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兒園不跟別的小朋友玩,也不配合老師,現在不想去學校了怎麼辦?

愛與自由小雪


幼兒在幼兒園不跟別的小朋友玩,也不配合老師,現在不想去幼兒園了。僅僅憑藉這麼幾條很難判斷孩子到底有怎樣的問題。

不知道孩子在家裡的社會交往怎樣?有沒有刻板、單調的重複行為模式?有沒有明顯的孤僻、被動、難以溝通?如果在家庭裡面如此,那麼孩子有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傾向,具體建議到靠譜的專業機構做臨床甄別。如果同時伴有語言和智能的遲滯,甚至有可能是自閉症傾向。

如果孩子在家裡沒有明顯泛自閉譜系障礙徵兆,只是表現為孤僻、冷漠,那就可能是迴避型依戀。

迴避型依戀是不安全依戀類型之一種,通常源自嬰兒期不恰當的母嬰互動模式。一般來說,如果嬰兒期母親(或主要哺育人)對嬰兒不耐煩、嫌棄、不關心、或其他常常長時間忽略或怠慢嬰兒需求的情形,那麼嬰兒對世界的安全感就會受損,就會自然地發展為迴避型依戀類型。

迴避型依戀的孩子不會表達他們的情感訴求,即使他們內心也有渴望,但會隱忍藏起來;對與父母的互動,通常顯得被動,看不出明顯的情感表達。有些迴避型依戀的孩子在父母眼裡顯得“很乖”,因為他們不像別的孩子那樣任性、吵鬧、總是要這要那。迴避型依戀的孩子在幼兒園通常就容易表現為問題描述那樣。

如果孩子是迴避型依戀,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拋開其他因素,僅僅從技術角度,孩子越小,依戀類型其實就越容易引導、轉變。幼兒階段的孩子,如果父母養育和管教方式得當,迴避型依戀是完全可能引導轉變為安全型依戀。

問題是,大多數嬰幼兒期形成發展到依戀類型,會一直延續到青少年期和成人期,像迴避型依戀,根據孩子的先天氣質以及後天的造化,可能發展為恐懼型依戀或疏離型依戀,對成人後整體人際關係取向產生嚴重影響;對伴侶關係、職場關係、日常人際交往,乃至未來做父母后的親子關係都會產生持續的消極影響。

為什麼?問題的關鍵還是在父母。既然嬰兒期形成發展為迴避型是因應與母親的母嬰互動反應模式,而這與母親的人格高度相關。那麼在幼兒期、兒童期乃至青春期,父母還是同一對父母,母親還是同一個母親,嬰幼兒所發展的依戀類型會受到持續的一致的影響,父母最自然和習慣的反應模式通常是不斷強化孩子的依戀類型。

所以,如何幫助迴避型幼兒改善和轉變,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不易,關鍵是父母的學習成長。簡單地說,悅納、支持、鼓勵、賞識,給予孩子充分而足夠的安全感,幼兒的迴避型依戀就可能逐漸調整轉變為安全型依戀。難在父母與孩子朝夕相處中,父母自然和習慣的互動反應模式其實是在強化孩子的迴避型依戀;難在父母要改變自然和習慣的與孩子互動反應模式。

當然,如果父母只想解決孩子幼兒園的適應問題,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與幼兒園老師溝通,如果是一名稱職的幼教,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賞識和支持,那麼幼兒園適應問題不難解決。

怕就怕,幼兒園老師不合格,不稱職,不勝任;父母相較於應該的父母角色不合格,不稱職,不勝任,那就真的棘手。


唐映紅


不知道孩子是否是剛上幼兒園的三歲小朋友?三歲的孩子因為剛剛開始集體生活,可能會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加上分離焦慮,自然就更不想去上幼兒園了。

對於這種情況,父母該怎麼幫助孩子呢?



