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探花,为何比中状元还高兴呢?原来有一不成文“规定”?

Sweet-Maiden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回到古代,是一个普通人,那么什么途径可以让你最快成为一个人上人?排除你是一个历史学家可以给皇上或者其他显贵算命这种开挂的因素,最正常的途径应该就是考试,也就是科举。



自隋唐确立并完善这套制度起,它令读书人疯狂了几百年。对于那个时候的读书人来说,这个一年一次的考试,比我们今天的高考更重要。一旦考中成为进士,接下来面临就不是前途而是仕途了。

直接成为公务员之后做官,吃国家的饭。这对一些出身贫寒的人来说,是改变命运最便捷的一条途径。因此,每年都有大量读书人参加考试,但也正是因为诱惑太大,加上这些考生中也不缺有才华之人,因此每年落榜的人也不在少数。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关于科举的,大家都知道,状元就是在考试中的第一名,探花是第三名。

但是为什么有时候得探花的人比第一名还高兴呢? 探花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这个称呼背后有什么故事?

科举这一制度始于隋炀帝时期,目的就是用较为客观的方式全面选拔人才。经过几十年的完善,最终形成了以明经和进士两科为主的结构。在唐高宗时期以后,这两科的地位被再次提升,尤其是进士科。

相比而言,进士除诗赋外,更看重考生的政治眼光。经常会拿一些实事来问考生的看法,因此这一科也更难考。而考中之后,众进士中成绩最好的那一位叫状头,也就是状元。

剩下的那些进士是要给他举办宴会的,并且还要从这些人中挑选两个为他采摘一些花瓣,布置宴会。这两人就被称为探花使。这便是这个名字最早的来源。

之后随着时间演变,在北宋晚期固定成为第三名的意思。


探花和状元比,有什么差异?皇上更青睐哪一个?

这两个称呼,都是在殿试中产生的。殿试,是科举中的最后一道程序,面临的主考官就是皇上。顺利经过这一道程序的人,就是一名进士了。在这道程序中要排名,排名第一位的就是状元,第二位是榜眼,第三位是探花。在清朝时,只要能进到殿试这道程序中的人,基本上就已经稳了。

因为清朝时不会再像别的时候那样淘汰考生,只要能进这道程序出来就是个进士。在能力和才华上,状元自然更胜探花,这就像我们平时比赛中的金牌和铜牌一样,有技术上的差距。而在皇上面前,一般情况下皇上都是更为看重那个能力更强的。

但什么事情都会有个例外,有时候皇上也会不管排名,更看重眼缘。谁被君主看着顺眼可能就会更被器重。这看起来像是个玩笑,实则不然。能到殿试这一关的,在能力上有差距,但也不会太大。


因此关键就是应变能力,谁能在大殿上沉住气稳下神,谁就最有可能走到最后。

为什么有时候得探花会比得状元还开心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和上面提到过的探花使有关。要想担当这个角色,那也不能是一般人。因此这个角色除了要在进士中选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条件,一个是年轻,一个是俊美。在殿试的第一名选出之后,和这个人一起中榜的同学要一起给他举办一个宴会,还要选两个年龄小形象佳的去周围的各大名园中采摘一些花瓣,烘托气氛。


这个措施看起来是为烘托状元,但对探花来说,那就另有意味。因为能担任这个责任,说明得到了两个认可。首先是中进士,是能力上的认可,其次是年轻英俊,是外表上的认可。换句话说,能担当探花郎,那你一定就是既有才华又年轻的美男,还是官方承认。拥有这种荣誉,不开心才怪吧?


策神历史


放榜的日子到了,大家围在榜单前观看,甲是状元(第一名),乙是榜眼(第二名),丙是探花(第三名),众位学子在慨叹完自己的成绩后,纷纷向丙投去了羡慕嫉妒恨的目光,这其中还包括甲和乙,而丙则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大笑不止。

想想这个画面都很诡异,状元才是“一举成名天下知”的那一个,是当之无愧的科举考试第一名, 而探花排在了第三位。当然,状元、榜眼和探花作为三鼎甲,是科举考试中最春风得意的人,但要说得了探花觉得比得了状元还高兴,这简直就是在侮辱大家的智商。

