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縮量千億反彈,後市怎麼走?

反彈了。

5月7日,A股三大股指全線上揚,人造肉等題材概念捲土重來,大盤觸底反彈,但成交金額較前一交易日大幅縮量1198.26億元。是應該繼續留守,逢低吸納,還是趁著反彈離場?澎湃新聞記者梳理了多家機構觀點,發現普遍不算悲觀。

其中,海通證券投顧董國強認為,短期看,連續下跌後市場有反彈需求,反彈完成後或還有小幅下調空間,市場最終會尋找一個低位,預計滬指將在2850點附近到3288點構築區間震盪格局。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董事總經理王漢鋒表示,目前雖然外圍不確定性再起,但中國政策方面相比2018年已經有所調整,因此,市場本輪調整可能不至於破去年的低位。

上海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首席市場分析師蔡鈞毅則指出,市場調整難以形成連續性殺跌動能,但短期在外部環境沒有緩和前提下,即刻收復失地的概率不高。

1,海通證券:滬指將在2850點-3288點構築區間震盪格局

海通證券投顧董國強認為,5月6日市場大幅下探,滬指一度盤中跌破2900點,盤面有1466家公司跌幅超過9%,這是加速探底,有利於縮短調整時間。

對於後市,短期加速探底,長期看好。

截至目前,滬深300的估值是11.9倍PE、1.4倍PB,這個估值放在全球看,依然處於較低區間,不貴。一季度經濟數據超預期,作為經濟領先指標的PMI數據繼續回暖,昭示經濟未來不會像大家想的那麼差。考慮到市場近期持續下跌,風險已經釋放較多,且MSCI在5月底面臨A股比例擴容,這就要求被動型資金在6月之前將配置比例提高,北上資金有望逐步轉為正流入,資金面供應應會增加。

綜合而言,短期看,連續下跌後市場有反彈需求,反彈中大家可以觀察一下成交金額和熱點的變化,反彈完成後或還有小幅下調空間,市場最終會尋找一個低位,預計滬指將在2850點附近到3288點構築區間震盪格局。

長期來看,特別是對價值投資的投資者而言, 2900點下方是機會大於風險。但也需要提醒,當前影響因素較多,A股市場未來很難再現齊漲格局,更多會呈現結構性上漲特徵。基本面研究未來將變得日益重要,其重要性遠超預測指數的漲跌重要性。

2,上海證券:市場從天上回到人間,但不至於跌至地獄

反彈的部分邏輯受到影響,但大部分邏輯仍在,故市場不至於跌回原地,更多是從一季度的“天上”回到“人間”,但不至於跌至“地獄”。市場調整難以形成連續性殺跌動能。

經歷年初至今之井噴式反彈之後,受逆週期調控政策基調邊際調整的影響,處於“糾結期”,第一輪普漲行情恰逢調整期。而外圍不確定性在上週末之後再次上升,直接導致了情緒的進一步惡化,是昨天市場大跌的最直接原因。所以本輪下跌其實是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振疊加形成,但在內外壓力之下,一旦外部壓力上升,內在壓力反而會轉為動力,逆週期調控政策邊際收縮力度將減弱,兩者此消彼長,不至於會失控。但短期在外部環境沒有緩和前提下,即刻收復失地概率不高。當務之急或許在於依託重要支撐企穩待變為上策。

從技術層面看,A股回撤到漲幅的近一半重要位置,下方有半年線、年線、2月25日的突擊缺口(2804-2838)的多重支撐,上端有2986-3050的缺口引力,多重技術的支撐和壓力之間構成了一個明顯的區域,此處多空爭奪必然糾纏,短期區間拉鋸符合技術層面的提示。

3,中原證券:市場已基本消化了突發利空的影響

在充分消化了週一的突發利空消息之後,伴隨著隔夜美股的低開高走,週二亞太市場普遍跟漲,A股市場週二的跌幅顯著趨緩,尾盤隨著商務部表態提振A股市場尾盤快速上揚,券商,銀行以及上證50等權重股輪番拉昇,帶動滬指企穩回升。