首先,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可以問問他為什麼不想去幼兒園,是否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還是因為和老師同學不熟悉,所以特別想家之類的。但是,三歲的孩子語言能力有限,可能還是說不太明白。

其次,找老師瞭解情況。因為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家長無法得知,但是老師可能知道。如果是因為和同學鬧矛盾了,那就想辦法解決。比如:可以請老師幫忙調座位,讓鬧矛盾的兩個小朋友暫時分開等。


再次,告訴孩子他長大了,需要學著適應集體生活。所有的孩子在家都是被寵上天的,一下子突然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然後還有很多的規矩要守,再不是以自己的需求為中心了,他們當然會不樂意。所以,一定要告訴孩子,他長大了,需要學會適應集體生活。雖然孩子年紀小,但是有的道理他還是能聽進去的。即使他暫時不認可,父母也是需要告訴他這些的。



最後,給孩子緩衝的時間。孩子生氣害怕鬧脾氣,父母如果一點也不退讓,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不愛他了。所以,不妨跟孩子商量一下,最近兩天先上半天,中午就接回來,等他調整好了再繼續上全天。

但這樣做可能會讓孩子誤以為哭鬧能讓父母妥協,所以還是要提前和孩子約定好上幾個半天,以免孩子到時候再耍賴。另外,在這個時間裡,儘量想辦法讓孩子喜歡上幼兒園。比如:幼兒園有很多好玩的,有小朋友可以做遊戲,還有美味的加餐等等。

(歡迎關注:菈媽親子,一起聊聊育兒那些事)


菈媽親子


玩是小孩子的天性,沒有哪個孩子是不愛玩的,不愛玩的不叫孩子,而是有自控力的大人。

幼兒園的小朋友,不和別的孩子玩,不聽老師話,不想去幼兒園,這中間肯定有你看不見的問題和不瞭解的情況。

如果孩子本身沒有類似自閉抑鬱的問題的話,那麼就是孩子"玩"過頭了,破壞性過大,讓其他孩子自覺組團孤立了。朋友家有個上幼兒園的孩子,經常在別的小朋友積木搭建得好好的時候,過去惡作劇地推倒,或者喜歡動手打人,抓撓其他小朋友,然後家長沒及時瞭解情況,及時教育制止,久而久之,導致的後果就是,小朋友不和他玩了,然後沒有小朋友玩,他自己越來越孤單,再加上幼兒園小朋友都比較喜歡向老師告狀,老師肯定會批評他,時間久了他就會覺得小朋友不和他玩,老師也不喜歡他,自然而然地他就覺得不想去學校了。

所以建議和老師及時溝通,瞭解情況,具體問題具體解決,不溺愛,不偏袒,幼兒園了,該有的規矩得有,畢竟無規矩不方圓。另外建議可以多帶孩子閱讀這一類與小朋友交際,合作之類的繪本,通過繪本故事正確引導。


陪孩子成長的那些年


這個真是大事。絕不能掉以輕心。

如果嚴重到醫學領域才能解決的,我就不妄言非議了。若果僅是性格,環境使然,咱們來交流一下改變的可能性。

如果孩子性格內向,不善於不敢於主動結交小朋友,如果幼兒園允許自帶糖果玩具,家長就給孩子準備點,在家裡教孩子主動送給其他小朋友,必要時,前幾次,早點去,在媽媽鼓勵指導下,送給小朋友。如果幼兒園不允許帶,早點去,晚點走,在教室外等著送給小朋友,同時,明確用語言表達,xx,咱倆做好朋友。

孩子的世界,絕大部分是單純的,友善的,熱情的。你是他朋友,這個局面很容易形成。然後就有人主動找你了。你就一點點有了說話的伴,遊戲的伴,慢慢就好了。這一過程中,在家裡了,要經常與孩子交流與小朋友交往的動態,及時指導,鞏固發展友誼。

如果孩子對外界敏感,更要每天與孩子主動交流,啟發引導,同時鑑別(畢竟是孩子的主觀感受,不一定全是事實),找出使孩子不快樂的原因,幫孩子“話療”,解心結。例如,老師批評了,那麼你錯否,錯哪了?誰錯了,老師都得批評啊,你改正不錯了,老師就不批評你了。然後必須趁熱打鐵,你說說,老師表揚你多少次。以此抹消不愉快消極的記憶,鞏固愉悅的快樂記憶。既不留下陰影,又進行了正確行為的導向。

如果被小朋友欺負了,偶然的不算。被同一個人欺負多次,1必須找老師找對方家長解決。2告訴孩子,再遇欺負,一定打回去,打不過也打。如果不打回去,他還欺負你,別人看了也學樣欺負你。即使實力懸殊也要對打,縱然捱揍,也要用失敗宣告,我不是可以白挨欺負的。

諸如此類吧,你來問,我來答,希望能幫到孩子。這是大事,別以為無所謂,孩子的啟蒙成長階段,都是小事也沒有小事,因為它很可能會影響整個成長階段,甚至一生。

祝每個孩子成長快樂,成長順利!


福慧雙修44


建議查看監控,肯定有傷害類事件,一般幼兒都喜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