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教士湯若望為何會被判凌遲?

劉屹珺


凌遲這種殘酷的刑罰都是用來懲罰犯了大逆不道等不可饒恕的罪行的人,為什麼虔誠善良、宣誓終生安貧、貞潔、服從的傳教士老湯哥會被判此刑?

他到底做了什麼不可饒恕的事,還是有其他的原因呢?

湯若望,原名叫約翰·亞當·沙爾·馮·白爾,是一個德國人,是神聖羅馬帝國的耶穌會傳教士,天主教耶穌會修士、神父、學者。


湯若望出生於德國科隆,從小就聰明好學,學習成績一直都很優秀。16歲的湯若望被當地耶穌會教區推薦到羅馬德意志學院學習。他用三年的時間就把修完哲學、古典文學、數理天文學等全部課程,數學和天文學的成績都非常突出。

在1611年的10月,阿湯哥就加入耶穌會成為了一名見習修士,同時也加入了靈採研究院,繼續探索著他所熱愛的新科學,特別是在數學和天文學方面。之後他又到羅馬學院學習數學和神學研究,在1617年,他以最優秀的成績完成了在羅馬學院的學業,然後就晉升為神父。

1618年,他在在金尼閣的帶領下,從里斯本啟航東渡,歷經一年的時間來到了中國的澳門。之後便在中國開啟了他不同尋常的一生。


明朝時期,來到中國的湯若望脫掉了僧袍,換上儒服,住進中式房屋,並潛心研究中國經史和倫理,尋找其中東西方文化的融合點。他的任務主要研究中國的語言文字和儒家學說,但是他的數理天文地理學也非常優秀,在當時朝廷官員的眼中,他是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能人。

明崇禎三年,他又受到禮部尚書徐光啟的舉薦,回京供職於欽天監,譯著曆書,推廣天文學,製作相關儀器。他還利用給太監講解天文學的這個機會傳播天主教。

在崇禎七年時,他又接到朝廷讓他製造大炮的命令,並且還要口述有關大炮冶鑄、製造、保管、運輸、演放以及火藥配製、炮彈製造等原理和技術,湯若望用了兩年時間製造了20門大炮。雖然最後也沒有挽回明朝註定失敗的命運,但卻給天主教爭取了在中國的好名譽。

1644年,清軍進入了北京城,對懂天文曆法學識和技能的湯若望進行保護,命他繼續修正曆法,搞好自己老本行。

湯若望最終通過自己的實力,向多爾袞證明了他的天文學知識,經過幾次日食的預測成功,他終於說服了多爾袞,將他參與編制的新曆頒佈天下。



順治七年,湯若望在北京建國門附近的古觀象臺進行工作,並擔任臺長一職。後來順治帝親政後,對老湯頗為重視,湯若望經常出入宮廷,給朝廷的得失提出自己的建議,先後上奏三百多封,就連順治帝立太子也插了兩句嘴,因為當時朝中只有他知道天花流行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所以他讓順治帝選一個得過天花的皇子,那便是後來的康熙大帝。

康熙朝初期,湯若望傳播天主教的勁頭十足,但是一直以來,一些漢族士大夫致力於反對順治信任湯若望等傳教士,對湯若望竟然悄聲在中國發展了十幾萬天主教徒極其震驚和各種不滿。

當時曆法之爭非常嚴重,士大夫楊光先便開始為難西方天主教。楊光先一直都對天主教有所耳聞,之後瞭解到天主教就是耶穌教時,就對湯若望更加不滿。

楊光先還多次到禮部,通政使司等衙門狀告湯若望。之後還不斷提出:耶穌是彼國謀叛的罪魁,因事敗露而被正法,一個罪犯而已,絕非什麼造天聖人,湯若望等人“非我族類,其心必殊”等等驚悚言論。

順治帝在位時,湯若望未受到任何影響,而順治帝一死,湯若望就失去了保護傘,他的命運也從此發生了巨大變化。

湯若望後來撰寫了一本《天學傳概》一書,這本書是湯若望用來闡明天主教並非邪教,而是正教。但是書中所寫的內容對當時的人來說很難理解,反而成為楊光先擊敗湯若望的一把利劍。


