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有哪些菜農民不願意吃,而城市卻賣得很貴很受歡迎?

老梁話三農


我們這裡秋季很多人種辣椒和這個四季豆,有一次我從外面打工回來,家裡沒什麼菜了,那時候他們在收那個四季豆,我說給我一點吃,我剛剛回來,他說這東西不能吃啊,我說為什麼不能吃,種著不是拿來吃的嗎?他說這些東西前兩天剛剛才打完藥,所以吃了害怕出事。

我問他不能吃,怎麼可以賣啊?他說賣可以,賣的話,如果今天被老闆收走,可能也就是幾個月之後才才投放在超市裡零售,所以那時候就沒什麼事了。

其實在那個城市裡賣的那些蔬菜啊,水果啊!好多都是打了農藥的,所以農民自己不吃,但是在城市裡賣的很火。就是這個原因

我是大山強兒,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謝謝


大山強兒


在農村,好多野菜隨時可以吃到,不是不願意吃,而是不可以天天吃的,差不多每一味野菜都是一味中草藥,要適可而止。只要是適當的季節,在農村只要吃都可以採挖到.

城市生活節奏快,想嘗野菜的鮮味只有去買了才可以,因為沒有很多的時間去鄉下采挖.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有一種野菜都喜歡,這就是馬齒菜,我在重慶一個小區門口的一個菜市場親眼看到只有那麼一小把買到3元錢,估計就是半斤的的樣子。

南北方有差異,最近老家好多朋友收了蒲公英到重慶的雙福農貿市場批發,從去年開始異常火爆。

在北方農村,洋槐花飄香的季節,槐花也是暢銷品,不管是蒸了吃,還是包包子,都是一種美味.

槐花說開還沒有完全開放時,這會吃起來囔囔的.這裡多說一句,我在重慶採槐花吃,門口的朋友都笑我,因為她們不吃,也不知道可以吃.估計是南方野菜多於北方的原因吧。

還有一個是苦苣,學名敗醬草,不管你是涼拌,還是和麵粉拌在一起,蘸上蒜辣椒都是一種美味,這個野菜生命力特別強,果樹地,河灘特別多,從開春一直可以吃到秋天的.

苦菜的葉子形狀很多,這是我看到的幾種曬乾了也可以泡水喝,還是那句老話,吃野菜要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來決定的.







南方的野菜就認識折耳根,學名魚腥草,我看到菜市場隨時都有在賣,昨天說去池塘邊找找,還沒有發現,可能是我不知道折耳根經常長在那些地方吧。

野菜只是調味品,隨時嚐個鮮還是可以的。其實不管那種野菜,大家都是愛吃的,只要是自然野生,最近兩三年,有幾個品種的野菜有人在大面積種植,這是迎合了市場發展的需要。現在的農村和城裡也沒有太大的區別了,新鮮蔬菜不管那個季節都可以買到的,吃野菜是人們為了調劑餐桌的味道,隔三差五吃一吃還是可以的。有些野菜季節性很強,像白蒿,還沒有正式採挖好多就已經老了,只能當藥材用,槐花也就是那十天的功夫.

開了春,農活忙碌起來,都沒有專門的時間去挖野菜,不是不愛吃,是沒有時間了,城裡菜市場門口賣野菜的都是一些年齡大一些的老人們.這是我的看法,個人感覺.


黃曉紅果果


本人座標威海

現在,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農村蔬菜越來越受到城市人的青睞。但凡有親戚住在農村的城裡人,一般都會想搞點親戚自家種的菜,甚至就連野菜也成為搶手貨。

真要說農村不喜歡吃,城裡人喜歡吃的,我們這裡還真有幾種。

1.地瓜葉。

地瓜葉嚴格來說算不上蔬菜,但在過去最困難的年代,確是很多人的救命菜。不可否認,在那個捱餓的年代,吃一頓地瓜葉下的麵條,或者只是單純的用地瓜葉做成一份涼菜,都可能是一頓美味。但現在的生活已經大不一樣,在農村早已經不吃地瓜葉了。我讀初中時,我媽一天突發奇想,用地瓜葉做了涼菜讓我嘗。雖說沒什麼怪味,但也感覺沒什麼好吃的。反而在城裡,地瓜葉在被農村人採摘、洗淨後,竟然賣到好幾塊錢一斤。

