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謊了,真的是撒謊嗎?

宜男


關注飛魚,關注教育,關注學生健康成長!



可以明確的是:孩子撒的“謊”是假的,但是“撒謊行為”是真的。

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意識得到了不斷髮展。於是,我們會驚訝發現,孩子什麼時候竟然學會了“說謊”!其實,每個人可能都有過撒謊的經歷,撒謊也是人生成長中必然經歷的一個階段。

孩子“說謊”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有意的,一種是無意的。

01.無意的撒謊

無意的說謊是非常正常的,比如孩子自信心膨脹,會向父母或老師“誇下海口”,說自己會做什麼什麼,這種情況叫做“善意的謊言”,不必過於擔心。

02.有意的撒謊

而作為父母和老師,最應該關注的則是“有意說謊”,我們把這種情況叫做“撒謊”。孩子為什麼會“撒謊”?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值得重視:

第一,為了取悅家長,虛誇或偽造成績;

第二,謊造優越感,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第三,為自己開脫責任,希望逃避懲罰;

第四,成人的隨意撒謊行為,殃及孩子。



03.處理撒謊行為

一提到“撒謊”,肯定有不少家長都會生氣,認為孩子不應該撒謊。處理時,可能就比較衝動、魯莽。面對孩子的撒謊行為,我們要仔細弄清他是什麼原因撒謊,如上文所述的四個方面的原因,每一種撒謊行為都有對應的解決方式:

一是加強和孩子之間的心靈交流,要求孩子有實事求是的生活態度;

二是給孩子明確獲得優越感的正確方式,不是幻想式的說謊,也不是打擊他人,是從集體活動中取得,靠自己的實力才取得;

三是家長處理孩子撒謊時不要過於衝動魯莽,更不要採取極端的懲罰措施,那樣反而會加劇孩子的說謊行為,要及時引導,建立正確的生活觀;

四是在孩子面前,成年人要尤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對孩子起到正面的榜樣作用。實際上,在批評教育、懲罰教育、榜樣教育、挫折教育等眾多的教育方式中,榜樣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關注飛魚,關注教育,關注學生健康成長!


飛魚高中教育


說一個真實的事件,我小時候大概也就五六歲的時候,也就是九五六年的樣子!在上學前班放學的路上,有個同學我兩個一前一後的走,她沒有看見錢,我在後面看見撿了起來,一卷錢,有張一百(一百是紅色的,當時的一百正常的都是藍色的,這張是老錢,也認得)。一張一塊一張五毛,當時小啊,不知道怎麼讀這麼多錢,我打開看的時候那個同學也看了一眼,後來找她作證時不承認了。回到家姑姑姑父都不在家(當時寄養在姑姑家),大中午的沒地方吃飯就去了二爺家(姑父的二叔),去之前先去小賣鋪把一百塊錢換開買了一塊錢的泡泡糖,那時的泡泡糖一毛錢兩個,因為小找的錢不認得,只知道找了一大把零錢(賣東西的老頭還是個老師,竟然騙小孩子)我到二爺家小叔在家我還把糖給小叔吃,小叔問我錢哪裡來的,我實話實說了,下午去上學我把所有的錢都教上去給了老師,老師還獎勵了我本子和鉛筆,晚上睡前我給表哥顯白呢,我哥立馬給姑姑姑父說了,然後姑父就去他屋翻錢包,說少了五十,問我是不是拿了他的錢,我沒做過的事當然不可能承認,然後各種恐嚇,晚飯都沒讓吃,第二天早上就說不承認不讓上學不讓吃飯,還拿皮帶打我,我說去問小賣鋪的老闆。那老闆說我給的就是五十元,我說去問老師,老師說是拿了一把零錢,差不多有五十元,當時所有的證人都說是五十,我找那個同學,同學不承認,然後我姑說不承認還繼續打我,我害怕再捱打,哭著承認了,從此我就揹著小偷的名聲,就連我爸媽也相信我偷錢,不相信我說的,從此我一直活在小偷的陰影中,那時候恨啊,感覺現在情緒失控都是受那時的影響,這件事我記憶非常清晰,到現在我都有陰影,都恨別人冤枉我!


你的微笑是我整個世界


撒謊從字面上理解是:假話、謊話、與事實不相符。

那麼我們從大人角度來看,已經認定孩子不說實話了。你會怎麼樣來處理呢?也許有人情緒馬上控制不住了,對孩子吼叫了。或者當面撮穿孩子,質問孩子為什麼不說實話。又或者你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合的尋問著孩子為什麼?

其實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多種因素綜合造成的結果。這種結果往往帶有欺騙性矇蔽我們的內心,結果雖重要但我以為過程卻是我們評判對錯的方法。有什麼樣的因必然帶來什麼樣的果,而不能單單由果來進行判斷因。

所有的教育孩子的理論知識中,包括心理學,教育學等學科告訴我們不要吵罵打孩子。要讓孩子在鼓勵和被認可的環境中去引導孩子成長,我們大人要創造一個比較好的環境給孩子。甚至在我們的教科書當中也有因承認了錯誤而得到表揚的文章存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也是非常之多,其實帶孩子其實真心不容易,因為他不是小貓小狗餵飽,穿暖就行了,你還得要關心他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展,而且是長期堅持才能見到結果。這就導致直接很多人堅持不下來,方式方法再好不能長期堅持也是沒有用的。而且每個孩子性格不一樣,成長環境不一樣,大人的教育方法不一樣,我們看到的孩子當然就不一樣了。

所以面對撒謊這個話題,大人應該理性來分析。先提幾個問題:

孩子是否長期撒謊?

