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房子能保值嗎?

西天蝸牛


未來房子能不能保值,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從房價增長的速度上來看,一定是保值的,但是我們忽略了一個現實問題,房子隨著時間的推移,她也是貶值的,即使房價增長了很高,但是房子房齡年久,也就面臨著保值打折,打幾折就不好說了。



可以這樣說,10年或者15年以內的新二手房,理論上保值打折的比例,相對摺扣比較低,可以理解為非常保值,20年以上的二手房,可以理解為,有一定的保值性,40年以上手房房齡的二手房,估計就不用考慮了,至於什麼原因,很簡單,你會去買一個40年房齡的房子嗎?你會買老破小的小區嗎?

為什麼房子保值,其實很簡單,貨幣總量一直在增加,說白了就是貨幣貶值了,看似房子漲價,實際上,房子是以漲價的方式,在進行保值,所以房子一定是最具保值的一種資產,要想讓房子永遠保持保值的狀態,就要時刻保持房子的房齡,沒有無限制的往上增長,才是最具保值能力的,怎麼做到這些,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在某一階段買賣一下,換一個更具保值能力的房子,就OK了。

好啦啊,就說這麼多吧!關於投資購房,還有什麼其他的疑問可以隨時關注公眾號,樂福居,這裡會有一系列關於購房的一些小常識,等你來哦。


樂福居


房子特別是商品房,他就是一個商品。只不過房子是一個投資大,體量大,搬不走的特殊商品。

房子是否保值,需要看我們國家的貨幣供應量。預計到2025年可能達到250萬億。

這麼說,大家可能理解不了。我說的清楚點,2008年左右,我們的M2大概60萬億,2018年大概200萬億。我們算一下,差不多4倍。

好了,房子08年到18年翻了4倍的價格,有木有。回答是太有了,熱點地區不只4倍,如果你家的房子沒有升值4倍,只說明你家所在的地區太落後,房地產沒有投資價值。

話說回來,自2015年開始,我們國家先開始去槓桿,到2017年,特別是2018年,貨幣增速降到最低。沒有錢自然不能繼續鼓勵大家炒房子。不讓大家買房子的主要原因是國家沒有錢了。那麼,貨幣增速降低也是增加的。今年開始降準了,未來可能降息,社融可能開始增加,貨幣寬鬆逐步到來。這種情況下房價對應貨幣還會漲。老百姓理解不了房價為什麼一直漲,原因就是錢越來越貶值了。

結論。

房地產絕對是保值的,特別是中國,土地的國有化決定,房地產價格會相當的穩定,風險會可控。對於老百姓來說,只要你的房子在熱點地區,亦或者經濟好的城市,房價未來會緩慢上漲。反之,就沒有投資的價值了。

關注財經劍客,您會了解股市,金融的更多知識。



財經劍客



什麼叫保值?持有一樣東西,能夠抵禦通脹,不被超發的貨幣稀釋自己的財富,需要花錢時,可以有快速充分的現金流。

想靠房產保值,首先房價必須要漲,如果不漲,或者漲幅不及預期,其實是虧本的。具體看,如果年漲幅達不到3%,就一定是虧的,因為還有資金成本。

想靠房產保值,房子必須要好流通,如果漲了但有價無市,你想變現很難很慢。如果想立即變現,必須大幅降價,大幅降價會吞掉漲幅,那還怎麼保值呢?

想靠房產保值,房子必須是稀缺的,只有稀缺的東西才能保值。從這個角度看,某些位置極好配置極好的房子,稍有保值功能。但是,隨著時間流逝,區域會變,房子會老,有什麼是永恆的呢?以成都為例,曾經的棕北,桐梓林,浣花溪,到現在金融城,老牌富人區一個又一個被替代,未來在哪裡?我相信浣花溪是稀缺的,但房子都多少年了,每天出門堵的要命,也沒那麼多吸引力了。而浣花溪豪宅的總價不低,一旦需要“用錢”,誰來接你的盤?誰能立刻出千萬現金來接你的盤?賣不出去談何保值呢。

學區房有可能是保值的,風險是政策的變化,如果入學政策改變,那麼老破小的學區房就是最後一棒了,保值就別想了,除非你運氣好有大頭鬼來搞拆遷。

想要靠一樣東西一個舉動,達到一勞永逸的效果,太奢侈了。如果有這樣一個選擇,那他一定是稀缺的,而房子遍地都是,觸手可得,使用壽命不過百年,就註定了他沒有這個屬性。

如果一個人企圖靠房產實現上述目的,那說明他真沒有其他自信和方法了,這樣的人,已經走上貶值的道路。

我知道有房子的,投資房子的,寄希望於房子的人還太多,稟賦效應,不可抗拒,肯定會有人來噴噴噴。我可不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裡裡外外買賣多套了,住宅商用都玩過,家裡現存也有數套,而且無貸款,但我必須清醒,不是自己持有的東西就一定好。不樂觀,不悲觀,要客觀。


小扒說房


先說觀點:未來房子還是最保值的

在我們國家,房子除了居住功能,還有戶口,上學,社區等功能,已經是一個人最大的保障,也是很多人的奮鬥目標了,不能簡單說就是房子。

很多老破小居住屬性很差,沒電梯,沒物業,不好停車,房子舊,但因為有了學區,5萬一平,10萬一平都是可能的。

國家發行貨幣,M2不斷增加,但住房需求供應卻控制住,而需求卻不斷擴大,導致房價穩步漲。隨著收入增長,更多的人集中到大城市,所以房產依然有很大的保值屬性,就目前看來並無可替代的產品。

這麼多年,北京上海有的房子從1000元/平漲到接近10萬/平,這很能說明問題啊,當然10萬肯定不是頂,城市化還有很大的空間!

