演唱會時回來幫唱過)

1985年7月20日:香港堅道明愛中心 Beyond1985永遠等待演唱會(Beyond自資)正式開始。

在演唱會之前他們已經有些原創歌曲,主要是英文搖滾歌曲和純音樂,也有粵語歌曲。而且也有演出經驗,並不擔心發揮失常。

(由於年代久遠,我沒找到完整版本的演唱會視頻或者音頻,只找到幾十秒的視頻,下面是他們第一場演唱會的曲目,部分因為由於未收錄在專輯中,可能我們永遠聽不到了)

可惜第一場演唱會並沒有讓大部分人接受他們的音樂,樂評人也沒來幾人。因為當時樂壇是以流行歌曲,情歌為主流,搖滾音樂一直是屬於邊緣歌曲。

他們還虧了幾千元,不過這場演唱會也為他們收穫了一群忠實歌迷。還有就是,他們認識了自己的第一個經紀人;陳建添

這人此後和他們產生了一些數不清的故事

1985年永遠等待演唱會宣傳海報,據說是由黃家駒設計,圖片中有天使、人類、地獄。

一個歌迷眼中的beyond
一個歌迷眼中的beyond

1985年演唱會曲目

01.飄忽的她.

02.飛越苦海.

03.永遠等待.

04.Drum & Guitar.Solo.

05.再見理想.

06.Long Live Rock? N' Roll.

07.BUILDING.

08.The other Door & Brian Attack

09.Long Way Without Friends.

10.舊日的足跡.

11.黃家駒.Solo.

12.午夜聚會.

13.Last Man Who Knows You & Myth.

14.Death Romantic & Dead Romance (Part I.II)

這場演唱會的部分歌曲已經找不到了,因為當年有部分歌曲未收錄在專輯中。

2019年4月25,3點20

時間到了1986年,這時他們在所謂的地下音樂圈中也稍微有了些名氣,所以準備自己出資發行專輯,為了這張專輯他們也是自己做了全部工作,從錄製歌到找商店宣傳都沒落下。

這張專輯是我很喜歡的作品《再見理想》當時他們玩音樂被家人朋友看做是不務正業,認為玩音樂沒有前途。這張專輯也是被別人理解的情況下孕育而生的,專輯中也展露出他們當時的感受。

這張專輯主打歌曲應該也是專輯同名的再見理想,歌中透露出無奈與唏噓,獨坐在街邊,陪伴自己的只有身後的影子。不過在最後一段歌詞中,還是表達了他們的態度。就算身邊人不認同,也要追尋自己的理想,一起高呼robk!

再見理想專輯中有很多種音樂風格,不止是搖滾樂,還有布魯斯音樂以及迷幻音樂等等。

再見理想專輯在香港樂壇的銷量算是失敗的,只賣出了幾千張,不過在地下樂隊中,能賣出幾千張也算是不錯的開頭了。

這張圖片是再見理想的封面圖,由黃貫中拍攝。

一個歌迷眼中的beyond

在專輯發行不久後,他們受邀請參加首屆亞太音樂節,在臺灣舉行演唱會。雖然這次演唱會大部分歌曲都是粵語和英文歌曲,不過反響依然很激烈,還被聽眾請求返場。

這次演唱會黃家駒為了感謝歌迷支持,臨時編詞演唱了國語版的永遠等待,舊日的足跡,金屬狂人。

後來這三首歌只有舊日的足跡國語版被收錄在國語專輯中。關於這場演唱會在網上都可以搜到,時長為五十分鐘左右。

另外,在1986年4月,他們在香港中環演藝會,舉行了剖釋聚會,也是由他們自己出錢舉辦的。這場演唱會被很多人誤認為是他們的第一場演唱會,其實並不是。

這場演唱會在網上可以找到,由當年現場歌迷錄製。

這段時間時,陳建添找到了他們四人,要和他們簽約。

據陳建添後來回憶說,當時看了這幾個年輕人的演出,內心有個聲音告訴自己,這幾個人以後一定會紅。

這時他們算是正式進入樂壇了,加入了環球唱片公司,不過也意味著他們要改變一些東西。

他們當時留著長髮,穿著都是比較廉價的衣服。因為他們幾人都是在屋村長大,經濟情況和生活環境都不算好,有次電視臺採訪,直接被主持人稱為長毛怪。

1987年,他們發行了真正意義上的首張商業大碟 亞拉伯跳舞女郎,因為這次有經紀公司的幫助,宣傳和製作都更精緻一些。

這時候Beyond還在探索如何確立自己的風格,如何讓大眾認可,這張專輯中你會感覺到一股濃烈的中東氛圍。

主打歌曲東方寶藏開頭歌詞是;

身邊的破紙上

記載東方的寶藏

在落日下覓我路

四處崎嶇使我倦

偶聽到聲音似魔鬼的叫嚎

彷彿一人置身於沙漠中,不知道該往哪兒走,四處傳來風沙聲就像魔鬼一樣吼叫。

你聽這張專輯時,能明顯感覺到,不管是樂器還是錄音環境都有很大提升,想必經紀公司對他們也抱有很大希望。

這張專輯中我對以下幾首歌曲都挺喜歡:東方寶藏,過去與今天,無聲的告別,追憶,隨意飄蕩,孤單一吻,亞拉伯跳舞女郎。

這張專輯賣到了兩萬張,雖然和金唱片還相差五千張,不過也算是不錯的成績。但在評價上可不太友好,原因可能還是因為他們的音樂類型不符合主流音樂,雖然是精品,但大眾不喜歡這類音樂。還有就是這張專輯他們的封面照讓大家接受不了,顯得有點怪異,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有些雷人。

一個歌迷眼中的beyond

不過在同年下旬,他們在香港高山劇場舉行了亞拉伯跳舞女郎演唱會,這場演唱會來了幾千名聽眾,對於一個只發行了一張商業大碟的樂隊來說,算是不小的成功。

先寫到這裡吧,如果有哪些地方沒寫對,希望觀眾大佬們指出,後面會繼續更新。

天駒數碼評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