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戰爭中美國死亡6萬士兵,為何回國之後還有10萬士兵選擇自殺?

用戶68708500


上世紀七十年代,圍繞越南戰爭,兩大陣營進行這明爭暗鬥,戰爭初期是代表各自陣線的越南人在打,戰爭後期後來眼見南越挺不住了,美國人親自參戰,妄圖倚強凌弱徹底擊垮北越軍隊。

但是雖然戰爭的進行,在蘇聯和中國的幫助下,北越軍隊成分利用山地地形優勢,徹底挫敗美軍和南越偽軍。在越南戰爭中共有6萬美軍士兵陣亡,而回國後又有10萬人越戰老兵選擇自殺,這又是為什麼呢?

想解開這個謎團,就得先分析一下越南戰爭美軍失敗的原因。

第一,美軍錯誤的把越南戰爭當成是朝鮮戰爭的延續。從戰爭進行接近二十年美軍的投入看,美軍最初的想法是希望在越南形成類似於朝鮮北南雙方對峙的政權,這樣可以便於美軍留在越南。

高估了南越政權的存在能力,南越民族解放陣線的游擊戰已經讓南越軍疲憊不堪,更別提對北越作戰,因此美軍被迫出手,參與戰爭時機比較被動。

第二,蘇聯和中國的大力支援,使美國無法打垮北越軍隊。美軍的軍事實力單憑北越軍事無法抗衡的,蘇聯提供了大量的援助,但越南幫助最大的還是中國,因為山水相連,中國的人員和物資可以很便利的進入越南。即使美軍對北越進行全面封鎖,中越也能通過胡志明小道交流,保障了北越軍隊補給。

第三,越南多山地的地形,更利用游擊戰。美軍大多數時候是通過空中火力支援,先打擊對方主要軍事目標後,再出動地面部隊。這種打法最大限度避免人員傷亡,但因為地形優勢,在轟炸時,北越軍可以更好的實現隱蔽,美軍投入的轟炸根本無法達到效果,相反利用游擊戰化零為整,逐步蠶食美軍,給美軍造成了大量傷亡。

第四,美國國內的反戰情緒,給美軍士兵造成了的很大心理影響。曠日持久的越戰,加之國內經濟形勢,是普通美國民眾對戰爭產生了厭惡情緒,出現大規模的反戰示威,包括拳王阿里都參與了反戰行動。

瞭解國內情緒的失敗對戰爭的前景持悲觀太多,懷疑自己的戰爭行為正義性。導致軍心渙散,部分軍人還要求馬上回家。這也直接影響最高決策層的戰爭太多,時任總統尼克斯被迫結束越戰,撤軍。

從以上分析看,美軍戰敗主要體現在輕敵、沒有好的地利和人和條件,憑實力這場戰爭美國是不會輸的。要知道美國立國200多年並沒有吃過這麼大的虧,越戰讓美國一度恐慌,面對蘇聯人咄咄逼人的冷戰爭霸,暫時採取戰略退卻,直到蘇聯解體後,利用海灣戰爭重新找回信心。

內憂外患,讓美國政府無暇安慰這些因戰爭失落的老兵,越戰的血腥和慘烈讓他們徹夜難眠,許多人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疾病,只能靠酒精或者其他途徑獲得的毒品來麻醉自己。

而老兵安置工作也很不好,這些越戰老兵無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為戰敗他們沒有獲得任何榮耀,這種情況下,許多人選擇自殺了來結束壓抑的生活。

雖然戰爭已經結束40多年了,苟活下來的老兵,仍然生活在社會底層,得到政府的照顧少,處境特別堪憂。


無筆史官


簡單說來,這些人感覺活著還不如死了,於是有超過十萬的越戰老兵在回到美國後選擇自殺。

在二戰後,美國在東亞地區直接參與的戰爭共有兩次,分別是1950年6月到1953年7月的朝鮮戰爭,以及1961年到1975年的越南戰爭。

其中,朝鮮戰爭作為二戰後爆發的最大規模熱戰,讓美國遭遇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慘敗。面對英勇頑強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美國等17個國家聯軍最終將陣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雖然沒有敗得很慘,但美國更未打敗志願軍,抗美援朝戰爭最終成為美國“被遺忘的戰爭”。

