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探花,為何比中狀元還高興呢?原來有一不成文“規定”?

Sweet-Maiden


首先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你回到古代,是一個普通人,那麼什麼途徑可以讓你最快成為一個人上人?排除你是一個歷史學家可以給皇上或者其他顯貴算命這種開掛的因素,最正常的途徑應該就是考試,也就是科舉。



自隋唐確立並完善這套制度起,它令讀書人瘋狂了幾百年。對於那個時候的讀書人來說,這個一年一次的考試,比我們今天的高考更重要。一旦考中成為進士,接下來面臨就不是前途而是仕途了。

直接成為公務員之後做官,吃國家的飯。這對一些出身貧寒的人來說,是改變命運最便捷的一條途徑。因此,每年都有大量讀書人參加考試,但也正是因為誘惑太大,加上這些考生中也不缺有才華之人,因此每年落榜的人也不在少數。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關於科舉的,大家都知道,狀元就是在考試中的第一名,探花是第三名。

但是為什麼有時候得探花的人比第一名還高興呢? 探花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這個稱呼背後有什麼故事?

科舉這一制度始於隋煬帝時期,目的就是用較為客觀的方式全面選拔人才。經過幾十年的完善,最終形成了以明經和進士兩科為主的結構。在唐高宗時期以後,這兩科的地位被再次提升,尤其是進士科。

相比而言,進士除詩賦外,更看重考生的政治眼光。經常會拿一些實事來問考生的看法,因此這一科也更難考。而考中之後,眾進士中成績最好的那一位叫狀頭,也就是狀元。

剩下的那些進士是要給他舉辦宴會的,並且還要從這些人中挑選兩個為他採摘一些花瓣,佈置宴會。這兩人就被稱為探花使。這便是這個名字最早的來源。

之後隨著時間演變,在北宋晚期固定成為第三名的意思。


探花和狀元比,有什麼差異?皇上更青睞哪一個?

這兩個稱呼,都是在殿試中產生的。殿試,是科舉中的最後一道程序,面臨的主考官就是皇上。順利經過這一道程序的人,就是一名進士了。在這道程序中要排名,排名第一位的就是狀元,第二位是榜眼,第三位是探花。在清朝時,只要能進到殿試這道程序中的人,基本上就已經穩了。

因為清朝時不會再像別的時候那樣淘汰考生,只要能進這道程序出來就是個進士。在能力和才華上,狀元自然更勝探花,這就像我們平時比賽中的金牌和銅牌一樣,有技術上的差距。而在皇上面前,一般情況下皇上都是更為看重那個能力更強的。

但什麼事情都會有個例外,有時候皇上也會不管排名,更看重眼緣。誰被君主看著順眼可能就會更被器重。這看起來像是個玩笑,實則不然。能到殿試這一關的,在能力上有差距,但也不會太大。


因此關鍵就是應變能力,誰能在大殿上沉住氣穩下神,誰就最有可能走到最後。

為什麼有時候得探花會比得狀元還開心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和上面提到過的探花使有關。要想擔當這個角色,那也不能是一般人。因此這個角色除了要在進士中選之外,還有兩個重要的條件,一個是年輕,一個是俊美。在殿試的第一名選出之後,和這個人一起中榜的同學要一起給他舉辦一個宴會,還要選兩個年齡小形象佳的去周圍的各大名園中採摘一些花瓣,烘托氣氛。


這個措施看起來是為烘托狀元,但對探花來說,那就另有意味。因為能擔任這個責任,說明得到了兩個認可。首先是中進士,是能力上的認可,其次是年輕英俊,是外表上的認可。換句話說,能擔當探花郎,那你一定就是既有才華又年輕的美男,還是官方承認。擁有這種榮譽,不開心才怪吧?


