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導師沒項目,每天讓給查資料,該怎麼辦?

小爺2471


答題帥小西De--期待為您解惑!


不管研究生導師有沒有課題/項目,讓研究生查詢資料或閱讀文獻沒有問題啊!這個真不是部分學生理解中不讓學生開展實驗,看看文獻寫綜述省錢!

小西舉個例子:在環境工程學科,湖南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獨樹一幟,基本上每個碩士、博士第一篇文章都是SCI綜述,如之前就有Advances in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中科院2區、IF=7.3)、Biotechnology Advances(中科院1區、IF=11.4)等。其實,真的可以看看他們學院博士生、碩士生分享的文獻閱讀、綜述撰寫和投稿的心得,哪怕是不同學科也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在小西平時指導學生的過程中,同樣會讓自己的碩士生前期閱讀近5年相關方向的英文文獻100篇以上,博士生是近30年的英文文獻。除了看文獻,一定得自己寫才會有印象,理解的才會透徹。看和寫是讓自己瞭解這個小的領域或方向,別的學者或團長在做什麼、做到什麼程度,有哪些好的展望或難題未解決,我是否能從這些文獻中找到自己未來碩士/博士課題開展的方向。

其實,碩士/博士在某個課題進展的深層次的時候,導師懂的還沒有自己的學生多,往往就是在大的方向或思路上給予一些指導。不少導師每天同樣在學習,如閱讀文獻或看其他學科的專業書,尤其是化學、物理、數學等基礎學科的。

因此,小西想說前期閱讀文獻和翻閱資料時,心態要平和。碩士階段的授課比較簡單和籠統,不會針對某個方向系統介紹,得每個研究生根據導師的研究內容/方向進行自學。前期文獻閱讀和凝練的越紮實,開題、實驗方案設計、數據分析、小論文與學位論文撰寫都會非常順暢,而不是浪費時間和精力在沒有方向的探索上。當然,在資料查找、文獻閱讀和整理過程中,學會使用一些輔助軟件,如EndNote會更加事半功倍。

至於導師沒有項目,不用過於擔心,就算有問題,導師內心也會更加著急,在努力。因為大部分導師都會歸屬於某個團隊/課題組,部分年輕導師起步階段項目不足很常見,往往團隊會進行內部統籌。同時,縱向課題申請,尤其是國自科,除了實力和努力,也具有一定的運氣成分,項目沒有連續上問題也不大,培養一兩個碩士畢業的經費肯定是不缺的。

最後,既然導師讓你查資料,就安心的做好這件事,將這件事做到極致,做到自己有收穫,做到讓導師刮目相看,比抗拒或應付了事會更有利呢!加油!

▼小西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贊,這將是我答題最大的收穫!

帥小西De


很多考研的學生從考研的那一刻開始就對導師帶學生做項目和課題有了一定的認識,因此我們都期望自己考研成功後也能夠順利的進入相關碩士導師的項目組或者是課題組。

那我自己來說,我也在考研的時候有這樣的想法,於是在選擇導師時還特意選擇了一位有課題的導師,但是當我入學後我導師的這個課題已經結題了,就是這麼的不巧,所以一進入研究生學習階段時,我的導師給我佈置的任務就是每天看2篇文獻,然後寫一個綜述。

所以和你一樣也是每天的查資料,那麼這時的我們該怎麼辦呢?

從我們研究生角度來思考,我們或許應該這樣:

第一,查資料是所有碩士研究生必做的事情。不管是你的導師有沒有項目或者是課題,查資料是我們每一位研究生在讀研期間應該做的事情,可以說這是我們的基本功,只有看了足夠多的資料,你才會對你的研究方向有新的認識,尤其是最新的學術論文等,都是我們必須看的,所以堅持看,最後一定會受益匪淺。

第二,在查資料的時候,寫幾篇質量不錯的論文。其實在查閱資料的時候,也就是為我們寫出比較好的、高質量的論文,因此既然你的碩士導師讓你查資料,那你就藉助查資料的時間,給自己找一個新的論題,可以沿著這個方向寫一篇非常好的論文,這樣既發表了論文,又完成了導師交給的任務。

第三,導師項目的問題,這不是我們該著急的問題。讀研三年並不是必須參加導師的項目,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有很多年輕的碩士導師沒有項目,所以相對來說你也有更多的時間來做一些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抱怨或者是發牢騷真的是不明智的選擇。