經濟穩中向好,我們歡欣鼓舞!


漲停板股票


中國經過幾十年高速發展,地產作為反應經濟的重資產之一估值和價格變化很大有一定合理性,但整個社會必將進入平穩發展階段,高速發展不可持續,產業升級也要繼續。

未來給房產繼續這麼高的估值很難,有兩條路,第一是假的高,政治經濟系統出現大問題,比如閉關鎖國,貨幣隨便發,以rmb計價漲到100萬一平都行,這個代價太大很容易失控。第二是真的高,以國際儲備貨幣衡量繼續高房價,那支持高房價最根本的居民要收入提高,產業升級必須成功,才能多賺錢支撐高房價。再升級就是搶歐美髮達國家的飯碗,中國這個體量要是把高端的事情都幹了,基本這些國家就無事可做了。大部分替代都很難,替代一部分很有希望。

所以中國整體資產繼續大漲很難,未來房價必然分化嚴重, 聚集高端人才,產業的地方房價很高,普通地區或者比較差的地區房價會下降,不可能這樣同漲同跌。實際中國人口拐點已到,房價大週期已經開始,只是中國太大,房產週期太長,目前慣性還很大,過兩三年就清楚了。


祝老師聊IP


未來的房子絕大多數是不可能保值的,未來只有在人流聚集地區的房產才能起到保值作用,其他人口大量流失的地區房子必然會大幅貶值。

首先從老齡化的角度來講,中國人口數量最多的一代人60後馬上就要進入60歲了,他們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套房子,如果60後以上的人都離世了,那他們留下的房產將是海量規模,而從90年代以後的新生代出生率過低,他們根本無法支撐這麼大的房產規模。

再從區域性的房產價值來看,以東北為例,東北4線以下的城鎮隨著人口大量流失房價都已經成了個笑話,你想買都找不到人,隨著東北人口大量的流失,房子就成了個擺設品,沒人買價值就沒了,那這些房子怎麼保值?

再從房產市值的角度來看,目前我們全國的房產總值已超過65萬億美元,比美日歐加起來都多,你這房子是金子做的?

以上幾點僅供參考,未來房價走勢不可預測,但目前房產泡沫巨大,一旦刺破後果不可想象,我頭條號寫了篇有關通貨膨脹的置頂文章,你看一下會理解更多的問題。


圍觀主義


房子作為商品來說,有急速上漲就會有下落。這個符合所有商品的屬性,但是,作為居住來說不管漲落對於居住者來說影響都不是很大。商品還要有一個屬性,那就是要有人出來買。未來的中國已經開始了老年化社會的進程,由於中國在1978年以後開始執行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這個社會老齡化問題絕對要比其他的國家嚴重的多。而作為中國人口增加的源頭?就是50後,60後和一部分70後,首先按照中國人平均壽命線是71.5歲,那麼50後們已經開始走入到這條線裡了,60後緊隨其後未來的中國人口基數變少?已經是不可避免。隨著年齡的老去人是會最終離去的,那麼他們遺留下來的房產怎麼辦?大量的二手房就會充斥著房產市場,房產保值增值的空間在哪裡?尤其是二三線城市,北京,上海等一線特大城市的壓力不會太大。但是,人口淨流出的城市呢?尤其是我的故鄉瀋陽市,整個東北三省的經濟,出現了比較嚴重的下滑。又是人口淨流出地區,可是在去年的年底瀋陽市的房子出現了逆市上漲。這個很不正常,問題就是有價無市無人購買。許多二手房都在中介那裡掛著等待著買家,而政府流拍的土地最少出現了四五宗了。還有上漲的空間嘛?太樂觀!


愛看愛思考


人口減少,流動加快,空閒太多,質量不好,稅收在即,能保值嗎?現在該進股市了。不信走著瞧


業餘企業管理諮詢


其實我覺得想知道未來房子保不保值,只需要回答一個問題,就是未來有什麼東西可能比房子更保值。保值的事物都具備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不可批量複製,或者說資源有限。所以僅此一條,就很難找出其右者。因為土地是最稀缺且不可複製的資源。但是我想說,房子保值這件事是病態的,它阻礙社會健康前行。所以這是我國未來最重要需要解決的課題。


吹牛逼技能培訓師


我個人認為,房子目前會保值,因為現階段,房子的需求量還是有的,特別是90後的人群會更多一些,但是長遠的看,房子會降價的,因為中國的老年化太嚴重了,家家都有房子,而且不止是一套,以後的孩子們,父母給的,雙方老人給的,可能不止一套,所以,現在的孩子們以後根本用不著去買房子,所以,未來的房子一定會降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