在一个班级里,考了第三名的人真的会比考了第一名的人还高兴吗?除非第一名那个一直是第一名,已经是习惯了,而第三名曾经在十名开外,所以得了第三名非常的高兴,但是科举考试中了进士后,谁还会考第二次?只有落榜了才会选择重新走进科场。

虽然历代状元中能在官场上如鱼得水的并不多,但仅就刚刚放榜的那些日子来说,状元无疑是最耀眼的存在。而且科举考试在开始的时候,只有状元这一特殊的存在,而第二名、第三名并没有特别的名称,到了明朝,甚至可以追溯到北宋末期,榜眼和探花才被拿来形容第二、三名,而且前三名成为三鼎甲,是万千考生的人生理想。

所以中探花比中状元还高兴毫无道理。那么问的为什么会是中探花比中状元高兴,而没有提榜眼呢?这恐怕和探花的前身有关,实际上,在最开始,探花并不是用来特指科举考试第三名的,而是专指一个被选上就会脸上有光的特使,即探花使,顾名思义,即探花的使者。

探花使出现于唐朝,几乎是和科举考试同时出现的。唐朝时期的科举考试,第一名就是状元,然后下面就是排着名次的进士,科举考试放榜之后,为了庆祝大家金榜起名,会在杏园举行探花宴,在这个宴会上,状元无疑是最耀眼的那一个。还专门有一个环节是迎接状元的出现,这里就要用到探花郎,探花郎需要从这些进士中选择,选择的标准就是年轻和英俊,名额是两个。这两个探花郎就负责在京城各大名园中摘取名花,然后用鲜花迎出本次科举考试的状元,接着宴会正式开始。

因此我们看这个探花使,就是进士中最年轻英俊的两个负责采摘名花以迎接状元的使者,金榜题名本就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又在探花宴上被选为探花郎,当然是喜上加喜的一件事,毕竟探花使的选择标准,实际上往深了说就是学识和姿容,年纪轻轻就金榜题名说明学识过人,英俊也就是姿容俊美,这不就是梦中的男神吗?

学识过人,姿容俊美,这样的探花使确实在探花宴上大出风头,从这个角度来说,探花使值得高兴,甚至高兴劲超过了状元,这也是有可能的,毕竟后期的官场,靠的是个人的修行,谁笑到最后还不一定。

探花使一直到北宋时期还存在,但到了北宋末期,探花已经褪去了本来的意思,而逐渐开始用来特指科举考试的第三名,到了明朝时期,这种制度就已经被真正确立下来了,即状元、榜眼和探花用来特指科举考试的前三名,即三鼎甲。

既然探花已经不是原来的探花使,那么也就失去了原来的意思,专门指考试的第三名,具体与容貌有没有关系,端看皇帝的喜好了。殿试的时候虽然考的是考生的知识,但是皇帝也有自己看着顺眼和不顺眼的人,因此也不能说全然和容貌没有一点关系。

总而言之,金榜题名后一旦被选为探花使则面上有光心里高兴,但是这个探花使和后来的探花没有多大关系,中了探花也不会比中了状元高兴。


萧晓四姑娘


古代科举考试三甲,状元,榜眼,探花,能中其中一个都是人中龙凤,原以为人人都想做状元郎,没想到中了探花比中状元还要令人高兴,这是什么原因呢?

“探花”这个称呼最早出现在唐朝,但是当时和殿试第三名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当时新科进士是在春季的时侯放榜,这时正是京城杏花盛开的季节,因此中举的进士们为了庆祝自己中第,便大家共同筹钱举行游园会,也称为“杏花宴”,这时要挑选两个年少英俊的使者作为“探花使”,为状元献上鲜花,这两个人便被称为“探花郞”,因为探花最初指的是进士中年少英俊的人。


唐朝时及第的第一名称状元,第二第三名都可以称榜眼,意为状元为第一,第二第三在状元的左右,好像状元的两个眼睛一样。

到了北宋,科举制度日渐完善,宋太祖正式建立殿试制度,确定了三级考试制度,礼部试和殿试,前三名由皇帝在殿试中确定。探花这一称呼是在北宋晚期确定下来,指的是第三人,援自于宋徽宗对“探花”的提及,当时还有一个故事。