相比於朝鮮戰爭的刻意遺忘,因越南戰爭對美國造成的影響如此深遠,所以美國對越南戰爭一直在反思。

1993年12月25日,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發行,奧利弗·斯通執導,湯米·李·瓊斯、姚志麗等主演的戰爭傳記電影《天與地》在美國上映。該片主演黎裡在越南戰爭中顛肺流離,直到遇到後來的丈夫史蒂爾·巴特勒少校,黎裡得以離開戰火紛飛的越南,來到夢幻中的美國天堂。

但他的丈夫作為參戰軍人,因在越戰期間大量殘害北越武裝人員而蒙受巨大的工作和精神壓力,這種巨大的壓力在戰爭結束後依然如影隨形,噩夢纏身且與黎裡矛盾日益尖銳的史蒂爾·巴特勒最終選擇在某個夜晚自殺。

作為反思越戰的作品,該電影以獨特的視角控訴了越南戰爭對越南造成的巨大災難和對美國產生的深遠影響。戰後的美國,還有十多萬個史蒂爾·巴特勒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對他們而言,死亡是一種解脫。

戰爭結束後的死亡人數比戰爭時期還要高,這一不可思議的現象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真相?靜夜史認為,這場戰爭的太過慘烈,是導致戰後美軍士兵自殺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首先,美國在越南傷亡慘重。

美國在十幾年的越南戰爭中,雖然輸了最後的戰爭,但幾乎贏了所有的戰役。雖然美國付出了陣亡58202人死亡、303616人受傷、2500人失蹤的代價,但對手北越的傷亡更慘重,除超過1176000人死亡、600000人受傷,更有將近250000人平民死亡,每一個美軍士兵的手上,都沾著越南人民的鮮血。

所以,北越對美國人咬牙切齒,除利用茂密的熱帶雨林神出鬼沒,讓深入叢林的美軍黃惶惶不可終日,更有大量的北越士兵化裝成平民,靠近美軍進行自殺式攻擊。當時的越南全民皆兵,很多女性也攜帶武器引誘美軍,給美軍造成巨大的傷亡。

所以,在越南戰場的美軍士兵,內心始終是極其壓抑和害怕的,特別是看到自己的同伴不斷倒下,這種血肉模糊的場面衝擊著他們的承受力。而最可怕的是越南戰爭的持續時間比朝鮮戰爭更長,這讓度日如年的美軍士兵們紛紛患上了心理疾病,這是他們回國後依然被噩夢纏身的重要原因。

如果是心理疾病倒還好,要命的是很多美軍士兵在越南戰場負傷,留下終身殘疾,這種身體上的傷痛在戰後依然如影隨形,成為折磨這些士兵的噩夢。

另外,在越南戰場因氣候和濫交等導致的疾病,也持續不斷地折磨著美軍士兵。

所以,這些難以癒合的傷痛,成為縈繞在越戰老兵頭頂的夢魘,而像《阿甘正傳》中的阿甘這樣逆襲成功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不堪折磨的越戰老兵對世界越來越絕望。

其次,越南戰爭負面影響太大。

越南戰爭雖然烈度遠遠不及抗美援朝,但對美國的衝擊更大,直接導致了美國社會的空前撕裂,人民從未像越南戰爭這樣牴觸美國。如果說敗給我國這樣的大國可以雖敗猶榮,那麼敗給小小的越南就讓驕傲的美軍難以接受。

雖然中蘇兩大共產主義強國對越南進行了大規模支持,我國甚至派出地面部隊參戰,但直接與美軍戰鬥的,始終是北越武裝,這和抗美援朝戰場志願軍直接參戰截然不同,這讓一向驕傲的美軍士兵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敗感。

最要命的是,美軍不僅不知道為何而戰,而且在1975年兵敗撤退後,美國十多年裡傾力扶持的南越政權迅速灰飛煙滅,美軍十多年的努力付諸東流,任何一個有著強烈榮譽感的士兵都難以接受這樣的現實。很多人產生了嚴重的信仰危機,嚴重影響到了很多越戰士兵的工作,這使得他們在回國後工作和生活屢屢碰壁,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最後,越戰老兵遭受不公待遇。

