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老舍曾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

鄰居家的管道工


老舍的兒子舒乙證實,當年老舍獲得了諾獎提名

舒乙說,中國作為文學大國,始終沒有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其原因除了政治偏見以外,還因為中國作家的作品被翻譯成外文的太少,在交流上存在著技術上的難題,而老舍當時在中國作家中恰恰是作品被譯介最多的,連瑞典文的也有。

當年諾貝爾文學獎只剩下了最後5位候選人,評選委員秘密投票,得票最多的老舍。<strong>

然而,1966年8月24日,老舍投湖自殺。

由於諾貝爾獎一般不頒給已故之人,評選委員會只好在剩下的4個人中重新進行評選。他們覺得最好是還是把獎項給一個東方人,於是這一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成了日本的川端康成。

如果老舍不跳湖,中國早應在莫言幾十年前就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老舍為何選擇自殺?

老舍兒子舒乙回憶見到父親遺體那一刻:“我當時主要是特別可憐父親,他這麼一個人,最後的下場竟是這樣,實在讓人無法接受。我覺得他非常非常可憐。我有一種抑制不住的悲傷。這時候,天好像變了。我來時還有很大的太陽,突然天陰了,下起了濛濛小雨。我很害怕,席子也擋不住,父親要淋雨了,我盼望著母親早點來。”

老舍會投湖,其實在他的作品裡已經有隱隱約約地體現。

1941年5月31日,他曾寫過一篇叫《詩人》的文章,說一位真正的詩人,當社會到了緊急關頭“在別人正興高采烈,歌舞昇平的時節,他會極不得人心的來警告大家。大家笑得正歡,他會痛哭流涕。 及至社會上真有了禍患,他會以身諫,他投水,他殉難!”

也有研究者發現,老舍筆下的人物都逃不過自殺這個命運。很多主人公都是在悲憤中自絕於人民的。這似乎又多了很多說法,也就是在老舍先生的內心深處,有著自己都沒有發現的自殺情節。

“士可殺不可辱”,“ 寧可站著生,不能跪著死”,這些是一種士大夫的情懷。有一句話叫做以死明志。特別是一個有理想有高度的思想領域的作家,當他的理想和價值觀跟這個社會不能融合的時候,而且根本原因又不在自身,並且通過自身的努力不能解決,又看不到出路,他們往往會自殺來保存自己的高潔。


一往文學


世上有許多的謊言,需要許多年後才能揭穿,其中一件就是關於老舍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

老舍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這是一個謊言,因為老舍根本就不在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入圍之列,更別提獲得提名。

<strong>熟悉諾貝獎頒獎規則的讀者應該會知道,諾貝爾獎對被提名者會有50年的保密期,在這保密期內,除了瑞典皇家文學院的院士之外,外人對被提名者一無所知,因為密不透風。

那麼,在這50年的保密期內,自稱“老舍之子”的舒乙是怎麼知道老舍被提名並將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的呢?大概有幾種可能:

1.舒乙在瑞典皇家文學院有熟人,熟人告訴他:“你爸獲得196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但他已經作古,所以不發給他。”

2.舒乙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通過此能力在這50年保密期內知道了其父親獲得1968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

3.舒乙說了彌天大謊。

歷史事實證明,舒乙確實說了大慌,幾乎讓所有的中國人都上當受騙,包括專業的文學作家、老舍迷。

2018年是1968年度諾貝爾文學獎50年保密期的最後期限,有日本媒體捷足先登,先向瑞典文學院申請1968年度諾貝爾文學獎被提名名單,名單顯示:沒有老舍。

此消息一出,多年的老舍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的傳聞一時間煙消雲散。

我們負責的新京報也向瑞典文學院寫去郵件詢問,得出的結果是:老舍沒有入圍諾貝爾文學獎。

當初舒乙為何編造老舍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其目的令人匪夷所思。


學習工程師


這是個讓人不忍作答而又不可迴避的問題。關於老舍和諾貝爾文學獎,誠如題主所言,196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且獲投票第一,由於老舍已不在人世,此次諾獎遺憾頒予川端康成。當然這並不是說川端康成不去老舍,只是說,從這可以看出,老舍在當時的影響力之大和寫作技藝之高超。


老舍,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因為老舍生於陰曆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捨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滿族正紅旗人。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貓城記》、《二馬》、《離婚》、劇本《茶館》還有未完成的《正紅旗下》。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於市民生活。他善於描繪城市貧民的生活和命運,尤其擅長刻畫浸透了封建宗法觀念的保守落後的中下層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階級搏鬥中,在新的歷史潮流衝擊下。惶惑、猶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進退維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徑。比如《駱駝祥子》。他喜歡通過日常平凡的場景反映普遍的社會衝突,筆觸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運的思考,讓人從輕快詼諧之中品味出生活的嚴峻和沉重。關於自然風光的色彩鮮豔的渲染和關於習俗人情的細緻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氣息和情趣。


如圖,剛剛故去的李敖先生就評價老舍先生為“文學巨匠,一代宗師”。可是偏偏是這麼一位文學大師,在聞格時期被批鬥和侮辱,被冠以“牛鬼蛇神”“反動文人”,被毆打和辱罵。終於在1966年8月24日深夜投湖自盡。恰恰在兩年後的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打算把獎頒給老舍,可惜老舍先生已經不在了。