楊光先再次控告了湯若望,向禮部呈遞了湯若望的三大罪狀:

一是潛謀造反,二是邪說惑眾,三是曆法荒謬。

朝廷通過對此案的審理後,做出來對湯若望判以凌遲處死的決定,還抓捕了和湯若望一樣的傳教士。

當時的北京,連發了五天的地震,“太皇太后(順治母后)主張釋免”,湯若望才有倖免於一死。

湯若望作為一位經歷過明清兩朝的傳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國基督教傳播史和中國科技史上,都是做出不少貢獻的一位不可多得的人物。


歷來現實


說起湯若望被判凌遲之事,是發生在大清康熙年間,確切的說這是一件徹頭徹腦的冤案。

湯若望在大明朝時就做過欽天監之職,並且幫助明朝鑄造大炮,先後造出大炮20幾門,在明朝與滿清作戰時發揮重要作用,但炮再多也擋不住明朝的覆滅。

1644年,滿清進駐京城之後,攝政王多爾袞要求內城居民三天之內全部搬離,湯若望以明朝舊臣的身份給多爾袞上了一個摺子,大致意思為“為了保護天文儀器、教堂以及珍貴的文獻資料,請求可以允許繼續留在原居住地。”多爾袞恩准了他的摺子。

隨後,湯若望被數次傳召進宮,面見順治皇帝與攝政王,湯若望將西洋學說和天文知識講解給順治和多爾袞,其後受到賞識。

順治七年,湯若望在順治的資助下,於宣武門天主教徒附近重新修建一個新教堂,並對利瑪竇所建教堂重新進行修繕擴建。順治欽佩其文化閱歷,命其擔任欽天監監正一職。

湯若望與順治之間除了是君臣關係之外,還是朋友關係。順治管湯若望叫“瑪法”(滿文為祖父、長者、尊者等意思)。順治還曾多次親自登門造訪湯若望,可見這對君臣之間的關係有多親密。

但湯若望也得到了嫉妒,在順治朝時,吳明烜等人就彈劾過湯若望。康熙登基後,吳明烜又聯合楊光先等大臣聯名彈劾湯若望,奏摺上聲稱湯若望等人利用“邪說”矇蔽皇帝,因此要求將其拿辦治罪。

康熙三年九月二十六日,已經中風癱瘓的湯若望被康熙下旨會審,同時被打入大牢中的還有另外一些西洋傳教士。西方傳教士南懷仁為湯若望辯護,但沒有用,一審判處湯若望死刑,後改判凌遲。

但就在判處湯若望的當日,京城突然發生地震,而後又出現彗星,因此百姓傳言這是上天的警告。孝莊皇太后請來鰲拜等大臣商議,最終改變原判,將湯若望等無罪釋放。但漢人大臣李祖白等欽天監大臣未能倖免,被斬首。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康熙曆獄”。

自此後,回回曆取代西洋歷,但最終發現西洋歷難以取代,在康熙八年,西洋歷重新複用,由南懷仁擔任監正,知道道光年間,欽天監的掌門人全部為西洋人。

再說湯若望被改判無罪釋放之後的兩個月就病死家中,享年七十五歲,因為順治皇帝所賜墓地已經被沒收,因此他的屍體沒處安葬,最終葬在什麼地方沒有記錄。湯若望歷經大明和大清兩個王朝,在華生活了四十多年,並未中國人制定了現代所沿用的“農曆”,可謂是功高勞苦,可惜晚年不保,實在令人可惜。


大獅


湯若望是德國人,他的名字是到中國後自己取的,出典於《孟子》的“望道而未見之”,可見他對中國儒家文化研究之深。

湯若望1592年出生於德國科隆,16歲時入羅馬德意志學院學習,學完了哲學、古典文學、數學、天文學等全部課程,20歲加入耶穌會,宣誓終生安貧、貞潔、服從於教會,並用4年的時間在羅馬學院學習了神學,該學院的除宗教課程外,還包括數學、天文學、地理學、機械學、化學等科學科目,這裡要說明一點,神學和科學並不予盾,科學誕生於神學,湯若望是一個掌握科學知識的神學家,他以最優秀的成績畢業於羅馬學院,晉升為神父。