越戰老兵回國時,沒有受到民眾的夾道歡迎,他們雖然也是為國而戰,但待遇和參加二戰歸來的英雄截然不同,美國民眾將戰爭失敗的責任,發洩到這群老兵身上。於是他們不再是英雄,而是手上沾滿鮮血的戰犯集團。

在加上數十萬患上心理和精神疾病的老兵,時常表現得煩躁易怒、性格孤僻極端,與美國社會產生了越來越大的脫節,這使得他們無法正常融入正常人的生活中,所以周邊的朋友親屬紛紛開始疏遠他們,這使得他們產生了被世界遺棄的感覺。

與他們同生共死的兄弟們紛紛陣亡,身邊的親屬又不懂自己的內心,甚至對他們惡語相向,這是他們尋求解脫的深層次原因。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在越南戰爭中美國先後出動陸海空三軍約65萬之眾,陣亡軍人數量高達5.8萬餘人,受傷軍人數量有30.3萬人之多。此戰從1955年開始,1975年結束,時間長達20年之久;美軍直接參戰時間是1965年3月2日,全軍撤離越南的時間是1973年2月,美軍在越南戰爭中打了八年之久!美軍回國後,先後約有十萬士兵選擇自殺,這是為什麼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其一、回國的美軍士兵不是英雄而是罪犯!越南戰爭中美軍是非正義的一方,越南內部的統一戰爭,原本跟美國沒有關係,但是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派美軍直接參戰,且戰敗而歸。越戰的美軍跟二戰的美軍相比,美國民眾認為他們是罪犯而非英雄,他們在越南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暴行,毫無榮譽可言。這些美軍士兵歸國後,爹不疼的娘不愛,國家對他們也不關心,最終大批美軍士兵自盡而終,他們受不了精神的折磨與世人的冷遇。

其二、劫後餘生產生了精神疾病!越戰是一場殘酷的戰爭,戰爭雙方都毫無人性的虐殺對方。美軍在越南燒殺搶掠,姦淫婦女,可謂無惡不做,十惡不赦,美軍作為基督徒,戰後都有深深的自責感,他們在戰爭中有罪。另外越軍設置了千奇百怪的陷阱虐殺美軍,很多美軍都死於非命,而且死得特別的慘,生還的美軍每每回憶起越戰,都不寒而慄!回國後的美軍從地獄回到了天堂,很多人都患了精神疾病,最終飲彈自盡。

二戰美軍也有很多暴行,但是他們是正義的,他們為拯救世界而戰,以暴止暴,因此二戰美軍老兵很少有自殺的。保羅·蒂貝茨駕駛轟炸機在日本廣島投下小男孩原子彈,造成25萬日本平民死亡,多年後日本記者採訪他,問他是否睡得安穩,有沒有一絲內疚?保羅·蒂貝茨表示他睡得很安穩,也從來沒有一絲內疚,他做的事雖然殺了25萬日本平民,但是拯救了更多的美國軍人,日本軍人、日本平民,避免了更多的犧牲。


大秦鐵鷹劍士


冷戰世界中的局部熱戰,你無法理解的越南戰爭

今天縱橫在刷《太平洋戰爭》的時候,美國軍官再給戰士訓話的時候說,是他們先打我們的,我們必須打回去,正義必將戰勝邪惡,我相信如果這名軍官在越南戰爭的戰場上絕對不會還有這樣一番激情澎湃的演說。

越南戰爭是在世界冷戰中,發生的局部熱戰,是一場沒有沒有宣佈戰爭卻深陷戰爭泥潭的戰爭,是廣大美國民眾反對的、逃避的戰爭,也是一場沒有明確目標,沒有獲得勝利的戰場。

在長達十餘年的戰爭中,錯誤總需要有人來承擔,美國在美蘇爭霸中落入下風,經濟停滯不前,然而,對於這場戰爭來說,付出代價最大的還是這場戰爭的直接參與者,也就是參加越戰的美國士兵。

沒有任何人能夠體會這些軍人的心理,在戰場上他們九死一生,六萬多名士兵死在越南戰場,然而在回國後,卻有更多的士兵選擇了自殺,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到底是為什麼?

