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冠張戴,何為劉備怒鞭督郵,羅貫中卻非要說是張飛乾的呢?

讀過史書的人都知道,怒鞭督郵的事情是劉備乾的。當時是這個樣子,督郵以公事到縣,先主求謁,不通,直入縛督郵,杖二百,解綬系其頸著馬枊,五葬反。棄官亡命。那麼,為什麼羅貫中要把劉備的事情,安在張飛的頭上呢?

劉冠張戴,何為劉備怒鞭督郵,羅貫中卻非要說是張飛乾的呢?

因為羅貫中這麼寫,一定有他的用意,小編推測可能出於這幾點原因。

劉冠張戴,何為劉備怒鞭督郵,羅貫中卻非要說是張飛乾的呢?

第一,為了表現劉備的仁義。如果根據事情事實來寫,那麼劉備可以說是非常生猛了,但是羅先生可能覺得,一向仁慈的劉備怎麼可以做這樣的事情呢?兩百下,這不直接把人打殘了嗎?所以他就改成了劉備受督郵欺負,張飛替大哥出頭,而且張飛雖然是痛打督郵,但是要注意,他拿的是柳條,而且只是打督郵的腿部。這是不是就變得和諧很多了呢?

劉冠張戴,何為劉備怒鞭督郵,羅貫中卻非要說是張飛乾的呢?

第二,為了突出張飛和關羽的性格。之所以是張飛怒打督郵,而不是關羽,就是因為在羅先生的心中,兩人的性格已經固定了,張飛喝了點酒,便什麼都不顧的把督郵打了一頓,完全不計較後果。而關羽在事情發生後,則是及時的提醒劉備不如殺了督郵,棄官歸鄉,別圖遠大之計。這樣子即出了惡氣,有擺脫了不上不下的尷尬局面,可見關羽的智慧。而且羅先生再一次給了劉備表現的機會。劉備仁慈的饒過了督郵。

劉冠張戴,何為劉備怒鞭督郵,羅貫中卻非要說是張飛乾的呢?

第三,考慮劉備的身份。雖然目前劉備還是個小官,但也是關張二人的大哥。誰看見過大哥需要親自動手的啊,所以羅先生便安排了張飛替劉備出了手。

劉冠張戴,何為劉備怒鞭督郵,羅貫中卻非要說是張飛乾的呢?

雖然這麼寫對於人物刻畫,和情節帶動來說,真的非常優秀。但是也恰恰是因為太成功了, 反而把一個有血有肉,靠著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打下江山的英雄劉備,寫成了一個靠哭才得到江山的仁義君子。不知道如果劉備知道這個事情,會該如何做想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