江西丰城有个叫黄彦正的,他有兄弟六个人,其中有三兄弟同时中了进士,宋徽宗对他们大加赞赏,还曾赐诗一首:“黄河曾见几番清,未见人间有此荣。千里朱旗迎五马,一门黄榜占三名。魁星昨夜朝金阙,皂盖今朝拥玉京。胜似状元和榜眼,探花皆是弟和兄。”正是因为宋徽宗在诗中提及了探花一词,因此后来探花便专指中榜第三名了。


探花虽指第三名,但并不比状元、榜眼差,因为前三甲是由皇帝来认定,全凭皇帝的喜好,状元、榜眼、探花俗称三甲,也叫三鼎甲,就像鼎的三个脚一样,都是天子门生,是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所以能中得前三甲的人都是人中龙凤了。

为什么探花比状元还要吃香,中了探花的人怎么会那么高兴呢。原来中探花的人不旦要文采好,还要颜值高,状元一般是附马的人选,而探花则是各大皇亲国戚争相争夺的对象。附马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每天回家还要对着自己的老婆做辑行礼,估计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清朝康熙皇帝年少时也曾偷偷参加过科举考试,他想看看自己的文采在全国所有读书人中能排第几名,后来中了探花,虽说没有中状元,但也还是很兴奋,说明探花不是谁都能当的。(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瀚海说史


考了第三名会比第一名更高兴?说出来大家信吗?反正我不信!



网上有一种传闻,说探花的得主必须是五官端正、相貌俊美之人,大致的意思就是探花是这一批学子中公认最帅的哥们。但实际上这个说法毫无根据,可以说这个说法本身就是一个人云亦云的谣言。

另外,所谓“不成文的规定”确实有。如果要想当状元,需要在才学之外满足两个条件,第一、长得帅气,第二、名字好听。当然,如果运气或者名声不好,也有可能从状元变成榜眼或探花,甚至更低。



状元长相必须帅气

明朝初年,朱元璋平定天下后,在洪武四年开启了大明的第一次科考。最后通过会试的举子共有120名。当然通过会试的120名士子只能称为贡士,他们还需要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由皇帝在大殿之上亲自为他们排定名次。

殿试之前,实际上各部官员以及皇帝都已经阅览了他们试卷,并且给他们排好了名次,所以殿试的当日只是由皇帝象征性的宣布排名。



当时拟定好的状元为山西人郭翀。可是到了殿试的这一天,郭翀和一众贡士上殿后,朱元璋发现郭翀长得比较丑,当即表现的非常不高兴,所以取消了郭翀的状元资格。

为了让明朝的状元气宇轩昂,朱元璋不顾他们的文采水平,从这120人中挑选了最帅的一个人为状元。就这样,本来拟定的第24名吴伯宗一跃成为第一名,而郭翀也被迫降级为了榜眼。


当然,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明建文帝时期,朱允炆也以帅气的胡广取代了最初拟好,但长相丑陋的状元王艮。后来到了明英宗朱祁镇时,朱祁镇听说拟定的状元张和眼睛有毛病,所以直接降为了传胪,即二甲第一名。

以此可见,状元不仅是才学的象征,更是帅气的代表。



状元必须名字好听

明永乐二十三年[公元1424年],朱棣上殿给各位贡士排名次。最初拟定的状元为孙曰恭,但朱棣越看“孙曰恭”三个字越不顺眼。他认为“曰恭”两个字连起来像“暴”,一来这个名字不好听,二来他希望当官的人要用仁政去对待百姓,所以大手一挥将孙曰恭从一甲去掉。

去掉了孙曰恭后,朱棣开始从其他的试卷中挑选名字好听的人,最终找到了一名叫做邢宽的人。朱棣认为“邢宽”有为政克己宽仁之意,所以说“孙暴不如刑宽”,将邢宽定为了状元。

无独有偶,明朝嘉靖时期,有一名叫做吴情的才子发奋用功后夺取了状元,而且还经过了殿试。可是等到太监念皇榜的时候,太监高声喊出吴情,嘉靖皇帝随口说了句“天下岂有“吴[无]情”状元,于是将吴情贬为探花,提榜眼为状元。



状元必须运气好

宋朝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秦桧的孙子秦埙参加了科举考试,最初的“锁厅试”测试时,陆游夺得第一,而秦埙夺得了第二。