策神歷史


放榜的日子到了,大家圍在榜單前觀看,甲是狀元(第一名),乙是榜眼(第二名),丙是探花(第三名),眾位學子在慨嘆完自己的成績後,紛紛向丙投去了羨慕嫉妒恨的目光,這其中還包括甲和乙,而丙則掩飾不住心中的喜悅,大笑不止。

想想這個畫面都很詭異,狀元才是“一舉成名天下知”的那一個,是當之無愧的科舉考試第一名, 而探花排在了第三位。當然,狀元、榜眼和探花作為三鼎甲,是科舉考試中最春風得意的人,但要說得了探花覺得比得了狀元還高興,這簡直就是在侮辱大家的智商。

在一個班級裡,考了第三名的人真的會比考了第一名的人還高興嗎?除非第一名那個一直是第一名,已經是習慣了,而第三名曾經在十名開外,所以得了第三名非常的高興,但是科舉考試中了進士後,誰還會考第二次?只有落榜了才會選擇重新走進科場。

雖然歷代狀元中能在官場上如魚得水的並不多,但僅就剛剛放榜的那些日子來說,狀元無疑是最耀眼的存在。而且科舉考試在開始的時候,只有狀元這一特殊的存在,而第二名、第三名並沒有特別的名稱,到了明朝,甚至可以追溯到北宋末期,榜眼和探花才被拿來形容第二、三名,而且前三名成為三鼎甲,是萬千考生的人生理想。

所以中探花比中狀元還高興毫無道理。那麼問的為什麼會是中探花比中狀元高興,而沒有提榜眼呢?這恐怕和探花的前身有關,實際上,在最開始,探花並不是用來特指科舉考試第三名的,而是專指一個被選上就會臉上有光的特使,即探花使,顧名思義,即探花的使者。

探花使出現於唐朝,幾乎是和科舉考試同時出現的。唐朝時期的科舉考試,第一名就是狀元,然後下面就是排著名次的進士,科舉考試放榜之後,為了慶祝大家金榜起名,會在杏園舉行探花宴,在這個宴會上,狀元無疑是最耀眼的那一個。還專門有一個環節是迎接狀元的出現,這裡就要用到探花郎,探花郎需要從這些進士中選擇,選擇的標準就是年輕和英俊,名額是兩個。這兩個探花郎就負責在京城各大名園中摘取名花,然後用鮮花迎出本次科舉考試的狀元,接著宴會正式開始。

因此我們看這個探花使,就是進士中最年輕英俊的兩個負責採摘名花以迎接狀元的使者,金榜題名本就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又在探花宴上被選為探花郎,當然是喜上加喜的一件事,畢竟探花使的選擇標準,實際上往深了說就是學識和姿容,年紀輕輕就金榜題名說明學識過人,英俊也就是姿容俊美,這不就是夢中的男神嗎?

學識過人,姿容俊美,這樣的探花使確實在探花宴上大出風頭,從這個角度來說,探花使值得高興,甚至高興勁超過了狀元,這也是有可能的,畢竟後期的官場,靠的是個人的修行,誰笑到最後還不一定。

探花使一直到北宋時期還存在,但到了北宋末期,探花已經褪去了本來的意思,而逐漸開始用來特指科舉考試的第三名,到了明朝時期,這種制度就已經被真正確立下來了,即狀元、榜眼和探花用來特指科舉考試的前三名,即三鼎甲。

既然探花已經不是原來的探花使,那麼也就失去了原來的意思,專門指考試的第三名,具體與容貌有沒有關係,端看皇帝的喜好了。殿試的時候雖然考的是考生的知識,但是皇帝也有自己看著順眼和不順眼的人,因此也不能說全然和容貌沒有一點關係。

總而言之,金榜題名後一旦被選為探花使則面上有光心裡高興,但是這個探花使和後來的探花沒有多大關係,中了探花也不會比中了狀元高興。


蕭曉四姑娘


古代科舉考試三甲,狀元,榜眼,探花,能中其中一個都是人中龍鳳,原以為人人都想做狀元郎,沒想到中了探花比中狀元還要令人高興,這是什麼原因呢?

