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中的主要演員結局是什麼?你如何看待電影的結局?

蝶戀花緋


老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的結尾,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是緣於影片的開頭,通過兩位德軍軍官先說了兩句很經典的對話。最後,德軍上校離開時,又說了一句話,回應了影片開頭時的對話,形成前後呼應,生動地起到了為全劇畫龍點晴的效果!

“嗯,一座很美麗的城市!” —— 影片開頭時,黨衛軍上校馮·迪特利施首先對下屬比肖夫上尉說了這句話,接著,比肖夫回答上校說:“是啊!可是,並不平靜!該是讓他平靜的時候了!”這兩句對話,暗示著:即將在薩拉熱窩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

................

“看,這個城市!他,就是瓦爾特!”—— 影片結尾處,因失敗而被上級問罪的馮·迪特利施上校,對押送他的蓋世太保說了這句話,承認了自己的失敗,襯托出了以瓦爾特為首的薩拉熱窩人民的英雄氣概。

前後呼應的兩個場景,為影片增色不少!



臨時客


前南斯拉夫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在我國上影后,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和好評,游擊隊長瓦爾特、游擊隊員基斯、鐘錶店老闆、假瓦爾特、女叛徒等演員們精湛表演,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後,這些演員們的命運與結局怎樣了呢?
前南斯拉夫原名是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92年解體,分裂成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馬其頓、黑山、塞爾維亞、波斯尼亞、科索沃七個國家。這樣,《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中的不少演職人員就成了不同國家的人,有的人甚至死於國家分裂的戰爭之中。
導演:哈依魯丁·克爾瓦瓦茨,前南著名導演,創作出很多受歡迎的作品。他生活在波黑穆斯林地區。1992年底,波黑戰爭期間,因寒冷與飢餓在薩拉熱窩死去。
男主角瓦爾特的扮演者,維利米爾·巴塔·日沃伊諾維奇,一生演出過數百部電影,九十年代初從政,曾任塞爾維亞社會黨副主席,2016年病逝。
基斯的扮演者,留比薩·薩馬爾季奇,生於馬其頓,是塞爾維亞人,九十年代成立一家電影公司,後成為歐洲著名導演。2017年9月病逝。
鐘錶店老闆的扮演者,拉德·馬爾科維奇,出生於1921年10月,塞爾維亞人,曾任貝爾格萊德藝術學院教授,2010年9月10日病逝於克羅地亞。
假瓦爾特的扮演者,德拉哥米爾·博揚尼奇·吉德拉,1936年6月13日生於馬其頓,塞爾維亞人,他不僅是個著名演員,還是製片人、貝奧格勒電影廠的領導,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的後期製作大都是在奧格勒電影廠進行的。1993年11月11日博揚尼奇去世。
女叛徒的扮演者內達·斯帕索耶維奇,塞爾維亞人,自古紅顏多薄命,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內達去世,時年四十歲。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雲緋文學號:芳緋文學
歡迎點贊和評論

蝶戀花緋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是由南斯拉夫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反映南斯拉夫游擊隊同德國法西斯戰鬥的反侵略影片,我大慨是在14歲左右時看過這部片子,老實說當時也沒看的太懂,只是為片中激烈、精彩,緊湊,壯觀的場面所震撼,但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沙拉熱窩、瓦爾特這些名稱卻深深地印入了腦海之中,後來又看過幾遍,這才對影片有了一些初步的瞭解。


該影片的時代背景是,1944年,盟軍即將在法國諾曼底登陸,蘇聯也由戰略防禦轉向了戰略進攻,為保衛德國,德軍急需將在巴爾幹地區的“A軍團”撤回國內,“A軍團”有20個師,百萬大軍,按德軍將領的話說,如果能將“A軍團”順利撤回國內,就能保住德國,反之,德國就完蛋,而此時“A軍團”處於游擊隊的重重包圍之中,除多瑙河以南的公路還在德軍的控制之下,其餘均被游擊隊切斷和封鎖。