孩子這次為什麼事而撒謊?

孩子是否知道他在撒謊?

孩子從撒謊中能得到什麼好處?

如果孩子是長期撒謊,說明孩子成長環境可能有些問題,說白了大人給孩子創造的環境讓孩子養成了習慣性撒謊,大人應該反思自身平時的言行一致而不是僅僅只針對這次孩子撒謊。如果孩子只是偶爾或者其自身本沒意識到這是在撒謊的時候,我們要通過故事,舉例正確的引導這樣做是不對的,還要教會孩子應該怎麼樣來做。我們要了解孩子撒謊的目的是為了什麼,要就事論事,不要造成孩子的害怕進行抗拒,而造成惡性循環,越害怕大人變成長期的撒謊,次數一多,就變成了習慣。

雖然說孩子撒謊,說明孩子在動腦筋。但可以把這種動腦放在其它方面,而不是在撒謊上。孩子的思維我以為可以分成低年級以上和低年級以上來看。一般情況低年級以上孩子依賴性較強,獨立思維能力較差這個時候主動撒謊的機率相對較低,也是我們需要好好培養孩子習慣的時候。而高年級後,孩子獨立性提升,思維方式就變得獨立,需要有自身思想。這個時候需要我們好好引導,一定不能以打罵為主的方式了。

總的方向是相信孩子,不指責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愛願意主動和大人進行溝通交流,不給撒謊創造環境和機會。


fanqiehuang


常有父母常抱怨,自己家的小孩愛撒謊,教育了很多次但都不見悔改,這讓家長很苦惱,卻找不到一個好的應對辦法。其實,有果必有因,小孩愛撒謊也與父母自身有一定關聯。

沒有人喜歡無緣無故的撒謊,每個謊言背後都有一定的內在原因。

有的小孩撒謊是為了免受父母的責罰、指責,有的小孩撒謊是為了獲得一種成就感,滿足自身的虛榮心,有的小孩……為什麼小孩愛撒謊呢?這是一個每個父母都值得深思的問題。

1、小孩為什麼不願對父母說真話?

是父母對小孩的要求過高,小孩達不到,而只能通過謊言來滿足父母的期待?是小孩犯了錯誤,得到的不是父母的安慰、鼓勵,而是責罰、指責,小孩因懼怕而不敢告訴父母?又或者是父母缺少對孩子的關心和理解,與小孩出現隔閡和交流困難,從而讓小孩為了省事省力,乾脆直接用謊言來表達?是什麼造成了這種情況,需要父母反思,也需要父母深思。

2、發現小孩說謊,父母採取了怎樣的措施?揭穿、指責,亦或原諒?

很多父母發現小孩撒謊,第一反應是震驚、憤怒,進而將這種情緒以一種不理智的方式表現出來。但是父母是否想過,小孩對你撒謊很大緣由是他內心就充斥著害怕、無奈和愧疚,在加上父母的責罵,反而會加劇小孩的心理負擔,容易勾起小孩的牴觸心理,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小孩屢教不改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3、注重引導,關注孩子

相對與小孩撒謊本身,父母要關注小孩撒謊背後的深層原因。父母發現小孩撒謊了,不要一味的去批評,企圖用責罰讓小孩去改正,而是平心靜氣的和小孩去交流、慢慢的開導,讓小孩認識到相比於結果,父母更關心他成長的過程。同時父母還要鼓勵小孩去正視自己的行為,給小孩一個相對寬鬆和充滿包容的成長環境,讓小孩可以得到更多的關愛。

教育小孩的最好方式不是責罰,而是瞭解小孩的內心需求,正確的予以引導,讓小孩在一個充滿包容、愛護和寬容的環境中愉快成長。


紅星竹雨


我的原則是疑罪從無,相信孩子所說是實。即便他說的是謊言也會因你的信任而改正,向你坦白承認錯誤。如果他真的沒說謊,你的信任就支持了他誠實做人的基礎。再說做為家長要相信自己平日的教育的成果,你付出了努力都不會是無用功。即便有時孩子可能因各種原因說了謊,只要你相信他不是主觀故意就可以原諒。

我是返鄉歸來,您的關注是我的幸運。


返鄉歸來


別人家的孩子都不會撒謊,自己孩子就會撒謊,


灰灰的81500461


說了,都是無心的,無意識的,但,需要讓他認識到這種行為是不對的。價值觀,必須糾正。。


有夢想就得遠走高飛


孩子意識不到撒謊,我們要正確對待,好好的引導


四葉小草991


還是先了解好情況,不要一說謊就罵自己的孩子,可能孩子只是不知道這件事應該怎麼處理,或者是因為不想你擔心或者失望說的謊言,還是需要家長的理解與引導。


庸人斡


是的。正確引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