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出門在外一段時間後,回到家鄉最想吃的當地美食是什麼?請報上您的家鄉城市名字?

才子哥的美食館


我是90後四川樂山人,我中專畢業就去了沿海城市打工了,相信跟我一樣的挺多的吧!出門在外時間一長就會特別想家,特別想家裡的美食!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在異地特想吃的家鄉美食!

豆腐腦,我們樂山的豆腐腦跟別的地方豆腐腦可不一祥,樂山豆腐腦是由熬製的骨頭湯勾芡,削上幾片豆花,盛到碗里加上海椒油、花生碎、大頭菜粒、酥豆子、粉蒸肉、酥肉粒、香菜蔥花等材料,上到桌上攪拌一下,太美味了,想起來就流口水!


樂山甜皮鴨,甜皮鴨大概是先滷,然後用油炸幹水分,表面摸糖,吃起來甜而不膩,非常的香!


川味臘腸,每到臘月我們家都會殺過年豬,我媽也會做臘腸,我媽做的那是一級棒,火紅油亮,吃起來麻辣香甜,回味無窮,特別下飯!
你們來分享一下你家鄉的美食吧!


90後大叔日記


出門在外,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當地美食,但是時間一長吧,就會想家,會想家鄉的美食小吃,我家是山東濟寧,濟寧的特色在頭條也說過不少,但發自內心一回濟寧就想吃的我在這裡說一說。

一、糝(Sá)湯、燙麵角。濟寧當地的糝湯區別於其他地區的,顏色發白,不同於臨沂黑糝,而且糝湯最好的搭檔是燙麵角,而非油餅或油條,再來上一碟小鹹菜或碴子肉,在每個清晨太陽昇起的時候保證你的胃是滿足的。我每天早晨溜達著去小區外面的糝湯館子,趁興而去,滿足而歸。

二、甏肉乾飯。這個美食是別處沒有的,雖說外地也有賣的,但味道是千差萬別,只能說是名字一樣其他都不一樣。我在前幾期寫甏肉乾飯的時候一連串寫了好多家店,評論有褒也有貶。但說我自己愛吃的這一家是十分沒有名氣的,在金宇路紅星美凱龍對過的朱記,米飯口感不錯,免費的豆汁差了點,點完菜有特製的小鹹菜吃著還是不錯的。我不為誰家拉票,愛吃就是愛吃。

三、醋溜肉絲。說的都是別處沒有的,所以才會特別想家,晚上邀倆仨哥們,去做的特別好的這菜的那家店嚐嚐,可以烤串,可以生蠔,當然也有微山湖草魚抹鍋餅。長虹小區的一家店,生意特別好,以我自己的口味醋溜肉絲炒的沒有之一。最讓我享受的是環境,喧囂的人群,融洽的關係,端起這杯酒今天不醉不歸。

簡單說這麼多吧,不小心早中晚都說完了,但這就是家鄉讓我留戀的地方,或許給我一個村長我都不會換吧。

分享生活,分享美食,分享故事,我是範可同學!!!


範可同學


我還是忘不了在外婆家冬至時吃的炒粉圓,好多年沒吃了,那種味道還是回味無窮。

可能這也是一種特殊的回憶。記得在外婆家,一到冬至外婆就忙前忙後地準備大餐,用的是土灶,燒出來的“八碗”別提有多好吃了,有一種外婆的味道,真的是十分想念。

炒粉圓製作過程——純粹是重拾記憶中的碎片

一、炒粉:在我的記憶中,炒粉圓的炒粉變戲法一樣地呈現在我的面前,香噴噴的。儘管在外婆家過過很多次的冬至,但到現在我也不清楚這個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

二、手工揉麵:那時的外婆很有勁,揉麵很有力道,出來的麵糰韌性很好。

三、麵糰切塊:麵糰好後,放在桌板上,鋪上一層面粉,用刀切出大塊,用手揉成條狀,再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

四、煮透小粉團:鍋裡的水燒開後,把切好的一小塊一小塊投入燒開的水中。燒一會兒,等投入的小塊粉團浮起來應該差不多了,用漏勺撈出來。

五、小粉團裹炒粉:小粉團扔進炒粉+紅糖中,經過小粉團和炒粉紅糖的無限碰撞,出來炒粉紅糖裹著的小粉團甚是可愛,當時作為小孩子的我五官都被眼前的小東西浸潤其中,通俗地講“哈拉子”都要出來了。

