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寶寶便便正常不正常?

冰晶鳳翎


都說孩子的便便是孩子身體健康的晴雨表,一點不錯的。我家大寶出了月子就腹瀉幾個月,每天那叫一個痛心的酸爽。

剛出生的時候,墨綠色或者黑色的便便,大家都知道是胎便,正常的。

接著就是黃色的便便,正常的。

月子中間,大便開始有奶瓣,消化不良,注意我的飲食平淡好消化,不給他包裹受熱,一週的時間,自愈了。

滿月回老家辦酒席(老家洪水,水特別髒,燒開了還是渾),開始腹瀉,屁便,偶爾綠便有奶瓣。我的飲食開始格外注意,辛辣刺激涼的壓根不沾,還是不行,考慮腸道菌群失調消化不良。不敢用藥,其實用了也沒用,得慢慢恢復,偶爾用千根草熬水給他喝,止瀉的。哺乳的時候吃維生素c和b,護理的也特別細緻,不受涼不受熱,喂水,慢慢開始好轉。

三個月後,天熱我嘴賤,吃了西瓜葡萄,太甜了,他的便便有泡泡,又有綠,糖分攝入過多又著涼。這個時候給他帶了少量益生菌,吃了有效果。知道他的腸胃恢復好好多了。至此,還是我注意飲食,他注意護理。

六個月,添加輔食,不間斷胡蘿蔔和蘋果給他做各種輔食,大便成型,黃色,每天早上一次,特別有成就感 😊

育兒路漫漫,希望對你有幫助噢!也歡迎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進步!


溫暖媽媽小小


寶寶一天便便好幾次,這正常嗎?

寶寶排便的次數與他攝入食物的數量有關。如果母乳寶寶每天都要排便5次以上,說明他肯定獲得了足夠的營養。有些寶寶在第一年裡,每天會排便好幾次,但次數會逐漸減少,可能減少到每天一次,甚至減少到隔天一次,這是完全正常的。

寶寶的便便出現奇怪的顏色,比如綠色、黑色,這是生病了嗎?

寶寶吃的東西,會在便便的顏色中表現出來。奇怪的紅色——可能是吃了胡蘿蔔。黑點或黑線——吃香蕉引起的。很小的深色異物——通常是吃了葡萄乾。淺綠色的顆粒——可能是吃了豌豆。黃色的便便——那是吃了玉米。有植物種子——很可能是來自西紅柿、黃瓜,或哈密瓜,這些果蔬的種子沒有去除乾淨。

寶寶不會徹底咀嚼,並且他們的消化系統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吃下的食物在顏色和質地上,通常都沒有發生變化。

如果大便含有粘液或是特別稀,這說明寶寶的腸胃受到了刺激(在未來幾周要停止讓寶寶吃這種食物),如果沒有這些症狀,你可以繼續改變寶寶的飲食,不用擔心。

出現黑色便便,很可能是因為寶寶長期補充鐵元素。有些寶寶胃腸道的正常細菌和補充的硫酸鐵會發生反應,使大便呈深棕色、綠色或黑色。這樣的變化無須擔憂,研究表明,少量鐵離子不會增加腸胃不適。

對大多數寶寶來說,不建議補充鐵(母乳寶寶可以通過母乳得到足夠的鐵,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可以從補鐵奶粉中獲取鐵;強化麥片也會補充鐵元素)。

所以,除非是醫生要求補鐵,否則不應給寶寶服用鐵補充物。如果寶寶沒有補充鐵卻排出黑色大便,那就要讓醫生檢查。

寶寶的大便中有血絲,到底是怎麼回事?要看醫生嗎?

寶寶大便中出現血跡最常見的兩個原因是直腸裂傷和食物過敏。

直腸裂傷。這是直腸內壁的輕微撕裂。直腸裂傷表現為大便中只出現幾點鮮紅色血跡。

食物過敏。更加有害、更值得擔心的原因,是食物過敏使得腸壁受到刺激引起的出血。最常見的肇事者是牛奶和小麥。

食物過敏而非直腸裂傷引起大便出血,出現的通常是暗紅色甚至黑色的血跡,因為出血發生在更深層的腸道里。在食物過敏情況下大便可能更稀、更松、粘稠、略帶綠色,而直腸裂傷排出的大便更為緊實,不粘稠也不帶綠色。

直腸裂傷失去的血液通常不足以讓寶寶貧血,除了採取一些措施讓寶寶大便鬆一些以外,你還可以在寶寶的直腸周圍搽少許甘油或其它潤滑劑來讓大便更容易地通過裂口。食物過敏引起的失血更應重視,因為食物過敏的嬰兒可能失去過多的血液,從而造成貧血。這種情況應儘快去看醫生。

寶寶好幾天才大便一次,這是便秘嗎?