2.萵苣。

在我們這裡的農村,基本上很少吃萵苣。菜園裡種那麼幾棵,也就是閒來摘些葉子喂喂雞鴨鵝。因為在農村,同時令蔬菜的種類很多,萵苣就沒人吃。但在城裡,萵苣挺受歡迎的,尤其是在火鍋店裡,而且價格也不便宜。

3.蒲公英。

蒲公英,我們這裡也叫婆婆丁,準確來講屬於野菜。但現在也有人工種植的。蒲公英是這幾年才流行吃起來的,我甚至在以前都不知道這種野菜還能吃。在農村,蒲公英可以說滿地都是,農村人根本就沒那心思挖蒲公英做菜。但你如果將挖好的蒲公英摘好,洗乾淨後拿到城裡的菜攤上,還是很搶手的。蒲公英一般是做成菜丸子,有原料的做成豆渣球更好。但我吃這玩意,感覺沒什麼特別美味的。

不同的地域,飲食習慣也會不同。可能我不喜歡吃的菜,卻是你認為的美味,如有說的不好的地方,望各位諒解。


三岔口的人


說到在農村農民都不怎麼吃,而在城裡卻能賣好價錢的菜,那可就多了,陌上花隨口就能說出好多。

草子

這在農村原本是當作豬飼料種植的,豬吃了很能長膘。草子開花的時候是紫色的,花型有點像迷你型蓮花,整塊田地裡的草子一齊開花的時候,遠遠看去就像紫色的雲霞,所以它有個很好聽的學名叫“紫雲英”。

草子的嫩梢是可以當菜食用的,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可以清熱解毒,拿到城裡售賣,小小的一把,就能賣到四五元的價。

為順應市場需求,近年來農村人還特意種植草子拿到城裡銷售。不過農村人覺得這是豬食,特意拿它當菜的人就遠沒有城裡的多了。

萵苣葉

萵苣是蔬菜,這個大家都知道。不過,我們平時做菜的時候,通常都是將萵苣葉都扔掉的,只吃萵苣杆子。農村人自己種植的萵苣,不管是自己吃還是拿去市場售賣,也都會事先將葉子都摘掉。

但是,這些年萵苣葉也是越來越受城裡人喜歡了。他們會選擇那種連桿帶葉的萵苣,或者單獨購買萵苣葉,炒熱菜、拌涼菜,味道都很不錯。原本都被扔掉的萵苣葉,現在都能賣到兩三元一斤。

南瓜花

南瓜當菜、當點心、當主食,這個在農村都很普遍。但南瓜花,在農村,可鮮有少會去吃它,通常都是由著它花開花落。

不過,在陌上花這裡的城裡飯店,南瓜花可是一道非常受歡迎的時令蔬菜。在市場上,一斤南瓜花能賣到二十幾元。

通常的做法是:將南瓜花沖洗後用淡鹽水稍做浸泡(因為怕花心裡有蟲),然後醮了調了蛋液和調料的麵粉糊放到油裡炸,炸好後酥脆金燦,且香味撲鼻。

再有就是各種各樣的當令野菜了。

比如香椿,剛上市時能賣到上百元一斤。又如薺菜、馬蘭頭這些,當季時也要四五元一斤。還有農村山上遍地的竹筍,冬筍、春筍剛上市時也得十幾元一斤。

倒不是說這些野菜農民不願吃,只是他們見多了、吃多了,也就不那麼稀罕了。但城裡人是物以稀為貴,而且野菜既綠色環保,又營養豐富,符合健康養生的需求,就更受講究的城裡人喜歡了。


陌上花開且緩歸


有什麼農民不太喜歡吃的菜,而城裡人卻喜歡吃,並且還可以賣的價格又不便宜呢?仔細想一下,也只有農村山裡的一些野菜野菜了。山裡的野菜對於農民來說不是一點不願意吃,只是沒有那麼喜歡而已。也或許是近水樓臺先得月,春天只要一來到,農民就可以到山裡去挖野菜吃,時間長了感覺野菜實在是不如蔬菜好吃。

今年春節剛過,有個城裡朋友在朋友圈曬剛挖的新鮮薺菜,很多農村的朋友就不屑的留言,這都是野草,我們農村人都不喜吃。城裡人或許是因為物以稀為貴的緣故,平常的時候吃不到野菜,偶爾吃點野菜是很新鮮美味的。再說城裡人到山裡去挖點兒野菜很浪費時間,所以只能到市場上去買,而野菜的價格一點兒不比蔬菜便宜,甚至好多野菜比蔬菜還貴。