從碩士導師的角度來分析,我們應該理解:

碩士導師沒有項目或者是課題,第一個著急的人一定不是碩士研究生,一定是碩士導師自己,不存在有項目不去申請的導師,也不存在明知道可以拿到手卻放棄的碩士導師,只要他還帶著碩士研究生,那麼這是他必然要做的事情。

同時,碩士導師都有一定的科研任務,即使碩士導師不想做項目或者課題,學校層面也是審核不通過的,這關係到碩士導師自己的利益,因此他一定會積極的去尋找項目。

此外,一定要清楚的是碩士導師想拿到一個課題並沒有那麼的容易,不是說做項目就可可以隨時有項目可做。

總之,作為碩士研究生的我們,能夠和碩士導師做項目固然是最好的,但是查閱資料、看文獻,同樣也是我們碩士研究生最應該做的事情。


領略教育魅力


大家好!這裡是教育觀察號,點擊關注,和你一起分享教育感悟!


相信很多同學在考研前,都對研究生的學習生活充滿了美好的嚮往,尤其是對本科學校不是很滿意或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的同學,希望到了新的環境能夠彌補原來的缺憾。但是,這只是個人美好的願望,學校的情況各不相同,學科專業有各自的特點,甚至是導師的研究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你的個人發展。所以觀察號結合項目、導師等情況說一下研究生階段經常遇到的問題,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一、關於項目

首先,為了避免出現題主所說的老闆沒有項目的問題,考生們在考研前不僅要看學校的層次,還要查看所學專業的情況,看一看專業的排名,相對而言,優勢專業在項目、經費上都會有政策傾斜,或者說更容易拿到項目,保證課題的正常進行。

其次,導師主持或參與的項目也是考生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尤其是主持的項目更具有價值,項目的級別肯定越高越好,從國家到地方。另外從導師主持的項目的類型也能看出導師的研究興趣,如果導師主持的大部分都是國家或省級的科技主管部門的課題,即縱向項目,說明導師注重理論研究和科研創新,如果主持的是企事業單位委託的科研項目,即橫向項目,那麼導師可能更側重實際應用和科研成果轉化。然後考生結合自己的興趣,選擇合適的導師。

二、關於導師

情況一:如果導師項目剛剛結題

那麼一般情況下,結題後如果項目有結餘資金,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為例,允許再使用兩年,如果仍有結餘資金,將進行收回,所以這種情況下還不算太遭,因為導師還會再去申請新的項目。

情況二:導師最近幾年均無課題

如果像題主所說的沒項目,每天讓查資料,說明導師還是有意願去爭取項目,可能由於某些原因現在拿不到項目,但如果沒有一分錢來支撐科研工作,不僅無法提供給你生活補助,而且現在的科研工作即便是社科研究如果沒有經費,科研工作也很難開展。如果政策允許,可以申請換導師,但在之前,要跟導師進行有效的溝通,說明自己的意願,爭取導師的理解和幫助。

如果你認為導師的人品和學術能力值得肯定,不如和導師一起努力嘗試申請項目,但你要知道項目今年申請,一般明年才會下來,時間上對於學生不是特別有利,所以謹慎選擇。


您的關注與點贊,是觀察號最大的收穫和感動,也是觀察號進步最大的動力!


教育觀察號


菜鳥來談談吧,歡迎大家關注菜鳥!*^O^*

說真的,讀研的時候遇到一個好導師真的是無比的重要。這種師生情和我們在本科的時候可能還不太一樣,你選擇好導師,可能這輩子都會打上他(她)的標籤。別人也會將你們視為一派,菜鳥讀研的時候,這種情況就表現的尤其明顯。

當然,大家在選擇導師的時候。一般會考慮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導師是搞純學術的,一般是沒有行政職位的。還有一種就是有行政職位,但也帶學生。這種情況是最多的,但也有一種情況就是導師既能從事學術工作,又能在行政崗位上工作,當然這種情況是比較少的,畢竟導師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這兩個方面總會佔一個。

菜鳥讀研的時候,選擇的是從事行政工作的導師。也是和題主的情況一樣,因為自己的導師工作太忙了,壓根就沒有時間指導我們論文,所以都是問別的老師,或者是自己導師有時間的時候,擠一點時間,就是這樣問別人,自己努力才順利畢業。

