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怎樣教育孩子才有效?

卡哇伊丶筱夢


題主您好!很高興回答您這個問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我說父母是孩子終身的老師,或者說父母是孩子終身最重要的老師。

我是一位家長,也是一位老師,關於孩子教育方面我也是盡一個父親最大的能力去做,也是一邊做,一邊學,一邊總結,一邊反思。

至於您說的怎樣教育孩子才有效?每個家庭的環境不同,孩子性格各有差異,父母的人生閱歷,知識水平和性格也有很大的差異,因此上沒有一個能夠通用的方式。但教育原理是想通的,別人的教育方式不能照搬,但可以借鑑,可以給你啟迪和感悟。我就結合自己教育孩子的經歷和體驗來回答您的問題。

注重孩子規則感的培養。

我兒子現在已經11歲,上五年級。他是一個持別守規則的孩子。日常生活中,我特別重視因時、因地對孩子規則意識的培養。為了檢驗他的規則意識,我曾做過一個試驗:他和其他三個小朋友同時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要求大家用腳尖跑一段很長的距離,然後折回到起點,看誰跑的最快。口令發出後沒跑多遠,其他三個小朋友全部丟開了腳尖跑的要求,大踏步朝前爭,而他始終堅持用腳尖小碎步快節奏跑。結果他跑了倒數第一,但也沒有破壞要求和規矩。事後,他給我說那天他的腳尖都跑麻了,我表揚了他。

有一次,他和一幫小朋友踢球,開踢前儘管一再強調隊員之間要相互配合,互相傳球。但絕大多數孩子一踢開就各顧各,個人主義非常明顯,自私霸道的也為數不少,但他始終都堅持了球到自己腳下,如果沒有射門的機會就主動傳給隊友。

我領他上街,出門、購物,或遊玩,時時刻刻都提醒教育他要遵守公共秩序,要遵守交通規則,不能大聲喧譁,不能影響他人......,他進入車站、超市、乘公交車,或到其他公共場所從來都是認認真真的排隊,嚴格遵守秩序。我也隨時隨地表揚他好的做法,糾正他不好的方面。


注重孩子閱讀興趣培養

我們家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讀書。我和愛人都喜歡看書,我們家最多的東西也是圖書。我和妻子在家做的最多的事就是陪兒子閱讀,給他送書、買書。 現在他閱讀興趣濃厚,有閱讀習慣,每天都要讀,不讀不休。閱讀面廣,量大,也有持續性。同時,他也喜歡科學,喜歡動手。比如,他對科學書籍、科學現象非常感興趣,總要探尋一個為什麼。他積累了和了解了一定量的天文地理、物質變化、光、磁、力、聲等自然科學的基本常識。

注重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

我很重視對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我認為這不僅有利於訓練他的操作能力,手指靈敏度,更有利於開發他的智力。小玩具、小積木從小到大一直陪伴他。小時候,我經常陪他一起玩積木,他也常常能從玩積木中獲得巨大的成就感,從而樂此不疲的挑戰各種難度和高度,在一次次成功的基礎上還能創造性的開發屬於自己的特殊玩具。現在他有極強的動手能力,除了反反覆覆做了大量的高難度拼裝、手工製作外,他還動手嘗試做物理、化學等方面的試驗。

注重孩子表達能力培養

我對孩子的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從來都是以鼓勵、激勵、幫助、支持為主,從來不包辦,更不會代替。他上三年級第一次寫的作文,就非常讓我吃驚,我從來沒教過他,他也從來沒寫過,但的確寫得非常好。有一段時間,他寫的一點東西已遠遠超過了我的想象。我從來沒有要求他閱讀作文書籍之類的東西,也沒有刻意教他寫作方法。我本身是語文老師,知道這些東西看似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會限制和束縛孩子的想象、思維和創造力。所以,他所寫的東西,都是生活中的真實事,沒有誇張,沒有渲染,樸樸實實,真真摯摯,表達很流暢。

注重孩子專注力培養

在兒子專注於某件事時,我一定不會去打擾他,即便是飯已經端在桌上也要等他做完再吃。聽不少家長說,孩子做作業時總是邊玩邊做,只有家長在旁邊不停地催促才能完成。而我的孩子不是。他做作業的過程就作業一件事,與其他無關。專注是也許是他今後成長髮展的一大優點。

注重孩子健康心理培養

我對他的教育是比較民主,也比較嚴格的,善罰分明。他做錯了事一定要受到應有的懲罰。他該面對的困難我絕不代替。我常引導他大度一點,不要被困難嚇到。 現在他慢慢長大了,也有了健康平和的心理素質,懂得謙讓,很慷慨,不自私。不論是家長、老師批評他,還是和同學、夥伴發生矛盾,既使有時受到委屈,當時會很難過,但他很快能調整好,能把這些不愉快忘的乾乾淨淨,破泣為笑,樂呵呵的該幹嘛幹嘛。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份的,都有其自身的優勢,也有其自身的短板。只要條件適合,時機成熟,方法得當,每一個孩子身上的潛在優勢都會被激發出來。

題主,不知您有沒有收穫?歡迎交流探討!