野花椒葉。大家可能對於人工種植的花椒樹很熟悉,但是山裡的野花椒樹可能就很少見了。我們住在大山腳下,山上的野花椒樹遍地都是,每年五一期間,山上的野花椒樹葉子剛剛發芽,就會有很多的城裡人,利用星期天或節假日的時間,來山上摘野花椒葉。他們說花椒葉摘回家以後洗乾淨,然後加了麵醬和五花肉,做花椒葉醬吃,那味道簡直是一絕。還說人工種植的花椒樹葉子,遠不如野花椒葉子的味道。而住在山下的農民們,雖然離大山很近,大家卻視而不見,很少有人去山上摘了野花椒葉回家做菜吃。市場上也很少看見有人賣野花椒葉,偶爾碰上那麼一兩個,價格貴得嚇人。


地瓜梗和葉。現在農民家裡養豬的少了,過去農村人家家戶戶都養豬,地瓜梗地瓜葉都是粉碎了以後,作為飼料餵豬的。雖然說現在的農民們餵豬的少了,但是很多人家卻有飼養的羊和雞鴨鵝等動物,因此地瓜梗和葉,大部分還是粉碎了以後餵養家禽。家裡沒有這些家禽的,秋後就都扔在山裡,誰家需要就去拿回家。不管網上宣傳的地瓜梗地瓜葉對身體多麼的有好處,農村人還是很少吃這些東西。在他們的意識裡,這些都是餵豬的飼料,實在不如正兒八經菜園裡的蔬菜好吃。但是如果把這些地瓜梗葉掐下來,整整齊齊的捆成一小把,拿到城裡的市場上去賣,照樣掙城裡人的錢。城裡人覺得吃這些天然的菜,有利於身體健康。


洋槐花、山麻楂菜、刺兒菜、車前草等等。這些在農村不需要花一分錢,隨便就可以到山上去採摘的野菜,拿到城裡的市場上,每一樣都是價格不菲。雖然價格貴的讓農村人不理解,但是城裡人卻依然喜歡,這就叫各取所需。


靈子


說到現在城市中最受歡迎的蔬菜,我覺得應該是野外生長的野菜,也常被大家稱作綠色無公害蔬菜。

有很多在我們當地曾經被大家看都不看一眼的野菜,如今每年都會有人開著車過來搶著採摘,並且一年比一年來的人多。其中過來摘香椿的人應該是最多的,據說在當地市場上一斤可以賣到三四十元,而且還需要提前預定,去晚了可能還買不到,這也是我知道賣的很貴的野菜了。不過在我們當地雖然香椿採摘容易,不過很多人都不愛吃,我前一陣也自己採點香椿,準備回去炒點雞蛋吃,做好了全家就我自己吃,結果剩下點餵我家小狗了。


還有生長在田間的馬齒莧也受到很多人的追捧,生命力超級頑強,在田地裡把它剷下來後只要放到有水的地方就能繼續活,是農民在菜田裡最不願意看到的雜草了。

此外婆婆丁也走進了很多人的餐桌,婆婆丁的生長能力很強,在田間,路旁、荒地上、山坡上都能看到它,婆婆丁的食用部分就是幼苗,生吃蘸醬,炒吃都可以。這個每年我都會多摘點送給親戚朋友,也是個不錯的農產品。



我覺得野菜能夠在城市走紅,主要的迎合了人們的嚐鮮心理,又滿足了大家食用綠色蔬菜的要求,平時嚐個鮮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歡迎大家關注添加☞ 科學種菜☜,本文如有不妥的地方,請大家在評論區多提寶貴意見,希望回答能夠對您有幫助。


科學種菜


大家好,我是李哥阿峰!在農村的確有許多菜!農民不願吃,可在城市賣的特別貴還特別受到歡迎!

第一個是馬齒莧!這是一種中藥材,消炎殺菌!在春暖花開的季節裡,農村漫山遍野都是。很少有農民去地裡挖回來自己吃。在農村看起來一文不值的馬齒筧有的大城市竟然賣到二十元一斤,還是溼的(剛從地裡挖回來的),還是城市人餐桌上的最愛!