1618年,湯若望等22位神職人員在金尼閣的帶領下,從里斯本啟航東渡來中國傳教,他們先在澳門潛心研究中國的語言、文化、倫理、民俗,得到了中國文人士大夫的好感和信任,從而達到了傳播其信仰的目的,這就是先前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開創的“合儒超儒”的傳教策略。

1623年,湯若望等人來到北京,帶來了科學儀器和數理、天算書籍,成功地預測了10月8日出現的日食,次年9月又準確地預測了月食,從而得到了朝廷官員的賞識,1630年,湯若望以淵博的知識供職於欽天監,以其所學的化學、機械學方面的知識,為晚明鑄造大炮,他的天主教也得以在宮中傳播。

清軍入關後,湯若望以其天文、曆法方面的學識和技能受到清廷的保護,受命繼續修正曆法,清政府賜地在宣武門內重建教堂,湯若望在觀象臺擔任臺長,即欽天監監正,順治帝親政後,湯若望經常出入宮廷,對朝政也多有建言,順治臨終立嗣皇時曾徵求他的意見,他認為康熙得過天花,己渡過了人生一劫,順治採用了他的建議,果然康熙一生身體健康,子女眾多,當了61年皇帝。


從1658年,湯若望受一品封典起,耶穌會傳教士影響逐漸擴大,一時全國各地教徒大增,終於引起了衝突,1664年,朝廷欽天監官員楊光先上《請誅邪教狀》書,經議政王會議,認定湯若望等欽天監官員有罪三條,1、潛謀造反,2、邪說惑眾,3、曆法荒謬。經清廷會審拘捕了湯若望,杜如預,李祖白、劉有泰等欽天監官員以及外省的傳教士30多人,被判處凌遲處斬。由於當時京師接連發生了五天地震,再加上太皇太后力主開釋,結果除李祖白等五位欽天監官員被處斬外,湯若望餘下人員均遇赦。

這次以“曆法之爭”為名發生在康熙初年的“教案”,一方面反映了當時中國人科學認知的低下,還在固執地認為地是方的,天是圓的。另一方面,也表現了歐洲對中國的傲慢與偏見,以湯若望編寫的《天學傳慨》一書來看,他們沒有把歐洲的歷史和中國的歷史放在等同的位置來看,而是凌駕中國之上,其意就是歐洲人種優於中國人種,這種種族優等的思想難免會引起朝廷和士大夫的反感,但總的來說,還是要承認中國對科學的認知確實是落後了。


1666年,湯若望病逝於南堂寓所,亨年75歲。1669年,湯若望得到徹底昭雪。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湯若望雖被判了死刑,但並不是凌遲。因為北京地震,他和所有在皇家天文臺、欽天監工作的西方人,都被特赦。獲釋1年後,他死在北京的寓所。他活了75歲,其中在中國呆了近50年,歷經明清兩個朝代,將無數西方科學技術帶給了中國。

湯若望原名約翰·貝爾,1592年出生在德國科隆,少年時就讀於耶酥會創辦的中學。因學習成績優異,他又被推薦到羅馬的耶酥創辦的大學唸書。他在羅馬的大學學習了哲學、數學、天文學,並對天文學產生了深厚的興趣。

他於1610年加入耶酥會後,在修道院清修的同時,繼續學習數學和天文學。隨後,他進入羅馬神學院。意大利著名傳教士利瑪竇,也曾在這所學院讀書。因此,學校的圖書館裡,有不少關於利瑪竇的資料。貝爾對利瑪竇在遠東傳播神學和科學取得的成就,十分神往。

在羅馬神學院,他聽過伽利略等當時世界上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和哲學家的演講,這令他下決心繫統研究天文學。在羅馬神學院學習4年後,他順利畢業,並當上了神父。1618年,他受耶酥會的派遣,和一群傳教士登上一艘葡萄牙船,前往中國傳教。

他們於第二年抵達澳門後,立即開始學習漢語、閱讀中國經史哲學、瞭解中國社會習俗。正是在澳門,貝爾給自己取了一箇中國名字湯若望。從此,這個名字伴隨他,直到他生命的結束。不久,正在編撰曆書的禮部尚書徐光啟,恰巧到了澳門。

