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高營養的秋葵,與您分享秋葵的種植過程,一起來看看吧

秋葵,也叫黃秋葵、羊角豆等,是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其長出的嫩莢是供人們食用的蔬菜,因其具有諸多保健作用,食用價值較高,所以越來越受到大家的喜愛。那麼我們該如何種植秋葵呢?它需要什麼樣的生長環境呢?秋葵的種子如何留置呢?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餐桌上高營養的秋葵,與您分享秋葵的種植過程,一起來看看吧

一、種植秋葵需要滿足的環境條件

1、土壤條件:雖然秋葵對土壤的條件的要求並不是很嚴格,在粘土地或者沙質的土壤中都能正常的生長,但是如果種植在排水條件良好、土層深厚、土質有機質比較豐富的壤土地上,秋葵植株會生長的更加旺盛,能獲得較高的產量,由於生長髮育充分,留種植株上結出的莢果也會更加圓滿,達到優質豐收的效果。

餐桌上高營養的秋葵,與您分享秋葵的種植過程,一起來看看吧

2、肥料條件:均衡的養分是秋葵植株正常發育、健壯生長的基礎,也是保證留取高質量種子的關鍵。因為秋葵的吸肥能力是比較強的,需肥量較大。

據測定,畝產鮮莢1000㎏的條件下,秋葵整個生長期需要吸收氮素7Kg、五氧化二磷5.5㎏、氯化鉀6.5㎏左右。可以看出,生長中需磷、和鉀元素的比重還是比較高的。所以施肥時我們就要根據需肥規律合理搭配肥料。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植株生長期要及時追肥,既要追施有機質,又要搭配好氮磷鉀肥,以防早衰。

餐桌上高營養的秋葵,與您分享秋葵的種植過程,一起來看看吧

3、溫度條件:秋葵為喜溫性的蔬菜,其耐熱的能力強。種子發芽的最適合的溫度為25度~30 度,也是秋葵植株生長髮育的最適溫度,所以種植時要適時,這樣才能確保播種質量。

4、光照條件:秋葵是短日性的蔬菜,植株在短日照的情況下可以提早開花、提早結莢。但秋葵植株生長髮育時喜歡強光照,所以栽植的密度不宜過大,尤其是留種的植株區以稀疏為宜,避免互相的遮蔭而影響生長和莢果發育。對最終的種子質量造成不良的影響,影響將來的種植效果。

餐桌上高營養的秋葵,與您分享秋葵的種植過程,一起來看看吧

5、水分條件:秋葵不耐澇而較耐旱,在苗期需水量是較少的,到了生長髮育的盛期需水量是較多的,這一時期要供應充足的水分,當出現高溫和乾旱時要適量進行灌水,否則,直接影響到植株生長及開花、結莢,影響到留取種子的質量。這裡強調一點,生長髮育旺盛時需水較多是相對於其它生長時期而言的,只要保證不缺水就可以,不要超過其需求量。

餐桌上高營養的秋葵,與您分享秋葵的種植過程,一起來看看吧

二、對於留種植株的管理措施

在定植時要確保留種植株的區域密度不能過大。在正常進行田間管理的情況下,要選取稀疏區域內的健壯植株進行留種,如果側枝過多,可適當去除。

對於高植株品種,當株高達到1米半時進行摘心,對於矮植株品種,當主枝達60釐米左右實施摘心,以使養分和水分集中供應莢果和種子,提高種子飽滿度。

三、適時收穫種子並曬乾儲藏

當留種的植株上的莢果外部由黃色變為褐色並出現裂溝時就可以收穫了,採收後要充分曬乾,然後取出種子用布袋子裝好,吊掛在乾燥而且通風的地方保存即可。

餐桌上高營養的秋葵,與您分享秋葵的種植過程,一起來看看吧

對於自行留取的種子,第二年播種前最好做發芽試驗,以檢測發芽率。這一步比較重要,一定不要省略,否則一旦發芽率不良再想補救很有可能會錯過最佳的種植時機。種植栽培時最好採取育苗移栽的方式,以確保苗全苗齊苗旺。

關於秋葵的種植方式就講完了,其對各個時期在各方面的要求都算不上高,關鍵在於細心,各項管理要到位,不要因為管理上的疏漏使種植的結果打折扣,那樣就得不償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