六、後記:當然對於我們這些毛孩子,外婆會先讓我們嚐嚐,一為了堵上我們的嘴——小孩子太多,太吵;二為了填好我們的胃——這個點對於孩子來說,玩了一天了,也該餓了;三為了外婆自己舒心——看到孩子們吃的這麼香,自己應該會很滿足(這第三點是我認為的,不知道當時的外婆是不是這麼感受的。)

因為那時我小,沒有手機,更沒有相機,沒辦法用圖片記錄下來甚是遺憾。

我也只能憑著記憶在網上找找——找到了相關圖片,特別一致,只是像素挺低的,沒有辦法,將就著湊合用一下。注:圖片分配到了各個步驟裡面。

最後一個問題回答一下,我所講的地方便是浙江溫嶺。


寫寫畫畫2019


我的家鄉是山西省運城市夏縣的,每次在外都很想念家鄉的味道,刀削麵,馬虎面,稷山餅夾肉,胡卜,最最最想念的還是媽媽做的菜,

我的媽媽是一個很會做飯的人,會吃會做會想,媽媽做的什麼菜都很好吃,我從上大學開始,在家裡待的時間就很少,大概一年可以在家裡待十天左右,每次回家,媽媽都會做一大桌子的菜,炒雞蛋,蒸槐花,滷麵,炒肉,都是很平常的菜,但是吃起來比任何一家飯店的都好吃😋

離開的時候,媽媽一般都是會包餃子,她包的餃子超大,簡直像包子一樣,還會逼你吃很多,生怕你在車上會餓,會讓你帶一箱子的特產離開家,總覺得孩子在外面過的很辛苦,相信很多人的媽媽都是這樣的

看到這個問答,就覺得感觸很深,想象遠方的家鄉,也想念媽媽的味道。




是朵朵呀DD


我老家是瀋陽新民市的,小的時候那裡還是一個不起眼的村莊,現在已經是一個繁華的鎮了,在我七歲的時候隨父母來到陝西。好久沒有回老家了,很想念家鄉的親人和美食,老家的一切常常出現在夢裡。

記得小時候每到年底爺爺就給我們殺豬,那殺豬菜的味道至今難忘。還有酸菜血腸,酸菜餃子,玉米麵鍋貼,正宗東北味。還有媽媽烙的江米麵的糖餅,又軟又糯,咬一口甜到心裡去了。媽媽味的糖餅這輩子再沒有機會吃了,因為她已經去世了。看到這個題目就想起了小時候,想起了家鄉的親人,想起了在天堂的媽媽。




仙客來218


我們當地出名的要數雲吞, 田螺鍋 烤魚 很多家鄉出去的人回來聚會晚上基本都是在這些地方聚會!因為也會有很多配菜,比如雞爪,鴨脖 酸料 炒田螺等!說多了,等下你們都留口水了!大家聚在一起齊樂融融,一起談工作 生活 ,最主要的談心,加深彼此的感情!別看 一個小鄉鎮,平時沒什麼人!在農村晚上聚餐的地方也絕對不少,因為這是唯一的交流場所,燈光也充足,最主要的消費也不高,久久聚下基本都能消費得起來!很多這樣的宵夜攤點開到半夜3-4點也很正常的!不要看不起鄉村對吃的能力,特別過節的時候,那叫人山人海!比城市還要熱鬧,家家都買了小車了,大街上到處停滿了小車!過年那幾晚感覺人都不用睡覺一樣!鞭炮從12點後響到天亮!圖暫時發不了,不然怕引誘你們留口水不好了!廣西的一個小鄉村!


農村生活彬仔


我的家鄉位於江蘇南通下轄的小縣城——如東縣。如東的地理位置優越,依靠南黃海,擁有一百多公里的海岸線,自古以來勤勞的如東人民就懂得如何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發掘了一大批的海鮮種類,並且衍生了多種多樣的海鮮烹飪方式。

當我在外一段時間之後回到家鄉最想吃的美食是嗆蝦嗆蟹,這是最為原始也是最簡單的一種做法,在我們當地流傳也是最為廣泛的一種家常做法,深受每一位如東人民的喜愛,而我也不能例外。

嗆蝦,首選我們本港的紅蝦(也稱紅芒子),肉質飽滿鮮美,每年的1月到4月最佳,紅蝦的做法多種多樣,但都不及最生猛的白酒嗆蝦來得夠味,咬一口,嘴唇輕呡,蝦肉便一股腦的滑進嘴裡,滿口留香,回味無窮。