锁厅试结束后,士子们会参加礼部组织的省试。省试时,由于秦桧的关系,陆游被暗箱操作下了榜,秦埙夺得了第一。

最后一关是殿试,按照常理来说,皇帝会遵循省试的排名,将省试的第一名钦点为状元。但当时的赵构已经厌恶秦桧,准备在秦桧死后打压他,所以秦埙的运气不太好,赵构亲自改名次,将秦埙的状元变成了探花,而将不起眼的张孝祥被钦点为了状元。



从以上的事例中可以看出,状元不仅代表着才学,他还代表着英俊的长相,寓意深刻的名字,以及一定的运气。所以中状元远比中探花高兴的多。

最后说一下,所谓英俊的探花指的是唐朝的“探花使[郎]”。唐朝时期,凡是中进士的人都会参加皇帝为其举行的探花宴,在此期间,皇帝会从所有进士中挑选两名年轻而且长相俊美的人,需要注意的是并不专门指第三名。

这两名帅哥负责在琼林苑采摘鲜花,然后赋诗一首迎接状元郎。但此时的探花使也不可能比状元更具吸引力,所以人们更愿意中探花只是人云亦云的谣言。


我是越关


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一种被外国人羡慕嫉妒恨的选官制度,那就是著名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之下,不管你是否是富二代还是官二代抑或是穷八代,只要你参与并且得到足够的成绩,那就会直接走上人生巅峰,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科举的最后一关是殿试,举人们通过了殿试才算彻底完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目标,其实如果你已经是举人了,就已经具备做官的基本资格了,但需要进行等待,等到什么时候?等到儿女双全,等到子孙满堂?这都是有可能的,那如何才能避免等这么久呢,最简单最有效的便是继续考试。

参加这最后一场殿试,如果你通过了,那你的家族将会感到无比光荣,因为只要你通过了殿试,之后的路途将会变得坦荡——你就是进士及第,起步便是可以出任县令的存在,想想看吧,那可是一县之长,而不过是你的起点,而如果运气好,以后混个中央部长级别的尚书也不是不可能的。

刚刚只是通过就已经有这么多好处了,如果名次再靠前一点呢?那就更了不得了,殿试之后,会有皇榜,有一甲二甲和三甲,这三个一共是三百人,但分布很不均匀,三甲人数大约是一百多,有些时候可以达到两百人,二甲大约是一百多人,而一甲就厉害了,只有三个人呢:状元,榜眼和探花,我们来详细述说一下,这个一甲,所谓一甲三个人那就是全国前三名。

中了状元的就是全国第一了,这个全国第一是皇帝认可、百官也都认可的,而且各方面都要优秀,不能有明显的缺陷,比如说名字取得不好,这当然也算缺陷。要得到几乎所有人的喜欢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状元必须得到几乎所有人的喜欢,由此可见做状元是多么困难。

不过既然做状元如此困难,回报丰盛吗?当然是非常丰盛的,状元一旦及第,远在家乡的父母官便会得到一份天大的政绩、家族门口会修筑相应的牌坊来纪念、自己家会得到一块御赐的匾额,这个是荣誉,看着可能比较虚,那我们来看看实实在在的,状元及第之后下一步将会得到进入翰林院的机会——明清朝代称之为“庶吉士”,在翰林院进修一段时间后的状元之后起步便是从五品的员外郎,之后便是主事,运气好的,能在短时间成为相应的尚书,在打熬些许年头,出将入相不是梦。

如果是榜眼,那说明你和状元差距不大,取得了全国第二的好成绩,你没能成为状元可能是因为你哪方面不如人家,这也没什么好说的,技不如人嘛——哪怕你是因为名字取得不够好,到底也是个缺陷嘛。

做了榜眼,待遇也足够好,荣誉与状元类似,那我们来看看实实在在的,榜眼及第之后下一步一般也会得到进入翰林院的机会——明清朝代称之为“庶吉士”,在翰林院进修一段时间后的榜眼之后起步便是从五品的员外郎,之后便是主事,运气好的,能在短时间成为相应的尚书,在打熬些许年头,出将入相也不是梦。