第二是香椿!每到香椿採摘的季節,我們縣城裡的城市人開車便會蜂擁到農村,來山上採摘香椿!大包小包的往車裡塞!農村人也有精明之人採摘香椿到城市去賣,可以賣到一斤二三十元呢!這個農村人是很少吃的!

第三是蒲公英!這味中藥材是大家都知道的!不僅可以泡水喝還可以炒菜吃消炎去火!這也是城市人高價收買的對象!聽說一斤可以賣到四五元錢呢!

當然很有很多種,我就不一一羅說了!

雖然現在農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可終究比不過城市的生活!有時候想:人就是這麼賤!有的你不吃,沒有的很想吃!農村人想吃山珍海味,城裡人想吃粗野菜!

特別是現在有一些所謂的專家肆意鼓吹一些中藥材(野菜)的功效和療效!城市人跟風最近,為了自己身體不惜重金!要知道任何治療和保健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人們要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和一個冷靜的頭腦!要在鍛鍊身體的前提下,粗細搭配,全面營養,自己吃的那個菜好就吃,不好就不吃,不要聽有些專家的胡言亂語!

謝謝大家!





李哥阿峰


今天來說下一種農村常見的一種蔬菜,這種蔬菜在農村每家每戶都有,農民就是看不上眼,農民卻不想吃,反而都是給豬、牛、羊吃的,但是在城裡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在農貿市場幾塊錢一斤買著吃。

蔬菜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吃到的一類食物,可以說我們每個家庭中在做飯的時候都是離不開蔬菜的,而且在我們平時能夠吃到的蔬菜種類也是非常的多,各種各樣的蔬菜,這個時候也是成熟的季節,趁著剛剛成熟的蔬菜非常的新鮮,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多吃一些比較鮮嫩的蔬菜。

地瓜葉在農村看似很普通,其營養價值堪比牛肉,據化驗分析:莖尖粗蛋白質量為乾重的21.1%-15.1%,與牛肉相當,葉子翠綠鮮嫩、爽口,它的大部分營養含量比菠菜、芹菜等這種高營養物質高很多,特別是類胡蘿蔔素比普通胡蘿蔔高3倍。蔬菜中富含了很多的營養價值和維生素,對人們的身體也是有著很大的好處,我們大家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所以喜歡吃的蔬菜也是不一樣的,各種各樣的蔬菜也是可以讓我們好好的吃個夠,今天給大家說的這個蔬菜就是紅薯葉,他也就是在紅薯還沒有成熟的時候,上面長出來的葉子。

一般在農村有很多的人在家裡面都會中有很多的紅薯,這個時候的紅薯還沒有成熟,大家往往都會摘一些比較鮮嫩的紅薯葉子,然後拿回家住,各種做著吃,紅薯葉也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高的蔬菜,在以前的時候,很少有人吃這個紅薯葉,基本上都會把它用來扔掉。

記得在小時候一到插地瓜的時候,爸媽在剪地瓜莖,我就和弟弟妹妹們就拿幾個地瓜葉的葉柄折斷留皮,掛在脖子上當項鍊,掛在耳朵根上當耳環,還直問爸媽好不好看,為此還捱了不少打,應該這是很多人童年的記憶吧。

這個紅薯葉子,它的功效也是非常的強大,正常的吃一些紅薯葉,可以幫助排毒,預防高血壓,提高免疫力等一些作用和功效,同時還可以預防很多種的疾病。

吃過紅薯葉子之後,千萬記住別碰這些食物,吃過紅薯葉子不能和西紅柿一起吃,否則就很容易得結石病,從而也許會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的症狀,紅薯葉也不能和雞蛋一起吃,因為雞蛋裡面含有大量的膽固醇,蛋白質,而這個紅薯葉裡面還有一些單寧,同時吃就有可能出現腹痛的情況,大家知道了以後一定要記住哦,同時的趕快告訴家人!