“探花”這個稱呼最早出現在唐朝,但是當時和殿試第三名沒有什麼關係。 因為當時新科進士是在春季的時侯放榜,這時正是京城杏花盛開的季節,因此中舉的進士們為了慶祝自己中第,便大家共同籌錢舉行遊園會,也稱為“杏花宴”,這時要挑選兩個年少英俊的使者作為“探花使”,為狀元獻上鮮花,這兩個人便被稱為“探花郞”,因為探花最初指的是進士中年少英俊的人。


唐朝時及第的第一名稱狀元,第二第三名都可以稱榜眼,意為狀元為第一,第二第三在狀元的左右,好像狀元的兩個眼睛一樣。

到了北宋,科舉制度日漸完善,宋太祖正式建立殿試製度,確定了三級考試製度,禮部試和殿試,前三名由皇帝在殿試中確定。探花這一稱呼是在北宋晚期確定下來,指的是第三人,援自於宋徽宗對“探花”的提及,當時還有一個故事。

江西豐城有個叫黃彥正的,他有兄弟六個人,其中有三兄弟同時中了進士,宋徽宗對他們大加讚賞,還曾賜詩一首:“黃河曾見幾番清,未見人間有此榮。千里朱旗迎五馬,一門黃榜佔三名。魁星昨夜朝金闕,皂蓋今朝擁玉京。勝似狀元和榜眼,探花皆是弟和兄。”正是因為宋徽宗在詩中提及了探花一詞,因此後來探花便專指中榜第三名了。


探花雖指第三名,但並不比狀元、榜眼差,因為前三甲是由皇帝來認定,全憑皇帝的喜好,狀元、榜眼、探花俗稱三甲,也叫三鼎甲,就像鼎的三個腳一樣,都是天子門生,是天下讀書人夢寐以求的,所以能中得前三甲的人都是人中龍鳳了。

為什麼探花比狀元還要吃香,中了探花的人怎麼會那麼高興呢。原來中探花的人不旦要文采好,還要顏值高,狀元一般是附馬的人選,而探花則是各大皇親國戚爭相爭奪的對象。附馬也不是那麼好當的,每天回家還要對著自己的老婆做輯行禮,估計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清朝康熙皇帝年少時也曾偷偷參加過科舉考試,他想看看自己的文采在全國所有讀書人中能排第幾名,後來中了探花,雖說沒有中狀元,但也還是很興奮,說明探花不是誰都能當的。(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


瀚海說史


考了第三名會比第一名更高興?說出來大家信嗎?反正我不信!



網上有一種傳聞,說探花的得主必須是五官端正、相貌俊美之人,大致的意思就是探花是這一批學子中公認最帥的哥們。但實際上這個說法毫無根據,可以說這個說法本身就是一個人雲亦云的謠言。

另外,所謂“不成文的規定”確實有。如果要想當狀元,需要在才學之外滿足兩個條件,第一、長得帥氣,第二、名字好聽。當然,如果運氣或者名聲不好,也有可能從狀元變成榜眼或探花,甚至更低。



狀元長相必須帥氣

明朝初年,朱元璋平定天下後,在洪武四年開啟了大明的第一次科考。最後通過會試的舉子共有120名。當然通過會試的120名士子只能稱為貢士,他們還需要參加皇帝主持的殿試,由皇帝在大殿之上親自為他們排定名次。

殿試之前,實際上各部官員以及皇帝都已經閱覽了他們試卷,並且給他們排好了名次,所以殿試的當日只是由皇帝象徵性的宣佈排名。



當時擬定好的狀元為山西人郭翀。可是到了殿試的這一天,郭翀和一眾貢士上殿後,朱元璋發現郭翀長得比較醜,當即表現的非常不高興,所以取消了郭翀的狀元資格。

為了讓明朝的狀元氣宇軒昂,朱元璋不顧他們的文采水平,從這120人中挑選了最帥的一個人為狀元。就這樣,本來擬定的第24名吳伯宗一躍成為第一名,而郭翀也被迫降級為了榜眼。