值得说道说道倒是这个全国第三名,为什么呢,因为很多百姓真的不太关注状元之后的那个榜眼,但却非常关注榜眼之后的探花,因为这个探花在评点的时刻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标准——长得帅。

他成绩可能确实比不上状元和探花,但容貌一定是最棒的,所以在古代,因为这种不成文的规定,有许多举子考中探花比中状元还要兴奋,毕竟,这是来自朝廷的官方帅哥认证啊。


无笔史官


又是人云亦云,就是随意想一下也不会相信中探花比中状元高兴的论断啊。网络上又传言说什么探花一定要长得英俊的,所以中探花比中状元还高兴。这从哪听来的理论。


独眼的探花郎

我们举一个例子,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个探花名叫刘凤诰,就长得非常很不好看,而且还是一个眼不好使。由于他的文章写的很好,前十名的试卷被呈递给皇帝御览的时候,乾隆皇帝对他很感兴趣。于是,在殿试的时候,乾隆特别留意了一下他。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乾隆心说这人长这么磕碜,这要说天子门生,这不是有损自己形象。但是又不好直接开口去掉他,因为殿试一般黜落的人很少,更何况还是最好的十份卷子之一,皇帝也不便做的那么明显啊。

于是乾隆便主动刁难他,对他说要测试一下他的才能,如果不好就黜落了他。乾隆出了一个对子开讽刺他独眼:“独眼不登龙虎榜”,刘凤诰当即便对出:“半月依旧照乾坤”。显得不卑不亢,乾隆也非常开心,很喜欢他的聪敏。


于是又出了一个上联:“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谁是摘星汉?”刘凤诰当即便说道:“秋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他的会试排名第三,可不就是探花郎吗?乾隆非常赞赏他的才能,于是便说道:“那就应允你为探花郎了”。

我们姑且不讨论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只是刘凤诰确实是长得磕碜,而且也是探花郎,最后官至太子太保。可以说已经位极人臣了。所以那个只有形象好的才能被选为探花郎的传言并不真实。

从状元变为探花的孙恭

永乐二十二年,会试中一甲头名为孙恭。本来朱棣想批状元孙曰恭,但是古代字是从上往下写的。曰恭合起来是一个“暴”字,朱棣心下不喜,又看到下面有人叫邢宽,觉得这个名字好,便写了一句:“孙恭不如邢宽”。于是孙恭就成了探花,邢宽成了状元。因为名字,状元没了,还惹上了皇帝。你觉得孙恭会开心吗?


所以中探花比中状元开心,完全是无稽之谈。

探花的由来

唐朝的时候,在进士及第之后会举行一个探花宴。同科的进士会选出两个最年轻英俊的进士跨马游遍长安,寻找开的最好的花采摘回来,用于迎接头名状元。对于这种事情,孟郊在他的一首诗《登科后》有描写:“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在北宋早期,只有状元和榜眼,第二和第三名都是榜眼。在《称谓录》中有提到:“古者原以第二、三两名为一榜眉目;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皆为榜眼。”。在放榜的时候,状元在最上面,可以看做额头。而额头下面就是眉目,凡是眉目肯定就有两个,所以最早的时候是两个榜眼。

后来有一家三兄弟同中进士,宋徽宗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胜似状元和榜眼,探花皆是弟和兄”。单看这一句话,好像是探花是状元和榜眼的兄弟,所以后来逐渐用探花指代第三名。


渔耕樵读


说到探花,大家是不是想知道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探花是谁?想必大家最熟悉可能是《小李飞刀》中的李探花(李寻欢),那么古代人中了探花为何比中状元还要高兴呢?


探花的起源:

探花二字起源于唐朝,但是初期的探花并非我们所说的殿试第三名,相反的是,探花与科举殿试反而无关,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最初的探花指的是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当中年龄最小的人,且长的最帅的男子,要手捧鲜花,迎接科举考试的状元郎,因此而给到的称号,并非科举考试的第三名。

真正意义上的状元、榜眼、探花指的是科举制度殿试时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根据清朝人士赵翼一书《陔余丛考》中推测,大概从明朝以后开始最终实行的。

说道探花我突然想到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探花的名字-商衍鎏

商衍鎏,字藻亭,人称康乐老人,1904年参加了清朝的最后一次科举考中,中殿试第三名,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长。

1963年8月28日,在广州病逝,享年88岁。

著名代表作:《清代科举考试实录》和《太平天国科举考试记略》。

商衍鎏老先生的字迹

探花不成文的“规定”到底是什么呢?