經人介紹,徐光啟認識了湯若望和幾名同樣受過良好教育、有深厚數學和天文學知識的傳教士們。徐光啟十分賞識這幫有中國名字會說中國話的洋人,於是邀請他們一起入京,一起編撰曆書,即後來的《崇禎曆書》。

徐光啟的介紹,加上湯若望自己成功地預測了一次月食,他很快得到崇禎皇帝的的喜愛,為他在中國傳教大開方便之門。湯若望用了5年時間,在中國各地旅行,傳教、建教堂。後來,他再由徐光啟推薦,回北京在欽天監任職。

崇禎還通過他,購買西洋武器,也令他監製大炮。這使他有機會開設講堂,傳播西方的科學技術,也對外翻譯中國文化。因為與朝廷的關係,湯若望也成為耶酥會在中國傳教最大的保護者和推動者。崇禎皇帝還專門賜給湯若望牌匾,令送往各地,如同湯若望的傳教金牌。

明朝被推翻後,湯若望的地位,並沒有因此而受到影響。他成為清順治皇帝最信任的顧問之一,還兼任皇家天文臺臺長、欽天監主管。在湯若望的領導下,皇家天文臺聘請了數十名西方科學家兼傳教士。一時之間,中國信教和信科學之風日盛。

據不完全統計,湯若望在中國的頭14年,就讓50萬中國人受洗加入了耶酥會,成為史上最成功的傳教士。也因為如此,一些視西洋教為邪教的清廷官員,擔心湯若望勢力過大,於康熙3年上疏皇帝,要求懲治湯若望。

以湯若望為代表的西洋曆法,與中國傳統的歷法,自然有諸多不合之處。上疏者指責湯若望,故意為已故皇室成員錯算葬禮時間和地點,以此加害大清朝。湯若望和他在欽天監、天文臺的傳教士們,以及5名中國官員,一併被鎖拿下獄、判處死刑。

但是,由於北京地震,湯若望和外國人全部獲得赦免,5名中國人被維持原判執行了死刑。獲釋後的湯若望,年老多病,不再為朝廷所用。他住在他自己翻建的教堂裡,著書整理筆記。死後3年,康熙皇帝為他平反,令其遷葬於利瑪竇墓旁,並御賜祭文一篇。


世界真的很大


清朝康熙四年(1665年)三月十六日,清廷議政王大臣會議作出一樁判決:擬欽天監正湯若望、刻漏科杜如預、五官挈壺正楊弘量、歷科李祖白、春官正宋可成、秋官正宋發、冬官正朱光顯、中官正劉有泰等人皆凌遲處死。

判決中有一個人的名字顯得尤為特殊,那就是著名的傳教士湯若望。


湯若望這個名字是來華後改的,他本名為亞當.約翰,是個德國人,1619年(萬曆47年)7月15日,27歲的亞當與一批教友來到澳門傳教,與當地居民水火不容,後來毛遂自薦稱自己為火器專家,替明朝政府製造火炮,就改名為湯若望。

湯若望這個人比較會鑽營,很快就成了個漢語通,他學習中國古老的天文曆法和儒家哲學,得到了崇禎皇帝的賞識,順利入朝為官。

其實湯若望對於火炮技術也是個門外漢,他最大的興趣還是天文與曆法,他一直在觀測天文,修正曆法,並寫了一百多卷的所謂的《西洋新法曆書》。


明朝滅亡後他將這部書交給了清政府,在順治七年,湯若望被委任為欽天監監正,成為掌管全國天文曆法的最高官員。

湯若望在清朝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順治年間尤為得到重用,經常出入宮廷,順治皇帝臨終冊立皇太子,孝莊太后當時就找到了湯若望,提點他讓玄燁繼位,湯若望便建議順治選一位得過天花的皇子繼位,這才有了後來的康熙皇帝。

湯若望還曾經與幾個人一同驗證日食,因為他的結果比較準確而獲勝,然而中西曆法之爭由來已久,在康熙三年的時候,同為欽天監的楊光先上書《請誅邪教狀》,彈劾湯若望等人,稱其在推演和碩榮親王安葬日期時存在疏忽,而且編寫的新曆也有漏洞,次年以數條罪名判處湯若望等人凌遲處斬。