這是時代的悲哀,是世界文壇的遺憾,可老舍的成就留給了世人。如同老舍墓碑上刻寫的老舍的那句話“文藝界盡職的小卒,睡在這裡。”

望逝者安息,因為天堂就像圖書館的模樣。


我的老師是隻貓


多謝,這樣的問題並非我之所長,簡單說幾句。好的文學作品在人的心裡,而不是在某某獎項裡。老舍先生是我崇敬的作家,看過《駱駝祥子》,聽過《四世同堂》和《茶館》,學習過《龍鬚溝》,現在,也許是不怎麼看書了,總認為還是《四世同堂》寫的好,還有一本《正紅旗下》,不讀不知道什麼叫語言的運用之妙。可惜未寫完,如果寫完,我甚至認為跟《四世同堂》應該是姊妹篇。

好的作品在讀者的心中,諾獎,畢竟是一個西方獎項,而西方人對待文學作品的態度與方式,與我們是不同的,他們看重的更多的是形式,或所謂的首創,而我們更注重內容的讓人感動。

文人自有文人的氣節,與諾獎的所謂的失之交臂,是外人的遺憾,他們留給人們的尊嚴二字,是無價的。


脂硯正堂


老舍先生的作品較早的進入了西方文化的視野。老舍先生有過較長遊歷西方國家的經歷,20年代中期,他在英國的大學裡任教5年;30年代末,又在美國教過1年書。很少有人知道,老舍先生在英國期間,在教書、文學創作之餘,還用英語翻譯了中國的經典名著《金瓶梅》,並被普遍視為最權威的譯作。在美國期間,他完成了代表作《四世同堂》的第二部……從老舍先生的這一段經歷來看,他是較早得到歐美文學屆高度認可和熱切關注的。

老舍先生的文學風格也得到了諾貝爾文學獎認同。諾貝爾文學獎對作家作品評價的一個尺度就是是否“具有理想傾向”。老舍先生的創作深受英國文學巨匠狄更斯的影響——專注於挖掘中、下層,特別是底層民眾的生活和內心世界。在長期的探索中,他的作品不再把“文以載道”作為第一責任,而是把“表達自由和形式美好”作為基本追求。以價值尺度來衡量,老舍先生的“表達自由”實際上與諾獎提倡的“理想傾向”是暗合的。

老舍先生的文學成就是舉世公認的。同魯迅先生一樣,老舍先生在小說、話劇、文學評論、散文、詩歌等多個領域都是閒庭信步,頗有建樹,還獲得了“人民藝術家”的殊榮。他的一生又是坎坷的,在一個動亂的年代,他的多次遠行,都是迫不得已、身不由己,但是他智慧、樂觀、豁達,在大量的文學作品裡,用形象、生動、詼諧、京味十足的語言,告訴我們要笑著活下去……遺憾的是,他的過早離世、他的悲情命運,讓我們很難笑得出來。

還是用老舍先生的墓誌銘作結吧:“文藝界盡責的小卒,睡在這裡”。這是老舍先生的話,也可以看做他對自己的蓋棺論定。至於有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先生或許就沒有考慮過。


風雨寒江


老舍名著《茶館》享譽中外,《四世同堂》,《駱駝祥子》等作品,同樣在國內獲得轟動。老舍確是應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他過早的離世了。諾貝爾的評獎原則,不發給己故作家,老舍與諾獎失之交臂,甚為遺憾。中國文壇失去一位偉大的作家,雖然已然去世五十年,但人們不會忘記他,以及在文壇中的影響。


匯雁1


這正應了某句話,不是你的怎麼也得不到。老舍被提名且得票最多,卻因浩劫早早死去無法得獎,只能說是個遺憾。當然,這個事情對之後得到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而最後卻無法得到這個獎的作家來說,是一個安慰。每次評選,其實都有好些人得到提名,但最後得獎的卻只能是一個人。我國其實還有好些人,包括當代作家阿來,都曾經得到過諾貝兒文學獎的提名,但後來沒拿到獎。對得到提名最終卻沒得獎的人來說,是個很大的遺憾。這無論是對其本人來說,還是對其所在的國家和民族來說,都是深深的遺憾。老舍這個事情,卻可以減輕那個遺憾帶來的痛苦。

因為那些得到提名卻無法拿獎的人,只要想到老舍,就會感受到自己比他幸運多了,畢竟還活著。而且,他們會因此更明白,人生永遠不可能完美,尤其是作家的人生,完美的太少,這也是他們充滿創造激情的動力和寫作素材的來源。


大嘴多年


他已站在中國文壇的頂峰,得到十萬萬同胞的認可,所以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這是世界的損失,而非中國的損失,老舍先生更無所失。


微詩歌


什麼失之交臂?

老舍是莫言那類的媚洋奴嗎?

老舍能寫“大奶子胖屁股”來獲取洋人的施捨嗎?

一條狗,出門叼了根洋人給的骨頭,回來就自以為比主人強了。

還有一些不知名的狗羨慕地流涎看著。


五棵松人


瑞典皇家學院公佈的官方資料上並沒有1968年老舍候選人提名。但是官方資料顯示1966年確實有兩名中國人被提名,一位是胡適,一位是林語堂,兩人當時同為臺灣人士。由於當時兩岸關係,在彼時大陸是不可能提及這兩位候選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