越南戰爭是一場美國士兵並不想打的戰爭

由於發動越南戰爭的目標並不明確,參加戰爭的士兵只有一半是志願入伍的,剩下一半都是應徵入伍的,當時很多美國人都選擇各種辦法逃避服兵役,沒有辦法逃避的最終不得不參加戰爭。

越南戰爭是美國曆次戰爭中徵兵最困難的一次,大部分的青年人都被肯尼迪總統的號召參軍宣傳所怯步,他們不想參加到這樣一樣不明所以的戰爭中去。

據說,在二戰時美國政府規定,為了避免人才的流失,大學生可以緩期入伍,然而到越戰的時候,很多人為了逃避兵役,努力去讀書,甚至就連學校的老師都比往前要多。

為此,美國不得不降低徵兵的標準,以完成徵兵計劃。

戰爭過程太過激烈,給參戰士兵帶來了嚴重的心理創傷

這些不情願的青年,被美國調到越南戰場後,等待他們的卻是一個堪稱二十世紀最殘忍的戰場,美國從成立以來幾乎在所有的戰爭中都所向披靡,不管是日本還是德國,在美國面前只有捱打的份,以日本士兵的武士道精神加上萬歲衝鋒,美國也抗過去了。

然而到越南戰爭的時候,他們真正認識到了,什麼叫作全民皆兵!在越南戰場上,這些美國士兵甚至連他們的敵人是誰都不知道,只要向你開槍的都是敵人,他們沒有制服,可能是老百姓,也可能是其他的什麼人,當然他們也可能沒有槍,然後過來搶你的槍,有可能是男人,也有可能是女人,還有可能是老人和小孩,總之,越南戰爭期間,美國士兵打的很迷茫。

在開槍打死這些老人和小孩以及婦女時,這些美國人的世界觀開始崩塌,尤其是在這次戰爭中使用的先進武器,更是連拿武器的人都感覺到殘忍,在叢林作戰中,為了尋找敵人甚至要把整個叢林都燒燬了。

在這場戰爭中,士兵不知道什麼樣才算是勝利,只想著活命。

戰爭結束後,回國的士兵並不能讓很好的適應新的社會

在殘酷戰爭中倖存下來的人,腦子裡想的可能是回國後受到熱烈的歡迎,然而回國後卻發現,那並不是真實存在的畫面。

事實上,美國民眾根本就不關心這些越戰士兵的迴歸,相反,一些看了越戰報道的美國人甚至認為這些士兵在越南胡作非為,亂殺無辜。

在沒有榮譽,沒有鮮花,沒有讚美聲的背後,卻是這些士兵並不能適應全新的社會,因此,他們選擇了酗酒、吸毒來逃避,以求獲得解脫。

實際上美國政府對於退伍士兵的補償政策一直都是比較健全的,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經驗也是十分豐富的,尤其是二戰後,美國三年裁軍九百萬,也是順順利利的,然而兩次世界大戰都是戰勝,只有越南是戰敗。

對於戰敗士兵的處理,美國還是缺乏經驗,尤其是當時美國政府經濟陷入滯脹,聯邦政府資金的短缺使它在解決退伍軍人戰後調整的問題時捉襟見,這更加引起越戰退伍士兵的不滿,這些人自發形成組織,沿用退伍軍人遊行的方式獲取權益,卻有引發老百姓的普遍厭惡心裡。

美國的心理學家最後將退伍軍人的心理問題稱之為“戰爭創傷後應激性精神絮亂綜合徵”,這種症狀的表現就是酗酒、吸毒、政治麻木。

1971年的調查顯示,相繼五萬名越戰退伍軍人死亡,並且還以每年800人的數量持續死亡,到1979年的調查顯示,超過40萬的退伍軍人都遇到了法律問題,說明他們並未完全使用這個新的社會。


史論縱橫


越戰,是美國人民心中永遠的痛。

打勝了嗎?沒有。傷亡大嗎?相當不小,從1965年到1973年,整整八年時間,美國死亡6萬士兵。

但,讓人唏噓不已的是,戰後歸國的士兵自殺人數達到了10萬之眾,竟然比戰死的都多,這是為什麼呢?