嗆蟹,同樣也是最被本地人推崇,以本港產的帶膏梭子蟹為上上之選,蔥薑蒜,白酒,胡椒粉等等,無需多少複雜的調味料,便能無限激發人的味蕾,那滿口的肥美讓人久久難以釋懷,欲罷不能。

如東的本地美味種類繁多,而這兩樣卻是我最為牽掛的味道,不管我身在何處,遠處的家鄉都用他獨特的魅力召喚著我,這就是家鄉在我心中永遠無法被取代的原因。


南通留守青年


我的家鄉是晉西北黃河岸畔的河曲縣,最想吃的當地美食是開河魚。

在冬天冰封水面的時候,魚處於休眠狀態,很少進食和活動。經過一冬的淨化,魚體中的一些異味物質漸漸溶於水,魚體內儲存的營養物質,尤其是脂肪與肝糖的轉化、消耗,讓魚的肉質更加鮮嫩和純淨。

每年春分清明時節,黃河解凍,滿河凍塊你推我擠,將養的肥碩的開河魚,趕出巢穴,人們爭搶捕撈。

開河魚不僅肉質細膩,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高,有大補醫病之功效,流傳有“黃河開河鯉魚賽人參”的說法。

開河魚可以醬燉或清純,小魚煎炸。我們黃河邊常見吃法是:將魚收拾乾淨,切成段,提前放適量調料入味,幾小時後放入鍋裡蒸;或者把魚切段,油鍋燒熱,把魚段放入煎一下加熱水,加入料酒、蔥姜、花椒、陳醋、鹽、醬油、白糖,喜歡辣味的放幾個紅辣椒,文火燉熟,出鍋裝盤後,撒蔥花、蒜末、香菜。

近些年,黃河開河魚產量逐年減少,價格隨之上揚,平均每市斤在百元左右,人們大呼吃不起了。





範工生活雜記


我們四川有宮爆雞丁,乾燒魚,回鍋肉,麻婆豆腐,夫妻肺片等名菜。具體介紹如下:

1、宮保雞丁。是一道聞名中外的特色傳統名菜。魯菜、川菜、貴州菜中都有收錄,原料、做法有差別。其做法是選用雞肉為主料,只需佐以花生米,黃瓜,辣椒等輔料直接烹製就成。

2、乾燒魚。是川菜風味較濃的一個菜,它顏色紅亮、味道鹹鮮帶辣回甜,是魚類菜的佼佼者。乾燒魚的材料為鯉魚一條,川鹽料酒,豬肥瘦肉末姜,蒜和泡辣椒,醬油,白糖,胡椒麵,蔥備適量。

3、回鍋肉。是一種烹調豬肉的四川傳統菜式,屬於川菜系列。製作原料主要有豬肉、青椒、蒜苗等,口味獨特。此外,回鍋肉的配料各有不同,除了蒜苗還可以用彩椒,洋蔥,韭菜,鍋盔等來製作回鍋肉,每家都有自己的秘方。

4、麻婆豆腐。始創於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開創於成都外北萬福橋邊。主要原料為配料和豆腐,材料主要有豆腐,牛肉末,辣椒和花椒等。製作麻婆豆腐時,油必用花生油,肉則不拘牛豬。

5、夫妻肺片。是一道四川成都名菜,由郭朝華和張田政夫妻創制而成。通常以牛頭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為主料,進行滷製,而後切片。此外,滷肉的湯汁不需要倒掉,過濾後入冰箱冷凍,下次可當老滷汁用。


愛上游戲影視劇


在外工作很少回家,特別想吃的美食就是我們安陽當地的特色美食“扁粉菜”和“燴菜”。

扁粉菜使用的是那種特別粗粉條配著豬血、豆腐和青菜,放入大骨頭湯裡面煮出來的,盛出來以後放點大蒜水和紅油辣椒,配著烙餅簡直是人間美味!好懷念那種味道,感覺口水都出來了。



還有就是燴菜,跟河南大鍋菜差不多,但是做法和食材不太一樣!燴菜裡面有自己做的紅丸子、白丸子、酥肉、皮渣(我們當地一種用粉條和紅薯芡粉蒸制的一種食品)豆腐、腐竹、青椒和蒜薹。


不說了,口水都流出來了,過幾天回家。安陽美食等著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