後來得到孝莊太皇太后的庇護、力保,加上京師發生大地震,康熙覺得有違天意就免除了湯若望的死刑,湯若望所制定的時憲曆也遭到廢止,複用大統舊術,直到康熙九年才又恢復使用時憲曆。


經過這場鬥爭,新法終於戰勝舊法,湯若望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國基督教史和科技史上是一位不可忽視的人物,也是繼利瑪竇來華之後又一位重要的對華友好的外籍人士。

康熙五年七月十五日(1666年8月15日)湯若望病逝,死後葬在利瑪竇墓旁。


有好多人說中國傳統的農曆是湯若望發明的,那真是天大的笑話,湯若望也沒有那麼大的本事。

中國最早的傳統農曆叫夏曆,相傳在夏朝就已創立,其實現在使用的這部傳統曆法其根本規則是沿用漢代制定的漢歷(太陽曆),所以應該叫漢歷,目前稱為農曆、陰曆、古歷、舊曆等,屬於一種陰陽曆,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湯若望只是在古老的歷法上加以修正,完善,總有那麼一些人要否定中國傳統的文化,很無語。




遺產君


湯若望是德國天主教的傳教士、神父、學者,自1619年抵達中國後,在中國生活47年之久。這期間湯若望歷經明清兩個朝代,成為了中國科技史、天主教傳播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同時他也極大的增加了中西方的文化科技交流事業。



湯若望來到中國後,將自己整理的天文地理知識呈送給了大明朝廷,因此獲得了朝廷的賞識。後來供職於明朝時期,還為明朝製作了20多門大炮,不過再多的大炮也沒有挽救明朝的命運。

清朝入關後,湯若望向清廷進獻了望遠鏡、渾天儀、地平晷等等,還準確的預測出了日食和月食的時間。因此也得到了清廷的賞識,成為了欽天監監正。



清初時期,多爾袞攝政,與孝莊和順治帝的矛盾強烈。在雙方的鬥爭中,湯若望選擇站在了順治的一邊,並且經常利用自己的天文知識忽悠多爾袞。曾經多爾袞想為順治母子在京城外建造一座宮殿,以此將他們驅逐皇宮。但湯若望上書,說最近天空星象紊亂,尤其多爾袞選擇建造宮殿的方向,很可能是不祥的預兆,多爾袞因此放棄這一決定。

多爾袞去世後,順治帝掌權,所以對湯若望禮遇有加,甚至稱呼湯若望為瑪法(滿語中為爺爺、尊長的意思)。後來京城爆發了天花,順治染病期間,曾經詢問湯若望應該由誰來繼承皇位,湯若望直言,只有得過天花的皇子才能即位,因此康熙成為了順治的後繼之君。



康熙即位時,湯若望已經在中國創造出了我們現在通用的農曆,並且發展了十幾萬的天主教信徒。這件事讓很多信奉其他宗教和儒家學說的人員嫉妒不已,最終在康熙三年,回回人楊光先在信奉薩滿教的鰲拜支持下彈劾湯若望,其中有三條罪證;第一、汙衊湯若望密謀造反,第二、說湯若望的天文曆法荒謬有誤,第三、指責湯若望邪說惑眾。

在楊光先的彈劾中,湯若望所製作的《時憲曆》非常不準確,而且十分荒謬,正是因為湯若望為順治第四子選擇的下葬日期和地點不對,導致了順治帝的駕崩。並且還抨擊了湯若望的地圓說,內容說到如果大地真的是圓的,那麼除中國之外,四旁的人如何站立,難道像壁虎一樣趴在牆上嗎?再者天下之水,高向低流,中國人生活地球之上,西洋人生活在地球之下,豈不是西洋人成為了魚鱉?