得了“戰後心理綜合徵”

戰後心理綜合徵,這是一種病,是一種戰後出現的後遺症,很多經過戰爭的人都會得這個病,而美國越戰士兵得此病的當然不少了。

出現這種疾病的原因有三點:

一是曾經很緊張、很敏感、高壓力的生活突然消失了,被非常放鬆的生活代替,使人的精神調節系統出了大問題。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舉個例子就理解了。每個人不見得打過仗,但基本上都上過學,每次大考前努力學習,就為了考個好成績,在大考最後一門考完的時候,人突然出現一種極大的不適應。

戰後心理的失衡,比起考試不知強了多少倍,持續時間也是很長,從幾月到幾年不等。

二是戰爭期間,士兵們見的殘酷場面太多了,那些場面會深深存在腦海中,一次次衝擊自己的腦海。無論是對手的慘死,還是戰友的慘死,都會輪番出現,這讓戰後的士兵痛苦不堪。

三是,越戰後的美國大兵,心理上有自責,因為那是一場非正義之戰,是侵略行徑。二戰後的美國士兵這種“自責”心理就沒有,而越戰後的美國士兵,普遍有這種心理。

正是因為“戰後心理疾病”,讓不少美國士兵痛苦不堪,這是越戰歸來的美兵自殺原因之一。

身體的創傷,讓士兵們不能正常生活

比起心理的創傷,一些身體殘疾的士兵日子過得真是艱難。

曾經在戰場上,為了團隊,為了戰友,為了勝利,很多士兵用自己的軀體擋住了罪惡的子彈,非死即傷。在當時的環境下,士兵們都認為是值得的。

但戰後,那些殘疾的士兵在生活中,很不方便,自己的新生活完全不如意。

這種不如意、不方便的生活會讓士兵對生活少了熱愛,多了“憎恨”,慢慢就有了“厭世情緒”,最終走向“自殺”行列。

社會對越戰士兵的“冷漠”,讓曾經的英雄們“落差極大”

二戰後,美國的士兵們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但越戰後,士兵們並未收到應有的尊重和認可。

曾經的二戰,在民眾看來,是場正義之戰;而越戰,在民眾看來,是場侵略之戰。

於是,越戰後的士兵,沒有受到該有的尊重,得到的更多是冷漠。

從硝煙瀰漫的戰場,回到豐富多彩的社會,本以為可以過得更快樂,但社會的冷漠,和人們的冷淡,讓士兵們火熱的心,彷彿被放入了冰窖,痛苦不已。

在這種狀態下,很多士兵選擇了自殺。

戰後士兵,婚戀和就業受到影響

越戰的美軍士兵,大多把青春和熱血撒到了戰場上,歸來早已不是少年,是妥妥的“老男孩”。

由於戰爭的原因,在年華最好的時候,年輕人們並沒有學到更多的知識,也沒有獲得更多的職場經驗。戰後,士兵們進入社會後,發現自己在職場的競爭力很弱。這對“戰後士兵”的自我價值和成就的實現影響很大。

在婚戀時,“戰後士兵”也受各種影響,比如年齡偏大,可選擇範圍減少;比如就業能力不足,姑娘們會有所顧慮;再比如“社會認同感”,一個“職業殺人”,一個進行了非正義戰爭的人,讓有些姑娘關上了門。

在受到工作打擊和婚戀打擊後,有些“戰後士兵”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越戰後,美國士兵大量自殺的原因就是:出現心理疾病,傷殘軍人生活不便,社會很冷漠,就業和婚戀不易。


藍風破曉


越南戰爭——使美國遺臭萬年的戰爭!