農民生活在農村對這種蔬菜可能是見多了,就習以為常,認為這是給豬、牛、羊吃的,這也是農民不愛吃的原因吧。不知道這蔬菜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卻不知道這種蔬菜被亞洲蔬菜研究中心稱為“蔬菜皇后”,營養堪比牛肉。






奎心永恆


在農村,隨地可見的野菜很多,這裡就挑選幾種農村人不吃,而城裡人喜歡吃又賣得比較貴的來說。

第一種,首推蒲公英。以前在農村這個根本就不叫"菜",當豬草都很少要。現在農民挖來拿到城裡賣(有些還專門種植),還賣頂貴的,我們這裡賣4、5元一斤,比一般的蔬菜都貴。城裡人就會吃哦,當蔬菜吃或者拿根部曬乾泡茶喝。農村人就算是沒菜吃,他們也是不吃蒲公英的,寧願只吃豆豉拌辣椒也行。

第二種,瓜尖。在農村瓜尖、瓜葉這些是不吃的,連餵豬都不要。但現在在城裡的菜市場,隨處可見賣瓜尖的,一般4元左右一斤,這個也比較貴了,因為嫩瓜兒才賣2元一斤。農村人不喜歡吃瓜尖,有可能是飲食習慣,或者是沒時間剝瓜尖皮,不剝皮又不好吃,農村人多忙哦,有瓜尖的季節都是農忙季節,飯菜隨便對付就行了,只有城裡人才有悠閒的時間慢慢剝瓜尖皮享受生活。

第三,馬齒莧。農村人說:"這個東西能吃嗎?牛都不愛吃,豬草都不要"。但在城裡的餐廳,還有炒馬齒莧、馬齒莧炒雞蛋等這些菜品。你說,都上餐廳了,馬齒莧也不會便宜到那裡去。城裡人覺得這些野菜純天然、無農藥,是有機蔬菜,所以當然受歡迎了。

還有灰菜、莧菜等很多野菜,農村人不喜歡吃,但在城裡很受歡迎的野菜。







羅子煙


都市生活慣了,開始羨慕起鄉村的生活來,農村空氣好、環境好,小菜園裡種的瓜果蔬菜也好,甚至田野裡農村人很少去挖的野菜,也成了保健、綠色、安全的蔬菜。

其實農村很多野菜,農民都不怎麼吃的,但是卻被人們捧上餐桌,價格不菲。招待農村人吃野菜宴,很多都是搖著頭無奈地笑。尤其是看到田野裡,一堆堆的野菜,居然也能賣錢,更是驚奇了。有哪些野菜,農民都不怎麼吃,城裡很受歡迎呢?

1、馬齒莧

農村菜地裡最常見的馬齒莧,肥肥的肉肉的,黃色的小花。生命力旺盛,長在莊稼地裡不容易清除。沒有“死不了”的綽號。

還記得,農村公公婆婆來第1次在菜市場看到馬齒莧的時候。回來一個勁兒的說。沒想到這種馬蜂菜還能賣錢,要是這樣,去第老家菜地挖一車,那還不得發了。

2、洋槐花

就是初夏開花的洋槐花,在我老家,很少有人吃的。人們說吃了會腫臉,可能是因為生活困難的事情,有些人生吃洋槐花,發生過過敏中毒的現象吧。

小村外面有條河。河邊的洋槐花開時,基本很少見有人會採摘,就那樣任其自由開謝。沒想到這兩年洋槐花,成了城裡很受歡迎的野菜,在超市賣的還不便宜呢。

3、地瓜葉

村的地瓜葉,這兩年竟然被吹捧成了抗癌菜,補鈣補微價值高。農村基本是很少有人吃地瓜葉的。雖然它能吃,但也是人們在物質匱乏的時候,用來果腹的。

生活困難時期,人們吃地瓜乾地瓜葉。甚至是地瓜幹、地瓜蔓兒、地瓜面子,都吃夠了的。尤其是六七十歲的老人,可是一點兒也不稀罕。

4、核桃花

第1次知道核桃花能吃,還是在城裡的菜市場,鮮嫩的核桃花被採摘下來,賣到9塊錢一斤,忍不住驚歎,真是沒有什麼是不可以吃的。

今年春天我甚至在山師的校園,見到一對母女,拿著杆子,打核桃花,說是回家包包子吃。老家也有一些核桃樹,核桃開花時沒人採摘就那樣任其自然落了。

其實還有很多野菜,比如苦菜、婆婆丁、豬毛菜、茵陳草等,農村田野莊稼地裡有很多,用除草劑打都打不盡,餵豬也很少用。

物以稀為貴,野菜之所以能在城裡賣錢,大多也就是吃個新鮮吧,若要人們整天吃,估計沒幾天也就吃夠了。

歡迎關注“漫行草木間”,喜歡記得轉發。草木心,鄉間味,細細品,漫漫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