看似荒謬的言論,卻得到了鰲拜等人的支持,所以湯若望和一些信奉天主教,並且幫助湯若望研究曆法的人被逮捕。在鰲拜的權威下,湯若望等人被判凌遲處死,其餘漢人教徒被判處斬首示眾。




湯若望被判入獄之時,已經72歲,並且因為腦溢血而半身不遂,入獄後一直由南懷仁照顧起居生活。在眾人感覺到絕望的時候,京師發生了地震,而且有彗星劃破天空,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不祥之兆。太皇太后孝莊趁機下旨,特地寬恕了湯若望等人的罪行,但漢人教徒還是被鰲拜等人堅持處死。

楊光先彈劾湯若望後,被清廷任命為了欽天監監正,但其根本不懂天文曆法,所以最終被罷免了官職。鰲拜倒臺之後,經過眾人的推算,時憲曆確實優於舊曆法,所以湯若望被平反,他們製作的歷法也延用到了今天。


我是越關


“天佑皇上,歷祚無疆。湯若望只進二百年曆。”

1664年,在鰲拜的支持下,楊光先以“暗竊正朔之權、以尊西洋”為罪名,上書康熙皇帝,請求治湯若望死罪。而上面這句話,就是出自楊光先的這份奏摺。

朝堂上的明爭暗鬥,從來都不是幾個大臣之間的恩怨。

湯若望自明朝天啟年間來到中國,歷明清兩代,經崇禎、順治、康熙三朝,一直都深受皇帝的信任。在順治朝時,更是被順治帝尊為“瑪法”,也就是乾爹。

隨著順治帝對湯若望的信任,他的官職也就越升越高。

湯若望以“夷人”的身份官至一品,如此恩遇,很多八旗子弟都得不到!(就連乾隆時期大名鼎鼎的紀曉嵐,也不過是從一品)由此,在朝堂之上,因妒忌而對他的彈劾的官吏數不勝數,楊光先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楊光先職位卑微,根本就沒有給皇帝諫言的資格。不過,輔政大臣鰲拜卻也是看湯若望不順眼,欲藉機除之。

於是,在鰲拜的授意下,楊光先開始羅織湯若望的罪名。

楊光先指出:湯若望的《時憲曆》只為大清國推算了200年的歷法,便不再推演。如此,豈不是在說大清國只剩下200年國祚?說好的千秋萬代呢?

大清國剛剛才入關20年,就被湯若望如此詛咒,康熙帝怎能不龍顏大怒!

更令康熙皇帝憤怒的是,楊光先還找出了這樣一份資料:“湯若望在中國傳教40餘年,發展教眾十餘萬人,儼然一方勢力。若不盡早除之,後患無窮。”

這一條倒是不假。

湯若望作為順治身邊的大紅人,自是有數不清的人巴結。而湯若望來中國的目的,乃是傳播天主教。這些巴結湯若望的人,紛紛加入天主教。

在順治一朝,天主教徒迅速發展,由湯若望初來傳教時的22人,一下子發展到15萬人。速度之快令朝堂震驚,這也是湯若望被判刑的根本原因。

自古而今,統治者對“聚眾謀反”、“妖言惑眾”就十分警惕。

湯若望不僅發展教眾、聚眾生事;還大言不慚,詛咒大清國運。如此行徑,無疑是觸了康熙皇帝的逆鱗。

要知道,康熙繼位之初(1661年),蘇州發生了“哭太廟案”,康熙帝下令將金聖嘆等18名吳下學士斬首示眾。自此,江南講學立社之風斷絕。
對於任何有“謀反”端倪的行為,都會將其滅之於萌芽。

這也就意味著湯若望必死。

1665年,康熙帝不經細查,便直接判決湯若望“凌遲處死”。陪著湯若望一起受死刑的,還有同在欽天監的數名官員。這就是有名的

這個案子,就是有名的“康熙曆獄”。

不過,就在準備對湯若望行刑時,北京地區發生地震。太皇太后藉此向康熙進諫,請求赦免湯若望的罪行。

此時的湯若望已是73歲的高齡,又癱瘓在床,雖然有謀反的嫌疑,卻從未有任何謀反的舉動。康熙念其忠於順治皇帝,便赦免其罪。因此,湯若望躲過一劫。

湯若望雖然沒有被殺死,他的幾個“欽天監信徒”均遭殺害,天主教信眾也作猢猻散。經過這一劫難,天主教在中國的發展,也戛然而止。

康熙帝以“殺雞儆猴”的辦法,杜絕了天主教在中國的發展,也閉塞了中國與世界的聯繫。他的這一行為究竟是對是錯,後世自有公論,只是枉費了湯若望一番辛苦。

湯若望對天上的星星瞭如指掌,卻對朝堂上的明爭暗鬥所知甚少。不然的話,以欽天監臺正(袁天罡也是欽天監臺正)這樣的宗師級“神棍”,很容易取得皇帝的信任;若非不懂政治,他怎麼會被判凌遲處死呢?