1973年,越南戰爭結束,美軍全部撤出越南。越戰爆發以來,美軍死傷巨大,軍隊士氣低落,士兵開小差不斷,刺殺長官的事時有發生。龐大的軍費開支,使美國經濟出現危機,國際收支狀況惡化。美國國內反戰呼聲不斷高漲,美國是軍人對這場無法取勝的戰爭已經厭惡。1973年,美國不得不停止戰爭,撤出越南。

(越南戰爭)

這場戰爭中,中國人民也為越南抗美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援助物資源源不斷運到越南,並派工程、防空、後勤保障部隊共30萬人抗美援越。正是中國力量的存在,才使得美軍始終沒有向北越發動地面進攻。

越南戰爭中,美國在越南共投下800多萬噸炸藥,造成越南160萬人死亡。美軍也付出了5萬人的死亡、30多萬人受傷的巨大代價。然而美軍撤回國內之後,很多人卻選擇了自殺來結束生命,自殺人數大約有10萬之眾,比戰死的人數還要多,為什麼會這樣?

(越戰美軍)

戰爭創傷綜合症

越南戰爭結束後,倖存下來回國的很多老兵都患上了"戰爭創傷綜合症"。這也是美國軍方處理退役老兵中最棘手的問題,許多老兵回國後都出現了酗酒、吸毒、失眠、性格多變、敏感多疑等等症狀。許多老兵難以承受折磨而選擇自殺,還有一部分就是戰爭中致殘的老兵,他們出現巨大的心理落差,無法接受殘疾而選擇自殺。

這種"戰爭創傷綜合症"不止在越南戰爭後出現,後來的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等,都出現了類似的情形。其實這是一種戰爭狀態下,軍人都會發生的一種心理疾病。

(越戰中的越南人民)

戰後的心理落差

美國是打著正義的旗幟發動的越南戰爭,是去幫助越南的。隨著戰爭戰線的拉長,時間的推後,這些士兵慢慢的發現了這場戰爭實質上是侵略性質的,他們肆意的踐踏越南的主權,強姦殺人,甚至到了後來,他們開始強姦美國女兵,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內心得到安慰。以此來尋找丟失的正義感。

(越戰老兵重走越戰路,滿地武器殘骸)

好多老兵回國後發現,美國人民變得不信任政府、討厭軍人、濫用毒品等,以及社會的扭曲導致美國混亂不堪,看不到一點正能量。他們這些越戰老兵在人們眼裡不是英雄,而是納粹分子。這種戰後巨大的心理落差,也是造成老兵自身的一個重要原因。

自杜魯門以來,美國曆屆政府過高估計美國實力,以共產主義威脅為藉口,在世界各地四處插手,妄圖奪取霸權。越南戰爭擊碎了美國人的美夢,美國全球擴張的政策遭到重創。

(越戰老兵重走越戰路,滿地武器殘骸)


野史也是史


越戰,可謂是美國揮之不去的陰霾。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之前,還沒有哪一次戰爭能讓美軍深陷泥潭如此之久。也沒有哪次戰爭能同越戰這般,讓美國人如此失落。以至於到海灣戰爭勝利結束之前,美國人民都對本國軍隊不抱有任何感情。

1955年越南內戰爆發,此時美國提供軍事顧問,1965年美國直接介入戰鬥。

至1975結束,越南戰爭可謂是美國所介入的戰爭中最長的一場。美國自二戰結束後便是一個超級大國,軍事上更是從未嘗過如此敗績。同朝鮮戰爭相比,越戰在戰略上完全是失敗的,同時也表明了美國冷戰策略的重大失誤。縱觀整個越戰,美國總共派出了65萬軍隊,死亡人數近6萬,受傷人數30多萬。在美軍從越南全面撤軍回國之後,仍有大量士兵自殺。高達10萬人次自殺的數據不甚嚴謹,但據美國軍方醫療機構的統計,越戰老兵的自殺率依舊比普通人高2倍。究其原因,可能有兩個:

一.回國的士兵不是英雄而是罪犯

美國在越南戰爭是打得最久的一戰,這場戰爭一開始就是美國為了自身利益而開的戰爭。從戰場上回來的士兵,英雄和罪犯可能就在一線之間。英雄受人尊敬,讓人親近,罪犯讓人厭惡。美軍士兵在回國後受到的不是人們的尊敬,而是人們的鄙視和遠離。他們無法獲得正常工作,無法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外人如此,連同親人也是如此。對於人這種動物來說,被群體拋棄是難以忍受的。軍人也是人,他們的付出也是為了命令、為了家人、為了國家;他們也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會受到這樣的待遇。以失敗的形式撤軍回國,他們的心情本應該很沮喪。再加上身邊人的態度,讓他們選擇了自殺。

