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摘掉“貧困帽”!總會定點扶貧湖北英山三年多,投入幫扶款物3000餘萬元

英山摘掉“贫困帽”!总会定点扶贫湖北英山三年多,投入帮扶款物3000余万元

英山摘掉“贫困帽”!总会定点扶贫湖北英山三年多,投入帮扶款物3000余万元

4月2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印發通知,批准英山縣等17個縣(市、區)退出貧困縣,要求英山縣繼續完成剩餘貧困人口脫貧任務,實現已脫貧人口的穩定脫貧,做到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不斷鞏固提升脫貧成果,確保脫貧成效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

英山縣是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定點扶貧縣。2015年年底,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安排,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定點聯繫英山開展扶貧工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陳竺及各位會領導多次赴英山開展督導調研,要求“帶著對老區人民的感情,支持英山縣打贏脫貧攻堅戰”。

根據英山實際情況和需求,總會決定以“博愛家園”項目為核心,以貧困高山村、庫區村為扶貧攻堅主陣地,堅持“出資金”與“出思路”相結合、“輸血”與“造血”相結合、扶貧與扶智相結合,在當地發展產業幫扶,幫助村民走出傳統農業困境,同時輔以醫療救助、教育扶貧和災害援助,幫助英山力爭早日實現脫貧摘帽。

在方家咀鄉四棵楓村,總會連續3年安排“博愛家園”項目資金,建起村史館和紅十字服務站培訓中心。村支書王保林介紹,中心已開展應急救護培訓300餘人次,參與者除了本村村民,還有不少外村人。“村裡還有120餘名紅十字志願者,其中骨幹隊員40餘人,平時參加環境衛生整治、防災減災宣傳、照顧五保老人等公益活動。”他說,接受紅十字精神教育後,很多人爭當志願者,“穿上漂亮的志願者衣服,幹勁大得很”。今年年初,四棵楓村獲評2018年學雷鋒志願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

像四棵楓村這樣的“博愛家園”,英山縣一共有70餘個,資金規模超過2000萬元,紅山鎮金家墩村就是其中之一。在該村,大片的紅葉石楠等花卉苗木生機盎然,其中一部分是用15萬元紅十字生計基金購買,由村合作社經營,20餘戶貧困戶共享收益。村支書段金魁介紹,生計基金通過向貧困戶提供無息小額貸款、扶持村級合作社等方式,有效激活了扶貧戶的造血功能。

在大別山深處,“博愛家園”不僅能幫村民致富,關鍵時刻還能“救人一命”。80餘歲的鄭在佳,是孔家坊鄉王家畈村的一位留守老人,不久前去池塘釣魚,由於日曬太久,回家路上不幸暈倒。村民程仲文發現後,當即伸出援手,為老人實施心肺復甦和人工呼吸,幫助他轉危為安。像程仲文這樣學過紅十字應急救護知識的村民,王家畈村共有40餘人,一旦有需要,隨時能夠伸出援手,讓村民身在大山深處,也能多出一層安全保障。

除了實施“博愛家園”,總會還積極協助英山縣成功創建“中國天然氧吧”,助力英山全域旅遊產業發展;積極開展農產品電商產業扶貧,通過中直單位採購、電商平臺開通扶貧板塊等方式,幫助銷售紅燈籠辣椒、黃花菜、黑豬肉等英山特色農產品,覆蓋全縣313個村;安排450萬元人道基金,救助因大病導致經濟困難的非貧困戶;捐贈救護車、彩超儀等價值300餘萬元的設備,幫助改善基層衛生醫療條件;對接北京協和醫院,免費為英山縣貧困大病患者遠程會診……

僅在2018年,總會就投入項目款物1700萬元,引進無償幫扶款物1300餘萬元,使8.2萬人次群眾受益。三年來,總會累計投入扶貧項目款物價值3000餘萬元,在英山縣實施防災減災、產業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抓黨建促脫貧等精準扶貧項目近百個,受益群眾達13.2萬餘人次。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英山縣已實現78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36582戶103563人脫貧銷號,貧困戶和貧困人口存量降至231戶、513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15%。

英山摘掉“贫困帽”!总会定点扶贫湖北英山三年多,投入帮扶款物3000余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