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總是不讓我抽菸,為了這個總是和她吵架,該怎麼辦?

深山小文


在我以前還抽菸的時候,我老媽也成天嘮叨我,只不過每次我都嬉皮笑臉一通搪塞。後來,老媽發現常規的嘮叨對我沒有效果之後,就變著法子的嚇唬我,今天說以前法院的王大爺住院了就是因為吸菸,明天說隔幾條街的張大叔就是抽菸燒了房子……這樣的舉例不勝枚舉,不管啥事,她總是能繞在抽菸上,就像哄小孩子一樣,我都苦笑不已。

一段時間後,沒有效果,老媽就換了個對策,指桑罵槐一般在我面前數落我爸,說我爸這感冒是抽菸,那肚子疼是抽菸,說他抽菸醜的不得了,一臉嫌棄的不要不要的,心疼我爸三十秒……

現在回想起來挺好笑的,不過結局很隨了我老媽的願,我跟我老爸都戒掉了煙,現在早已經不吸嘍。

其實我媽以前嘮叨我吸菸的時候我也跟她吵過,我說我一個大孩子了做啥事哪都還要她給管著?後來體諒我老媽以後才沒有和她吵過,但是要抽菸怎麼辦吶?也就有了以後我跟她各種打太極日常:

1.嬉皮笑臉,我媽每次跟我說別抽菸了,我就會嬉皮笑臉的說“好啦好啦,知道啦知道啦”,然後拉出她以前精明能幹的高冷形象來對比她現在嘮叨不已的老太太形象,並故意一副惋惜歲月不饒人來逗我媽。

2.轉移話題,上面那招用多了就不好使了,於是每次我媽一嘮叨,我就給他扯別家的誰誰誰也抽菸,然後故意像突然想起一般,問那邊家庭的近況,等聊完我也抽完了。

3.儘量別在她面前抽。

4.最後就是,戒了,不抽了,像我現在這樣。


南山以南北以北


首先,回答一個問題:你為什麼抽菸?香菸是否和食物一樣是必須的。

其實,很多菸民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吸菸,當問題他們為什麼要吸菸時,答案總是五花八門。而問你為什麼要進食,為什麼要喝水,我想所有人給我們的答案都是一樣的。


吸菸7秒鐘後,尼古丁就會進入大腦促使分泌人體的快樂因子多巴胺,當多巴胺以非常規的方式強制釋出,我們身體的正常機制就會被破壞,導致不能夠在平凡普通的事物上面獲得應有的快樂,而只能夠通過成癮物的刺激。


然而體內的尼古丁會被迅速代謝掉,多巴胺水平也隨之下降。於是如果你突然停吸或減少香菸,會有煩躁、打哈欠、易怒等種種不適的症狀,這些症狀叫“戒斷症狀”也叫“戒斷反應”。此時只要再抽一根菸讓尼古丁持續在體內就會緩解“戒斷症狀”。


戒斷症狀就像失戀後的痛苦一樣,不知道自己會做出什麼傻事。觸發的原因就是四個字:失依應激。當然在沒人告訴你尼古丁的作用以及它的成癮機制之前,你是不知道這一切的,只是覺得抽菸是個習慣。


香菸在很多方面都是一個矛盾複合體。它既能鎮定是集中注意力的工具,又可以讓人放鬆愉悅是一種興奮劑;它既是罪犯的共有陋習又是戰士的精神食糧;它既可惡又可口。傷心的時候需要它,開心的是時候也缺不了它;無聊的時候想起它,專注的時候也要它,它彷彿是萬能的。

“癮”其實是一種難以自控的習慣,它並非是先天的,而是通過後天的學習得來的,所以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另一次學習將它戒除。



戒菸自願者


不吸菸,畢竟吸菸害己害人,自己吸菸讓親戚和朋友被動吸二手菸,太不人道了,至少在我家,就算自己父母和岳父岳母都不允許在我家裡吸菸,要吸,自己到一邊去吸,不允許影響他人,畢竟你吸菸,和別人在一起,就是傷害他人


跳蚤跳過海2


為了家庭和諧,還是戒菸為好。


小民之見


吸菸對身體不好,你的母親是為了你好,哪個母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個好身體呢?多為你母親考慮考慮,能戒就把煙戒了吧!


相遇聊經典


別抽對身體百害無一利


董芳142365933


把她喜歡的衣服都扔了


生鐵佛燉大鵝


把媽媽賣了,這樣不僅沒人管還有錢抽。


小胡中蜂


1、聽媽媽的話,就像周杰倫的歌名那樣!

2、真的要抽,就別守著媽媽抽,不要惹老人家不高興!

3、抽菸是個人消費,本不應該評論!可非要說一說的話,還是少抽一點吧!


清談人生


別讓你媽媽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