當然,這種情況並不是個例。明建文帝時期,朱允炆也以帥氣的胡廣取代了最初擬好,但長相醜陋的狀元王艮。後來到了明英宗朱祁鎮時,朱祁鎮聽說擬定的狀元張和眼睛有毛病,所以直接降為了傳臚,即二甲第一名。

以此可見,狀元不僅是才學的象徵,更是帥氣的代表。



狀元必須名字好聽

明永樂二十三年[公元1424年],朱棣上殿給各位貢士排名次。最初擬定的狀元為孫曰恭,但朱棣越看“孫曰恭”三個字越不順眼。他認為“曰恭”兩個字連起來像“暴”,一來這個名字不好聽,二來他希望當官的人要用仁政去對待百姓,所以大手一揮將孫曰恭從一甲去掉。

去掉了孫曰恭後,朱棣開始從其他的試卷中挑選名字好聽的人,最終找到了一名叫做邢寬的人。朱棣認為“邢寬”有為政克己寬仁之意,所以說“孫暴不如刑寬”,將邢寬定為了狀元。

無獨有偶,明朝嘉靖時期,有一名叫做吳情的才子發奮用功後奪取了狀元,而且還經過了殿試。可是等到太監念皇榜的時候,太監高聲喊出吳情,嘉靖皇帝隨口說了句“天下豈有“吳[無]情”狀元,於是將吳情貶為探花,提榜眼為狀元。



狀元必須運氣好

宋朝紹興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秦檜的孫子秦壎參加了科舉考試,最初的“鎖廳試”測試時,陸游奪得第一,而秦壎奪得了第二。

鎖廳試結束後,士子們會參加禮部組織的省試。省試時,由於秦檜的關係,陸游被暗箱操作下了榜,秦壎奪得了第一。

最後一關是殿試,按照常理來說,皇帝會遵循省試的排名,將省試的第一名欽點為狀元。但當時的趙構已經厭惡秦檜,準備在秦檜死後打壓他,所以秦壎的運氣不太好,趙構親自改名次,將秦壎的狀元變成了探花,而將不起眼的張孝祥被欽點為了狀元。



從以上的事例中可以看出,狀元不僅代表著才學,他還代表著英俊的長相,寓意深刻的名字,以及一定的運氣。所以中狀元遠比中探花高興的多。

最後說一下,所謂英俊的探花指的是唐朝的“探花使[郎]”。唐朝時期,凡是中進士的人都會參加皇帝為其舉行的探花宴,在此期間,皇帝會從所有進士中挑選兩名年輕而且長相俊美的人,需要注意的是並不專門指第三名。

這兩名帥哥負責在瓊林苑採摘鮮花,然後賦詩一首迎接狀元郎。但此時的探花使也不可能比狀元更具吸引力,所以人們更願意中探花只是人云亦云的謠言。


我是越關


在我們中國古代,有一種被外國人羨慕嫉妒恨的選官制度,那就是著名的科舉制度,科舉制度之下,不管你是否是富二代還是官二代抑或是窮八代,只要你參與並且得到足夠的成績,那就會直接走上人生巔峰,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科舉的最後一關是殿試,舉人們通過了殿試才算徹底完成“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目標,其實如果你已經是舉人了,就已經具備做官的基本資格了,但需要進行等待,等到什麼時候?等到兒女雙全,等到子孫滿堂?這都是有可能的,那如何才能避免等這麼久呢,最簡單最有效的便是繼續考試。

參加這最後一場殿試,如果你通過了,那你的家族將會感到無比光榮,因為只要你通過了殿試,之後的路途將會變得坦蕩——你就是進士及第,起步便是可以出任縣令的存在,想想看吧,那可是一縣之長,而不過是你的起點,而如果運氣好,以後混箇中央部長級別的尚書也不是不可能的。

