郟縣長橋鎮: 貧困村的“牛犢面”

“中午來俺住的地方吃麵條吧,前天咱村牛場裡又出生了一頭小牛犢!”5月6日上午,郟縣長橋鎮興店村駐村第一書記司自恆興沖沖地對記者說。原來,按照當地農村習俗,誰家添小孩兒,三天後要請街坊鄰居吃碗麵條,自從興店村養牛場建成以來,添牛犢吃麵條也成了該村駐村幹部的習慣。

興店村位於郟縣縣城東部,總人只756人,有耕地740畝,現有貧困戶9戶10人,屬省級貧困村。主要經濟收入以紅牛養殖、光伏發電和菸葉種植為主。該村因勢利導,堅持因地制宜、圍繞現有產業優勢,結合興店村實際情況,以紅牛養殖作為精準扶貧發力點,利用市派第一書記項目資金20萬元,成立眾興紅牛養殖合作社。2018年11月,20頭紅牛在貧困村興店村安家落戶。紅牛養殖項目成立以來,村兩委及駐村工作隊探索出“託管代養”“寄養帶繁”等模式,在鎮政府的引導下同郟縣瑞寶紅牛公司簽訂協議,按照瑞寶紅牛公司的飼料配比進行配料餵養,母牛產犢後對牛犢進行回收,有技術又有市場,大大減少了後顧之憂。6個月過去了,紅牛由原來的20頭增至25頭。

郟縣長橋鎮: 貧困村的“牛犢面”

談及下一步打算,該村黨支部書記史全民充滿了信心。“我們下一步要擴建養牛場,再投入50萬,到年底實現至少80頭存欄,這樣村裡就有可持續的收入,不僅能鞏固脫貧成果,還能幫助村裡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啃下脫貧這塊硬骨頭。”

(徐淵淵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