德軍是由龐大的裝甲部隊組成,但燃油只能維持到維謝格拉特,只有從沙拉熱窩的油料基地把油運到維謝格拉特,才能繼續撤退,為此,德軍制定了一個秘密的“勞費爾行動”計劃,這個行動計劃,就是安全撤退計劃,為了“勞費爾行動”能順利實施,德軍統帥部將黨衛軍的馮.迪特里施上校從挪威派遣到了沙拉熱窩,沙拉熱窩位於南斯拉夫中部,游擊隊的活動非常活躍,隊長是叫瓦爾特的人,但誰也沒見過真容,德軍為了掃除障礙,就派黨衛軍上尉康德爾假扮瓦爾特,在叛徒肖特的協助下,打入游擊隊內部,想要瓦解和搞亂游擊隊,他們多次造成了游擊隊的重大損失,並幾乎抓捕到了瓦爾特。


但最終敵人的陰謀也沒有得成,游擊隊的皮勞特和戰友們獲取了這一情報,並施計剷除了叛徒和假瓦爾特,擒獲了試圖混入游擊區的德軍特工團夥,通過竊聽德軍電話,搞清了“勞費爾行動”的具體步驟,皮勞特和戰友吉斯、蘇里帶隊,截住了一輛去油庫運送傷員的德軍卡車,混進了德軍內部,然後解決了火車司機後控制了機車,當火車在爬坡時,他們提開了車鉤,沒有了動力的列車,迅速向後滑去,然後如脫韁的野馬猛烈地撞向軍列,從而引燃了油料,炸燬了運送油料的列車,面對德軍燃燒的油料車,皮勞特的助手告訴吉斯,“你不要一直想要見瓦爾特嗎?皮勞特就是瓦爾特”。

影片的結束非常好,它不是以往貫用的,以游擊隊歡呼雀躍地慶祝勝利的方式結尾,而是以敵人馮、迪特里施因失敗,被調回柏林而落寞地收場,他自嘲地說“我一直在尋找瓦爾特,現在要走了,終於知道瓦爾特是誰了”,旁邊的蓋世太保,還在傻乎乎的問,瓦爾特到底是誰?他有氣無力地說“你看到這座城市了嗎?他,就是瓦爾特”,這種結尾,給我們留下了更多的想像空間,也使我們回味無窮,以至於那麼多年過去了,還能記往那個精彩的瞬間。



南斯拉夫這個昔日歐洲反侵略最堅定的國家,在1992年4月27日解體了,由此分散形成了7個國家,從此該影片的演職人員也都有了不同的歸宿與命運。

瓦爾特的扮演者巴塔,1933年出生於塞爾維亞,1990年,第一批加入塞爾維亞社會黨,曾任該黨付主席,有了一番施展抱負的空間,曾十次訪問中國,2016年去世,享年83歲。


導演克爾瓦瓦茨,1926年出生于波黑,在波黑戰爭中,由於沙拉熱窩被波黑塞族武裝圍城,於1992年7月11日被餓死家中。

吉斯的扮演者比薩,1936年出生,塞爾維亞人,後來成為了一名知名導演,2017年去世,享年80歲。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前南斯拉夫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在我國放映,受到了中國廣大觀眾的歡迎和好評。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描述的是德軍某集團軍約二十個師的兵力將從巴爾幹地區撤往德國,為了阻撓德軍的撤退計劃,南斯拉夫游擊隊在隊長瓦爾特的帶領下,與德國黨衛軍、蓋世太保進行了鬥智鬥勇、不屈不撓的鬥爭的故事。劇中經典臺詞:“空氣在顫抖,彷彿大地在燃燒”,“這座城市(指薩拉熱窩),它——就是瓦爾特”至今耳熟能詳,經久不衰。
歲月已過數十年,而南斯拉夫從1992年開始先後分裂成克羅地亞、塞爾維亞、黑山、斯洛文尼亞、馬其頓、波黑、科索沃(未得到大多數國家承認)等七個國家,而原來同為一個國家的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主要演職人員也成了不同國家的公民,經過連年的戰亂,他們也有著不同的命運。

哈依魯丁·克爾瓦瓦茨

導演,哈依魯丁·克爾瓦瓦茨,前南斯拉夫著名導演和編劇,先後導演和編劇過如《橋》《遊擊飛行中隊》等數十部電影。哈依魯丁·克爾瓦瓦茨屬穆斯林,在1992年波黑戰爭期間,他被迫流浪於薩拉熱窩街頭,後因飢餓、寒冷而死。

