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巴菲特選股原則的中國公司有哪些?

符合巴菲特選股原則的中國公司有哪些?

在2018年伯克希爾股東大會的前一天,巴菲特說“我們已經在考慮中國的投資機會,但具體會投資哪些公司,我可不會告訴你”,不過他還是透露了在中國市場的選股標準:只有淨資產收益率不低於20%而且能穩定增長的企業才能進入其研究範疇。

符合巴菲特選股原則的中國公司有哪些?

2、這裡的關鍵詞其實有好幾個:

中國市場——我覺得應該包括A股和港股市場,很多人可能都片面地只理解成了A股市場;

淨資產收益率不低於20%——這個標準比較好把握,但還需要明確的是時間概念,是5年、10年、20年還是自公司上市?

穩定增長——這個可能就限制了行業,但其實之前的淨資產收益率也從量化角度說明了問題。

進入研究範疇——也就是滿足前三個標準並不會立即買入,還要看估值是否合理或低估?

以上把巴菲特的選股原則精細化地分拆開了,這樣更容易據此進行分析和決策。

3、先來看A股市場吧(儘管我超過一半的倉位在港股),採用理杏仁進行回溯。

1)我們採用逐步把時間拉回現在的方法,從2004年開始,看一看有哪些公司一直保持20%以上的ROE?先不考慮扣非ROE,只考慮ROE。

2004-2018(1只),貴州茅臺。

2006-2018(3只),貴州茅臺、格力電器、美的集團。

2007-2018(7只),貴州茅臺、格力電器、美的集團、洋河股份、華東醫藥、恆瑞醫藥、信立泰。

2008-2018(8只),貴州茅臺、格力電器、美的集團、洋河股份、華東醫藥、恆瑞醫藥、信立泰、海康威視。

2009-2018(10只),貴州茅臺、格力電器、美的集團、洋河股份、華東醫藥、恆瑞醫藥、信立泰、海康威視、伊利股份、承德露露。

2010-2018(16只),貴州茅臺、格力電器、美的集團、洋河股份、華東醫藥、恆瑞醫藥、信立泰、海康威視、伊利股份、承德露露、海天味業、精測電子、德賽電池、大華股份、老鳳祥(AB)。

2011-2018(18只),貴州茅臺、格力電器、美的集團、洋河股份、華東醫藥、恆瑞醫藥、信立泰、海康威視、伊利股份、承德露露、海天味業、精測電子、德賽電池、大華股份、老鳳祥(AB)、華夏幸福、我武生物。

2012-2018(35只),貴州茅臺、格力電器、美的集團、洋河股份、華東醫藥、恆瑞醫藥、信立泰、海康威視、伊利股份、承德露露、海天味業、精測電子、德賽電池、大華股份、老鳳祥(AB)、華夏幸福、我武生物、平治信息、雙匯發展、西藏珠峰、視源股份、飛科電器、安圖生物、吉比特、健帆生物、晨光文具、弘亞數控、顧家家居、絕味食品、歐派家居、景旺電子、周大生、廣州酒家、海利爾。

2)按照伯克希爾的資金量,上述35個公司中有很多市值太小,巴菲特基本上不會考慮。設置一個500億市值下限,僅剩下13個公司:貴州茅臺、格力電器、美的集團、洋河股份、華東醫藥、恆瑞醫藥、海康威視、伊利股份、海天味業、華夏幸福、視源股份、歐派家居、雙匯發展。這裡特別提一下信立泰,這個公司自2007到2018年ROE均超過20%,但市值目前僅250億左右。

3)我認為,在上述13個公司當中,除了華夏幸福(房地產)、視源股份(電子元器件)、歐派家居(耐用家居用品)之外,其餘10家公司都屬於穩定增長的範疇。

4)最後再來看一下估值。按照巴菲特之前的選股標準,20倍PE應該就是他的最高承受估值了,考慮到A股市場的特殊情況(其實這個也可以不考慮),我們把最高PE-TTM設置為30,最後還剩下7家:格力電器(12.72)、美的集團(16.4)、雙匯發展(17.9)、華東醫藥(20.23)、洋河股份(20.47)、海康威視(27.59)、伊利股份(28.48)。

5)我的判斷,巴菲特如果要買,我想最可能是上述7家,而且更可能是PE-TTM小於21的前5家。本人目前持有格力電器、美的集團、華東醫藥,考慮近期買入雙匯發展和洋河股份。

4、再來看港股市場,採用理杏仁回溯。

1)同樣採用逐步把時間拉回現在的方法,從2005年開始,看一看有哪些公司一直保持20%以上的ROE?先不考慮扣非ROE,只考慮ROE。先不考慮市值。

2005-2018(1只),恆安國際。

2006-2018(2只),恆安國際、騰訊控股。

2007-2018(3只),恆安國際、騰訊控股、永利澳門。

2008-2018(4只),恆安國際、騰訊控股、永利澳門、康哲藥業。

2009-2018(4只),恆安國際、騰訊控股、永利澳門、康哲藥業。

2010-2018(6只),恆安國際、騰訊控股、永利澳門、康哲藥業、瑞聲科技、億勝生物科技。

2011-2018(11只),恆安國際、騰訊控股、永利澳門、康哲藥業、瑞聲科技、億勝生物科技、金沙中國、東江集團控股、龍光地產、巨星醫療控股、耐世特。

2012-2018(13只),恆安國際、騰訊控股、永利澳門、康哲藥業、瑞聲科技、億勝生物科技、金沙中國、東江集團控股、龍光地產、巨星醫療控股、耐世特、珂萊蒂爾、同仁堂國藥。

2013-2018(18只),恆安國際、騰訊控股、永利澳門、康哲藥業、瑞聲科技、億勝生物科技、金沙中國、東江集團控股、龍光地產、巨星醫療控股、耐世特、珂萊蒂爾、同仁堂國藥、達利食品、時代中國控股、中海物業、綠城服務、天韻國際控股。

2014-2018(24只),恆安國際、騰訊控股、永利澳門、康哲藥業、瑞聲科技、億勝生物科技、金沙中國、東江集團控股、龍光地產、巨星醫療控股、耐世特、珂萊蒂爾、同仁堂國藥、達利食品、時代中國控股、中海物業、綠城服務、天韻國際控股、igg、火巖控股、中國生物製藥、珩灣科技、安踏體育、達飛控股。

2015-2018(37只)。

2)港股其實對市值要求更高,在2015-2018ROE大於20%的基礎上,設置一個500億的市值下限,還剩下10只:

永利澳門、中國生物製藥、金沙中國、龍光地產、舜宇光學、安踏體育、騰訊控股、達利食品、恆安國際、瑞聲科技。

3)考慮行業屬性,巴菲特應該不會購買地產股,考慮道德因素,巴菲特也不會購買博彩股,所以還剩下7只:

中國生物製藥、舜宇光學、安踏體育、騰訊控股、達利食品、恆安國際、瑞聲科技。

4)最後考慮一下估值。

中國生物製藥(9.41)、瑞聲科技(14.87)、達利食品(18.57)、恆安國際(18.74)、安踏體育(32.19)、舜宇光學科技(37.38)、騰訊控股(41.2)。

5)本人目前持有中國生物製藥和騰訊控股。

符合巴菲特選股原則的中國公司有哪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