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錘定音:降價促銷能否拯救低迷車市?

雖然4月份的汽車銷售統計數據還沒有出爐,但一般都認為數據不會好看,國內車市還在繼續低迷。

一锤定音:降价促销能否拯救低迷车市?

一季度月均只有200萬輛

由於春節因素,今年1月份國內車市實現開門紅。據相關部門根據交強險整理的數據,1月份汽車終端銷量達到293.45萬輛(含進口車),同比增長23.6%。其中乘用車銷量為266.18萬輛,同比增長25%。2月份只有28天,還有春節大假的因素,銷量差是意料之中。

一般而言,3月份車市應該還好一些。但是今年3月份國內車市表現出奇的差。終端銷量只有197.23萬輛,同比下降5.3%,其中乘用車150.17萬輛,同比下降9%。

一锤定音:降价促销能否拯救低迷车市?

根據交強險數據,今年一季度國內汽車銷量為604.11萬輛,同比下降2.2%,其中乘用車507.27萬輛,同比下降5.1%。

今年一季度,包括商用車和進口車的終端銷量月均剛剛超過200萬輛,可以用慘淡二字來形容。國內主流汽車廠家中,不少廠家出現兩位數負增長。

一锤定音:降价促销能否拯救低迷车市?

今年上海車展期間,許多汽車廠家都預計今年上半年車市將繼續低迷,下半年有可能出現回升。

汽車價格戰烽煙再起

在嚴峻的市場形勢面前,許多汽車廠家又祭起了價格戰的法寶。

“五一”小長假前夕,上汽集團宣佈發30億紅包支持購買榮威、名爵的車主以舊換新,優惠幅度從5000元至15000元。這種做法是一種變相的降價促銷,降價最高幅度超過10%。

一锤定音:降价促销能否拯救低迷车市?

繼上汽之後,國內其他汽車廠家也紛紛推出免車購稅、直降等措施,加入汽車價格大戰的行列。加入汽車價格大戰的汽車品牌,既有自主品牌,也有合資品牌,還有豪華品牌。

其實,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內車市降價促銷已經非常普遍,一些汽車品牌的成交價只有指導價的八折。

一锤定音:降价促销能否拯救低迷车市?

今年4月1日前,許多汽車廠家以響應國家減稅降費號召為由,下調了汽車指導價。有分析認為,在目前車市價格倒掛十分普遍的情況下,降低幾個點的指導價,對於成交價格並沒有多少幫助。有人譏之為“假摔”。

降價促銷是把雙刃劍

此波價格大戰,不像是假摔,而是大幅度降價促銷。但是與之前價格一下調銷量就上升不同,此次大幅度降價、大打價格戰,效果好像並不明顯。

一锤定音:降价促销能否拯救低迷车市?

雖然中國的汽車剛需將長期存在,但是在一些專家的忽悠下,許多汽車廠家對國內車市的預期有些過於樂觀。年銷3000萬那都不叫事,頂點要超過4000萬。

按照國內汽車終端銷量來看,形勢最好的2017年也不過2691.57萬輛,其中還有100多萬輛進口汽車。當然,當年出口也有100多萬輛,進口和出口數量相差不多。

2018年,汽車終端銷量只有2513.14萬輛(含商用車和進口車),同比下降7.1%。當年乘用車終端銷量為2154.78萬輛,同比下降8.5%。2018年,月均汽車終端銷量209.4萬輛,月均乘用車終端銷量只有179.56萬輛。

一锤定音:降价促销能否拯救低迷车市?

“五一”前夕,到西安市下屬郊縣的農村走親訪友,隊長告訴我,隊裡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儘管如此,60%的家庭都購買了小汽車。大城市裡,一家有兩輛車的家庭已經為數不少。在許多大城市,已經車多為患。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國內許多地方的汽車飽和度大為提高。前幾年汽車廠家著力開拓的五六線城市,也出現交通大擁堵。

雖然中國人的千人汽車保有量與汽車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但是由於自然資源稟賦的限制,中國千人汽車保有量永遠不可能達到和美國一樣的水平。

一锤定音:降价促销能否拯救低迷车市?

終上所述,必須對中國汽車未來預期抱持謹慎的態度。汽車廠家不能再去制定過高的產銷目標,而要實事求是地尊重市場。

打價格戰是把雙刃劍。舍價保量,有可能短期內銷量上去了,但是利潤下去了,還有可能出現虧損。

汽車產品鏈很長,要保證質量,需要每一個環節嚴格把關,提供質量可靠的產品。如果一味打價格戰,供應商、經銷商和主機廠都賺不到錢,就會出現以次充好、質量下降,最終還是消費者倒黴。只有讓汽車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都有錢賺,這個產業才能夠正常運轉。車價穩定車市才能穩定,車市穩定才能繼續健康發展。(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