維利米爾·巴塔·日沃伊諾維奇

男主人公瓦爾特的扮演者,維利米爾·巴塔·日沃伊諾維奇,是前南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和功勳演員。巴塔年輕時酷愛電影藝術,曾比來於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戲劇學院,先後在《橋》《夜襲機場》《蘇捷什卡戰役》等數十部影片中擔任主要角色。曾在貝爾格萊德國際電影節被授予“終身成就將”,有著“傳奇式游擊隊員”“南斯拉夫銀幕虎將”的稱號。巴塔後來從政,一度擔任塞爾維亞社會黨副主席,2016年病逝。

留比薩·薩馬爾季奇

游擊隊員基斯的扮演者,留比薩·薩馬爾季奇,生於馬其頓,是塞爾維亞人,曾參加過《臨時工》《貝爾格萊德行動》等數十部影片的演出。上世紀九十年代留比薩·薩馬爾季奇成立一家電影公司,並在多部影片中擔任導演,是歐洲著名導演之一。2017年9月病逝,享年80歲。

拉德·馬爾科維奇

鐘錶店老闆的扮演者,拉德·馬爾科維奇,出生於1921年10月,塞爾維亞人,曾在《美麗時代》《我們不是天使》等百餘部電影中擔任角色,他是前南貝爾格萊德藝術學院教授,2010年9月10日病逝於克羅地亞,享年89歲。

德拉哥米爾·博揚尼奇·吉德拉

假瓦爾特的扮演者,德拉哥米爾·博揚尼奇·吉德拉,1936年6月13日生於馬其頓,他是個著名演員、製片人、貝奧格勒電影廠的負責人。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的後期製作大都是在奧格勒電影廠進行的。1993年11月11日博揚尼奇去世。

內達·斯帕索耶維奇

女叛徒米爾娜的扮演者,1940出生在前南塞爾維亞。內達·斯帕索耶維奇紅顏薄命,1980年在貝爾格萊去世,時年四十歲。

漢約·哈塞

馮·迪特里施上校的扮演者漢約·哈塞,1921年8月生,系前東德人,是東德著名的表演藝術家。漢約·哈塞曾參加過二戰,復員後走上舞臺成為演員,曾在《格萊維茨事件》《最高原則》等幾十部電影中擔任角色,有著“德軍專業戶”之稱,曾獲得過“民主德國藝術獎”等,1983年2月去世,享年62歲。

威廉·科赫·胡格

哈根中校的扮演者威廉·科赫·胡格,德國人,1916年2月出生在德國波茨考,是東德著名演員,曾在《橋》等多部影片中扮演德國軍官。2004年9月,威廉·科赫·胡格在柏林去世,享年88歲。
德軍黨衛軍上尉比肖夫的扮演者羅爾夫·勒梅爾,1935年9月生於德國,2000年3月在德國一高速公路上死於車禍,享年65歲。

雷利亞·巴希奇

德軍黨衛軍少尉阿克瓦里斯的扮演者雷利亞·巴希奇,1930年2月生於克羅地亞的薩格勒布,曾在《橋》《戰爭與命運》《臨時工》等數十部影片中擔任角色。雷利亞·巴希奇後來從政,擔任克羅地亞眾院議員,曾被聯合國聘為“國際和平大使”,2017年4月去世,享年87歲。
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中的主要演員大部分雖然已離開人世,但他們所扮演的各種人物形象卻深深地留在人們的記憶當中。以瓦爾特為首的游擊隊員們,為了挫敗敵人的陰謀,為了祖國和人民,他們不惜犧牲自己或親人的生命。他們與敵鬥智鬥勇、歷盡千辛萬苦,勇敢戰鬥,最終很好地完成了阻撓敵人撤退的任務。特別是影片結尾,德國黨衛軍馮·迪特里施上校在被撤職查辦、離開薩拉熱窩前向接任者所說的:“這座城市(指薩拉熱窩),它——就是瓦爾特”這句話,再次說明人民的力量的無窮大的,它是任何軍事力量都消滅不了的。這部影片結局是比較完美的,它充分地反映了前南斯拉夫人民不畏強暴、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影片再次認定了有侵略就有反抗,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兵民是勝利之本”的這一真諦。