剛剛只是通過就已經有這麼多好處了,如果名次再靠前一點呢?那就更了不得了,殿試之後,會有皇榜,有一甲二甲和三甲,這三個一共是三百人,但分佈很不均勻,三甲人數大約是一百多,有些時候可以達到兩百人,二甲大約是一百多人,而一甲就厲害了,只有三個人呢:狀元,榜眼和探花,我們來詳細述說一下,這個一甲,所謂一甲三個人那就是全國前三名。

中了狀元的就是全國第一了,這個全國第一是皇帝認可、百官也都認可的,而且各方面都要優秀,不能有明顯的缺陷,比如說名字取得不好,這當然也算缺陷。要得到幾乎所有人的喜歡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狀元必須得到幾乎所有人的喜歡,由此可見做狀元是多麼困難。

不過既然做狀元如此困難,回報豐盛嗎?當然是非常豐盛的,狀元一旦及第,遠在家鄉的父母官便會得到一份天大的政績、家族門口會修築相應的牌坊來紀念、自己家會得到一塊御賜的匾額,這個是榮譽,看著可能比較虛,那我們來看看實實在在的,狀元及第之後下一步將會得到進入翰林院的機會——明清朝代稱之為“庶吉士”,在翰林院進修一段時間後的狀元之後起步便是從五品的員外郎,之後便是主事,運氣好的,能在短時間成為相應的尚書,在打熬些許年頭,出將入相不是夢。

如果是榜眼,那說明你和狀元差距不大,取得了全國第二的好成績,你沒能成為狀元可能是因為你哪方面不如人家,這也沒什麼好說的,技不如人嘛——哪怕你是因為名字取得不夠好,到底也是個缺陷嘛。

做了榜眼,待遇也足夠好,榮譽與狀元類似,那我們來看看實實在在的,榜眼及第之後下一步一般也會得到進入翰林院的機會——明清朝代稱之為“庶吉士”,在翰林院進修一段時間後的榜眼之後起步便是從五品的員外郎,之後便是主事,運氣好的,能在短時間成為相應的尚書,在打熬些許年頭,出將入相也不是夢。

值得說道說道倒是這個全國第三名,為什麼呢,因為很多百姓真的不太關注狀元之後的那個榜眼,但卻非常關注榜眼之後的探花,因為這個探花在評點的時刻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標準——長得帥。

他成績可能確實比不上狀元和探花,但容貌一定是最棒的,所以在古代,因為這種不成文的規定,有許多舉子考中探花比中狀元還要興奮,畢竟,這是來自朝廷的官方帥哥認證啊。


無筆史官


又是人云亦云,就是隨意想一下也不會相信中探花比中狀元高興的論斷啊。網絡上又傳言說什麼探花一定要長得英俊的,所以中探花比中狀元還高興。這從哪聽來的理論。


獨眼的探花郎

我們舉一個例子,清朝乾隆年間有一個探花名叫劉鳳誥,就長得非常很不好看,而且還是一個眼不好使。由於他的文章寫的很好,前十名的試卷被呈遞給皇帝御覽的時候,乾隆皇帝對他很感興趣。於是,在殿試的時候,乾隆特別留意了一下他。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乾隆心說這人長這麼磕磣,這要說天子門生,這不是有損自己形象。但是又不好直接開口去掉他,因為殿試一般黜落的人很少,更何況還是最好的十份卷子之一,皇帝也不便做的那麼明顯啊。

於是乾隆便主動刁難他,對他說要測試一下他的才能,如果不好就黜落了他。乾隆出了一個對子開諷刺他獨眼:“獨眼不登龍虎榜”,劉鳳誥當即便對出:“半月依舊照乾坤”。顯得不卑不亢,乾隆也非常開心,很喜歡他的聰敏。


於是又出了一個上聯:“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斗,誰是摘星漢?”劉鳳誥當即便說道:“秋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他的會試排名第三,可不就是探花郎嗎?乾隆非常讚賞他的才能,於是便說道:“那就應允你為探花郎了”。