祗樹


筆者認為湯若望的一生有點像《聖經》裡的保羅,一生都很神奇。另外,傳教士湯若望是險些被凌遲處死,但是實際上是躲過了一劫。康熙帝將其平反昭雪,被稱為“鞠躬盡瘁之臣子”。湯若望也堪稱中德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座橋樑。提問者問的是楊光先控告湯若望的案子。

湯若望算是在早期耶穌會傳教士在中國做官做的很高的了。是中國欽天監的第一個洋監正,還當過太常寺少卿和光祿大夫。湯若望在中國生活了47年,從明末到康熙。因為湯若望精通天文曆法,有過硬的本事,多爾袞恩准他“安居天主堂”,皇帝非常欣賞他,特別是福臨,曾經賞他宣武門天主教堂,福臨這麼喜歡湯若望是有原因的,據說孝莊給福臨介紹的那個皇后得了怪病,咋治都治不好,是湯若望禱告給治好了。估計那時候福臨還沒認識董鄂妃。另外宮裡很多太監和宮女都跟著他信了教。

所謂樹大招風,湯若望對天文的能力觸犯了一些中國官員的利益。比如楊光先,筆者說說這個楊光先,楊光先這個人本事沒多大,脾氣特別大。他有一句著名的話叫“寧可使中夏無曆法,不能使中夏有洋人”。他對天主教特別的排斥。等到康熙年幼剛繼位的時候,就告發湯若望謀反,當時鰲拜本來就不喜歡洋人。湯若望被下到監獄裡,湯年過古稀,肢體偏癱,久患痰厥,言語不清,打入刑部大牢,立即九鏈加身,只待凌遲處死。但是北京卻突然發生了大地震,還是孝莊太皇太后下的旨意饒了湯,認為這是上天的警示。

楊光先他與湯若望爭論的問題有很多,筆者認為很多真的是楊光先的錯誤,比如他反對湯若望刪除紫氣一說,中國古代迷信紫氣東來,實際上它有時候一點也不準。第二地球是否為圓,楊光先就認為中國男兒頂天立地,怎麼可能是圓的,他質問難道球上國土人之腳心與球下國土人之腳心相對嗎?這很明顯示錯誤的。另外他極度的排斥天主教,認為是邪教,與中國的白蓮教類似。

筆者之所以說湯若望和保羅很像,使徒行傳有一節,監獄裡發生了一場地震,保羅和西拉重新獲得了自由。

我們應當客觀的評價湯若望的貢獻,翻譯各種西學著作達40多種,裡面有很多都是西方最先進的自然科學知識。

喜歡請關注文史工作坊賬號,每天學點精彩的文史知識。


文史工作坊


清朝湯若望案,實際上是開明派與頑固派的一場較量與衝突。湯若望冤案形成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頑固派認為:寧可使中國無好曆法,不可使中國有西洋人。



湯若望雖然是傳教士,卻也是一個世界一流的科學家,他主持修編的歷法是當時最先進的歷法。但他在中國朝廷入職遭到了清朝頑固派的攻擊,他們認為湯若望身為西洋人,非我族類,不可重用,叫嚷:寧可使中國無好曆法,不可使中國有西洋人

第二,遭嫉恨形成歷史上有名的“康熙曆獄”。



湯若望向朝廷呈遞了曆書範本一冊,有根有據地指出了舊曆的七大謬誤之處,並準確預測了8月1日的日食。湯若望所闡述的天學道理得到清廷的認可,朝廷決定採用湯依新編制的新曆,定名為《時究歷》,並在冊面上印有“依西洋新法”五個字,頒行天下。這一切遭到了守舊勢力的嫉恨。