▲越戰中的美軍直升機部隊

二.戰爭中留下的身體上或者精神上的創傷

對於一般人來說,撞撞磕磕是很平常的事情,這種傷害對於我們人體來說是可恢復的傷害。一旦傷害過大,就可能導致殘疾或者死亡。戰場上的事情是無法預料的,對於士兵來說,在戰場上受到傷害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對於在越戰中受傷的美軍士兵來說,可能他們的後半生都無法像正常人那樣正常生活。

對於那寫看似健全的回國士兵而言,他們也在忍受著另一種煎熬——創傷後遺症(PTSD)。對他們來說在戰爭上聽到的無非是槍炮聲、爆炸聲和悽慘的嚎叫聲。所看到的無非是遍地的屍體,滿目的殘垣,以及戰友的突然離世。他們自己,也置身在隨時可能死亡的情況中。

試想想,美軍直接介入這場戰爭長達十年之久。雖然士兵們都經過訓練,但是他們始終是人,也是有感情,有恐懼,會愧疚,會自責的。在回國之後,他們依舊難以走出戰爭的陰影。他們當中或失眠、或易怒、或過度警覺等等。這對於普通人的心靈來說是一種負擔,他們在這種狀態無法生存。而且在當時,這一疾病還沒有相關治療研究。所以,為了解脫他們會選擇自殺。

當然,這一場戰爭對越南的那一代人而言,也是一個難以磨平的傷疤。


WarOH協虎


首先先了解一下越戰對基本情況:

越戰一直都被視作美國最漫長的戰爭。1964年8月7日,美國國會通過《東京灣決議》,大量美軍和武器裝備進入越南,越戰全面爆發。然而在損失了近6萬多士兵後,1973年1月27日,美國與越南簽署了關於停戰的《巴黎協定》,到當年3月29日,最後一支美軍部隊撤出越南。越戰也因此被作為失敗戰例寫入美國史。



二戰耗費了大量金錢,舉個例子從1965年開始,美國為這場戰爭每天就要花掉7700萬美元,平均每年消耗石油4500萬噸。這是什麼概念?我過2014年的石油產量是20996萬噸,美國當時在越南打一年所消耗的石油就相當於中國現在年產量的近1/4。放在當時條件下,那是天文數字。



越南戰爭結束了美國戰後25年的經濟繁榮,使得美國的經濟情況急轉直下,甚至一度導致了他世界霸主的地位有所動搖。這對於當時的美國來說,是相當可怕的一件事情。




為什麼回國還有10萬士兵選擇自殺,總體來看有3個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而導致這一結果:

一,士兵的心理問題。持續了十二年的越南戰爭,對士兵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傷害,戰後綜合徵明顯。與越南人的十二年生死糾葛,經歷太多的殺戮和求生,眼看著戰友在自己身邊死去……美國的越戰士兵很多都患上心理疾病,回國後很難正常的生活。



二,與社會脫節。長年征戰在外,不瞭解國內社會環境的變化,不適應新的社會環境。回國後士兵很多人都無法獲得合適的工作,難以融入社會。對其的心理進一步的摧殘……



三,美國社會對軍人的排斥情緒。十二年的越南戰爭,加上國內經濟的不景氣以及人們對戰爭的反感與日俱增,國內的反戰情緒高漲導致了美國社會出現了種種不正常的現象,美國當時本來就猖狂的民族主義分子和民權問題再度被推到了頂點,人們對無能政府的信任感大大降低,對軍隊,軍人甚至都帶了一定程度的反感。而這種排斥情緒則再一次的將士兵推向深淵!