我們姑且不討論這個故事是否真實,只是劉鳳誥確實是長得磕磣,而且也是探花郎,最後官至太子太保。可以說已經位極人臣了。所以那個只有形象好的才能被選為探花郎的傳言並不真實。

從狀元變為探花的孫恭

永樂二十二年,會試中一甲頭名為孫恭。本來朱棣想批狀元孫曰恭,但是古代字是從上往下寫的。曰恭合起來是一個“暴”字,朱棣心下不喜,又看到下面有人叫邢寬,覺得這個名字好,便寫了一句:“孫恭不如邢寬”。於是孫恭就成了探花,邢寬成了狀元。因為名字,狀元沒了,還惹上了皇帝。你覺得孫恭會開心嗎?


所以中探花比中狀元開心,完全是無稽之談。

探花的由來

唐朝的時候,在進士及第之後會舉行一個探花宴。同科的進士會選出兩個最年輕英俊的進士跨馬遊遍長安,尋找開的最好的花采摘回來,用於迎接頭名狀元。對於這種事情,孟郊在他的一首詩《登科後》有描寫:“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在北宋早期,只有狀元和榜眼,第二和第三名都是榜眼。在《稱謂錄》中有提到:“古者原以第二、三兩名為一榜眉目;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皆為榜眼。”。在放榜的時候,狀元在最上面,可以看做額頭。而額頭下面就是眉目,凡是眉目肯定就有兩個,所以最早的時候是兩個榜眼。

後來有一家三兄弟同中進士,宋徽宗寫了一首詩,其中有一句:“勝似狀元和榜眼,探花皆是弟和兄”。單看這一句話,好像是探花是狀元和榜眼的兄弟,所以後來逐漸用探花指代第三名。


漁耕樵讀


說到探花,大家是不是想知道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探花是誰?想必大家最熟悉可能是《小李飛刀》中的李探花(李尋歡),那麼古代人中了探花為何比中狀元還要高興呢?


探花的起源:

探花二字起源於唐朝,但是初期的探花並非我們所說的殿試第三名,相反的是,探花與科舉殿試反而無關,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最初的探花指的是參加科舉考試的人當中年齡最小的人,且長的最帥的男子,要手捧鮮花,迎接科舉考試的狀元郎,因此而給到的稱號,並非科舉考試的第三名。

真正意義上的狀元、榜眼、探花指的是科舉制度殿試時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根據清朝人士趙翼一書《陔餘叢考》中推測,大概從明朝以後開始最終實行的。

說道探花我突然想到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探花的名字-商衍鎏

商衍鎏,字藻亭,人稱康樂老人,1904年參加了清朝的最後一次科舉考中,中殿試第三名,但是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長。

1963年8月28日,在廣州病逝,享年88歲。

著名代表作:《清代科舉考試實錄》和《太平天國科舉考試記略》。

商衍鎏老先生的字跡

探花不成文的“規定”到底是什麼呢?

想必看過《小李飛刀》電視劇的人應該猜到了一二,自唐朝起,探花本為戲說,但是後期確實也延續了這個“習俗”,凡是中探花的人不僅學識淵博,而且還要長的好看,就是我們現代話說的帥氣逼人,顏值高,用一句不太惹男人眼的話來說就是“上得廳堂,入得廚房”。

告訴大家一個別人不知道的秘密,一般探花的老婆顏值都高於狀元和榜眼的老婆,因為狀元的老婆一般都是皇家指定的,而中探花的人家中提親的媒婆都要排隊擠入了。

我是歷史中簡堂追溯傳奇,一家汽車公司的失效分析師,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吐槽。

有關汽車,日語,英語,自考等方面的知識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謝您的閱讀。


歷史中簡堂追溯傳奇


"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中狀元,著紅袍,帽插宮花好新鮮!我也曾赴過瓊林宴,我也曾打馬御街前,人人誇我潘安貌,…"


這段《女附馬》的經典唱段,眾人耳熟能詳,也從側面看出新榜狀元郎的開心和風光,春風得意馬蹄急,一日看見長安花。

金榜題名的驚喜,從來為世人所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名落孫山的學子太多,所謂得了第三名探花比拔得頭籌的第一名狀元還高興,實在有所不通。

難道說成為才冠天下的狀元公,比不過被稱為帥傾天下的探花郎?