想必看过《小李飞刀》电视剧的人应该猜到了一二,自唐朝起,探花本为戏说,但是后期确实也延续了这个“习俗”,凡是中探花的人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还要长的好看,就是我们现代话说的帅气逼人,颜值高,用一句不太惹男人眼的话来说就是“上得厅堂,入得厨房”。

告诉大家一个别人不知道的秘密,一般探花的老婆颜值都高于状元和榜眼的老婆,因为状元的老婆一般都是皇家指定的,而中探花的人家中提亲的媒婆都要排队挤入了。

我是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一家汽车公司的失效分析师,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吐槽。

有关汽车,日语,英语,自考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谢您的阅读。


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新鲜!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人人夸我潘安貌,…"


这段《女附马》的经典唱段,众人耳熟能详,也从侧面看出新榜状元郎的开心和风光,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见长安花。

金榜题名的惊喜,从来为世人所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名落孙山的学子太多,所谓得了第三名探花比拔得头筹的第一名状元还高兴,实在有所不通。

难道说成为才冠天下的状元公,比不过被称为帅倾天下的探花郎?

历来各种才子佳人的小说戏曲中,穷秀才高中状元,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比比皆是,榜眼探花倒少有提及。

《西厢记》、《墙头马上》、《女附马》、《金钱记》等,无不是男主穷秀才,一朝高中状元,拿第一名才能抱得美人归。

《红楼梦》中林妹妹的父亲林如海倒是探花出身,官至兰台寺大夫。他与传说中的考生中的帅哥,也无多大联系,总觉得黛玉纤弱柔美之姿从母贾敏才是。

常言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科举考试能拔得头筹,前三甲已是天大的幸事,范进中个举人都高兴坏了。



作为皇帝的东床驸马郎首选状元,余下探花榜眼不过两名,显然前途大好的青年才俊,易被各大权贵相中,争做佳婿不二人选。

也许相比之下,公主金枝玉叶不好侍候,有君臣身份之别。古代大男子主义的男生们,小两口若拌嘴,怕皇帝皇后的老丈人老丈母不高兴,要了自己小命,还是敬而远之,求其次作探花郎吧!也未可知。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哪有怕当驸马不愿当状元郎的呢!


据说温庭筠就因长得丑,多次进京应试考官面试不过给刷下来了,所以忿忿不平,以公开作弊泄愤更与功名无缘了。

看来"人丑就要多读书”,这句话也有失灵的时候,谁叫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是人家美才女鱼玄机,偏偏就倾心于貌似钟馗的温飞卿,也代表了古代才女们重才不重貌的择偶观。浅薄的人才看脸,为何对才女来说,却无端有个前题:一定要长得好看呢?


元元的天下


古代科举考试中,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大凡能上这三个位置,无不是人中龙凤。

有人说,中了探花的人,比中了状元的人还高兴,这是真的吗?很客观地说,假的,这是断章取义,这是混淆概念。

下面我们就展开聊一聊这个事。

此“探花”非“彼探花”

早期的“探花”并不是我们后来所说的“探花”(第三名),早期“探花”的起源在唐朝。

当时的殿试还是一年一考,在所有考生中,录取一定数量的进士。能成为进士,不管名次如何,都是让人非常高兴的,如果中了状元,那真是祖坟冒了青烟了,满朝文武都会侧目相看。

在发了榜后,有一个重要的仪式,那就是举行庆典,举办地点大多在“杏花园”,庆典名称为“探花宴”。

举行探花宴前,要从同榜进士中选择两位“容貌英俊”的青年作为“探花使”,又称“探花郎”。这两人是做什么的呢?主要是在园中采摘鲜花,然后拿着鲜花,迎接状元地到来,而且在当天,探花郎要拿花赋诗。

如果说,状元郎看的是卓越的才华,那么两位“探花郎”不仅要看才华,最重要的是要“英俊年少”,谁如果被选为“探花郎|,不仅是对才华的肯定,更是对相貌的肯定,一句话,此时的探花郎成绩要好,容貌要俏。