第三,湯若望曾是伽利略的學生,對中國科技多有貢獻。



1644年7月,湯若望向清廷進呈了三件儀器:渾天星球一架,地平日晷一件,望遠望鏡一臺。他還呈遞了曆書範本一冊,並任命他為欽天監監正,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洋監正,開創了清朝任用耶穌會傳教士掌管欽天監的將近二百年之久的傳統。這同樣遭到頑固派不滿。

第四,湯若望冤案,把明末清初的天文科技人才殺戮殆盡。



康熙三年,楊光先串通鰲拜,以數條罪名判處湯若望等人凌遲處斬, 康熙三年九月二十六日,清廷“會審湯若望,以及欽天監官員,翌年三月十六日,廷議將欽天監監正湯若望,刻漏科杜如預,五官挈壺正楊弘量,歷科李祖白,春官正宋可成,秋官正宋發,冬官正朱光顯,中官正劉有泰等皆凌遲處死。



已故劉有慶子劉必遠,賈良琦子賈文鬱,宋可成子宋哲,李祖白子李實,湯若望義子潘盡孝俱斬立決。”湯若望由於北京發生大地震,孝莊太后力保,才勉強保住老命。

第五,湯若望逝世後得到康熙高度評價。



康熙五年湯若望逝於南堂,享年75歲。康熙八年9月,湯若望得到徹底昭雪,恢復“通玄教師”之名,康熙帝賜地重葬湯若望於利瑪竇墓旁,御賜祭文一篇。



鐫刻在湯若望墓碑的反面,從“鞠躬盡瘁,恤死報勤,國之盛典”等用詞,足以見中國一代明君對這位來自萬里之遙、萊茵河畔的德國傳教士高度的評價和認同。


慧言歷史妙語古今


傳教士湯若望為何會被判凌遲?

天主教能在中國這麼順利的傳播開來,他們必須要感謝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湯若望。在順治統治的時期,他可以算是皇帝身邊的一大紅人。在湯若望得皇帝恩寵的時候,他使得天主教的教徒不斷增加,傳教士的人數也在不停增加,並且這些人的活動範圍廣,招收到的信徒也多。據瞭解,湯若望當時已經在中國修建起了30多處教堂,信徒的數量也高達了15萬人。



湯若望因為受到了皇帝的恩寵,所以在當時,即使有人不滿他,卻也無法撼動他。當時吳明煊曾經就舉報過湯若望一次,說他天算錯誤。結果沒想到,他自己卻落了一個詐不以實的罪名,差點都被處死了。由此可以見得,湯若望當時真的是被順治帝護的緊緊的,誰也沒辦法去動他。



但是,到了1661年,順治帝病逝了,才僅有8歲的康熙坐上了皇位。當時的輔佐大臣就是鰲拜,鰲拜這個人,根本就不喜歡西洋學說,那時候皇帝又小,朝政基本上就落在了他這個輔佐大臣的手上。因此他就下令,說湯若望這些傳教士是有罪之人,主要就放了三條罪。第一,他們潛入到中國,以邪教說法迷惑眾人。第二,他們聯合大臣,意圖造反。第三,曆法荒謬。



實際上,在順治帝在位之時,朝中就有不少的大臣反對湯若望,對他在中國發展了這麼多萬的信徒更是覺得極度不滿。只是當時順治帝護著他,所以這些大臣們即使心中再不滿,也沒有辦法動得了湯若望。如今湯若望的守護神一撒手人間,他就成了那刀上的魚肉,沒有任何反抗力。鰲拜給他定下了這麼多罪名,當然不僅是為了降低他的名聲,最主要的就是為了抓他。

在定下這麼多罪名之後,在1664年,鰲拜的人就下令將湯若望等傳教士一併收押入獄,並且在次年處死。但是孝莊後來又下令將他釋放了。逃過一劫的湯若望回到了自己的教堂中,將自己的一些事蹟,以及他的筆記等綜合起來,開始寫下自己的書籍。但可能也是這件事情對他打擊太大,所以他沒過多久就去世了。在他死後的三年,康熙帝才為他平了反,並且還給他寫了一篇祭文,還將他的墳墓遷到了利瑪竇墓的旁邊。看得出來,在康熙帝的心中,他也算是比較恩寵這位湯若望的傳教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