作者:“小方說歷史”團隊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歷史”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歡迎點贊和評論

小方說歷史1990


在歐洲有這樣一個國家——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您沒看錯:這就是一個國家,可不是兩個國家喲。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簡稱波黑,是前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六大加盟共和國之一。波黑的首都是薩拉熱窩,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此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普林西波刺殺身亡,由此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不過我們中國人瞭解這座城市可能更多是通過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這是一部根據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和事件改編而成的電影:影片中的男主角瓦爾特的原型是二戰中薩拉熱窩抵抗運動領導人瓦爾特·佩裡奇。1940年之前擁有經濟學學位的瓦爾特·佩裡奇在薩拉熱窩的一家銀行工作,這一時期的他加入了南斯拉夫共產黨。納粹入侵南斯拉夫後他一直從事地下工作到1942年,1942年他從敵佔區轉移到解放區併成為南斯拉夫游擊隊的一名營長,1943年奉命潛回薩拉熱窩領導遊擊隊。1945年4月6日他在解放薩拉熱窩的戰鬥中被迫擊炮擊中犧牲,從此成為薩拉熱窩的英雄象徵。

1972年11月30日由南斯拉夫波斯納電影製片廠出品,由哈·克爾瓦瓦茨執導,韋利米爾·巴塔·日沃伊諾維奇、留比沙·薩馬季奇等主演《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上映。1973年北京電影製片廠將該片引入我國,然而在當時特殊的政治環境下未能面向全國觀眾公開上映,直到1977年我國才正式上映該片。當時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還不高,精神娛樂活動更是相當匱乏。片中主人公瓦爾特勇敢、機智,率領游擊隊員抗擊德國納粹、保家衛國的形象在當時整整一代中國人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片中男主角瓦爾特的扮演者韋利米爾·巴塔·日沃伊諾維奇是當時中國人相當熟悉的一名外國演員,除了《瓦爾特保衛沙拉熱窩》之外,由他主演的另一部電影《橋》也曾在中國引起巨大轟動。1933年韋利米爾·巴塔·日沃伊諾維奇出生於塞爾維亞一個普通農民家庭,一個偶然的機會使此前從未走出過村子的他來到貝爾格萊德戲劇學院求學,不過他在就讀電影學院10年後竟還沒拿到畢業證。但在表演實踐中他當仁不讓地超越了所有影界同行:1956年他以處女作《瀝青上的小鞋》開始了自己演藝生涯;1955年他因在影片《庫姆巴拉山上的歌聲》的出色表現而開始小有名氣;1959年在影片《沒有時刻表的列車》中的演出使他迅速走紅。此後他陸續主演的《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橋》、《夜襲機場》、《蘇捷什卡戰役》、《被圍困的城堡》等影片讓全世界瞭解到了在戰火紛飛的“二戰”東南歐戰場上南斯拉夫人用鮮血和生命爭取自由、尊嚴和獨立的悲壯歷程,為南斯拉夫贏得了世界聲譽,而他也被視為是南斯拉夫國寶級的演員。1990年韋利米爾·巴塔·日沃伊諾維奇參加了加入了塞爾維亞社會黨並曾就任該黨副主席,而在此之前他已擔任塞爾維亞議員將近20年。2006年他突發心肌梗死,手術後他對身邊的人半開玩笑說“瓦爾特還沒有死,我還要去殺德國鬼子咧”。2016年5月22日83歲的韋利米爾·巴塔·日沃伊諾維奇在貝爾格萊德市的“聖薩瓦”醫院病逝。塞爾維亞總理武契奇在唁電中表示:日沃伊諾維奇的逝世是塞爾維亞電影界的重大損失,是受到瓦爾特精神激勵的幾代人的損失。儘管此時前南斯拉夫共和國早已解體,但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波黑、黑山、馬其頓等前加盟共和國的媒體都在第一時間發表悼念並表示:瓦爾特的戰鬥精神引領著當年的游擊隊抗擊侵略者,贏得了自由和獨立。日沃伊諾維奇離開了我們,但他飾演的瓦爾特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在影片中扮演德軍上校馮·迪特里施的漢約·哈塞1921年生於德國波恩,曾當過工人和辦事員,在1937年至1941來期間曾在柏林系統學習過表演藝術,1941年他加入德軍部隊。二戰結束後復員的漢約·哈塞又在魏瑪學習了一年表演,之後正式走上了表演的舞臺。漢約·哈塞一生共出演了包括《臣僕》、《臺爾曼傳》)、《科隆上尉》、《星》、《天良發現》、《號手之歌》、《木板上的姑娘》、《被竊取的戰鬥》、《火焰》、《建築大王》等66部影片。曾作為德國軍人參加過二戰的漢約·哈塞因為對德國軍官的熟悉幾乎演遍了德軍軍官,除了《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中的馮·迪特里施上校外還有《橋》中的黨衛軍上校霍夫曼博士和蘇聯名著《解放》裡的德軍陸軍元帥克魯格也為中國觀眾熟悉。1983年2月5日漢約·哈塞逝世於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法爾肯塞。

