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如何幫助孩子戒掉過度依賴?

溫開元


1 不要對孩子百依百順

很多家長在生活上,學習上,都希望能儘量滿足孩子的要求,做到有求必應。特別是在學習上,很多時候失去耐心,不等孩子思考,就給出答案,慢慢使孩子產生依賴心理。作為家長,一定要懂得拒絕,耐心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先讓孩子獨自去面對,實在不會的題目,可以手動去查找書本,也是可以增加印象。一定要讓孩子學會主動思考,遇到問題主動去解決困難,慢慢幫助孩子養成獨立的學習習慣。

2 讓孩子檢查作業

檢查作業,是大部分家長都在做的事情。那麼,幫助孩子檢查作業到底值得不值得提倡呢?個人認為,應當放手,讓孩子自己檢查作業。當然,除非是自主能力極差的孩子,還是需要家長在身邊督促和檢查的。

為什麼呢?幫助孩子檢查作業,久而久之,孩子產生依賴行為,對於作業的正確率不會特別關注,也失去主動思考的能力。有父母幫助檢查作業,能夠輕鬆獲得滿分,而孩子容易被滿分所迷惑,誤認為這是自己“輕鬆”所得。對於輕鬆獲得的知識,不容易存儲在大腦裡,也很難吸收。

所以,父母應該適當放手,讓孩子自覺主動去完成作業和檢查作業,養成主動思考的習慣,才能正確幫助孩子進步。

3 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

幫助孩子學會獨立學習,不僅僅要教育孩子自己完成作業,還要鼓勵孩子自己主動去尋求問題的答案,去動手解決遇到的問題。

孩子對未知世界總是充滿著好奇,喜歡問一些問題,這個時候,就算家長知道答案,也不要直接告訴孩子,而是應該鼓勵孩子,主動思考原因,也可以幫助孩子動手去做實驗,去找尋答案。這個尋找答案的過程,就是孩子學習的過程,能夠真正幫助孩子學到知識並吸收知識。

鼓勵孩子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從表面上看,可能有些冷酷,但是從長遠角度,卻能夠幫助孩子從小養成積極主動的習慣,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所以家長也捨得放手,讓孩子自主去經歷,去解決,去成長。


程小Yao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依賴大人,為什麼?

一個原因是因為大人給了孩子很多超過本身能力的任務,孩子感覺自己獨立無法完成,所以就會希望得到大人的幫助,而一旦長期如此,那麼就會變成習慣。

同時,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也高,時刻準備著給孩子糾正錯誤,這就導致孩子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學習的時候容易因為害怕出錯而裹足不前。

另外的一個可能原因是孩子平時生活中就被照顧過多,什麼時候大人都要插手,時刻被叮囑,被監督。

這就像開車,如果一直看著導航,那麼司機就會依賴導航,而很少能夠獨立認路。而你發現只要把導航去掉,幾天時間司機就能慢慢習慣於認路。


同樣的,對待孩子依賴的習慣也是如此,作業儘量讓孩子獨立完成。現在學校把作業發到家長的手機,把檢查孩子作業當成家長的硬性任務,其實非常的不好。

短期內可能看到孩子的成績確實提高了,但是副作用就是孩子變得更加的依賴大人。

讓孩子不要依賴大人,就是要給孩子獨立完成任務的機會。把學習真正的變成孩子的事情,從做什麼作業,如何做,多長時間,為什麼,都要跟孩子溝通好,解釋清楚。這樣孩子如果能夠執行一段時間,慢慢就會習慣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情。


家長可以給孩子做一個表格,按照表格上面的順序寫作業,沒有佈置的科目就跳過即可。當然,對於已經能夠自己學習的孩子,就可以按照自己的習慣來做。對於沒有計劃的孩子,按照特定的步驟來做,能夠約束孩子的行為,從而達到不缺不漏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