題主的情況其實和菜鳥在某些情形中還是比較像的。現在菜鳥能給你的建議是,一是選擇換導師。前提是你的導師一般,換掉之後沒有多大的影響。如果你導師是從事行政工作的,如果換掉有風險的話,那菜鳥個人建議換導師還是得認真的思考一下,要不然剩下的這些時間,你的日子可能不太好過。因為菜鳥見到過有些導師,覺得學生將自己換掉,會很沒有面子,可能會對學生有一些微詞。當然,大部分導師還是很大度的,換掉也沒有什麼關係。

所以,前提是你如果要換導師,看看別的導師是否願意帶你,如果沒有商量好就貿然的換掉導師,恐怕還是有些不妥。所以菜鳥個人建議還是得認真的斟酌一下可能會比較好一些。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堅持下去吧,只要能安穩的畢業,那也是可以的。畢竟換導師,或者是幹一些其他的事情可能都是不太現實的。所以,如果還可以,能夠堅持下去,菜鳥個人的建議還是堅持下去。如果實在不行,那只有換導師這條路了。或者是不換導師,自己自力更生,或者請教別人也是可以的,這些都是沒有問題的,關鍵是心態一定要好。


菜鳥大師兄


讀研之後,自己的學習狀態和導師有很大的關係,由於我們在研究生階段所從事的工作和導師的近期規劃也有很大關係,因此無論是做項目還是查閱資料,都應該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所長、增加本領為根本。這個時候,題主應該抱著一個積極的心態來看這件事。


幫導師查資料本身就是科研的一種,因此這個時候,不妨在每次幫導師查資料之前,問一下導師這些知識的用途是什麼,查資料需要獲取哪些有用信息。題主之所以覺得查資料沒有做項目好的原因是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沒有方向,因此對所作的事情就會沒有興趣,這個時候多問一個有什麼用,對於以後自己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是有很大幫助的。


查閱資料本身是科研入門的基本功,讓這個基本功變得不平凡的方式就是提煉出資料中導師所關注的關鍵信息,這也是有效閱讀文獻的一個好方法。通過提問發現題主是一個很上進的人,希望參與到導師的項目中去,這是一個很好的出發點。基於這個出發點,在查資料之後,給出導師所關注問題的答案,然後自己也可以對比資料中各種方法之間的優劣。將這些信息反饋給導師。通過與導師溝通,會有兩方面的好處,一來可以矯正自己在讀文獻過程中的錯誤認識,二來嚮導師表明瞭自己想做好科研的決心。如此一來,查閱資料本身也變成了有意義的事情。


一般來說,導師讓查資料,說明導師可能在準備發論文或者一些課題,因此自己可以主動承擔一些導師科研內的事情,比如數據整理、一些實驗驗證之類的東西。儘管查資料沒有做項目來的實在,但是查閱資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的方式離科研更近,相信導師也不僅僅是為了查資料而查資料,因此主動承擔一些查資料之外的內容,對於自己的幫助還是會很大的。

其實做項目有做的好的,也有隻是打打下手的,因此也沒有多麼的神秘。另外不清楚題主是研幾的學生,如果是一年級的話,平時還有課業任務,在學習之餘導師還要求你查資料的話,說明導師還是很關注你的學習的,這種情況在研二或研三做的事情會變多;如果現在是研二的話,不妨試一下貝魚上面提到的方法:多問幾個為什麼(明確自己要做什麼)-主動承擔科研內容(鍛鍊自己的能力)來豐富自己研究生階段的學習。


貝魚說


那是挺坑的。

不過也有好的一面,導師沒項目,你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自己支配,而不必整天被項目壓迫。

研究生時間非常短暫,正常也就3年,這三年的時間需要你自己進行良好的規劃。既然導師已經這麼坑了,你自己必須自救才行。

如果導師放實習的話,可以出去實習鍛鍊。否則,就只能自學了。


百夜說


比較奇怪的是,他沒項目,沒經費怎麼能招學生呢?難道實驗經費自己出?


坊間談客


不管有沒有項目,都得查都得看,要不你和導師怎麼交流?


Astroknt


直接讓你做國家重大項目可好?踏實點比什麼都強


飛天雞屁股


要麼換導師,要麼跟ta一起爭取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