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纜傷人追蹤報道|線纜“入地”已有計劃,會常檢查防止再傷人

齊魯晚報濟南5月7日訊(記者 劉雅菲) 近日,齊魯晚報連續報道濟南市區郎茂山路線纜垂落絆倒市民以及線纜落地難問題。此處線纜何時才會落地?7日,濟南市城管局市容管理處相關負責人進行了說明。

市容管理處負責人解釋,在進行杆線整治之初,的確是讓各個區上報過需要進行刨掘的路段、長度。“當時各區一共上報了600多個點位。”“如果這600多個點位都進行道路刨掘,那對城市交通、城市形象的影響非常大。”上述負責人表示。此外,根據《濟南市市政設施管理條例》規定,新建、改建、擴建的城市道路交付使用後十年內,大修的城市道路竣工後五年內,不得挖掘。此外,還有一些路段是因為現場的地質、地下資源等情況無法入地。因此,在對現場進行勘察之後,各區、相關部門對於這一問題進行了研究,最終梳理出34條路段,二環南路也在其中。

雖然計劃有了,但二環南路這一路段近期還無法進行管線施工。“濟南相關部門正在對地下資源、管溝建設進行規劃,如果我們近期先行刨掘,有可能會和未來的規劃衝突,也會造成浪費,因此我們會結合未來的這一規劃,在將來進行線纜入地。”濟南市城管局市容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正式入地之前,將對二環南路、郎茂山路上的線纜進行捆紮,並且經常進行檢查。“防止再次傷人。”另外,濟南多條道路“蛛網”整治已有進展。針對緯三路線纜馬上就可以實現入地。“我們對各個區的杆線整治情況剛剛進行了調度,9月底之前能完成既定的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