這三個原因導致,越戰結束後,回國後的士兵有近10萬人自殺。


特立獨行的阿猩


越南戰爭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而且影響最大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讓越南的死亡人數達到了200萬~400萬,另外還給越南留下了超過100萬名孤兒、200萬名寡婦,以及50萬殘疾人。



美國正式參與越南戰爭是在北部灣事件之後,在從此之後十餘年中,美國共計耗費了2500億美元,參戰兵力達到了65萬。其中死亡5.8萬人,受傷30萬人,另外還有2500多人失蹤。

因為這場戰爭,美國的經濟在60年代進入了嚴重的停滯甚至衰退,最終導致了美國從越南戰爭中撤退。戰爭結束後,大量的美國士兵退役回到了家鄉,然而這些在戰場上倖存下來的大兵,在回到家鄉後很大一部分都產生了自殺傾向,每天都在極度的焦慮不安中度過。



實際上這些士兵產生自殺心理是因為在戰場上受到了過度刺激,患上了“戰後心理綜合症”。表現為經常做噩夢、性情暴戾、情感麻木、易怒且過度警覺,總感覺自己處在危機之中,甚至沉浸在自己的幻覺之中。

在這種情緒的引導下,很多退役的士兵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也正是以上種種的原因導致了很多士兵用酒精和毒品來麻醉自己,當清醒之後,又無法接受現實,最終選擇了自殺。



美國大兵之所以會產生這種情況,首先就是因為美國參加越戰是非正義的戰爭,而且出兵是沒有任何的緣由。這也就導致了很多士兵在心理上的負擔,他們認為這是一場非正義的侵略戰爭,所以對自己的侵略行為有著嚴重的負罪感。

其次在越南戰爭中,越南人民為了自己的獨立解放,用盡了所有的辦法。一些越南的平民會在田間勞作時等待著美軍到來,然後突然拉響手雷和美軍同歸於盡。也有也有一些越南美女會在美國大兵面前搔首弄姿,然後等待美軍接近時自爆。



見識了幾次這種行為後,美軍經常處於過度緊張的精神狀態下。後來也有一部分將領下令殘忍屠殺進軍路上的平民,但這些人之中大部分都是真正的平民。這種做法既讓美軍士兵提心吊膽,又讓美軍士兵負罪感極度加重。

再有一個原因是這些美軍士兵回國後得不到公正的待遇。曾經二戰結束時,美軍是反法西斯的英雄,回國後得到了國內人民的熱烈擁戴。但越戰使得美國經濟衰退,人民怨恨越戰,因此這些士兵回國後根本沒有得到公平的待遇,甚至一些士兵因為參與過越戰,根本找不到工作維持生計。



美軍在越戰過後具體的自殺數量已經無法統計,但在上世紀90年代,已經有數萬美軍因為嚴重的負罪感而到了越南懺悔。如今還有很多年邁的美國老兵因為曾經的殘忍而後悔不已,所以很多人選擇到越南定居,來彌補自己曾經犯下的罪過。


我是越關


越南戰爭,是1955年到1975年爆發於東南亞的一場大規模戰爭,對於亞洲乃至國際政治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美國從1961年“北部灣事件”後開始介入越南戰爭,從一開始的派遣軍事顧問,特種部隊和陸軍航空兵,到1965年的直接參戰,再到1975年撤軍,共計65萬人參戰,其中6萬人死亡,30多萬人受傷,損失8600架次飛機,經濟損失達4000多億美元。戰後的美國除了要承受經濟和人員上的損失外,戰爭留下的老兵怎麼再次融入和平社會也是一個難題。

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是對於那些經歷過生死離別戰火紛飛的戰士來說,他們的戰爭還沒有結束。殘酷的戰爭,給他們大多數人留下了可怕的“戰爭床上綜合症”,這個疾病,加上長期的戰鬥生活,使得他們變得難以再次融入和平的社會,性格變得多疑,敏感,並開始吸毒,酗酒,整夜失眠,甚至家暴他們的妻子。他們被徵召入伍前,也許是工人,職員,學生,囚犯,但是從戰場回來後,他們變成了魔鬼。長期不能被這個社會所接納,使得他們產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大部分人萌發了自殺的念頭,付諸實現的也不在少數。

還有一個原因也使得這些戰場退下來的老兵自殺,那就是殘疾。整個越戰,美軍前前後後有超過30人受傷,其中落下殘疾的不在少數。身體的殘疾,使得他們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低別人一等,從而得不到公平的待遇,飽受歧視。這些殘疾的士兵,也得不到政府足夠的補助,正常生活都稱為問題,再加上來自民眾和社會的歧視,這使得殘疾士兵自殺的概率居高不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