如果出現以下症狀,你的孩子可能得了便秘:

  • 大便時非常用力(但孩子沒說)

  • 大便很粗,像麻繩一樣

  • 好幾天才大便一次

  • 大便時間很長(在便盆上蹲的時間超過5分鐘)

  • 一次排出很多大便

  • 排出的大便像小球一樣

  • 內褲上有小塊的大便痕跡

如果孩子好幾天才拉一次大便,卻並不肚子痛,而且大便看起來柔軟、大小適中,那就不是便秘。大部分嬰兒最初幾周每天都會大便,隨後大便的頻率逐漸減少,有的嬰兒甚至4-7天才大便一次。如果寶寶排便舒適,便便柔軟,那就沒必要擔心。

獲取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熊貓兒童健康】ID:xiongmaoerk

熊貓兒科


寶寶由於年齡,飲食,排便習慣不同,每天排便的次數不同,寶寶餵養方式,方法不同,大便的性質也不盡相同。

新生兒的便便:寶寶在剛出生後,會排出墨綠色的、粘稠無臭味的胎便,胎便一般在出生3-4天內排完,此後,大便顏色逐漸變成黃色。

母乳餵養的寶寶便便:母乳餵養的寶寶正常大便是外觀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膏狀,有一股酸氣味,但無明顯臭味,無明顯粘液,偶爾有顆粒樣奶瓣或微帶綠色,每日3-5次,有的寶寶每日排便也可達6-7次或更多,但每次量不多。

奶粉餵養的寶寶便便:奶粉餵養的寶寶大便呈固體狀,類似黏土,顏色一般為淡黃色或土黃色,味道比較臭,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較多。

添加輔食後的便便:添加輔食後寶寶的大便也會因為飲食的不同而有所改變。輔食初期大便還是糊狀的,質地會更稠一些,顏色也偏深,味道比較臭。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各種食物的增加,大便就逐漸與成人相同。

正常每天排便1-2次或隔2-3天一次,如人們所說的“攢肚子”。只要孩子不漲肚,便不幹,無噁心嘔吐,精神狀態好,就是再多幾天不便也屬於正常。

注意:如果寶寶平日每日大便1-2次,突然變得5-6次以上,並且水分較多或含有不消化食物殘渣,這種現象意味著寶寶身體存在問題,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就診。


悅寶薈月子中心



如何判斷寶寶便便正常不正常?

3步走呀:看顏色,聞氣味,關注寶寶的便前後狀態。可能有些重口味,就是日常每天寶媽最好都觀察下寶寶拉出來的便便。因為便便很大程度反映寶寶的健康狀態。


寶寶便便的幾種狀態對應的狀況!

1、粑粑油膩膩的——一般是月齡較小的寶寶存在的情況,普遍都是吃母乳多,我家的就是!主要是媽媽吃的太過油膩了,母乳的脂肪、油脂也變多了的原因。

PS:廣東這邊坐月子要吃燉豬腳,雞,後來自己果斷不吃了。

2、泡沫狀的粑粑——是寶寶出現了乳糖不耐受的情況,代謝不完全所導致的。一般等寶寶大一點就好了,或者把奶粉改為乳糖不耐受的寶寶專食的奶粉。

3、有奶白,奶瓣的粑粑——這種比較情況比較正常,主要是新生兒的腸道功能還不是特別的完善,等寶寶長大一些之後,這種情況就可以得到改善了。

4、綠色的粑粑——鐵元素較多,導致寶寶的便便泛著綠色,或者寶寶吃的太飽了。

5、夾雜了食物的粑粑——寶寶食物消化不完善所致,不用擔心,等大一點就好了。

6、其他顏色的粑粑——幾乎都是不好的情況,要及時看醫生了。


雖然寶寶便便味道難聞,但是問多了,也就習慣了,一開始去找對應的圖片還是蠻難的,希望對寶媽們有幫助。


轉發,關注【十二美餵養藝術】,做最懂你的孕育知識分享平臺。我這裡還有很多有趣有用的內容等著你喲!


十二美餵養藝術


看顏色,形狀,聞氣味,根據日常經驗均可判斷


護師吳曉莉


如何判斷寶寶便便正常不正常?

寶寶便便呈黃色綿條狀就是正常的。


海之聲助聽器漢口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