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什麼樣的發展需求和市場環境,現在的手機廠商紛紛推出自己的子品牌?

小天!


主要原因就是戰略定位衝突。

事實上,需要區分高中低端,面向不同消費群體的話完全沒有必要推出新的子品牌,只需要推出新的系列就完全可以滿足。

比如,華為不單單隻有高端,也有入門級以及中端系列手機,即便是高端手機也分出了多個子系列,mate/p以及nova等。這些已經足以覆蓋所有消費者的需求,為什麼還要細分出一個子品牌榮耀呢?

oppo與VIVO都各自有多個系列機型,也同樣覆蓋了高中低端,但是在近期也紛紛開始推出新的子品牌。

事實上,OV與華為頗有類似之處,即都是主要依靠線下來鋪貨。其銷售門店全國遍佈,幾乎每個城鎮都能看到。而其子品牌榮耀/iqoo/realme則都是主打線上。

線上是誰的天下?

早期是小米、魅族的,現在則主要是榮耀和小米。隨著手機換機週期越來越長,市場規模逐漸觸頂,處女地已經消失殆盡,競爭越發激烈。想要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就勢必要從友商的基本盤中奪取。在這樣的背景下,錘子倒閉,魅族等也越發不好過。而小米也不再獨獨堅守線上,其線下門店也越開越多。

榮耀是早期華為為學習小米而生的品牌,跟在小米後面亦步亦趨,現在與小米幾乎可以平起平坐,對此,OV都是看在眼裡的。子品牌單獨運營顯然會提升公司的成本,OV從一開始也並沒有單列子品牌,而是推出了新的子系列,OPPO K系列以及VIVO Z系列,但是不得不說,在與小米的競爭中並沒有佔到太多便宜。

如果OPPO K系列和VIVO Z系列配置與小米類似,那麼勢必會影響到同一品牌的其他系列手機的銷售,但是單列子品牌則不必過於考慮這個問題。

因此,IQOO成立之後發佈的首款手機就是奔著小米而來,與小米在明處類似的配置,相同的售價,對於消費者顯然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購買起來更為容易,不必刻意搶購。儘管IQOO性價比突出,但是依舊沒有擾亂VIVO NEX系列等高端機的節奏,這就是兩個品牌的好處。

小米顯然不會坐以待斃,將紅米獨立出來就是害怕對方用低端品牌對標,貼身肉搏之下,小米勢必招架不住。而紅米獨立之後不僅可以使小米脫離被纏鬥的風險,也有助於小米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尤其是紅米近期曝光的新機,採用驍龍855處理器,與IQOO等極為類似。

某種意義上,子品牌的存在可以更加突出主品牌的形象,並可以幫主品牌順利脫離友商的纏鬥,例如小米多次隔空喊話華為,但是出來接招的卻始終是榮耀。

因此,子品牌的存在不單單可以彌補定位不足,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合理的拓寬公司的戰略,行事靈活機動,可以不拘一格。


歲月雜談


現在國內廠商有子品牌的主要有:華為(榮耀)、小米(紅米、黑鯊)以及Vivo(iqoo),當然還有很多

可以看見的是所有這些子品牌的定位和母公司都是不同的。榮耀和紅米都主打性價比,黑鯊和iqoo都主打遊戲。所以廠商做一個子品牌往往是為了拓寬自己公司的定位,也在一定程度上讓用戶對公司改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