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網來丨“著急”的,又何止山東一家

(1)

一段時間以來,不斷有人在說,濟南著急了,青島著急了,山東著急了……

我們查了查,“著急”的又何止是山東一家。

廣東,經濟全國最強,但人家依然坦承“我們的高鐵已經落伍了”,透露著一種瞄準短板的反思和清醒;

江蘇,排名比我們靠前,去年憂心忡忡地提出“如果繼續保持速度為先,必將掉隊”,今年又說,“江蘇要做的事就是奮鬥、奮鬥、再奮鬥”;

上海,營商環境全國前三,今年春節上班第一天,召開的依然是優化營商環境的會議,要繼續推出優化營商環境2.0版;

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典範,現在又喊出“一”是底線,有些領域要變“跑一次”為“不跑腿”……

以上諸省市,在很多地方都走在了山東前面,卻似乎一直長存憂患,保持衝鋒姿勢,你能說人家不著急?

比我們優秀的,比我們更努力,比我們更著急,我們又有什麼“資本”不努力奮鬥?在這個意義上,“著急”不是再正常不過了嗎?不就該是一種常態嗎?反之,不著急,才最讓人著急,才不正常!俗話說,居安思危,知危圖安,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沒有危機感就是最大的危機,沒有憂患意識就是最大的憂患,不然,就要變成溫水裡的那隻青蛙了。

(2)

之所以“著急”,是因為轉型升級的征程中,能夠讓你比拼趕超、進位爭先的窗口期並不長,錯過了,就沒有了。

像南方一些省市,從受到金融危機衝擊,到產業轉型煥發生機、亮點不斷,也就幾年功夫。有人就此拿互聯網產業調侃,說山東不是發展慢,而是在新世紀的那個黃金十年裡,根本就沒有參加,這話聽上去驚悚,卻又不無道理。

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科技迭代升級的速度更快,區域競爭優勢此消彼長的週期更短,稍一猶疑,就可能錯過發展風口,等待觀望下去,時代把我們拋下時,真的可能連聲招呼都不會打。

就拿新舊動能轉換來說,省裡列出了“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的時間表。幾年一個刻度,看上去很長,但考慮到我們面臨的任務之重,需要攻克的堡壘關口之多,其實時間很緊張,因為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任務,絕不是早一天晚一天無所謂的事。

今天,“一年全面起勢”的目標已基本實現,動能轉換正朝著“三年初見成效”邁進。我們必須看清一個事實,並不是錯過了前幾年還有後幾年,而是沒有前幾年,就不會有後幾年。完成前一個階段性任務,才能向下一個階段性目標衝刺,跑好這一程,才能為下一棒奔跑蓄力。

不著急,行嗎?

(3)

再跳出山東,環顧周遭,面對迅猛之競爭態勢,又怎能不急?

審視東部沿海,京津冀協同發展正在加速,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已經獲批,有人說“大都市圈”時代已經到來,你不主動建圈,就會被別人圈,這一點,山東看得清楚。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引發產業分工重大調整,重塑地區競爭格局。兄弟省市紛紛尋找科技創新的突破口,搶佔未來發展的制高點。貴州以大數據為引領,加快電子信息製造業發展,帶動經濟實現了彎道超車;杭州信息經濟增加值增速超過GDP增速兩倍以上,對GDP的貢獻率超過50%。

放眼全國,各地或通過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壓舊扶新、騰籠換鳥;或是依託國家戰略大力改革創新,為新的增長模式創造空間、掃除障礙,創環境、搶人才、拉項目,各顯神通,各有高招。

看看下面的例子,就知道別人有多拼。

四川為引進柔性液晶面板生產線,千方百計籌集資金,僅綿陽市籌集資金就超過200億元,一次性提供2000畝建設用地,全省在短時間內引來兩條生產線,總投資近千億元;

合肥為引進京東方6代線,在本級財政收入剛過100億元的情況下,應允籌集90億元的資本金,落實85億元的銀行貸款;

大慶為引進沃爾沃汽車項目,國資平臺拿出相當於財政收入五分之一的資金入股,號召全國汽車行業的大慶人、東北人回大慶工作……

可見,一個經濟體要始終保持強大競爭力,要有大手筆、大格局,發展方式要順應時代潮流,緊跟科技發展步伐,做到與時俱進。

面對日趨激烈的區域經濟競爭,任何的歇歇腳、鬆口氣,都會錯過搶佔未來的先機,甚至失去原有的優勢。激烈競逐的賽道上,我們在加速,人家也在加速,不停奔跑,才可能留在原地,一步趕不上,就會步步趕不上,最後就看誰的速度更快、誰的發展更可持續。

(4)

天地轉,光陰迫。

但再著急,也不能自亂陣腳、手足無措,不能一哄而上、眉毛鬍子一把抓。

春節後上班第一天,全省“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工作動員大會上,省委、省政府深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總要求,強調要一切發展思路以此來謀劃、一切發展佈局以此來展開、一切發展舉措以此來制定、一切發展成效以此來檢驗,深入推進八大戰略,形成整體發展格局,為全省各級各部門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

3月下旬召開的全省重點工作推進會——新舊動能轉換項目落地第二次現場觀摩上,省委、省政府又著重提出要在全省來一場大競賽、大比武。

賽什麼?就是賽敢為人先,賽擔當作為,賽優良作風,賽能力本領,賽精準服務,賽制度創新,賽紀律規矩;比什麼?就是比誰更能搶抓機遇,比誰營商環境更好,比誰雙創平臺更優,比誰人才集聚力更強,比誰項目落地更多更快更好,比誰優勢特色更突出,比誰穩中求進更有成效。

這“七賽七比”,進一步為全省各級各部門比學趕超、進位爭先,豐富了深刻內涵,提供了廣闊平臺,指明瞭努力方向。可以說是方向明、路徑清。

從這個意義上講,濟南著急了,青島著急了,山東著急了……進一步說明的是,山東廣大黨員幹部幹事的熱情起來了、勁頭更足了。帶著這麼一股子勁,讓“著急”融入山東人的精神血脈,尋標對標,苦幹實幹,比拼趕超,勢必能幹出一片新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