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2位專家候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近日,中國工程院公佈了2019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最終確定的有效候選人共531位,由我省推薦的

番興明、王華2位專家入選。

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國家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1994年中國工程院成立,並選舉出第一批96名院士,其中30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66名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次年,中國工程院進行第一次增選,共增選216名專家。

目前,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工作每兩年一次,每次增選院士總名額不超過120名。

此次入選農業學部57名候選人之一的番興明,出生於1963年3月,現為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所長,其主要從事玉米遺傳育種及應用研究工作,是國家及雲南省玉米遺傳育種創新團隊帶頭人、雲南省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

自2000年以來,番興明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勵20項,先後主持國家和省級重大科研項目50多項。番興明曾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突出貢獻農業科技人員、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雲南省科技領軍人才等。


雲南2位專家候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番興明

入選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的王華,出生於1965年5月,曾任昆明理工大學副校長,去年調任大理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兼任雲南省科協副主席,還是雲南省冶金節能減排創新團隊和科技部冶金節能減排重點領域創新團隊負責人。

王華主要研究冶金過程強化與節能減排領域領域,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發明一等獎2項。其先後被評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雲南省科技領軍人才。

雲南2位專家候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華

這並不是2人第一次參加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增選。番興明曾在2015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時成為有效候選人,王華在2年前也是有效候選人,但最終均落選。

除番興明和王華,雲南省科協此前還推薦了昆明理工大學的礦物加工工程專家文書明、西南林業大學木材膠黏劑與木質複合材料專家杜官本、雲天化集團採礦工程專家李耀基、昆明理工大學磷化工專家梅毅、雲南農業大學微生物學專家盛軍、昆明理工大學環境工程專家寧平6人。但他們並未成為有效候選人。

在2017年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時,我省有8人成為第一輪候選人,但最終只有時任昆明理工大學校長的彭金輝當選為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院士。此後,彭金輝調任海南,目前擔任海南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洋浦經濟開發區工委書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