經歷了週一的單邊大跌之後,市場已基本消化了突發利空的影響,滬指在2900點附近初現企穩的信號。未來即將發佈的4月份宏觀經濟數據依然較為重要,投資者仍需密切關注高層未來宏觀政策的走向。投資者應立足長遠,重點關注低估值的價值型藍籌股的投資機會。

預計滬指短線圍繞2900點蓄勢整固的可能性較大,創業板市場短線圍繞年線1500點小幅整理的可能性較大。建議投資者短線謹慎關注食品飲料、電信運營以及家電等行業的投資機會,中線建議繼續關注部分低估值績優藍籌股的投資機會。

4,中金公司:本輪調整可能不至於破去年的低位

在外圍風險再次加大之後,中國A股和港股及海外市場短期前景蒙上一層陰影。但在這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中,建議投資者關注幾個相對的確定性。

第一,市場本輪調整可能不至於破去年低位。

在週一大幅回調之後,可能偏悲觀的情緒會重回市場。2018年的市場底部是外部挑戰與中國去槓桿等政策多重因素疊加導致的結果。目前雖然外圍不確定性再起,但中國政策方面已經有所調整,邁向更高水平的開放可能已經是中國應對外部不確定性的舉措之一。基於這些判斷,市場本輪調整可能不至於破去年的低位。

第二,大盤相對跑贏小盤。

一方面,年初至今小盤股估值修復程度較高,另一方面,新股常態化發行及其他進展可能會增加中小市值個股供應、中長期使得估值逐步正常化。同時,中國市場監管層警示概念炒作風險,再加上外圍不確定性帶來的增長前景不確定性,高估值風險有可能需要進一步釋放。

第三,內需跑贏外需。

一方面,內需才是中國中長期的潛力所在,另一方面,如果外圍風險再度擴大,中國在短期政策上可能也會更加重視內需。因此在市場調整中,無論A股港股,內需相關板塊(消費、醫藥等)可能會跑贏外需相關度比較高的板塊(科技硬件等外需佔比相對偏高的板塊)。

第四,港股相對跑贏A股。

港股年初至四月初大幅跑輸A股、估值比A股有較大折價,港股市場機構佔比較高、更重視盈利增長等等,在面對不確定性的反應可能比A股要相對溫和,在這種環境之下,港股可能會相對跑贏A股。

第五,逢低吸納符合中國消費升級與產業升級的優質龍頭,這依然是中長期的結構性機會重點。

外圍的不確定性不太可能對中國內部的消費升級與產業升級趨勢造成逆轉性的影響,如果市場整體不加區分地繼續拋售,逢低吸納符合中國消費升級、產業升級趨勢的優質龍頭可能是中長期可行的策略。

在市場增加新的變數後,需要邊際關注的變量在增多,特別是三點。

首先,在外圍新的不確定性之下,中國及外圍主要國家的反應接下來非常關鍵。

其次,中國的政策取向,特別是有關內需及改革開放的政策走勢。

最後,在事後來看,外資在本輪反彈中是相對領先其他市場參與方。四月初之前外資大幅流入A股,當前面臨A股短期的調整以及MSCI納入A股提高比例將在月底生效,外資的邊際動態值得高度關注。

5,源達投顧:後續市場反彈需要成交量確認

市場恐慌情緒濃重,滬指階段調整幅度超市場預期,存在技術性反彈需求。週一央行盤前罕見宣佈定向降準馳援A股,但短期恐難見效。作為A股市場重要的增量來源,兩融以及北上資金後續動向,一定程度上影響接下來市場運行方式。本輪行情的核心驅動力在於經濟轉型過程中對資本市場的重新定位,目前核心邏輯尚未變化,而改革創新有望成為後續提升股市風險偏好的重要因素。同時,A股業績變化、經濟結構改革、海外市場變化和外資行為將成為主導5月行情的關鍵因素。

週二市場呈現衝高回落態勢,弱勢跡象再現市場。由日線級別來看,上證指數重心下移,大勢向下,加之量能再現萎縮態勢,短線未見企穩跡象。後續市場反彈需要成交量確認,如果本週無法回補週一留下的跳空缺口,那麼市場有可能形成技術面“島形缺口”,對後市行情演繹產生不利影響。但看到下方2月25日形成的缺口對指數運行構成一定支撐,短線調整力度或有趨緩跡象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