趙廣宇教育漫談,與您分享教育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趙廣宇教育漫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師,在孩子成長的歲月裡,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重大的,是深遠的。所以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決定著孩子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由此很多父母關心孩子的教育問題,那麼怎樣才算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最有效的呢?

首先,是父母的榜樣作用,言傳身教,身教最重要,父母的一舉一動,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為了給孩子做好榜樣作用,父母一定要養成積極向上樂觀的生活態度,以及方式,做事要有分寸,沉著冷靜,有良好的愛好,讓孩子在父母的身上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這樣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其次,有一種老說法“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實不然,對待孩子的暴力行為,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留下創傷,造成傷害,尤其是在孩子到達叛逆期以後。暴力並不能很好的教育孩子,只會顯得父母的焦躁,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會走向兩個極端,一種是膽小怕事,另一種為,跟父母一樣擁有暴力傾向。對待孩子要講道理,不要對其進行體罰,(我自己家的寶寶就是,打根本不管用,越打越不服軟,所以對他我採取的是柔軟政策。)

第三,要善於傾聽孩子的心聲,不要覺得孩子小,沒有心事,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孩子也會有自己的想法,他們也想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看法,也想被認可,所以父母要謙虛傾聽孩子的心聲,並且即使做出正確的引導以及鼓勵。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在孩子一生中佔據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一定要重視,也要探索出一套屬於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薇愛米多


家庭教育確實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全家的希望。關於怎麼教孩子的問題,每個家長都會有自己一套獨特的理念。總之,能把孩子教育的不錯的家庭都是有相似之處的,而三觀不正、不能成才的孩子的形成,又有各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好孩子的父母教育孩子有以下相似之處。



一、家長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既是孩子的監護人,又是孩子的良師益友。

二、家長能做到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的表率。比方說、要求孩子多讀書少玩手機,家長要儘量做到。



三、家長比較樂觀向上,面對挫折和困難有迎難而上的勇氣,而不是怨天尤人,唉聲嘆氣。

四、家長比較能聽取孩子的意見,支持孩子的一些觀點,並鼓勵孩子去嘗試。對於孩子的失敗不多加指責,而是幫助孩子分析失敗原因。



五、家長能做到愛國愛家,孝順父母,善待朋友,生活中充滿正能量。

您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歡迎補充!


春風化雨花草香


教育孩子是很需要時間和耐心的,沒時間不行,沒耐心更不行,有時間耐心又是關鍵,缺乏耐心是很難和小孩子相處的,因為小孩子他什麼都不懂問這問那對什麼都很好奇,作為家長不能耐心慢慢教育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和家長慢慢的疏遠,教育孩子是要講一點方式方法的,嚴歷之中帶著親密嚴肅的時候又要帶著溫柔,不能大聲的罵,不然很容易傷了他的自尊心,處理不好,他就會變得越來越叛逆最終導致他無法完成學業!

現在的人們忙碌於工作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全期望於學校的教育是不行的,父母的教育更為重要!為什麼呢?在學校老師教的是知識文化,在家裡父母教的是為人處事和生存法則!知識文化雖然重要,生存法則更為重要!而父母就是一個榜樣!不管好或不足都可以成為一個教材!所以父母教育得當很自然就能影響到孩子的未來!父母要是不管不問只讓其在學校自己成才是有一定的困難的,為什麼呢?因為學校所教的有些和社會上的認知方面是有著很大的不同!要是等到孩子出到社會上才能明白的話就慢半拍了!

所以,全靠學校不可取,父母才是最重要的角色!


夜冷清有誰共鳴


四個字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可能是一輩子。

言傳身教!


小學幫


以身作則吧!言傳不如身教,育兒先育己!與其說是教養孩子,還不如說,孩子的到來,給了我們一次重新認識自己,提升自己的機會,只要你自己做到了,孩子便自然習到。

正視、接納、提升、完善自己並不容易,但誰叫你要做孩子的榜樣,師表呢,育兒路漫漫,但一刻也不能馬虎,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子,自己先做到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