因此,当某进士被选为“探花郎”时非常高兴,因为得到了双重的肯定。此时的探花,找个老婆变得非常容易,因为有才有貌。

“才貌双全”成为了那个时代“探花郎”的选择标准,也成了不成文的规定。但这个标准与是否“前三名”关系不大,只要是进士就好。

在唐之后,进入了黑暗混乱的五代十国,这个“探花郎”慢慢就没有了,关键是国家分裂,科举不能统一和持续,杏园也难找了。

明朝之后,探花有专指

进入宋朝后,虽然没有在安排“探花宴”,也没有在选“探花郎”,但是这个名称时不时还在出现,指的就是那种有貌有才的进士。

在明朝建立后(也有说是在南宋后),“探花”的名称完全不再是那个所谓的“采花献诗”的“探花郎”,而是成为了科举考试中“第三名”的专用词,并且普及到了全国,至于长得帅不帅已经不是硬指标了。

我们看古龙小说《多情剑客无情剑》时,里面的小李飞刀李寻欢,出生于书香门第,有所谓的“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的显赫家世。

其实,在宋朝年间真有“一门八进士,爷孙三探花”的家庭,当然,在这个阶段,“第三名”和“探花”这个名称,还没有完全重合,但我们还是有必要继续介绍这个出众的家族。

这个家族就是李昭遘家族,从李昭遘的曾祖开始,先后出了五个进士,分别是李超(李昭遘曾祖)、李昉(李昭遘的祖父)、李沼(李昉的伯父)、李崧(李昉的叔叔)、李宗谔(李昉的儿子,李昭遘的父亲)。

而到了李昭遘,则更是厉害,直接中了“第三名”,也就是后来所谓的“探花”了;但神奇在继续,李昭遘的儿子李杲卿十八岁时,也中了“第三名”;不过这事还没完,李杲卿的儿子李士廉

在十八岁时也中了“第三名”,这是历史上真实的“一门八进士,爷孙三探花”的真实案例。

有没有比这更牛的?也有,那是在唐朝,出了“一门五状元,父子三状元”。这怎么回事呢?唐朝晚期,兄弟两人归仁绍、归仁泽先后中了状元;哥哥归仁绍的儿子归佾、归系后来也中了状元;弟弟归仁泽的儿子归黯也没有居于人后,也中了状元。这是高手,没法复制。

回头再说探花,从第三名和“探花”重合后,出现了上百位探花,其中,在清朝,苏兆登、苏敬衡父子分别在嘉庆、道光年间成为了探花,成为了一段佳话。

中国最后一任探花是商衍鎏,是在1904年中的探花,后来当了江苏文史研究馆馆长、广东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职位。当时的状元是刘春霖,榜眼是朱汝珍。

1904年后,再无探花,更无状元和榜眼。

古代中了“探花”(第三名)之人非常开心,没有理由不开心。

但若要说“探花”比状元还开心,那只有在唐朝,进士被选为“探花郎”之时,因为不仅对于才华有了认可,对其容貌也有了巨大认可,这双重的肯定,让当事人比“状元”还开心。


参考资料:《太府少卿福建运判直宝谟阁李公墓志铭》、《宋史》。


蓝风破晓


诚邀,如题。为何探花比状元更受考生青睐,原因其实很简单。



状元,榜眼和探花

古代实行科举考试,读书人通过学习儒学思想,再经过科举考试和皇帝的认可便可成为进士,进士最高的级别,便是第一的状元,第二的榜眼,第三的探花。

但是探花并不一定比状元差

状元只有一个,探花也是。其实古代的状元很大程度上与皇帝的好恶有关,比如明成祖朱棣就因为不喜欢状元的名字而改封榜眼为第一的行为,所以皇帝本人包括吏部官员对于这三个人的任职待遇基本都是平等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探花不比状元差。



至于网上所传探花需要人英俊的说法,其实有点牵强附会了。

牵强附会,附会的就是《唐才子传校注》及〔宋〕王迈《癯轩集》中关于进士中选帅哥为“探花使”,沿街探花郎的传统之记载有关。其实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至于皇帝是否会看中探花郎的颜值嘛,这就不好说了,估计只有皇帝自己知道。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