游擊隊員吉斯的扮演者留比沙·薩馬季奇 1936年11月19日生於馬其頓,,曾參加過《臨時工》《貝爾格萊德行動》等數十部影片的演出。上世紀九十年代留比薩·薩馬爾季奇成立了一家電影公司並在多部影片中擔任導演,是歐洲著名導演之一。2017年9月8日去世,享年80歲。

片中扮演鐘錶店老闆的拉德·馬爾科維奇出生於1921年10月,曾任貝爾格萊德藝術學院教授,2010年9月10日病逝於克羅地亞。

假瓦爾特的扮演者德拉哥米爾·博揚尼奇·吉德拉,1936年6月13日生於馬其頓,他不僅是個演員,同時還是電影製片人和貝奧格勒電影廠的負責人。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的後期製作大都是在奧格勒電影廠進行的。1993年11月11日德拉哥米爾·博揚尼奇·吉德拉在博揚尼奇去世。

女叛徒米爾娜的扮演者內達·斯帕索耶維1940出生在塞爾維亞,1980年在貝爾格萊去世,時年四十歲。

飾演黨衛軍上尉比肖夫的羅爾夫·羅麥爾1935年9月生於德國,2000年3月在德國一高速公路上死於車禍,享年65歲。

黨衛軍少尉阿克瓦里斯的扮演者雷利亞·巴希奇1930年2月14日出生於南斯拉夫,曾出演過《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戰爭與回憶》、《橋》、《臨時工》、《戰爭的命運》、《犯罪現場》、《歸鄉》等作品。2017年4月7日雷利亞·巴希奇去世,享年87歲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火車到維謝格拉特是去運油的,不用卡車將火車上的傷員拉走,火車怎麼去運油?而且,火車車廂的外面有紅十字標識,可以避免被攻擊。在這裡,的特里施可不是什麼仁慈,他只是把傷員當成他實行勞費爾行動的工具。不過,再狡猾的狐狸也鬥不過好獵手,遇見瓦爾特,那是的特里施的悲哀。


手機用戶51289429206


小小南斯拉夫“民主”後,被分裂成為七個國家!


雷鳴閃電波爾卡


動亂中的國家,藝術家沒有什麼好歸宿,中國演藝界的人員,應該感謝這個和平的年代,感謝一天天強大的祖國!


閒人二妹子


還有經典影片《橋》,當那個可愛的小戰士班比諾在沼澤裡受傷彈盡被德軍包圍時候,主題音樂《啊!朋友再見!》再次響起那種悲壯震撼人心!每當看到這個片段熱淚流滿面[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


Tang濟豪


此片唯一有一個問題搞不清楚,馮迪特利市一直都強調不要感情用事,為啥還要在運油之前一定要把傷員及時運回醫院呢?等火車到達維謝格拉特再運回傷員不是也可以嗎?最多耽擱四五個小時,就是騙了傷員一說原因不是可以不惹出眾怒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