歷來各種才子佳人的小說戲曲中,窮秀才高中狀元,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比比皆是,榜眼探花倒少有提及。

《西廂記》、《牆頭馬上》、《女附馬》、《金錢記》等,無不是男主窮秀才,一朝高中狀元,拿第一名才能抱得美人歸。

《紅樓夢》中林妹妹的父親林如海倒是探花出身,官至蘭臺寺大夫。他與傳說中的考生中的帥哥,也無多大聯繫,總覺得黛玉纖弱柔美之姿從母賈敏才是。

常言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科舉考試能拔得頭籌,前三甲已是天大的幸事,范進中個舉人都高興壞了。



作為皇帝的東床駙馬郎首選狀元,餘下探花榜眼不過兩名,顯然前途大好的青年才俊,易被各大權貴相中,爭做佳婿不二人選。

也許相比之下,公主金枝玉葉不好侍候,有君臣身份之別。古代大男子主義的男生們,小兩口若拌嘴,怕皇帝皇后的老丈人老丈母不高興,要了自己小命,還是敬而遠之,求其次作探花郎吧!也未可知。都說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哪有怕當駙馬不願當狀元郎的呢!


據說溫庭筠就因長得醜,多次進京應試考官面試不過給刷下來了,所以忿忿不平,以公開作弊洩憤更與功名無緣了。

看來"人醜就要多讀書”,這句話也有失靈的時候,誰叫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是人家美才女魚玄機,偏偏就傾心於貌似鍾馗的溫飛卿,也代表了古代才女們重才不重貌的擇偶觀。淺薄的人才看臉,為何對才女來說,卻無端有個前題:一定要長得好看呢?


元元的天下


古代科舉考試中,前三名為狀元、榜眼、探花,大凡能上這三個位置,無不是人中龍鳳。

有人說,中了探花的人,比中了狀元的人還高興,這是真的嗎?很客觀地說,假的,這是斷章取義,這是混淆概念。

下面我們就展開聊一聊這個事。

此“探花”非“彼探花”

早期的“探花”並不是我們後來所說的“探花”(第三名),早期“探花”的起源在唐朝。

當時的殿試還是一年一考,在所有考生中,錄取一定數量的進士。能成為進士,不管名次如何,都是讓人非常高興的,如果中了狀元,那真是祖墳冒了青煙了,滿朝文武都會側目相看。

在發了榜後,有一個重要的儀式,那就是舉行慶典,舉辦地點大多在“杏花園”,慶典名稱為“探花宴”。

舉行探花宴前,要從同榜進士中選擇兩位“容貌英俊”的青年作為“探花使”,又稱“探花郎”。這兩人是做什麼的呢?主要是在園中採摘鮮花,然後拿著鮮花,迎接狀元地到來,而且在當天,探花郎要拿花賦詩。

如果說,狀元郎看的是卓越的才華,那麼兩位“探花郎”不僅要看才華,最重要的是要“英俊年少”,誰如果被選為“探花郎|,不僅是對才華的肯定,更是對相貌的肯定,一句話,此時的探花郎成績要好,容貌要俏。

因此,當某進士被選為“探花郎”時非常高興,因為得到了雙重的肯定。此時的探花,找個老婆變得非常容易,因為有才有貌。

“才貌雙全”成為了那個時代“探花郎”的選擇標準,也成了不成文的規定。但這個標準與是否“前三名”關係不大,只要是進士就好。

在唐之後,進入了黑暗混亂的五代十國,這個“探花郎”慢慢就沒有了,關鍵是國家分裂,科舉不能統一和持續,杏園也難找了。

明朝之後,探花有專指

進入宋朝後,雖然沒有在安排“探花宴”,也沒有在選“探花郎”,但是這個名稱時不時還在出現,指的就是那種有貌有才的進士。

在明朝建立後(也有說是在南宋後),“探花”的名稱完全不再是那個所謂的“採花獻詩”的“探花郎”,而是成為了科舉考試中“第三名”的專用詞,並且普及到了全國,至於長得帥不帥已經不是硬指標了。

我們看古龍小說《多情劍客無情劍》時,裡面的小李飛刀李尋歡,出生於書香門第,有所謂的“一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的顯赫家世。

其實,在宋朝年間真有“一門八進士,爺孫三探花”的家庭,當然,在這個階段,“第三名”和“探花”這個名稱,還沒有完全重合,但我們還是有必要繼續介紹這個出眾的家族。

這個家族就是李昭遘家族,從李昭遘的曾祖開始,先後出了五個進士,分別是李超(李昭遘曾祖)、李昉(李昭遘的祖父)、李沼(李昉的伯父)、李崧(李昉的叔叔)、李宗諤(李昉的兒子,李昭遘的父親)。

而到了李昭遘,則更是厲害,直接中了“第三名”,也就是後來所謂的“探花”了;但神奇在繼續,李昭遘的兒子李杲卿十八歲時,也中了“第三名”;不過這事還沒完,李杲卿的兒子李士廉

在十八歲時也中了“第三名”,這是歷史上真實的“一門八進士,爺孫三探花”的真實案例。

有沒有比這更牛的?也有,那是在唐朝,出了“一門五狀元,父子三狀元”。這怎麼回事呢?唐朝晚期,兄弟兩人歸仁紹、歸仁澤先後中了狀元;哥哥歸仁紹的兒子歸佾、歸系後來也中了狀元;弟弟歸仁澤的兒子歸黯也沒有居於人後,也中了狀元。這是高手,沒法複製。

回頭再說探花,從第三名和“探花”重合後,出現了上百位探花,其中,在清朝,蘇兆登、蘇敬衡父子分別在嘉慶、道光年間成為了探花,成為了一段佳話。

中國最後一任探花是商衍鎏,是在1904年中的探花,後來當了江蘇文史研究館館長、廣東文史研究館副館長等職位。當時的狀元是劉春霖,榜眼是朱汝珍。

1904年後,再無探花,更無狀元和榜眼。

古代中了“探花”(第三名)之人非常開心,沒有理由不開心。

但若要說“探花”比狀元還開心,那只有在唐朝,進士被選為“探花郎”之時,因為不僅對於才華有了認可,對其容貌也有了巨大認可,這雙重的肯定,讓當事人比“狀元”還開心。


參考資料:《太府少卿福建運判直寶謨閣李公墓誌銘》、《宋史》。


藍風破曉


誠邀,如題。為何探花比狀元更受考生青睞,原因其實很簡單。



狀元,榜眼和探花

古代實行科舉考試,讀書人通過學習儒學思想,再經過科舉考試和皇帝的認可便可成為進士,進士最高的級別,便是第一的狀元,第二的榜眼,第三的探花。

但是探花並不一定比狀元差

狀元只有一個,探花也是。其實古代的狀元很大程度上與皇帝的好惡有關,比如明成祖朱棣就因為不喜歡狀元的名字而改封榜眼為第一的行為,所以皇帝本人包括吏部官員對於這三個人的任職待遇基本都是平等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探花不比狀元差。



至於網上所傳探花需要人英俊的說法,其實有點牽強附會了。

牽強附會,附會的就是《唐才子傳校注》及〔宋〕王邁《癯軒集》中關於進士中選帥哥為“探花使”,沿街探花郎的傳統之記載有關。其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至於皇帝是否會看中探花郎的顏值嘛,這就不好說了,估計只有皇帝自己知道。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